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进口食品安全风险分析
2017-07-05郑丽珠陈建陈开涵邹明进
郑丽珠 陈建 陈开涵 邹明进
(太仓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江苏太仓215400)
浅析进口食品安全风险分析
郑丽珠 陈建 陈开涵 邹明进
(太仓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江苏太仓215400)
主要介绍进口食品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流,重点阐述了进口食品风险评估的四个视角:我国法规及标准、国内外标准的差异、食品安全事件及预警信息、进出口商诚信度。此外,对进口食品风险分析进行了展望。
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风险交流;进口食品
1 前言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采用的食品安全长效治理机制,已经成为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的有效方法之一。美国是最早把风险分析引入食品安全管理的国家之一,于1997年成立风险评估联盟,负责协调风险评估工作[1],通过其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和农业部(USDA)及其下属的食品安全检测服务部(FSIS)十几年的努力,扭转了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平均每年发生食品安全事件约300多件的食品安全状况,其先进的管理模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2]。20世纪90年代,欧洲各国爆发疯牛病、口蹄疫等事件,引起公众恐慌和食品监管的信任危机,为此,欧盟于2002年颁布《一般食品法》并成立了欧盟食品安全局,建立食品与饲料快速预警系统(RASFF),独立开展风险评估工作[3,4]。欧盟的风险评估制度具有科学的卓越性、透明性和独立性,使得欧盟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妥善处置疯牛病事件带来的影响,恢复公众对政府的信任[4-7]。日本也经历过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痛苦,例如水俣病、森永奶粉事件、地沟油事件等。为挽回民众信任,保障食品安全,日本于2003年颁布《食品安全基本法》,成立食品安全委员会,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并将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进行有效分离[8]。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标准局是澳新共同建立的独立的风险评估机构,为两国修订食品法规、标准服务[9]。其中,澳新食品管理局对进口动物源性食品按照风险程度进行了分类,并定期进行全面审核[10]。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不断触碰着人们敏感的神经。三聚氰胺事件已过去8年,公众尚未从中解脱,恢复对国产奶粉的信心。2009年《食品安全法》颁布,成立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2011年设立食品风险评估中心,全面承担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交流等工作[11]。通过7年的努力,食品安全状况得到很大改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在全国设立近3000个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子检测点,完成了近5000项食品标准的梳理,并以风险评估为依据,不断发布和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仅2014年完成了208项标准的整合任务,2015年完成了近300项食品安全标准草案的审查,并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近3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为进口食品监管工作提供了基础依据。
进口食品风险分析由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流3个部分组成。其中,进口食品风险评估是从多视角对进口食品存在的危害消费者健康的因素进行识别,并评估其风险程度,为风险管理服务,是风险分析的核心和基础。
2 进口食品风险评估的视角解析
进口食品风险评估是基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风险评估,评估视角主要包括我国法规及标准、国内外标准的差异、食品安全事件及预警信息、进出口商诚信度。这些视角与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风险交流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进口食品风险评估视角与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风险交流的关系
2.1 基础视角之法规、标准及其更新
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二条规定:进口食品应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是进口食品检验监管的核心依据,包括产品标准和一般标准,如《婴儿配方食品》(GB10765-2010)、《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0-2014)等。卫计委发布的各类食品相关公告也是进口食品检验监管的重要依据,比如添加剂增补公告、新食品原料公告等[12]。通过对标准和公告的正确解读和分析,开展对进口食品的物理、化学、微生物危害进行识别、评估和特征描述,是进口食品监管必不可少的功课。
2.2 深度视角之国内外标准差异
由于地域和饮食习惯的差别,不同国家的食品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对于进口食品,了解输出国的食品标准有利于进口食品风险评估的开展。这些差异导致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某食品原料在食品输出国可以作为普通食品食用,但在我国无食用习惯;某些食品添加剂在食品输出国允许使用,但我国食品标准规定不能使用;某些食品添加剂在输出国允许使用限量超过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的使用限量;输出国标准中规定的指标要求比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指标要求宽松;输出国标准中没有要求的项目,在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有要求,比如欧盟婴儿配方食品对亚硝酸盐无要求,我国标准亚硝酸盐≤2 mg/kg[13]。因此,对这些危害进行识别、评估和特征描述是风险分析的重点。
2.3 外源视角之食品安全事件及预警信息
食品安全预警信息反映了当前进出口食品安全的高风险点和市场导向,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各类预警通报主要包括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信息、每日风险日报,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市场抽检结果,国内外发生的各类食品安全事件等,其中与进出口食品关系最密切的是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风险预警。经统计2013年国家质检总局发布食品安全风险预警116条,2014年发布风险预警81条,2015年发布风险预警68条。在风险预警有效期范围内,被预警食品类别的风险程度提高,这些食品类别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考验,风险程度发生变化,这正是风险预警信息时效性的体现。
2.4 內源视角之进出口商诚信度
对于进口食品风险评估而言,进出口商诚信评估必不可少。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①进出口商遵纪守法情况,例如提供虚假资料办理相关手续,擅自使用检验检疫未完成或不合格的进口食品等;②进出口商进口食品信用情况,例如故意隐瞒产品不合格历史,进口食品存在安全问题未采取主动召回等;③主体责任落实情况,例如未建立生产企业审核制度,未建立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等。通过对进出口商遵纪守法情况、进口食品信用情况、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的评估,能够分析出不同进出口商的风险点及风险程度的高低,为风险管理提供理论依据[14]。
3 进口食品风险管理
进口食品风险管理就是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制约条件,制定出合理、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并有效执行。目前进口食品风险管理主要是按照产品的风险评估结果进行分级和分类管理,使得有限的管理资源优化配置,然而仍有多方面的因素制约进口食品安全监管。一方面,进口商观念尚未完全转变,对检验检疫部门的职能认识不到位,错误地期望检验检疫部门能够提供“保姆式服务”。另一方面,消费者观念尚未完全转变,出现食品安全事件时,消费者往往将责任全部归咎于监管部门不作为,生产企业的第一责任人被遗忘。
4 进口食品风险交流
在进口食品风险管理的全过程中,都应该保持与风险评估者、进出口商、消费者以及其他相关团体间的有效、持续的信息交流[15]。为确保风险管理措施能够将进口食品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风险评估人员和风险管理人员间的内部交流十分重要[6]。进口食品的风险交流主要有:检验检疫部门内部开展的各类研讨会、总结会、交流会等;食药监局、卫计委、检验检疫局等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间召开的风险交流会;检验检疫部门与境外官方开展的风险交流会、TBT评议会、双边协调会等;与社会第三方机构、食品安全公益团体等之间开展的交流会;与企业、行业协会或其他业务相关方的信息反馈、法规宣传会以及进口食品答疑等公共服务活动。通过各方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为进口食品风险分析提供基础性数据资料和信息,并将对进口食品风险管理有用的信息并入决策过程。
5 进口食品风险分析展望
5.1 建立统一的进口食品风险信息数据库收集风险评估信息
信息是风险评估的基础,收集的食品相关信息越全面,风险评估结果就越科学。进口食品风险评估信息主要包括输出国食品管理模式、生产企业及物流储存/运输的管理信息、国内外标准差异、各类风险预警信息、进出口商信息等。由于信息量大,而且信息收集是一项持续的工作,目前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进口食品风险信息评估数据库。因此,可利用大数据对进口食品风险数据建立数学模型,用以预测风险点。若能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既能进行更科学的进行进口食品风险分析,也能通过资源共享,统一执法口径,提高工作效率。
5.2 建立完善的进口食品风险交流平台
为了避免重复建设,将有限资源进行整合,实现资源共享,急需建立一个跨部门的食品安全风险信息交流平台,以实现风险信息的无缝传递,在最大范围内有效控制风险,减少风险危害造成的各项损失。此外,需要加强与其他发达国家及国际食品安全组织的交流和合作,加强国际间的风险交流活动,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5.3 逐步解决进口食品风险管理的制约条件
风险管理是基于科学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种可行性限制因素做出的风险管理决策。制约条件越多,占用的监管成本越高,风险决策的结果就越不利于食品安全,因此,风险管理制约条件急需解决。通过开展普法宣传和科普知识宣讲等工作,改变进出口商和消费者的观念和对食品安全的认识,既有利于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又有助于消费者正确认识食品安全事件,还能避免媒体过度炒作引起的消费者恐慌。
6 结论
进口食品风险评估可以从我国法规及标准、国内外标准的差异、食品安全事件及预警信息、进出口商诚信度四个方面开展,同时不断完善风险交流的平台,逐步解决风险管理过程中的制约条件,将风险评估的结果更好地应用到风险管理中。
[1]KAFERSTEIN F K.Risk Analysis:the new paradigm in food safety assurance[C/OL].2000 2009-12-20].http://foodrisk.org/downloads/JIFSAN_3_14_00.PPS.
[2]潘煜辰,周瑶,伊雄海.美国食品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8):24-26.
[3]T A Ross,McMeekin.Predictive microbiology:providing a knowledge-based framework for change management[J].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2002,78:133-153.
[4]杨小敏,戚建刚.欧盟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的基本原则之评析[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2,3:5-11.
[5]MARTIONDREYER,ORTWINRENN.FoodSafetyGovernance:IntegratingScience,PrecautionandPublicInvolvement[M].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Press,2009:3.
[6]E VOS,EU.Food Safety Regulation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BSE Crisis[J].Journal of Consumer Policy,2000,23(3):240-245.
[7]D CHALMERS.Food for Thought Reconciling European Risks and Traditional Ways of Life[J].The modern law review,2003,66(4):532-562.
[8]刘厚金.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的法律机制:国外经验与本土借鉴[J].经济与法,2010,363(11):190.
[9]李宁,严卫星.国内外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概括[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1,23(1):13-17.
[10]ANZFA.ANZFA Community Involvement Policy and Protocol[S/OL].2001[2009-12-25].http://www.foodstandards.gov.au/_srcfiles/Text.pdf.
[11]丁国峰.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的反思和完善[J].江淮论坛,2014,1:129-139.
[12]吕振华.风险管理在进口食品检验监管中的应用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2,32(10):203-204.
[13]GB10765-2010婴儿配方食品[S].
[14]陶伟正,许业莉,沈烨,等.风险分析在进口食品检验检疫工作中的应用研究[C].第12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2015,2067-2070.
[15]李朝伟,陈青川.食品风险分析[J].检验检疫科学,2001,11(1):57-58,60.
The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Risk Analysis of Imported Food
ZHENG Lizhu,CHEN Jian,CHEN Kaihan,ZOU Mingjin
(Taicang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Taicang,Jiangsu,215400)
The risk assessment,risk management and risk communication of the imported food are mainly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the four perspectives of imported food risk assessment including national regulations and standards,differences betwee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tandards,food safety incidents and warning information,the credibility degree of importers and exporters are also discussed.In addition,the risk analysis of imported food is prospected.
Risk Assessment;Risk Management;Risk Communication;Imported Food
TS201.6
E-mail:zhenglz@jsciq.gov.cn
2016-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