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设计专业色彩构成教学

2017-07-05刘冬

艺术评鉴 2017年10期
关键词:色彩构成色彩设计

刘冬

摘要:色彩構成是所有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学中既注重学生对色彩规律的基础知识的研究,同时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设计专业色彩构成教学中尤其重视学生个人在色彩方面创作能力的表现。

关键词:色彩构成;色彩;设计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6-0066-02

色彩构成是设计基础训练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以科学的色彩理论为基础,它探讨色彩物理、生理、心理及美学方面的特征,以获得更好的色彩知识融入到设计作品中。

一、色彩构成基本理论教学

在色彩构成教学中,色彩构成的基本规律是这门课程的基础。课程主要涉及色彩本质、色彩属性、色彩混合、色彩心理、色彩对比与面积、色彩关系、色彩意蕴和色彩创造等方面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结合实例进行讲解,课堂主题讨论和课堂小作业的形式让学生理解色彩的科学规律,以循序渐进的方法让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要素。掌握了色彩的科学规律才能理解色彩意义,在创作中才能够随意的运用色彩。

二、色彩构成发散思考教学

色彩构成发散思考的目的是在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规律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色彩的综合创作表现能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首先,从爱德华·马奈和劳德·莫奈绘画作品中感受光源色和环境色。印象主义将光和色的变革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确立了以光源色和环境色为核心的外光写生色彩体系。马奈的作品较为平面,他主要用色彩来塑造形体,加强光影的对比,简化对象的明暗层次,省略中间色的过渡,将暗部压缩成一条宽黑的线条。如作品《草地上的午餐》以鲜明的色彩,对比强烈的近乎平涂的色块来表现,《奥林匹克》表现形式一样,他主要注重色彩和光色的变化的表现。莫奈的作品中看不到非常明确的阴影和轮廓线,画法有点类似于中国传统的意笔,注重大局,放松细部。莫奈坚持“光与大气的奇幻效果比绘画的主题更为重要”的信念,他常常从生活中平淡无奇的风景中挖掘其中的魅力,对景物观察细致,对光线的捕捉十分敏感,他反复地画同一风景,如《睡莲》《草垛》等,仅仅是为了追寻同一风景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和光线下的丰富的色彩变化。让学生去思考同一主题在不同情况下颜色的不同处理,不再只考虑固有色,更多的是去思考在客观条件下对色彩的主观运用,如同自然光下上午的光线偏冷带蓝色光,中下午的光线偏暖带橙色光线。

其次,服装设计稿和T台秀的研究。从民族地区来看,因不同文化和生存环境的影响下,对于颜色的运用也是有一定的区别,如红色在中国是喜庆的颜色,绿色是伊斯兰教最受欢迎的色,黄色在中国古代是帝王之色,在欧美国家基督教中,黄色是最下等的色。从性别来看,男性和女性服装颜色在色相,纯度和明度上都存在很大不同,不过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衣服之间的性别差异在一些特点情况、设计师用色的个人爱好和消费者们喜好等条件下差距越来越小。从年龄差异上看,服装的色彩搭配从纯度和明度上还是很大差别的,小孩的衣服色彩搭配相对与成人而言,色彩要丰富,色彩的明度和纯度相对偏高。服装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也是我们平常不是特别注重的,经过学习让学生去观察身边的人衣服的着装来了解别人的穿衣喜好和性格倾向,不再是停留在色彩的表面,而是更深层次的思考每个颜色所具备的性格和不同色彩搭配下所呈现的效果。

再次,影视动画的研究。动画考虑的因素比较多,在颜色的运用上比较复杂。从动画的定位来看,面向不同年龄层整个片的色彩是不同的,如面向低龄儿童的动画片的色彩从明度和纯度上偏高,颜色层次明快和简单;成人动画色彩相对于儿童动画在明度和纯度上整体偏低,色彩的层次在考虑和设计都比较复杂。从动画剧本来看,根据不同动画主题设计整部片的基本色调,再根据动画中的故事情节和镜头内容进行色彩设计。从动画角色来看,在角色色彩的设计上,要先从动画剧本的时代背景和角色的背景设定,在从角色的形象、性格、职业等方面去设计。从动画场景来看,场景是为故事情节的展开和发展与角色提供表演平台,场景色彩的设计要从动画背景、角色习性、角色性格、角色内心世界、镜头转换、音乐和故事情节等各方面综合考虑设计,对设计者的创作能力要求比较高。如《海洋之歌》讲述了一个迷失和回家的故事,故事背景设置在了现代社会,是有关于一个塞尔奇小精灵的民间传说,她是最后一个拥有着海豹外貌却能化为人形的生物,尝试着想要重新回到大海里。根据故事剧本来看,整部动画以蓝色为基本色调,在片中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色彩设计不同,如片中奶奶的来到,整个片的纯度和明度降低,颜色偏灰色;在故事高潮部分雪儿高歌时,整个画面偏橙金色,用最高的暖色调表现完美的结局;在片的开头的蓝色和结尾蓝色在明度和纯度的不同,很好的凸显了人物角色内心世界的变化。

