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区脂肪肝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的分析
2017-07-05蔡慧锋卞锦国
蔡慧锋 卞锦国
(1 上海市崇明县新河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崇明 202156;2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上海 崇明 202150)
某区脂肪肝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的分析
蔡慧锋1卞锦国2
(1 上海市崇明县新河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崇明 202156;2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上海 崇明 202150)
目的 调查崇明新河地区脂肪肝患者的发病趋势及其主要危险因素,为预防脂肪肝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9年~2013年我院体检的6740例居民,根据年龄分为3组,调查该群体脂肪肝发病情况,分析脂肪肝发病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男性40~64岁年龄组脂肪肝发病最高,5年分别为40.9%、41.7%、42.14%、36.21%、46.78%。女性65~79岁年龄组最高,5年分别为31.6%、37.2%、43.64%、20.93%、42.86%,≥80岁年龄组脂肪肝检出率最低;体质量指数、谷丙转氨酶、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血压、血糖是脂肪肝的危险因素。结论 5年来崇明新河地区脂肪肝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男性高于女性,体质量指数、血压、谷丙转氨酶、高胆固醇、三酰甘油、血糖是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尤其男性40~6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应作为重点干预对象。
脂肪肝;发病率;危险因素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与生活习惯出现了较大变化,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继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之后临床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一些研究表明脂肪肝患者无症状或仅表现为谷丙转氨酶升高,但脂肪肝可导致胰岛素抵抗,少数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因此脂肪肝的流行病学调查倍受关注。本文对崇明新河地区居民5年体检结果进行分析,并探讨脂肪肝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人群:纳入调查对象2009年~2013年分别为1351、1114、1347、1386、1542人次,其中男性分别为1203、989、1195、1239、1342人次;女性分别为148、125、152、147、200人次,年龄40~91岁,平均年龄65.50岁,对不同年龄与性别分组分层,依次为40~64岁、65~79岁,≥80岁三组。
1.2 体检内容:临床项目:一般项目(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血压)、内外科、五官科、泌尿科、妇科检查。辅助检查:B超、胸片、心电图。实验室检查:谷丙转氨酶、谷氨酰转氨酶、尿素氮、肌酐、尿酸、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
1.3 辅助检查
1.3.1 体质量指数(BMI):BMI=体质量(kg)/[身高(m)]2,超重、肥胖标准:根据2003年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公布的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1]为依据,BMI≥24为超重,BMI≥28为肥胖。
1.3.2 谷丙转氨酶(AL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血糖(FB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参考正常值,高于正常值为异常。
1.3.3 血压测定[2]:根据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采用常规袖套式血压计测量右肱动脉压,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或2周内口服降压药者均为高血压患者。
1.3.4 B超检查:超声影像学诊断脂肪肝依据:以2003年中华医学会肝脏医学分会关于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3]:①肝源弥漫性细密点状高回声,回声强度高于脾脏和肾脏,或为灶性高回声;②远场回声衰减,光点稀疏;③肠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④肝肿大。具备以上①加其余1项者可诊断为脂肪肝。
1.3.5 统计学方法:相关数据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χ2检验,以P<0.05为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性。
表1 体检人群脂肪肝检出率比较
2 结 果
2.1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体检人群脂肪肝全年比较:见表1。男性40~60岁年龄组脂肪肝检出率最高,分别为40.9%、41.7%、42.14%、36.21%、46.78%,80岁年龄组检出率最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女性65~79岁年龄组脂肪肝检出率最高,分别为31.6%、37.2%、43.64%、20.93%、42.86%,40~64岁年全组最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脂肪肝危险因素分析:将6740例研究对象根据有无脂肪肝分为脂肪肝组(2331例)和非脂肪肝组(4409例),单因素分析显示,脂肪肝组BMI、血压、FBG、ALT、TG、TC、HDL、LDL均高于非脂肪组(P<0.01),见表2。
表2 脂肪肝组与非脂肪肝组危险因素比较(x-±s)
3 讨 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不断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活动时间减少等因素,脂肪肝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从20世纪70年代的5%到近年的40%发病率,肥胖、糖尿病等病高达50%的发病率,各种病因并存者其脂肪肝的发生率更高[4],我国各地区都有脂肪肝患病率的流行病学报道,由于所调查人群的检查对象,年龄和性别构成不同,各组报道差异较大[4]。上海崇明新河地区资料显示,脂肪肝2009年~2013年男性平均检出率34.7%,女性平均检出率28.8%,与江西、山东等地相仿[5]。男性40~64岁组发病率最高,而女性以65~79岁组发病率最高,此年龄组的女性可能与绝经后内分泌代谢紊乱引起肥胖,脂类代谢缓慢加速了脂肪肝的发生,而男性40~65岁可能与肥胖、饮酒、吸烟、饮食习惯有关。
脂肪肝是由于多种疾病和原因引起的脂肪变性,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次调查对脂肪肝的影响因素作了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体质量指数、ALT、TG、TC、FBG等因素是脂肪肝的危险因素,这些指标异常则患脂肪肝的危险性就越大,脂肪肝患者的真正危险性不在于脂肪肝本身,而在于导致脂肪肝的病因,如肥胖、高脂血症、高血糖等高危因素,而这些因素均与胰岛素抵抗有关,脂肪肝患者40%~100%有肥胖,21%~75%患有糖尿病,21%~80%合并高脂血症。BMI>30患脂肪肝此正常体检者高出4.6倍[6],值得一提的是高TG比高TC者更易患脂肪肝[7]。这种高TG血症患者往往伴肥胖或超重,脂肪肝细胞的肥大、增生,胰岛素受体减少和活性降低有关、另外,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患者体内过度增加碳水化合物、脂肪在肝内沉积,加重肝脏负担,形成脂肪肝,并发展成脂肪性肝炎,甚至肝硬化,引起ALT升高,目前认为ALT升高或与胰岛素抵抗有关[8]。
脂肪肝患者40~60岁,女性65~79岁,发病率最高,这2组患者应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的干预对象,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患者要积极控制血糖、血脂,主要从2方面展开:一是药物控制,二是调整生活习惯。①饮食:调整饮食结构与进食量,减少体质量、控制血糖血脂。②运动:适当运动配合饮食调理。③在对相关指标持续监测的前提下,采取对症治疗,病因治疗和生活调理的联合方案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1] 玹万里.营养护理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4.
[2] 叶任高.内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
[3] 中华医学会肝脏医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3,11 (2):71.
[4] 方普平,高玖,赵月环,等,4618例脂肪肝普查与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3,17(2):306-307.
[5] 陈燕熙,郁新森,江建华,等.海门市农村社区成人脂肪肝患病及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6,9(1):29-32.
[6] 陈曦,范建高.非酒精性脂肪肝:代谢综合征的另一个特征[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4,7(1):19-21.
[7] Assy N,kaitak K,Mymin D,et al.Fatty inflitration of liver in hyperlipidemic Patients [J].Dig Dis Sic,2000,45(10):1929-1934.
[8] Bugianesi E,McCullough AJ,Marchesini G.Insulin resistance:a metabolic pathway to chronic liver disease[J].Hepatology,2005, 42(5):987-1000.
R575.5
B
1671-8194(2017)13-007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