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校大学体育课“课内外一体化”模式研究
——以忻州师范学院为例

2017-07-05张国强

关键词:课内外一体化忻州师范学院

张国强,赵 丽

(忻州师范学院,山西 忻州 034000)



普通高校大学体育课“课内外一体化”模式研究
——以忻州师范学院为例

张国强,赵 丽

(忻州师范学院,山西 忻州 034000)

对忻州师范学院公共体育课“课内外一体化”模式的实践研究表明,“课内外一体化”管理模式对学生掌握体育基本技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使其牢固树立了“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思想,同时推动了学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系统化、理论化。

大学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模式

0 引言

课外体育活动是高校体育课程的延续和补充,是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大学生终身体育、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理念塑造、形成的重要阶段。相关资料表明,从高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目的、态度来看,有近一半的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是为了达到考试要求和获得课外实践的学分(忻州师范学院教务处规定在校学生除获得正常学业所修的学分外,还必须有3分课外实践活动的学分),只有少数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是为了锻炼身体,获得强壮的体魄。由于学生每次参与课外体育活动人员和锻炼时间的不固定、活动内容多样、场地分散等原因,监管难度较大,目前各高校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本文通过对忻州师范学院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制定一套与体育课相承接的“课内外一体化”管理方法,使之符合师范院校体育教育的目标、特点。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忻州师范学院2015年体育选项课学生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有关课外体育活动、阳光体育活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等方面的论文20余篇,查看了《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学校体育文件,目的是为了了解当前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参与现状及国家对大学生参与公共体育课程的基本要求。

1.2.2 问卷调查法

为了实施“课内外一体化”课外活动管理模式,对忻州师范学院学生发放问卷,问卷对象包括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发放200份,回收200份,有效问卷200份,有效率100%。

1.2.3实验法

从忻州师范学院2015年学生体育选项课一年级(健美操、交谊舞)、二年级(武术、篮球)四个项目中随机抽查10个教学班(5个实验班、5个对照班),实验班按照“课内外一体化”模式进行实验,把课内、课外有机结合,形成课内学习结合课外锻炼的学习方式。通过每一学年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对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效果验证,检测其模式是否有效。

2 “课内外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构建

对师范类高校学生来说,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是接受体育教育的两个主要途径。为了更好地达到学校体育要求,就需要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进行互补。在课外体育锻炼中,学生作为主要参与对象,体育教师负责组织管理和指导工作,把体育课外实践活动统一规划到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范筹,使体育教学活动与其进行有机结合,形成“课内外一体化”的课外体育实践活动管理形式。根据一、二年级必须开设的体育课程,三、四年级开设体育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建立了不同年级的管理制度和活动内容的“课内外一体化”实践管理模式,如图1所示。

2.1 组织形式与内容

2.1.1 组织形式

班级体育活动组织形式:安排在早操时间,以晨跑为主要内容。以班级为单位,在辅导员的组织和体育教师的指导下,由班干部和锻炼小组直接负责进行。

全校性体育活动组织形式:在每周一至周五的6:10-9:30、16:40至21:00之间,周六至周日全天(中午休息时间除外)都可进行课外体育活动,是在学院统筹安排下,以系别和年级为单位进行的课外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指令性,构成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的主体。

2.1.2 活动内容

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项目,由负责教师分组进行教授与监督。项目包括田径类,以短跑、中长跑、跳跃项目为主;武术类,武术健身操、武术基本动作、基本套路等项目为主;球类,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毽球等项目为主;体操类,广播体操、艺术体操、健美操、啦啦操、韵律操等项目为主;舞蹈类,体育舞蹈、校园集体舞、街舞等;其它,轮滑、跳绳等。

2.2 检查与考核

课外体育实践活动要把组织工作高度重视起来,认真做好相关的检查、考核等工作(考核内容中应包括学生出勤情况、集合速度、队形是否整齐、徒手操、纪律等几个方面),把各班学生课外体育实践活动情况作为重要内容纳入班级和学生评比竞赛中,如取消活动需经学校批准,在学期末由学校统一组织学校体育部门对班级或个人体育活动进行专门的考核验收,同时把成绩作为班级考核和学生个人体育课程成绩评定结果。

3 结果与分析

3.1 大学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模式促进了体育教学效果

从2015年5个实验班的公共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管理实践模式看,实验班学生的教学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班。这是由于实验班体育活动次数的增加高于对照班,各种能力也有相应提高,故体育教学评价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如表1所示。

表1 大学体育教学效果的评价比较

3.2 大学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模式提高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