最后,情境探讨和研究。设计一个主题在不同情况、不同年龄、不同生活经验和性格等方面进行探讨。如以颜色来表现外显情感“哭”为主题,小孩开心的哭,成人苦涩的哭,老人喜极而泣,青年人喜极而泣等各方面进行颜色探讨和设计;以颜色来表现内心世界色彩的设计,孤僻、孤单、痛苦、伤心、开心、忧郁等方面进行不同程度情绪的色彩探讨和设计。再让学生进行交流与互相学习和指导,最后综合探讨,让学生感受到每个人对色彩方面和情感的表现是不同的,挖掘出自己个人在色彩的创作性思维和创作能上的表现。

除了以上几种的研究,还从插画、建筑设计、产品设计和平面设计等多方面研究,通过结合设计专业方向探讨,让学生认识到色彩在设计中的重要性,认识到色彩因外界环境的变化存在很大的变数,认识到主动去思考问题和创作表现的重要性。

三、作业设计

色彩构成教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创作的课程。色彩构成作业在设计上主要分为两大块:第一,色彩构成基本规律的掌握。通过课堂小作业的形式对色彩构成中有彩系列的色相、明度、纯度和无彩系列黑、白、灰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了解每个色相的色彩象征功能。第二,主题创作训练。主题创作作业的内容涉及感官色彩、情绪色彩和时间色彩三方面训练。感官色彩主要从我们生活中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色彩印象方面训练。这是生活中无处不在,却没有用心去感受过,通过感官色彩训练让自己从生活中发现美,对周边事物进行思考,从而创作出对感官印象的色彩。情感色彩相对于感官色彩的训练更为复杂,考虑的元素更多,感官色彩可通过事物的表象、与事物的接触和事物本身的可见性特征进行创作,在感官色彩创作上设计者们都具备很多相似元素,但情感色彩表现的是内心和隐喻的内容,同一主题面向不同年龄和性别、不同民族地区以及个人差异的关系,对色彩和元素的运用不尽相同。时间色彩主要从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和一天的特定时间等色彩印象方面训练,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从生活经验中用色彩去感受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在所有作品设计过程中不限制学生对工具的选择,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主题的不同感悟自由发挥创作,同时在作品指导中融入学生的创意中,根据学生的想法和表现形式给予适当的提点。

课程作业是检测学生对色彩构成运用与表达的基本标准。对作业的检测不再是由老师简单的批改作品,更多的是在于交流、讨论与探讨,互相欣赏、学习与指导。融入并尊重学生的创意,了解学生对自己作品中色彩表达的用意,集体讨论与分析,分小组探讨和近距离欣赏优秀作品。通过反复主题创作、集体讨论和总结与分析,从而促进学生交流与学习,激起学生的原创性与积极性,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氛围。

四、结语

色彩构成是设计专业很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根据设计专业的目标培养创新型的专业人才,色彩构成在教学中不再是传统的培养学生对色彩的简单掌握,而是培养学生对色彩更深层次的认识,对色彩的灵活运用和自由表现色彩的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设计要求的提高,教师在教学中不再是对色彩基本属性理论的讲解,更多的是对色彩的研究,根据设计专业涉及的方向比较广,在教学形式上,从设计的方向考虑,分方向的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作性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通过不同主题下创作训练和情境设定练习,从而使学生在学校色彩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色彩的认识和结合色彩规律大胆地设想和色彩联想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参考文献:

[1]李莉婷.色彩构成[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

[2]胡佳,胡议丹.色彩构成[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3]林木,中外美术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244-246

猜你喜欢

色彩构成色彩设计
BUBA台灯设计
有种设计叫而专
神奇的色彩(上)
色彩构成与墙绘艺术互融式应用研究
中国画章法与构成原理
对高职“色彩构成”课程改革研究
春天的色彩
浅析色彩构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