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琴演奏中的紧张与放松

2017-07-05余捷

艺术评鉴 2017年10期
关键词:紧张放松钢琴演奏

余捷

摘要: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对于钢琴技能的教学过于重视,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变化经常会出现较大的浮动,这就导致在演奏过程中可能发挥失常。这需要通过有效的调节紧张与放松之间的关系,帮助演奏者恢复到最佳状态。本文对钢琴演奏中的紧张与放松进行了简单的讨论,提出了一些解决紧张情绪与问题的方法,希望可以对钢琴演奏中演奏者的表演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钢琴演奏;紧张;放松

中图分类号:J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6-0158-02

我们应当重视对学生在钢琴演奏过程中的心理调节,要对学生的紧张与放松情绪进行调整和利用,促进学生在钢琴练习和演奏的过程中更好的发挥。而且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各不相同,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处理紧张的方法以及如何帮助自己放松也有着自己的习惯。因此,我们应当对学生在钢琴演奏过程中的紧张与放松进行有效的指导和调节,提升学生的钢琴演奏水平。

一、正确认识紧张与放松的关系

在钢琴教学过程中,钢琴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引导十分重要。从哲学角度来看,紧张与放松的关系是辩证和统一的,在钢琴的演奏过程中,教师应当正确引导学生看待自身的紧张情绪。在钢琴的演奏过程中,学生的身体一般都会带有一些紧张,但是这种紧张的状态应当保持适度。教师所要引导学生去做的就是要调节自己在演奏过程中的紧张程度。教师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告诉学生,紧张是必要的,但是放松也是相对的,要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平常训练的过程中,教师也要适当对学生施加一定的压力,让学生习惯在带有紧张情绪的状态下进行钢琴演奏。

虽然紧张和放松是两个相互矛盾的状态,但是存在矛盾就存在统一。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并学习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实际上,紧张与放松是相互依赖存在的,二者之间互相成为彼此存在的条件。而紧张与放松之间的对立性则体现在二者的区别之处,一个能够给学生在演奏过程中带来负面影响,另一个则可以帮助学生在演奏当中更好的发挥自己。教师引导学生对二者之间关系的认识能够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调节,这对于学生在演奏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钢琴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演奏过程中的紧张与放松,设身处地的为学生思考,寻找紧张与放松二者之间的一种平衡状态。

正确的认识钢琴演奏过程中情绪的紧张与放松,是为了更好的调节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的状态。为了达到最佳的演奏状态,就需要寻找紧张与放松之间的平衡态,为此,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紧张会给我们带来的种种影响,其次要意识到放松也不是绝对的有利的。在钢琴的演奏过程中,过渡的放松可能会导致演奏者出现不必要的失误,因此,在放松自己的同时要控制一下。而过度的紧张也对演奏者不利,不仅会造成演奏上的失误,还会导致演奏者对自我认识产生偏见,这对学生的钢琴学习和以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紧张与放松不仅是一种精神状态,同时也会导致演奏者的身体肌肉等器官受到影响。人在紧张的状态下,有时候会不自觉的发抖,下意识的做一些小动作,来掩饰自身的紧张。这些对于演奏者在钢琴的演奏过程中都是一种消极的影响。而且钢琴演奏不同于其他音乐表演,需要演奏者手上非常熟练的操作。这同时又为演奏者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导致他们会思考自己是不是需要借助一些药物来调节自己。这个时候,教师应当及时引导学生,他们的紧张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并不需要依靠药物的帮助。而对于学生由于紧张而导致的失误,教师也不要以为的指责学生,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谅他们。教师要能够对学生进行耐心的指导,通过大量的练习来调整钢琴演奏过程中的紧张,掌握紧张与放松之间的平衡状态。

二、控制紧张与放松的有机结合

在钢琴演奏过程中,学生的自我调整十分重要。这需要在平常的联系过程中教师的有效指导,引导学生通过控制对紧张与放松进行有机的结合,帮助学生表现出最佳的状态。首先,教师可以从加强学生的听觉训练开始。学生要想提升自己的钢琴演奏水平,弹奏技巧虽然重要,但是也要同时兼顾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而听觉能力的训练,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在演奏的过程中要能够根据自己演奏的音乐进行调整。同时能够通过听觉训练对钢琴演奏进行鉴赏,提升自己的欣赏水平。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钢琴作品对学生的听觉进行训练,学生们在越来越多的听觉训练之后逐渐会积累一些经验,会发现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呼吸力度、触键力度以及弹奏的速度等都会影响演奏,这些都可以体现在演奏出来的音乐中。学生在钢琴练习的过程中通过听觉训练来实现对自己演奏的调整和纠正,而且也应当通过听自己的演奏,来进行训练。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

