校园足球校本化教学策略
2017-07-05江信滨
江信滨
足球是一项世界运动,对于人的身体协调性、肌肉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当前教育提倡“足球进校园”,让足球成为校园中一抹亮色。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校园足球校本化教学的几种策略。
一、设计游戏活动,夯实学生的基本技能
要实现校园足球校本化,就要坚持“快乐足球”的原则。小学生的运动水平较低,因此校园足球要以趣味性为主,同时夯实学生的足球基本技能。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趣味性的足球游戏,让学生快乐地踢足球。
笔者在平时的足球课堂上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足球小游戏,比如带球游戏、抢圈游戏、射门游戏等。这些游戏看似娱乐性非常强,实际上都是非常有效的训练手段,被足球教练员们广泛应用。下面以抢圈游戏为例详细说明。所谓的抢圈游戏,就是在多人传球中,有一个人负责抢断,由此来锻炼传球队员之间的配合以及抗干扰能力。在课堂上,笔者将学生每7个人分成一组,每组持一个球。一组7个人当中,6名学生围成一个圈担任“传球者”,1名学生站在圈内担任“抢球者”。开始时球由传球者控制,传球者固定自己的位置,可以传球给任意同伴,但是注意不要被抢球者抢断。反之,抢球者的任务则是抢断足球。传出球被抢断的传球者,作为惩罚要来担任抢球者,同时原抢球者替代其位置。抢圈游戏又俗称“遛猴”,在圈中负责抢球的被称作“猴”,也就意味着不停地奔跑,是一个苦差事。所以传球者每一脚传球都要谨慎,生怕失误就要去当“猴”了。相反,“猴”需要全力去抢球,争取早日“刑满释放”。传球抢球双方立场对立,趣味横生。通过这样一个灵活性很强的抢圈游戏,学生能够在获得快乐的同时锻炼传抢能力。
校本足球要求足球运动真正根植于体育课堂的各项活动中,要让足球不只是一个球类项目。兴趣是让学生对足球保持热爱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师要设计一系列足球游戏,在游戏中有针对性地锻炼学生的基本足球技能。
二、依托少先队组织举办班级联赛,营造校园足球氛围
足球走进校园容易,但是成为校园的一部分就不容易了。让足球出现在校园中不难,但是要让足球在校园中站得住脚就需要营造良好、持续的足球氛围。少先队组织是小学主要的学生组织,依托少先队组织举办班级之间的足球联赛,以此来让足球氛围在校园中升温。
小学校园中的足球运动爱好者一般都是男同学,因此班级联赛也默认为“男子足球联赛”。其实,轻度足球运动也适合女生参与。在足球联赛中女生可以充当啦啦队、足球宝贝等角色,让足球比赛场面更加热烈。在笔者所在的学校,每年的4月-10月是一个联赛的赛季,在这段时间举办循环积分赛制的班级联赛。所谓循环积分赛,指所有参赛的队伍每两队都要进行一次比赛,胜出的队伍积2分,败北的队伍无积分,如果平局的话两队各积1分。当循环比赛完之后,积分最高的四支队伍将角逐冠亚季军,最终的决赛将是全校瞩目的足球比赛。为了保证比赛的竞赛性和安全性,参赛队员必须是三年级以上的学生,组队的方式为以班号为标准,比如三年级1班、四年级1班、五年级1班、六年级1班组成一支队伍。如果1班队伍中足球能手比较多的话,可以分成两支队伍。每支队伍都要起一个具有特色的队伍名称,并且一直沿用下去,成为各班各届足球荣誉的象征。这就类似职业足球中的俱乐部,足球的荣誉感使学生团结在一起。比赛是足球运动的一个“助推器”,有了比赛,会踢足球的同学会努力训练,为自己的队伍尽职尽责;不会踢球的同学也会关注联赛动向,在浓郁的足球氛围中积极运动。
足球是一项团体运动,蕴含著体育合作精神、团队精神。足球进校园并不是让大家闲散着踢踢足球找点乐子,而是让校园足球发扬光大,实现中国足球的崛起。班级联赛就是本着还原真实的足球精神而举办的,只有这样才能让足球在校园中生根发芽。
三、开展校园足球文化活动,积极引进来走出去
足球校本化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弘扬体育精神和足球文化,所以说校园足球的发展最终还要落到文化上来。足球文化活动要具有交流性,秉持着“引进来,走出去”的原则。
笔者所在学校举办的足球文化活动包括著名教练交流会、大型足球比赛观摩、友谊足球赛等,努力将足球文化渗透到校园的灵魂当中。比如“引进来”,在班级联赛中获得冠军的队伍邀请兄弟学校的一支球队前来进行友谊赛。友谊赛的目的不是耀武扬威,而是为了促进足球文化在校园中的生存与发展。一场简单的友谊赛,向其他学校展示了本校校园足球的文化氛围和足球水平,分享了建设校本足球的经验。兄弟学校队伍也展现了他们自身的风采,为我校的足球文化建设、足球水平锻炼起到了一个参照的作用。“闭门造车”的思想是不可取的,只有保持与外界交流,校本足球的建设才能实现真正的个性化。
校本化足球不是强加给学生的一种体育运动,而是一种可以在校园中蓬勃发展的体育文化。这种文化气息一旦渗透在学生群体中,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体育精神的形成。总之,校本化足球教学让足球不仅是一个体育项目,更是一种大家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和文化符号。让足球在校园生根发芽,进而带动整个校园的体育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省闽侯县白沙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