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监管问题探讨

2017-07-05卫碧文李志豪张雅婷

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 2017年1期
关键词:乘员约束测试

卫碧文 李志豪张雅婷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上海200135)

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监管问题探讨

卫碧文 李志豪*张雅婷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上海200135)

随着强制性标准的颁布实施和地方性法律的制定,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日益普及。本文通过分析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监督抽查结果,研究得出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监管中的难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有效措施,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帮助。

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车辆;监管;质量

1 前言

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1]是一种专为不同体重(或年龄段)的儿童设计,安装在汽车内,固定到机动车辆上,带有ISOFIX接口的安全带组件或柔性部件、调节机构、附件等结构,能有效提高儿童乘车安全的防护系统。在汽车碰撞或突然减速的情况下,可以减少对儿童的冲压力和限制儿童的身体移动从而减轻对他们的伤害。

2015年我国汽车市场狭义乘用车总销量约2020万辆[2],为稳居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但是,随着我国私人汽车保有量的飞速增长,车内“悲剧”却在加速上演。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作为一种能有效保护儿童乘车安全的防护系统,也逐渐被我国广大消费者接受。尽管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儿童约束系统生产国,但据中国汽车研究中心调查发现,高达84.5%的家长没有为孩子专门配备乘车安全装备,45%的家长在儿童乘车时采用自己看护或怀抱这种不正确的保护措施,24.8%的家长对儿童乘车安全知识毫不了解。

这种严峻的现况已经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针对儿童约束系统,我国于2012年7月1日颁布了强制性国家标准《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3],并将其纳入了CCC认证管理。为了规范儿童安全乘车行为,各地政府陆续出台相应的地方法规,但由于产品的特殊性,在监管过程中也碰到了诸多难题。

2 标准体系

2012年7月1日,我国强制性国家标准GB 27887-2011《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正式颁布实施,这是我国首部有关儿童和汽车安全的强制性国家标准。

2014年1月,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发布联合公告,将儿童约束系统列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即自2015年9月1日起,未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3C证书和未标注强制性产品认证3C标志的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

2015年2月1日起,根据国家质检总局与海关总署联合发布的关于《<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调整和商品编号联动调整的公告》,将儿童用汽车安全座椅纳入实施进出口商品法定检验范畴[4],即进出口的儿童座椅须经当地检验检疫部门检验合格方可通关。

2016年6月28日,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在京发布《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安全要求:易用性、生产一致性与化学安全》团体标准。该标准针对产品标志易用性、说明书易用性、儿童保护易用性、儿童约束系统安装易用性,做了明确要求和规定。相比现行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国家标准,该标准除了针对8种可迁移元素做出了限量要求,还增加了对pH值、甲醛等的限量要求。该标准将于2016年9月1日实施。

通过上述举措,进一步规范了儿童约束系统的生产和流通,有效提升了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能,为保护儿童使用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将儿童约束系统在广大消费者中的普及起到了重要的基础作用。

3 各地法律体系

儿童约束系统是目前保护儿童乘车安全最有效的方式。有数据显示,使用儿童约束系统能在车祸发生时减少71%的婴儿死亡,减少54%的幼儿死亡。在国外,已经有40多个国家纷纷立法强制使用儿童约束系统,并制定产品技术标准来加强产品质量的监管。但在国内,该产品的使用率却不高。据2015年5月25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中国城市居民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现状调查结果》显示,81.9%的家长认为儿童乘车有必要使用儿童安全座椅,但是在北京、上海、广州、济南、重庆5个城市中,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率仅有19.7%。

为此,为了规范儿童安全乘车的行为,各地政府陆续出台了相应的地方法律。2014年3月《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正式施行,明确规定携带未满4周岁的未成年人乘坐家庭乘用车,应当配备并正确使用儿童约束系统;同年8月,《山东省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条例》规定,未满4周岁的未成年人乘坐家庭乘用车,应当为其配备并正确使用儿童约束系统;同年10月30日,深圳通过《关于修改〈深圳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罚条例〉的决定》,如果4周岁以下儿童乘坐小型、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未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儿童约束系统的,将对机动车驾驶人处300元罚款。此外,浙江省杭州市去年底修订的《杭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特别增加了“4周岁以下或者身高低于1 m的儿童乘坐小型轿车时,应当配备并正确使用儿童约束系统”的规定。

