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敦煌舞蹈艺术形式的审美价值与教育研究

2017-07-05洛毛措

艺术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美学特征审美价值审美教育

洛毛措

摘 要:随着当代舞蹈艺术的蓬勃发展和舞蹈艺术形式的多样化,敦煌舞蹈作为中国古典舞蹈流派的重要新生流派及力量,大力发展敦煌舞蹈艺术形式的审美教育势在必行。文章聚焦于大型经典民族舞剧《丝路花雨》中的敦煌舞蹈典型形象,通过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其进行深入的解析,目的旨在揭示敦煌舞蹈艺术形式的审美特征、价值及敦煌舞蹈在审美教育中的重要性与必然性。

关键词:敦煌舞蹈 美学特征 审美价值 审美教育

美学概念的最早提出可追溯到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提出的“感性学”,并在他1753年出版的著作《关于诗的哲学沉思录》中将其定义为“感性认识的科学”。之后,美学概念随着人们研究的深入而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同时也奠定了舞蹈美学扎实的理论研究基础,吕艺生先生就认为“舞蹈美学不仅是美学和舞蹈美学的结合与交叉,还是艺术哲学的一个分支和舞蹈学的一个门类”。{1}

舞蹈美學中的研究领域包括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舞蹈美学,舞蹈审美即为舞蹈美学主要研究的相关内容之一。敦煌舞蹈不仅凝聚了中国古典舞的众多乐舞元素与审美特征,它更拥有独具魅力的艺术气质和风格韵味。中国舞蹈美学体系构建的最终目标离不开敦煌舞蹈艺术美学特征和审美价值研究的全面发展,这既是中国舞蹈美学发展建设的迫切需要,同样也是传承中国舞蹈精神和弘扬敦煌舞蹈文化的时代需求。自1979年首演至今的大型经典民族舞剧《丝路花雨》是我国现代舞剧中最为辉煌的优秀成果之一,舞剧中“扭胯蹶臀”、“腾踏旋转”、“反弹琵琶”等大量经典舞蹈造型深入人心,不仅标志着敦煌舞蹈的成功“复活”,而且显示出敦煌舞蹈艺术的蓬勃生命活力和独特艺术魅力,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一、敦煌舞蹈艺术形式的审美特征

“信息传达过程中,55%的信息是通过无声语言——身体语言来传达。”{2}敦煌乐舞艺术作为敦煌学和敦煌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凝聚和承载了中华民族泱泱五千年历史发展进程中众多的乐舞因素和中华文明。舞剧《丝路花雨》以舞蹈为主要载体,不仅将静止的敦煌壁画转化为具有中国古典舞蹈艺术审美特征的优美舞姿,而且还使其拥有了与众不同、独具匠心的风格韵味和艺术特质。因此,针对敦煌舞蹈艺术审美特征的研究则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与时代特性。通过对敦煌舞蹈艺术审美特征的讨论分析,有助于中国古代舞蹈与现代舞蹈结合过程中敦煌舞蹈的美学理论构筑和深入探寻。

首先,“舞蹈造型是人在审美活动和审美创造的世界中直观、复现自身所形成的无限感性形式和存在状态。”{3}因此,敦煌舞蹈艺术中舞蹈形象的造型美是最为重要的审美特征。舞剧《丝路花雨》中的敦煌舞蹈造型绚丽多姿、形态万千,舞蹈编创者结合自身的经验总结对敦煌壁画中的舞姿形态经过认真的观摩研究和筛选提炼,加工、创造出敦煌舞蹈以“S”型曲线为主要舞蹈造型的风格特征,充分展现了敦煌舞蹈的形式与内涵的完美和谐。

其次,风格美是敦煌舞蹈美学特征终极的追求目标。敦煌舞蹈通过“形神皆备、韵律兼顾”的共同表现方式以达到舞蹈美学“心神合一”的最高追求。同时,敦煌壁画舞姿所注重的静止身体样式具有一定“静态美”特性,而舞剧《丝路花雨》中的敦煌舞蹈则展现出一种与敦煌壁画舞姿风格迥异的“韵律美”。

再次,敦煌舞蹈对于技法的善用,主要包括“身”、“心”两个方面——“心有所想,神有所达。”“从根本上讲,是要使人类的情感得到抒发,使其心志畅通,避免情感郁结于内,通过艺术形式体现对人的自然之情的认同和尊重。”{4}舞剧《丝路花雨》不仅充分表达出人们追求和平、向往“真、善、美”和“寄情天国”的内心美好情感,而且通过舞台灯光、服饰造型及色彩等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以达到人们在审美过程中的虚实转化与审美想象。此外,舞蹈创作表演虚拟形式的表现手段中敦煌舞蹈道具的使用具有重要作用。比如舞剧《丝路花雨》中“反弹琵琶”和“飞天”的舞蹈造型,表演者通过使用琵琶和长绸道具,不仅由道具这一意象符号传递出舞者自身的风格与韵律,还利用道具这一象征性表现手段赋予了观众对于舞蹈作品深刻的意象暗示和审美意蕴。

最后,“乐者,天地之和也。”{5}敦煌壁画中描绘的佛国世界总是一片洋溢着宁静、庄严与喜悦的祥和气氛。敦煌壁画的和谐之美是敦煌舞蹈的文化内涵,也是审美风格的文化背景。因此,题材选自敦煌壁画的舞剧《丝路花雨》中所反映出的敦煌舞蹈和谐之美主要体现在“天俗共舞”、“人神同乐”和“形神韵律”等几个方面。

二、敦煌舞蹈艺术形式的审美价值

“舞蹈不是生活原型,却来自于生活,是生活原型的提炼、加工、改造后的符号化了的人体语言。”敦煌舞蹈艺术既具有自身的美学内容,同时也具有中国舞蹈美学内容与特征的共同属性。因此,敦煌舞蹈艺术及其美学特征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极为宽泛的。

探究敦煌舞蹈艺术真正的美,区别并寻找舞蹈与非舞蹈、敦煌舞蹈与其他舞蹈之间的差异,必须从敦煌舞蹈的训练中找到突破口,这是因为舞蹈的训练方法是传统美学意义上对舞蹈种类之间最初的、最简易的识别方法之一。敦煌舞蹈教材中的训练内容一般共分为元素训练、基本动作训练和性格组合训练三个部分。高金荣先生在创作和排练《丝路花雨》的初始阶段,为了进一步挖掘敦煌舞蹈艺术,多次深入洞窟从教学角度对敦煌壁画舞姿和彩塑造型进行反复观摩、分析、探究,提炼整理出一套体现敦煌舞蹈风格特点的基本训练内容。敦煌舞蹈训练是洞窟壁画到舞台表演、训练形式到表现形式的完美升华阶段与过程,这对于敦煌舞蹈艺术形式审美观念、审美态度和审美价值的表达与提升都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推动作用。

同时,敦煌舞蹈不仅具有敦煌舞蹈训练的新美学特征,其本身所具有的形、神、韵、律的舞蹈风格与刚、柔、圆、曲的舞蹈动律,使得敦煌舞蹈成为了人类精神生活与文明领域中与众不同的一个舞蹈艺术类别。舞剧《丝路花雨》是高金荣先生将敦煌壁画和彩塑造型中的舞姿从静止到动态的再现,并进一步分析整理出最能鲜明体现敦煌舞蹈艺术形式舞姿风格的手、足、躯干、体态、道具五个具体特征。无论敦煌舞蹈在表达自身的内涵与外延的过程中所能达到的程度如何,敦煌舞蹈艺术形式的审美价值都对思想文化的交融和精神文明的进步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

三、敦煌舞蹈艺术形式的审美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确立了美育在我国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舞蹈美育也在我国学校教育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重大背景下应用而生并发展壮大起来的。于是,学校为了构筑有效的美育实施途径,结合美育的要求,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艺术史论等课程的有效补充,舞蹈美育作为美育与艺术教育相结合的新兴学科地位也得以确立和巩固。

1.敦煌舞蹈美育的特征

敦煌舞蹈美學因艺术门类和教育途径的差异性而具有了自身生动鲜明的本质特征。从美育的角度而言,我国学校教育中七个艺术门类的美育课程都是围绕丰富多彩、细腻生动的审美形象而展开的教育实践活动,其共同的目的在于培育和确立学生的完整审美能力与正确审美观念。所以,艺术门类的差异性只是在美育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教育途径以实现共同的统一目标而已。但是,从艺术学的角度而言,敦煌舞蹈因其丰富的身体动作和语义内涵,与其他艺术门类美育在媒介上的差异化也十分的明显。并且,现代教育是以实现人类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和共同追求,敦煌舞蹈美育这种建立在身体语言基础上的艺术形式和教育方式与其它艺术类型相比较则具有更多的优势,也使其成为一个培养全面发展个体更加有效的方式和途径。

2.敦煌舞蹈艺术形式在审美教育中的功能

随着当代舞蹈艺术的蓬勃发展和舞蹈艺术形式的多样化,敦煌舞蹈作为中国古典舞蹈流派的重要新生流派及力量,大力发展敦煌舞蹈艺术形式的审美教育势在必行。

敦煌舞蹈艺术形式在审美教育中的功能主要体现在精神引领、人性塑造和文化整合三个层面。《丝路花雨》给观众带来异乎寻常视觉体验的同时,引导着他们达到空灵渺远佛国仙境的审美境界。首先,敦煌舞蹈艺术形式促进了人格本质与自身内外世界价值观的改变,在审美教育的整个过程之中起到了重要的精神引领作用。其次,敦煌舞蹈艺术形式中的中西方文化的和谐交融和佛教精神信仰的潜移默化,升华了敦煌舞蹈的舞蹈情感和舞蹈技能,促进了人性的塑造和完善。最后,敦煌舞蹈艺术形式作为一种文化的主要艺术载体与重要表现形式,不仅促使参与其中的舞者和观众在参与其中的过程之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启示,并积极推动和增强了人们强烈的求知动机与欲望,更对人们的知识文化、思想意识和艺术修养的整合与提升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结语

“敦煌艺术是始于宗教,终于审美的。”{6}敦煌舞蹈艺术不仅是敦煌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敦煌艺术美学中最为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其研究的重要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必定推动着敦煌舞蹈艺术形式审美价值的迅猛提升和发展,这是舞蹈艺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和价值体现,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历史使命和重要责任。

注释:

{1}吕艺生.舞蹈美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28-31,191.

{2}汪福祥编译.奥妙的人体语言[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2.

{3}朱立元.艺术美学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90.

{4}袁禾.中国舞蹈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13.

{5}薛永武.大乐与天地同和——论《乐记》天人相谐的和合神髓[J].理论学刊,2006(1) :121-125.

{6}易存国.敦煌艺术美学——以壁画艺术为中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60.

作者单位:河西学院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美学特征审美价值审美教育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传统艺术互渗性的当代审美价值
摄影艺术的美学特征与现代审美变迁浅论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中国门神画之美
试论动漫艺术的审美价值
探讨藏族民间舞的美学特征
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美学规划探析
凉山彝族雕刻艺术的结构骨架之美
浅析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之社会艺术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