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引导初中学生重视阅读

2017-07-05彭德强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7年32期
关键词:书籍读书素养

彭德强

英国的塞缪尔·斯迈尔斯说过:“最优秀的书籍是一种由高贵的语言和闪光的思想所构成的财富,为人类所铭记、所珍惜,是我们永恒的伴侣和慰藉……书籍把我们介绍给良师益友,是人们认识迄今为止人类最伟大的灵魂。”歌德也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书籍是人类忠实的朋友,读书可以涵养性情,陶冶情操,纯洁心灵,塑造人格,提升素养。初中语文教学必须重视阅读,让学生通过阅读提升语文素养。引导学生重视阅读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爱上阅读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浓厚的阅读兴趣,可以让学生愉快轻松、不知疲倦地阅读,应该利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学生一旦产生了“我要读书”的热情和兴趣,就会抓紧时间主动、愉快地阅读。让学生自由阅读,一定读什么或一定不读什么,不该由教师或家长来决定,而是该由兴趣来决定。不要对学生阅读的内容过于干涉,如果一看见学生读少男少女的杂志、幽默故事、武侠网络小说等就大加阻止,要求他们读名著,读经典,记好词佳句,写读后感,就会适得其反,会使学生把读书当作一种负担,这些枯燥无味且带有强迫性的要求,很容易让学生对读书产生厌倦的情绪,学生不但会读之无味,还可能会打消读书的念头。因此,让学生自由阅读是非常有必要的,当他们博览群书,见多识广,能从阅读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产生成就感,学生就会慢慢地产生阅读兴趣。如果能坚持下去,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学生就能成为一个“知之者”,由自由读书到自觉读书,最后成为一个孜孜以求的“好之者”。

二、背诵积累,促进写作

让学生读书的目的是什么?是让学生吸收由高贵的语言和闪光的思想所构成的财富。让学生写作的目的是什么?是让学生善于书面表达。吸收和表达之间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没有吸收或吸收得不够,就会直接影响到表达的水平和质量。但是,这个道理并非所有的学生都明白,有些学生爱好写作,整天就抱定一个“写”字,结果由于积累不足,文笔修养不深,很少有成功之作,而且在写的过程中还会吃尽苦头,甚至讨厌写作。

要想真正提高写作水平, 除了联系生活,还需要阅读来充实。读书可以弥补生活经验的不足,尤其是经典和名著,语言优美,文字精粹,情感真切,意蕴深刻。阅读、背诵、积累,能积淀丰厚的文化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储备。欣赏文章的音韵之美、文字之精、情感之切、意蕴之深,让其中优美的字词句段成为学生语言仓库中的一部分,从而充实学生的写作素材,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倘若学生能厚积朝夕之功,“日积月累,久久为功”,融会贯通,相信学生写作文时定会才思泉涌,笔下生花。如果学生对精妙词句学过就忘,让知识成为“过眼云烟”,对知识不加积累,腹内空空,那是无论如何也说不好话、写不好文章的。

三、亲近阅读,提升素养

当代教育家朱永新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阅读,不仅仅是获取知识和智慧的需要,也是塑造精神和人格的需要,亲近阅读,成为终身的习惯,就像吃饭和走路一样,學生会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正如意大利诗人但丁所说:“我在悲痛时想在书中寻找安慰,结果得到的不仅是慰藉,而且是深深的教诲,就像有人为了寻找银子,竟然发现了金子一样。”阅读是润物细无声的,不知不觉中,会不断丰富学生的头脑和内心,提升学生的修养和境界。一本真正与学生产生共鸣的书,会直抵学生的内心深处,甚至扭转学生的人生轨迹。

人最可怕的是灵魂的空虚和精神的萎缩,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心躁动,阅读的身影似乎越来越少。一个对书籍敬而远之的人,无论他怎么刻意包装,都难以掩饰内心的空虚。要想真正潇洒起来,唯有经过书卷的熏陶,才能超越自我,散发出一种自信和气度。

因此,教师应当让学生尽快提高对阅读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拓宽阅读的空间,增加阅读的实效,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猜你喜欢

书籍读书素养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妙趣横生的伦敦书籍长椅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书籍与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