4 市场监管成效

根据官方公布数据,自2012年到2016年上半年度,国家质检总局和各地方质量技术监督局、检验检疫局均对儿童约束系统的质量进行了多次监督抽查,详细信息见表1。抽查范围覆盖了各地辖区的生产和流通领域(包括商场抽样、网络采买等),抽查产品包括了国内品牌以及从德国、波兰、法国等国家进口的国际知名品牌。样品检验依据强制性国家标准GB 27887-2011《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测试内容包括物理性能(静态/动态性能)、标签标识、阻燃性能、化学性能等项目。

表12012 -2016年儿童约束系统市场监督抽查情况数据

表1显示,自2015年实施CCC认证制度以来,儿童约束系统的不合格率明显降低,产品品质有了一定改善。不合格情况主要包括物理性能、标识标签以及化学性能等。

在对儿童约束系统物理性能的测试中,动态碰撞测试主要考核产品实际使用过程中,在车辆发生碰撞时,约束系统对儿童的防护性能。该项测试是儿童约束系统物理性能测试的核心测试项目,也是对产品质量优劣最直接的评价项目。如若产品不能通过该项测试,则消费者实际使用时,在发生车辆碰撞情况下,坐在约束系统内的儿童将得不到有效保护,后果不堪设想,严重时将直接导致死亡的危险。表1还显示,在过往的市场监督抽查中,不合格情况中均包含动态碰撞测试项目。在该项测试不合格的样品中,试验中出现座椅头枕与靠背连接处断裂、连接装置结构设计不合格、约束位移超过我国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等严重安全隐患。

此外,在儿童约束系统的化学性能测试中,发现部分不合格产品使用废弃塑料,其中含有对儿童身体健康有影响的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铅、汞以及甲醛、多环芬香烃等。这些物质的使用不会对儿童带来直接的显性危害,但对儿童隐性的长期伤害则很严重。尤其是在汽车这样一个狭小的密闭空间中,儿童皮肤长期接触重金属超标的产品,会造成皮肤过敏、红肿瘙痒,严重者甚至会产生肌肉毒性,导致骨骼肌和平滑肌等瘫痪、麻痹等症状;而长期接触甲醛、多环芬香烃等物质,则使得儿童罹患癌症的风险大大提升。

标签标识的测试包含对产品包装、产品上的标识和说明书中重要内容的测试。标签标识的测试,并不是产品本身质量好坏的重要表征,但标准中要求的塑料件制造年份、安全气囊警告标识、产品适用的体重群组信息、约束系统固定方法等内容,能够有效引导消费者正确使用产品,从而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在国内普及率尚处较低水平的情况下,儿童约束系统标签标识的正确标识就显得尤其重要。倘若由于标签标识的误导,造成消费者对儿童约束系统的误用或滥用,往往会造成致命的后果。

5 监管难题

(1)重要安全指标,监管费用较大。

动态碰撞测试作为儿童约束系统最重要的安全性能测试项目,主要是将固定在儿童约束系统中的测试用假人,在运动行车的带动下,以50 km/h的速度撞击硬质平面,检查束缚在约束系统测试假人的参数是否达到标准规定的要求。对同一个样品来说,通常要求对产品的不同调节结构,进行正面碰撞和反面碰撞测试。根据市场调查,动态碰撞测试的费用都比较高,碰撞一次的费用大约在6000元-8000元。最简单的儿童约束系统结构,要进行4次碰撞,测试费用近3万元。而对市面上较多的适用于不同年龄组、较复杂的产品,通常进行动态碰撞测试的费用则在大约十几万。此外,每次碰撞测试后,样品均不能继续测试,这对于动辄几千元的产品来说,又增加了测试成本。因此,高昂的测试费用,外加较高的产品费用,给政府部门的监管工作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2)使用率核查不易。

在政府监管中碰到的另一个问题是不能对儿童约束系统的使用率进行有效核查。如前文所述,我国多个地方政府均制订了地方法律,要求适龄儿童使用儿童约束系统,但对于家长具体的使用情况,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手段,不能做到全面核查。倘若按照法律的要求,对每一个载有儿童乘客的车辆进行逐个排查,则势必造成城市交通拥堵,对本身就状况不佳的城市交通必将雪上加霜,无疑会增加社会成本,浪费国家有限的公共资源。

(3)民众意识参差不齐。

尽管正确使用儿童约束系统能有效防护儿童乘车安全,对儿童起到应有的保护,能有效避免悲剧的发生,但由于多年来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惯性,很多儿童家长并不能正确理解儿童约束系统的作用,广大消费者不良的行为习惯和非理性的思维惯性也为事故的发生埋下了安全隐患。

6 监管建议

(1)加强生产企业准入审核(源头监管)。

由于儿童约束系统的特殊性,它既属于儿童用品,同时又是汽车的附件产品,因此,对生产工厂应有较高要求。这些要求不仅包括工厂的设备、各类生产硬件资源,还包括工厂的工艺能力、质量管理能力等等。不仅要求工厂设计生产出品质优秀的样品,并且要求工厂在批量生产中能始终保持较高的一致性,使得批量生产的产品质量也能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但实际上,目前由于生产企业门槛极低,与制造普通玩具差不多,结构主体就是塑料壳。一方面是厂家不具有安全性设计方面的水平,另一方面是生产企业对原料和零部件的质量把关不严。很多质量较差的座椅很可能在碰撞时会发生结构断裂,儿童头部或身体其他部位会因此受伤。诸种原因造成了市场上流通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令人堪忧。因此,建议国家监管部门应当按照CCC认证规则的要求,对涉足儿童约束系统生产的制造企业进行严格的全面核查,坚决从源头杜绝不合格的儿童约束系统出厂进入流通系统。

(2)加强认证监督力度。

按照CCC认证实施规则,每一类儿童约束系统均需要通过型式试验,从而获得CCC证书。而在常规的型式试验中,很多试验项目则仅判定为合格与否,而无进一步测试数据信息。因此,建议认证机构对承检的实验室提高要求,对关键数据尤其是动态碰撞试验中的重要指标,应当提供详细的测试数据,以供后续分析和监管使用。

(3)共享产品认证信息。

在产品进口或市场流通中,质检部门均通过核查产品的型式试验报告和获得的CCC证书,以及进一步的抽样检测来检查产品的符合性。如前文所述,儿童约束系统的监管费用较高,为了有效降低监管成本,因此建议监管部门和认证机构间能够做到资源共享,各地监管部门能通过适当的渠道和方式,获得认证机构所持有的部分生产企业认证信息,从而对产品有更全面的了解。通过审核CCC型式试验报告中重要指标的测试数据,挑选危险系数较高的指标,选择针对性的项目,确定对特定产品的监督,从而可以有效减少测试费用,降低监管成本。

(4)推动各地立法和执行力度。

要想让家长将使用儿童约束系统成为一种习惯,最关键的还是要依赖于强制性立法的推动。目前国内多个地方均推出了有关儿童约束系统使用的地方性法律,要求特定年龄的儿童乘车时使用儿童约束系统。国内也有部分人士已在积极行动,并拟推动儿童约束系统强制使用全国性立法。在制订法律的基础上,监管才能做到有法可依,进而通过严格的执行,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通过法律的强制性要求和约束,进一步规范儿童乘车出行的习惯。

(5)加强消费者宣贯力度。

尽管儿童约束系统有诸多益处,能有效防护儿童的乘车安全,但国内的广大消费者却并没有形成深刻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应当通过路演、讲座、宣传片等多种表现方式,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渠道,积极引导广大消费者,推广和培养良好的出行使用习惯,提高对儿童约束系统的使用率,从而做到对儿童出行最有效的防护。

7 结语

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相关标准的实施以及法律体系的建立,极大提升了产品的质量;CCC认证制度的实施也规范了产品的生产。但对生产企业的源头管理,后续环节的监督,产品认证信息的共享等多个领域都存在很大改进空间。此外,认证制度强有力的落地实施,各地法规条例的切实执行以及对消费者宣传力度的加强,也是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监管体系中亟待改善的方面。

[1]魏哲,强毅.汽车儿童约束系统技术法规和标准研究[J].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2008,12:28-31.

[2]方圆,吴光强.儿童乘员约束系统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工程科学,2006,8(8):81-85.

[3]李前.儿童汽车座椅标准严[J].进出口经理人,2015,3:81-85.

[4]李正法,吴蔚.儿童汽车安全座椅进入“法检”时代[J].中国检验检疫,2015,(8):56-57.

Discussion on Surveillance Process of Child Restraint System

WEI Biwen,LI Zhihao*,ZHANG Yating
(Shanghai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Shanghai,200135)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ulsory standard and local law,child restraint system(CRS)gained popularization among Chinese customer.Through analyze the surveillance results of CRS,problems of surveillance process was studied.Effective measures were proposed to provide advice for the relevant government departments.

CRS;Vehicle;Surveillance;Quality

U491

E-mail:weibiwen@shciq.gov.cn;*通讯作者E-mail:lizh@shciq.gov.cn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技术性贸易措施专项(15TBT003)

2016-09-09

猜你喜欢

乘员约束测试
观光车乘员乘坐的安全隐患分析
幽默大测试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基于MADYMO的轻型客车前排乘员约束系统优化
马和骑师
两厢车后排乘员保护机制研究
适当放手能让孩子更好地自我约束
装甲乘员核心力量训练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