对学生进行听觉训练不仅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演奏水平,更重要的是能够提升学生在演奏过程中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只有学生在演奏过程中高度集中注意力,才可以更少的受到外界的影响,从而能够自己调整状态,控制紧张与放松的有机结合。这就是进行听觉训练的重要意义。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还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演奏过程中能够心无旁骛的进行表演,更好的发挥自己。这就需要在平常的训练过程中对作品进行深入的学习和体会。例如,一首钢琴曲的演奏不同阶段,应当能够对作者的不同的表达进行体会,通过想象力的训练,引导学生对作者所创作的情景在脑海中进行构造。例如,作曲家莫扎特和海顿虽然都属于同一个时代,但是二人的作品风格迥然不同,莫扎特倾向通过感性的方法来对音色进行处理,而海顿则倾向于理性。在欣赏和练习这两个人的作品的时候,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去体会其中的差异,大胆的进行想象。

控制紧张与放松的有机结合,需要学生能够感受到身体的放松对他们的好处。首先是思想的放松,能够帮助身体放松,而身体的放松可以帮助学生在演奏过程中更好的控制手指和手腕的灵活程度,以及身体各个部位的紧张与放松的相互配合、协调。适当的身体放松可以帮助我们在演奏过程中演奏出干凈、利落的声音,这对于演奏者来说也是一种积极的反馈,可以增加演奏者的自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学生处理紧张与放松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对二者进行有机的结合,通过最合适的结合方式提升钢琴演奏水平。

三、培养专业能力增加演奏自信

对于钢琴演奏来说,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应当从内心散发出热情,通过弹奏表现出来。因此,为了对钢琴演奏过程中的紧张和放松进行有效的调节,我们应当充分激发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的热情,树立钢琴演奏的自信,对于出现的小失误要学会自我宽容。首先,如果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只是机械式的弹奏,而并没有融入自己的热情,这种效果是能过让欣赏者感受到差异的。而且音乐本身所具备传达情感的作用,如果演奏者不能融入自己的热情,就无法很好的表达出曲子中作者的情感因素。因此,这样的演奏是不成功的。演奏者在台上进行钢琴演奏的时候,应当积极面对观众,但是应当将自己置身一个独立的环境中,充分的释放自己,进行演奏,充分融入自己的热情,再通过弹奏表现出来。

演奏者的自信对于演奏效果来说十分重要,而且树立自信能够帮助演奏者拥有更好的热情。通过树立自信,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还可以更好的控制自己的紧张情绪,如果过于紧张,自信的演奏者可以告诉自己完全可以完美的演奏,从而降低内心的焦虑,达到一种放松的目的。而训练学生的自信心,需要在日常训练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高强度的、带压力的训练。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的日常训练已经十分严格,上台演奏也不过是换了一个环境。经过这样的训练逐渐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使得他们在台上也可以充分的释放自己。同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去学习一些成熟的钢琴家的表演,认真观察他们在演奏过程中的表现,尝试换位思考,如果自己已经成熟的钢琴家,在表演的时候还会不自信吗?这就是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要积极鼓励学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

自我宽容对于钢琴演奏来说也十分重要,由于现场演奏难免出现失误,面对失误更重要的是自我调节。在压力情况下,自我宽容则显得更加重要。在公开的演奏过程中,如果不能够做到自我宽容,严重的会导致演奏者无法继续进行演奏,或者是越来越差。因此,自我宽容对于钢琴的演奏来说十分重要。学会自我宽容主要就是在面对困难失误的时候,要能够保持内心的沉稳,能够通过及时有效的自我调节使自己重新回到演奏的最佳状态当中。为了培养学生这样的能力,在日常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的一段演奏不断受到打扰,然后督促学生专心进行演奏,即使出现失误也不要过于在意,要专心进行继续表演,如果有能力还可以通过适当的变化对前面的失误进行弥补。

综上所述,在钢琴演奏过程中,对于紧张与放松的正确处理可以帮助演奏者更好的发挥自己。这需要在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中要拥有高效的训练方法,完善的训练机制。作为钢琴学习者,应当主动了解一些关于演奏过程中心理调节的知识,积极主动的学习对自我情绪的调节和控制,这样才可以帮助钢琴学习者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钱至美.浅析钢琴演奏中对于紧张与放松融合交替的理解与把控[J].乐器,2016,(11):42-43.

[2] 刘秋平.钢琴演奏的放松理论——基于对“自然的紧张”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8):83-84.

[3] 刘洁.紧张与放松情绪在钢琴演奏中的探讨[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5):117-118+121.

[4] 李浪.論钢琴演奏中心理情绪的紧张与放松[J].音乐探索,2010,(01):66-69.

猜你喜欢

紧张放松钢琴演奏
视唱练耳在钢琴演奏中的实践应用探讨
网络技术对钢琴演奏的影响
钢琴演奏中心理控制的作用
周迅的“紧张”
浅论钢琴伴奏在舞台实践中的问题与调整
浅谈短跑放松技术
浅议声乐技能训练中常见状态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