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走在阅读的路上

2017-07-05李瑶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7年32期
关键词:光辉论语语文课

李瑶

教学让我深深感觉到阅读是教师的一种需要,尤其是语文教师。

要想成就“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就必须让以前提倡的教师的“一桶水”变成潺潺的活水。语文课本涉及到了很多的文学经典,这些文学经典有些在校读书时虽已经读过但已模糊,有些以前不一定读过,因此在备课的时候未免捉襟见肘。及时阅读或再读,对相关的经典有了足夠的理解后,再开始备课,就会让课堂充满灵气。

比如,讲《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时,我先阅读了《论语》的相关部分,了解了基本情况,又利用网络观看了于丹的《论语心得》,我对《论语》有了大体的认识,明白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真正内涵。然后再去备课时就显得得心应手了,讲这篇文章也就从干巴巴的说教变成形象生动的讲解,学生兴趣大增,学习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学生也就不再认为这是枯燥的说教,有些学生甚至蠢蠢欲动想读《论语》了。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地和文本进行灵魂的沟通,进行心灵的对话,去了解更广博的世界,去思考更深层的问题,让语文课堂有滋有味,这才是语文教学所需要的。

教师的阅读在无形中会影响到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的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去读,去品,从而进入文本。教师要用深厚的文学阅读积累在学生和文本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教材中获得感染、熏陶和激励,使学生于潜移默化之间得到了心灵的熏陶、精神的感染、思想的升华,让学生产生顿悟,从而获得最理想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我在分析完林黛玉和贾宝玉的人物形象后就布置了这样一个题目:有人说,“《红楼梦》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赞歌”,请根据名著中对于女性人物的描写,举个例子进行阐释,要求学生写在周记中。在这之前为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我利用每天的课余时间和语文课前的5分钟,让学生诵读经典文章。一开始我从基本的古诗词开始,慢慢过渡到经典文章,再由中国经典到外国经典。有了之前的调动,学生兴趣很高,有人举了史湘云、有人举了尤三姐、有人举了晴雯,我将写得好的作文打印出来,大家传着看,无形中又进行了一次阅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教师的阅读还会增加教师的职位幸福感,生活中,我们一天忙忙碌碌,身累但是心底却是空落落的。我们经常会陷入职业焦虑、情感压抑与工作低效的恶性循环中,我们不断地迷失自己,牢骚满腹。对于语文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我们必须让我们的感情有依托,而阅读就是最好的途径。在阅读中我们的感情有了依托,情感产生了共鸣,郁闷得到了宣泄。每读一本,自己的知识库里又补充了新的血液,这些血液给了我们无以计数的光辉和热量。阅读缓解了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增加了语文教师职业的岗位幸福感。

作为语文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我们要时刻行走在阅读的道路上,沐浴着书的光辉,在有书香相伴的每一时刻,迎接每一个挑战和每一份期待,享受教育的幸福。

猜你喜欢

光辉论语语文课
语文课文
春在飞
就在家门口
最快乐的一堂语文课
当兵爱寂寞
小新笔记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点点读《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