从表2可见,大学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模式体现了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受益情况,从养成锻炼习惯、培养能力、增进心理健康、增强体质、强化特长这几个方面,实验班都高于对照班。同时在参与体育活动中,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感受到体育活动的乐趣所在,其乐趣能够缓解学习、生活中的压力与疲劳,使人心情愉悦。在体育活动和竞赛里运用体育课堂中所学到的良好的体育技能充分展现自己,实现自我价值。树立起敢于拼搏,在挫折中逆流而上的精神,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促进了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等课程目标的达成。

表2 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

3.3 大学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模式明显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通过大学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模式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二年级和四年级学生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成绩进行比较发现,实验组的学生成绩与对照组的学生差异性大,其中四年级学生尤为突出,通过“课内外一体化”的课外体育活动管理模式的实践,发现实验组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明显提高。

表3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比较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虽然学生身体形态上保持稳定,身高、体重不会出现明显的波动,但是学生各项身体素质的提高,对他们的体育基本技术、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忻州师范学院公共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解决了目前学生不参加体育锻炼的问题,学生的锻炼次数有了提高,有利于在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体质得到增强的同时,使学生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思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3)通过忻州师范学院公共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使得公共体育教学与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在全体学生中取得“平衡"。

(4)“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解决了“阳光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的单一化。同时,为忻州师范学院公共体育教学课程的系统化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4.2 建议

(1)学院应积极推进“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实验。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程的延伸和补充,学院应当充分重视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把体育课外实践纳入到教师教学能力与学生成绩考评中,将教师引导学生参加体育课外活动的情况作为教学能力和教学业绩考核的内容,以此来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和引导能力。

(2)加强“软硬件”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运动环境,杜绝学生“放羊式”参加课外活动。加强对体育场馆等硬件设施的建设,改善学生的锻炼环境。

(3)加强体育社团组织建设。应鼓励发展各种项目的课外活动社团和体育俱乐部,吸引更多项目的爱好者参加到体育活动中,组织开展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体育实践活动,培养高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实践活动的热情,使学生养成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

(4)合理安排体育活动时间。有效合理地安排课上课下的活动时间,利用课堂教学以外的课余时间安排有意义的课外体育实践活动,比如把课外活动安排在课堂的体育活动之后,学生在课堂学习以后,能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复习巩固。或者根据个人喜好和运动能力选择运动项目,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达到强身健体、熟练掌握运动知识技能、形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效果。

[1] 易春燕,刘光欣.“121健身纲要”与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改革[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29(2):78- 82.

[2] 许定国,李国泰.加强课余体育锻炼管理的意义[J].体育学刊,2002,9(3):69-70.

[3] 蔡瑞广,邱梅婷.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管理模式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15(4):86-88.

[4] 孙国庆,吴磊.高等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新探[J].山东体育科技,2004,(4):77-79.

[5] 马宁.重新审视课外体育锻炼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J].体育学刊,2006,13(1):138-140.

[6] 杨健文,张虎祥.兰州市高校实施课外体育活动俱乐部模式的可行性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21):14-16.

[7] 葛吉生.身体锻炼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山东体育科技,2005,27(4):69-71.

[8] 汪江.高校体育课程内外一体化改革分析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4,(1):118-121.

[9] 郁俊,吴强,王晓丹,等.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探索——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J].运动,2013,(13):90-91.

[10] 李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3,3(30):58-59.

[11] 李欣悦.我国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综述[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2(5):103-106.

[12] 钱宗梅.高校网球选项课“课内外一体化”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3(22):12-14.

Research on “Integrating In-and-out of Class" Patternof the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Taking Xinzhou Teachers University As Example

ZHANGGuo-Qiang,ZHAOLi

(XinzhouTeachersUniversity,Xinzhou034000,China)

The study is based on the “integrating in-and-out of class ”pattern of the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in Xinzhou Teachers University. Results show that the pattern has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helping students master the basic sports techniques. It is beneficial for students to master the basic sports skills and enhance their physical fitness, it also help students establish the ideas of “health first" and “lifelong physical education". The pattern makes the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teaching more systematic and theoretical.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integrating in-and-out of class; pattern

2017-04-02

2016年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J2016098)

张国强(1978-),男,硕士,忻州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教学及训练。

G642

A

1674-3229(2017)02-0122-04

猜你喜欢

课内外一体化忻州师范学院
遵义师范学院作品
通化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忻州职业技术学院
阳煤忻州通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阳煤忻州通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洛阳师范学院
寻找最美校园 牡丹江师范学院
高职业院校公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探究
开展高职武术“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的可行性研究
高校网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