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渔期提前 鱼市反应如何?
2017-07-05徐春晖
徐春晖
今年5月1日中午12时,我国北纬12度以北的海区统一进入伏季休渔期,比往年提早一个月。这是我国从1995年全面实施海洋伏季休渔制度以来,调整幅度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休渔期。那么,休渔期提前,对老百姓的餐桌会不会有大的影响?水产品市场价格是否会有太大波动?未来水产品行情将会呈现怎样走势?本期动向栏目将为您一一分析解答。
史上最嚴休渔期到来
从5月1日12时开始,我国较往年提前一个月进入一年一度的伏季休渔期,单山东省威海市就有近6000艘渔船归港休渔。从休渔近几天情况看,市场货源供应仍然较为充足,价格方面,除了鲜鱼和爬虾等部分品种价格有所波动以外,大部分海产品的价格依然相对平稳。据市场经销商张先生介绍:“每年到了休渔期,海产品的价格肯定会有所波动,尤其是一些深海海鲜,价格上涨尤为明显,像梭子蟹、爬虾、部分鲜鱼等。虽然它们的价格有所上涨,但对海产品市场整体冲击不大,因为市场的整体消费并不大”。
进入休渔期,市场部分鲜鱼价格出现一定上涨。目前市场新鲜大鲅鱼每公斤价格在50-56元,比休渔期前上涨20%以上;海捕新鲜小黄花鱼每公斤价格上涨至32-40元,比休渔期前上涨28.6%。此外,受休渔影响,市场本地梭子蟹价格也温和上扬,目前市场本地200克以上活的公梭子蟹每公斤价格上涨至150-160元,比休渔期前上涨19.2%;本地200克以上活的母梭子蟹每公斤价格在360-380元,比休渔期前上涨8.6%。此外,贝类市场鸟贝的价格也有不同程度地上涨,目前市场鸟贝肉每公斤价格上涨至88-90元,比休渔期前上涨48.3%。而鲍鱼由于不受休渔期的影响,所以休渔对鲍鱼市场影响不大。
多种因素影响价格走势
受消费习惯影响,北方地区的人们大多喜欢食用新鲜的海捕水产品,所以部分海产品,比如提前储备暂养的梭子蟹、爬虾价格肯定会出现一定的上扬。此外,随着各地气温普遍升高,导致海鲜产品的保鲜成本增加。据市场经销商介绍,休渔以后,市场上很多海产品都是在冷库储藏,“现在气温这么高,平时存放的话要一直放到冷库或冰箱里,相比冬春保鲜成本肯定上涨。”除此之外,夏季进入旅游旺季,沿海城市海产品需求量增加,也将拉动沿海各地海产品价格的上涨。但是,休渔期间,一些储备的冷冻海产品、人工养殖海鲜、进口海产品和淡水鱼类会强力入市,成为市场的主角;而花蛤、蛏子等养殖贝类产品也会成为海鲜市场的抢手货,丰富市民的餐桌。
其实,休渔期海捕水产品的价格走势,关键还要看各地的执行力度,从去年威海情况来看,执行力度非常好,休渔期间,水产品市场上鲜鱼就很难看到。
渔民和市场经销商反应如何
针对休渔期延长政策,广大渔民表示举双手赞成。船主张大哥说:“今年休渔期提前至5月1日挺好的,这样可以保护渔业资源。比如这个时候正好鲅鱼开始产卵,休渔还可以保护鲅鱼的资源。”
一些船主表示,因为夏季是海洋鱼类繁育和幼鱼生长的关键时期,选择5月至9月休渔,可以保护幼鱼生长。从长远来看,休渔期延长对保护海洋渔业资源来说是好事,有利于捕捞行业的长远发展。希望通过休渔,明年开渔时能有个好收成。
除此之外,市场经销商也纷纷表示理解,他们提前储备了货源,再加上一些冷冻、养殖、进口的海产品,销售的货源比较充裕。
未来行情走势如何
据了解,休渔前几天,市场鲜鱼的货源会出现短暂的充裕,爬虾市场也有暂养的一些货源,但进入休渔期10天之后,市场新鲜海捕鱼的货源就会出现供应紧张的局面,届时,冰鲜、冷冻海产品的销售将唱起市场的主角。随着新鲜海捕鱼越来越少,未来市场部分鲜鱼价格仍将保持坚挺态势,一直到9月份才有望缓解,但养殖、冷冻水产品,再加上进口冰鲜海产品的上市,基本能够保证海产品市场的供应。
从进口海产品方面来看,近日,威海进口了245公斤冰鲜野生大黄花鱼;而57吨来自秘鲁进口的冻带鱼也抵达宁波梅山口岸,这些都将有效地补充了休渔期市场的货源供应。
不过,伏季休渔不等于封海,从事钓具作业的渔船,休渔期间可以从事捕捞活动。所以,休渔期间,养殖的南美白虾、中国对虾、鲈鱼以及蛤蜊、海螺、牡蛎、扇贝等贝类海鲜由于不受休渔的影响,市场供应也会充足;但像活巴蛸、偏口鱼等一些非经济型鱼类,在休渔期间是很难见到的。
建议养殖户增大开网捕捞力度
按照往年经验,由于休渔期海捕鱼类价格相对较高,所以不少饭店考虑成本,会更多地选择淡水鱼。这段时间,养殖户可以增大开网捕捞力度,因为休渔期也是塘鱼生产的黄金时间。休渔期间,养殖和冷冻产品将成为市场的主角,有能力的养殖户和销售企业都提前准备一定的货源进行冷冻储存,所以应该抓住当前有利时间进行销售。
为了避免海产品市场行情大起大落,也建议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政策和信息引导,使得水产养殖业能有序平衡健康发展。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提供安全放心、价格合理的海产品,以此来提高整个水产行业的养殖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