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药物朱砂*
2017-07-05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石 雨
浅论药物朱砂*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石 雨
利用文献考据方法,对药物朱砂在用途、名称演变、毒性等方面进行考证,并将易混药物进行了分析。朱砂常用于书画、炼丹及医药,最早被称为丹粟,汉代始见丹砂之名,魏晋时期出现朱砂,并逐渐为后世取代丹砂而作为该药物的正名。真朱为朱砂别名,应与真珠区分。
朱砂 中药 矿物药 晋唐文献 考证
朱砂是硫化汞(HgS)的天然矿石,又名丹砂、光明砂、辰砂、朱丹、赤丹、丹粟等,最早用于颜料,后被道教徒用以化汞炼丹,又是中医常用药物,有安神镇静、解毒防腐之功效。
朱砂的用途
朱砂,又可称作“丹”, 因其粉末呈红色且经久不褪,在我国最早用于颜料,如“涂朱甲骨”就是把用朱砂红色的粉末涂在甲骨文的刻痕中以示醒目。后世皇帝们沿用此法,用朱砂粉末书写批文,点批状元,就是“朱批”一词的由来。此外,中国书画的代称“丹青”之“丹”,也指朱砂。
道家与朱砂有着极深渊源,道家认为,朱砂吸收天地之正气,带有极强阳气的磁场,能够镇宅、避煞、开运、祈福纳财。道家常用符图驱邪,符图即用朱砂笔在黄表纸上画的神符,又叫天师符。《燕京岁时记·天师符》载北京此俗云:“每至端阳,市肆间用尺幅黄纸,盖以朱印,或绘画天师、钟馗之像,或绘画五毒符咒之形,悬而售之。都人士争相购买,粘之于中门,以辟祟恶。”[1]梅彪《石药尔雅》详细记录了朱砂别名:“丹砂,一名日精,一名真珠,一名仙砂,一名汞砂,一名赤帝,一名太阳,一名朱砂,一名朱鸟,一名降陵朱儿,一名降宫朱儿,一名赤帝精,一名赤帝髓,一名朱雀。”[2]可见道家与朱砂渊源之深。
医家将朱砂用作镇静安神、清热解毒之药,用于心悸易惊、失眠多梦、癫痫发狂、小儿惊风、视物昏花、口疮喉痹、疮疡肿毒等。《神农本草经》就有记载:“味甘,微寒。主身体五脏百病,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杀精魅邪恶鬼。久服,通神明不老。能化为汞,生山谷。”[3]历代医籍对朱砂功用有详细记录,积累了大量经验,至今为临床所用。如治腹满寒疝有《金匮要略》赤丸方;治风邪诸痢,狂言妄走有《圣济总录》丹砂丸;治心神昏乱,惊悸怔忡,寝寐不安有《医宗金鉴》朱砂安神丸;治眼昏暗有《千金方》神曲丸;治喉咽肿痛有《圣济总录》丹砂散;治喜怒无极,发狂有《士材三书》辰砂丸。
朱砂名称流变
1.丹粟
朱砂最早出现在古籍的名称是“丹粟”。如《山海经·南山经》:“英水出焉,西南流注于赤水,其中多白玉、多丹粟。”[4]郭璞注:“细丹砂如粟也。”粟、沙,音之缓急也。考“丹”,《说文》:“巴越之赤石也。象采丹井,一象丹形。”[5]859可知,“丹”原意是巴越之地出产的红色石头,其字从井中一点,像丹在井中之形。这种用法很少出现,只偶尔出现在诗词中。如汉张衡《南都赋》:“青雘丹粟,太一余粮。”唐皮日休《太湖诗·练渎》:“底静似金膏,砾碎如丹粟。”
2.丹砂
之后“丹砂(丹沙)”可见于古籍,如西汉刘向整理的《管子·地数》:“上有丹沙者,下有黄金。”[6]同样西汉扬雄《蜀都赋》有“丹沙赩炽出其坂”。同时期医籍也以丹砂(丹沙)之名记载。如《神农本草经》:“丹砂,味甘,微寒。主身体五藏百病,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杀精魅邪恶鬼。久服,通神明不老。能化为汞,生山谷。”[3]“沙”、“砂”都有出现,医籍多用“砂”。
《神农本草经》以降,“丹砂”作为该药物正名不绝于医书,直至近代。如魏晋时期《本草经集注》、《名医别录》,唐宋时代《新修本草》、《本草衍义》,明清《本草纲目》、《本草述钩元》等药物学著作,均以“丹砂”作为药物正名。
3.朱砂
晋代葛洪《抱朴子》出现了“朱砂”一词,《黄白》:“朱砂为金,服之升仙者上士也。”[7]505这也是现在所见“朱砂”最早出处。该书更多的还是使用“丹砂”一名,如《金丹》:“凡草木烧之即烬,而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7]106再如《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弘景既得神符秘诀,以为神丹可成,而苦无药物。帝给黄金、朱砂、曾青、雄黄等。”[8]《雷公炮炙论》首次以“朱砂”为药物正名。之后的唐宋时期,“丹砂”、“朱砂”并行于世。如《千金要方·卷第十六胃腑方》:“此为关上寒澼所作,将成肺痿治之方:真珠、雄黄、丹砂(各三两)、朴消(五两)、干姜(十累),右五味末之,蜜丸先食服如梧子三丸”[9]147。宋代王怀隐《太平圣惠方》有朱砂丸,同时期《圣济总录》有丹砂丸,便是例证。之后朱砂越来越多地作为正名出现于本草著作,现代《中医大辞典》、《中华本草》等大型药学著作均以“朱砂”取代“丹砂”作为正名。
4.真朱
“真朱”作为朱砂名最早出现在《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症治》:“赤丸方,茯苓四两,乌头二两(炮),半夏四两(洗),细辛一两,右四味,末之,内真朱为色,炼蜜丸如麻子大,先食酒饮下三丸,日再,夜一服,不知,稍增之,以知为度。”[10]此处真朱即为朱砂,因朱砂为红色,做丸药时常用朱砂在丸药外包衣,故称为“赤丸”。依《王雪华金匮要略讲课实录》[11],这里的朱砂取其重镇安神而又降逆之功效。
《名医别录》提出真朱是朱砂的粉末,“丹砂,无毒。主通血脉,止烦满、消渴,益精神,悦泽人面,除中恶、腹痛、毒气、疥 、诸疮。久服轻身神仙。作末名真朱,光色如云母,可析者良。生符陵,采无时。”[12]李时珍《本草纲目》“丹砂”条下虽对此有异议:“《经》言末之名真朱者,谬矣,岂有一物以全末殊名乎?”[13]但也只是认为不应只是因为粉末状而另有其名,并未对真朱是朱砂的别称有质疑。
《备急千金要方·妇人方上·子死腹中第六》有治胎死腹中真朱汤方:“熟真朱(一两),榆白皮(切一升),右二味,以苦酒三升,煮取一升,顿服死胎立出。”[9]41朱砂有堕胎之效,此处熟真朱当为炮制后的朱砂。《新修本草·卷第三》:“案此化为汞及名真朱者,即是今朱砂也。”[14]可知真朱为朱砂异名当不误。
5.辰砂与光明砂
“辰砂”之名来自它的产地——辰州。《开宝本草》载:“朱砂,今出辰州、锦州者,药用最良,余皆次焉。”[15]《本草纲目·石部》载:“丹砂以辰、锦者为最。麻阳即古锦州地。佳者为箭镞砂,结不实者为肺砂,细者为末砂。色紫不染纸者,为旧坑砂,为上品;色鲜染纸者,为新坑砂,次之。”[13]古辰州即今天湖南怀化市沅陵县,古锦州即今天湖南怀化市麻阳县。因该地出产的朱砂品质最佳,因此辰砂也代作朱砂。李时珍记载了辰砂的奇特疗效:“夏子益《奇疾方》云:凡人自觉本形作两人,并行并卧,不辨真假者,离魂病也。用辰砂、人参、茯苓,浓煎日饮,真者气爽,假者化也。《类编》云:钱丕少卿夜多恶梦,通宵不寐,自虑非吉。遇邓州推官胡用之曰:昔常如此。有道士教戴辰砂如箭镞者,涉旬即验,四五年不复有梦。因解髻中一绛囊遗之。即夕无梦,神魂安静。道书谓丹砂辟恶安魂,观此二事可征矣。”
“光明砂”乃朱砂品质之最上者。最早见于《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凡见疟,白驴蹄二分(熬),大黄四分,绿豆三分(末),砒霜二分,光明砂半分,雄黄一分。”[16]宋代苏颂《本草图经》云:“凡砂之绝好者,为光明砂,其次谓之颗块,其次谓之鹿簌,其下谓之末砂。惟光明砂入药,余并不用。”[17]
朱砂根据品质形状等又分许多小类,各有名称。如《雷公炮炙论·朱砂》:“有妙硫砂,如拳许大,或重一镒,有十四面,面如镜,若遇阴沉天雨,即镜面上有红浆汁出;有梅柏砂,如梅子许大,夜有光生,照见一室;有白庭砂,如帝珠子许大,面上有小星现;有神座砂,又有金座砂、玉座砂,不经丹灶,服之而自延寿命;次有白金砂、澄水砂、阴成砂、辰锦砂、芙蓉砂、镜面砂、箭旋砂、曹末砂、土砂、金星砂、平面砂、神末砂,以上不可一一细述”[18]31。其中妙硫砂、梅柏砂、白庭砂、神座砂、金座砂、玉座砂、白金砂、澄水砂、阴成砂、辰锦砂、芙蓉砂、镜面砂、箭旋砂、曹末砂、土砂、金星砂、平面砂、神末砂等等,均为朱砂之细分类,凡此种种与药用无甚关系,不再赘述。
6.朱丹
“朱丹”之名只偶尔出现,如《后汉书·西域传大秦》:“﹝大秦国﹞土多金银奇宝,有夜光璧、明月珠、骇鸡犀、珊瑚、虎魄、琉璃、琅玕、朱丹、青碧。”[19]该名多用于诗词歌赋,医籍少见。
朱砂的毒性
古人对朱砂毒性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过程。《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认为该品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抱朴子》记载了朱砂增寿的事例:“临沅县廖氏家,世世寿考。后徙去,子孙多夭折。他人居其故宅,复多寿考。疑其井水赤,乃掘之,得古人埋丹砂数十斛也。饮此水而得寿,况炼服者乎?”[7]337可知葛洪炼服朱砂有益无害。
唐宋时期,一些医家提出过异议。如唐代甄权《药性论》称其“有大毒”[20]。宋代苏颂曰:“郑康成注《周礼》,以丹砂、石胆、雄黄、 石、磁石为五毒。古人惟以攻疮疡,而《本经》以丹砂为无毒。故多炼治服食,鲜有不为药患者,岂五毒之说胜乎?当以为戒。”[17]显然苏颂更认同郑玄丹砂为“五毒”之一的观点,宜外用攻疮疡,不宜炼治服食。
明清时期,对于朱砂毒性,人们有了比较科学的认识。如明代缪希雍《本草经疏》载:“若经火及一切烹炼,则毒等砒硇,服之必毙。”[21]不仅指出了朱砂的毒副作用,而且还指出了火锻可使朱砂的毒性增强。”李时珍《本草纲目》引用叶梦得《避暑录》和张杲《医说》医案,得出服食丹砂者,多发疽而死,该病服解毒药不效,乃是丹石之毒。
现代研究认为,朱砂为汞的化合物,内服要严格把握用量,且禁止加热,加热则析出汞蒸气,引起汞中毒。进入体内的汞,主要分布在肝肾,而引起肝肾损害,并可透过血脑屏障,直接损害中枢神经系统。
真朱与真珠
真朱为朱砂异名,使用并非罕见,然医籍另有一药物“真珠”与之字形极为相似,确是不同药物,读者稍不留意就会混淆,故有必要区别如下。
真朱是朱砂异名,真珠则是珍珠古称。考“朱”,《说文》曰“赤心木,松柏属”[5]992,原义是松柏类红色树心的树,后引申假借为红色;“珠”,《说文》曰“蚌之阴精”[5]68。二者本义绝不相近,但因字形相像,阅读时要格外注意分辨。
查阅文献,我们发现了两者误用的例证。如前文所示《金匮要略》赤丸方,原文如下:“寒气厥逆,赤丸主之。赤丸方,茯苓四两,乌头二两(炮),半夏四两(洗),细辛一两,右四味,末之,内真朱为色,炼蜜丸如麻子大,先食酒饮下三丸,日再,夜一服,不知,稍增之,以知为度。”[10]《千金要方》也有赤丸方,原文如下:“赤丸,治寒气厥逆方,茯苓、桂心(各四两),细辛(一两),乌头、附子(各二两),射罔(如枣大一枚),上六味为末,纳真珠为色,蜜丸如麻子,空腹酒服一丸,日再夜一。不知,加至二丸,以知为度。”[9]147比较可知,《千金要方》之赤丸,由《金匮要略》之赤丸加减化裁而成,两丸药名称、主治、服用方法、主要药物均相同,只是孙氏将“真朱”误写为“真珠”。“真朱”乃朱砂(丹砂)之异名,因其色红常在丸药外做包衣,故该丸药称为“赤丸”,且朱砂有重镇安神、发汗降逆之效,正合寒气厥逆之证;而“真珠”乃珍珠的古称,色泽浅淡,不做包衣,也无驱寒降逆之功,孙氏之谬之大矣。清代黄元御《金匮悬解·内伤杂病》也注意到了这点,特别强调“真朱即朱砂,非宝珠也”[22],也可证明孙氏之误。
考“真珠”乃珍珠的古称,始见于《本草经集注》:“目肤翳: 秦皮、细辛、真珠、贝齿。”[23]《雷公炮炙论》将其归在上卷,曰:“(真珠)须取新净者,以绢袋盛之,然后用地榆、五花皮、五方草各四两,细锉,又以牡蛎约重四五斤已来,先置于平底铛中,以物四向搘令稳,然后着真珠于上,方下三药,笼之,以浆水煮三日夜,勿令火歇,日满出之,用甘草汤淘净,于臼中捣细。以绢罗重重筛过,更研二万下用。”[18]43之后的唐宋时期,真珠更被广泛应用,如《千金要方》真珠散、《圣济总录》真珠丸、《圣惠方》真珠散等。李时珍《本草纲目》将其归在“介部介之二卷”,有详细记述。
珍珠之名,出现于明朝。如明孙文胤撰《丹台玉案》有珍宝散:“治口内诸疮:珍珠三钱,硼砂、青黛各一钱,冰片五分,黄连、人中白各二钱(煅过)。上为细末,凡口内诸疮皆可掺之。”[24]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有珍珠散:“治下疳皮损肉烂,痛极难忍,及诸疮新肉已满,不能生皮,又汤泼火烧皮损肉烂,疼痛不止者:青缸花五分,珍珠一钱(研极细),真轻粉一两。上三味共研千转,细如飞面。”[25]之后至今,“珍珠”取代“真珠”,称为该药物正名。
[1] 潘荣陛,富察敦崇. 帝京岁时纪胜·燕京岁时记 [M]. 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65.
[2] 梅彪. 石药尔雅[M].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2.
[3] 神农本草经[M]. 顾观光,辑.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6.
[4] 袁珂.山海经校注[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5.
[5]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68,859,992.
[6] 管仲.管子[M].孙波,注释.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411
[7] 葛洪.抱朴子内篇[M]. 张松辉,注译.北京:中华书局,2011:106,337,505.
[8] 李延寿.南史选译[M]. 漆泽邦,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1:229.
[9] 孙思邈. 备急千金要方[M].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1,147.
[10] 张仲景.金匮要略[M]. 何任,何若苹,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6.
[11] 王雪华. 王雪华金匮要略讲课实录[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187.
[12] 陶弘景.名医别录[M]. 尚志钧,辑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2.
[13] 李时珍.本草纲目(新校注本)[M]. 中华中医药学会,编.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366.
[14] 苏敬.新修本草[M]. 尚志钧,辑校.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45.
[15] 卢多逊.开宝本草[M]. 尚志钧,辑校.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13.
[16] 葛洪.肘后备急方[M].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57.
[17] 苏颂.本草图经[M].尚志钧,辑校.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5.
[18] 雷敩. 雷公炮炙论[M]. 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6:31,43.
[19] 上海古籍出版社.二十五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97.
[20] 甄权. 药性论[M]. 合肥:皖南医学院科研科,1983:1.
[21] 缪希雍. 本草经疏[M]. 郑金生,校注.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2:132.
[22] 黄元御.黄元御著作十三种[M]. 任启松,编校. 北京:中国中医药报社,2012:854.
[23] 陶弘景.本草经集注[M]. 尚志钧,尚元胜,辑校.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65.
[24] 孙文胤.丹台玉案[M].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2:159.
[25] 陈实功.外科正宗[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5.
A Brief Study of Medicinal Zhusha
SHI Yu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 China)
This essay is to give a textual research of Zhusha(Cinnabar) on its application, terminology revolution, toxicity, to analyze its confounding medicine, It has been concluded that Zhusha(Cinnabar) , named Danli early, was used in calligraphy,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s, medicinal cooking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naming of Dansha(Cinnabar) was found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Han dynasty. And the naming of Zhusha(Cinnabar),found in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has gradually taken the place of Dansha to became the formal term. Zhenzhu(Cinnabar),as an alias of Dansha(Cinnabar), should be distinguished with Zhenzhu [Hyriopsis cumingii(Lea)].
Zhusha(Cinnabar); