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对外贸易区域布局问题分析

2017-07-05高国辉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对外贸易一带一路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总结了河北省对外贸易区域布局及存在的诸多问题。然后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构想等重大战略机遇,建议通过多条途径,将河北省对外贸易区域重新布局。

关键词:对外贸易 区域布局 京津冀协同发展 一带一路

河北省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分析

对外贸易规模不大,推动经济增长效果不强。2011年,河北省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500亿美元达到536亿美元,2014年达到598.83亿美元,创历史最高值。虽然2015年在国外市场需求乏力、结构调整任务艰巨、节能减排压力加大等多重压力下,河北省进出口总值仍达514.99亿美元,是2010年的1.22倍,年均增长4.2%,其中出口达到329.4亿美元,是2010年的1.47倍,年均增长7.9%,外贸差额达到144亿美元,是2010年的4.03倍,年均增长80.1%。

对外贸易基地异军突起,一般贸易方式为主流。2015年,河北省共有各类外贸基地72个,其中国家级基地14个,省级基地32个,出口总值净增27.9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值的32.9%。一般贸易出口总值289.5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值的87.89%,比全国平均水平53.8%高30多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出口总值32.9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值的9.99%,比全国平均水平32.7%低20多个百分点。

进出口商品结构不优且产品竞争力不强,缺乏产品特色。河北省进出口商品中,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比偏大,特别是钢铁产业出口比重过高。铁矿石进口占比均在53.0%以上。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持续走弱。加工贸易是河北省对外贸易的短板,2015年进出口仅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10.0%。

对外贸易主体发展壮大,民营企业成为推动外贸出口的重要力量。2015年,河北省共有外贸经营资格企业24142家,出口超亿美元企业45家,出口超千万美元企业508家,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出口总值分别为201.8、76.9和50.7亿美元,分别占全省出口总值的61.26%、23.35%和15.39%,民营企业出口占比比2010年提高18.7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成为河北省外贸出口的主要推动力量。

对外贸易市场多元化趋势明显,对新兴市场国家出口增长迅速。2015年河北对欧盟、美国、日本、韩国四大传统市场出口比重由2010年50.9%降至38.5%。对新兴市场出口快速增长,如东盟由7.58%提高到16%。出口超10亿美元的国别地区7个。

对外贸易区域布局太不合理,各市外贸发展特色不明显。2015年,唐山、石家庄进出口总值分别为139.1和121.4亿美元,位居全省第一、二名,两市进出口总值之和占全省的半壁江山;从进出口总值增速来看,张家口、邢台和秦皇岛分别为28.4%、14.5%和6%,其他地市则为负增长。

河北省对外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对外贸易大而不强,拉动经济增长的效果不佳。2015年,从进出口总值来看,河北省全国排名从2010年的第10名下滑到第13名,被河南、重庆、四川等中西部省(市)超越,且目前仍有继续后移的压力。外贸依存度仅为10.8%,远低于全国41.5%的平均水平。众所周知,进出口是推动地区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之一,而河北省外贸规模不大、依存度不高导致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

进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产品竞争力不强且缺乏特色。河北省进出口商品中,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比偏大,特别是钢铁产业出口比重过高。近五年钢材出口占比均在16.0%以上,2015年高达28.7%,为河北省第一大出口商品;铁矿石进口占比均在53.0%以上。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持续走弱。加工贸易是河北省对外贸易的短板,2015年进出口仅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10.0%,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东部其它省市相比,在规模和结构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对外贸易主体不强,缺乏龙头企业引领 。2015年,河北省有对外贸易经营资格企业24142家,但有出口实绩的企业仅有9635家,出口超10亿美元企业只有唐山钢铁1家,为11.2亿美元,出口超千万美元企业508家;与其他省市相比差距较大。自主品牌出口仅占外贸出口的15%左右,且与国际品牌相比具有相当差距。

对外贸易市场集中度仍较高,面临的国际市场风险较大。2015年,河北省对欧盟、美国、韩国和日本等传统市场的进出口总值达126亿美元,占河北省全部进出口总值的24.64%。近几年来,这些国家借全球经济复苏迟缓、制造业持续萎缩、失业率新高、市场需求不足及对中国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受其影响,河北省的对外贸易波动性较大。

政府开放意识较弱且政策扶持力度不足,外贸环境有待改善。与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沿海发达地区和辽宁、山东、天津等周边省市相比,政府的开放意识较弱,缺乏鼓励出口的专项政策体系,政策比较优势较差。政府为出口企业提供的服务项目、服务内容和实质性的促进政策较少,如在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口岸功能和贸易环境等方面存在明显落差,导致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和大量出口商品货源外流;出口商会、行业协会没能充分发挥服务协调作用,难以有效应对国际贸易摩擦。

相关政策建议

构建对外贸易发展新格局。以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的产业布局调整和产业链重构为契机,立足各地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聚焦功能定位和精准承接,培育壮大特色优势出口产业,进一步优化对外贸易区域布局,加快形成协调共进、融合发展新局面。具体如表1所示。

加快培育对外贸易竞争新优势。第一,做大做强外贸基地。加强外贸基地建设,增强示范带动作用。加大出口聚集区培育力度,做大优势产业,做强龙头企业。第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以“中国制造 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为引领, 支持企业瞄准产业链高端,加大研发创新力度,加快形成新的出口增长点。提高传统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的质量档次和附加值,增强出口竞争力,巩固国际市场份额,提升农产品出口产品质量。第三,创新外贸经营模式,大力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加快与第三方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战略合作,加快建设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培育和建立一批跨境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园区和公共服务海外仓。

增强对外贸易发展活力。壮大中小型出口企业,打造一批出口骨干企业。扶持中小企业做强特色优势,实现跨越发展,引导更多企业走进国际市场。重点支持一批企业拓展以外贸综合服务、技术研发、 关键零部件、成套设备为核心的价值链,提高高端要素竞争力,增强跨国经营能力,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和全产业链要素高效配置、出口规模超亿美元的骨干企业。引进一批出口型项目,补齐加工贸易短板。着力引进一批规模大、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的出口型大项目、大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协作配套,促进出口企业集群式、链条式发展,积极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

开拓多元国际市场,优化国际市场结构。加快出口商品结构的适应性调整和战略性调整,巩固扩大欧美高端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日韩市场占有率,制定适应新兴市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营销模式,拓展东盟、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利用自贸区政策开拓市场,以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签署自贸协定为契机,全面加强与已经和将要签署自贸区协议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合作,提高关税减免等贸易优惠政策利用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完善政策扶持体系。第一,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大力争取并积极推动中央和河北省支持外贸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促进外贸转型升级、外贸基地建设、创新外贸经营模式、应对贸易摩擦等。探索实施负面清单制度,引导和鼓励更多企业先行先试、开拓国际市场。第二,深入推进贸易便利化,降低企业商务成本,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完善管理机制,简化办证程序。借鉴国内自贸区成熟经验,推进外贸单一窗口建设,推行京津冀一体化通关,推进电子申报和通关模式,及时足额退税,推动银企对接,清理规范进出口环节经营性服务和收费,发挥商(协)会等行业中介组织的服务协调作用,强化行业自律。第三,有效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建立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服务平台,做好贸易摩擦预警信息服务,探索建立贸易摩擦应对救助制度。建立外商信用評级和公示制度,构建外贸风险防范预警平台和机制,帮助企业防范和破解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提升企业应对国际市场风险能力。

参考文献:

1.高国辉.优化出口贸易结构建设沿海经济强省[J].经济前沿,2008(5)

2.金鑫.河南省对外贸易发展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5(15)

猜你喜欢

京津冀协同发展对外贸易一带一路
人口红利渐失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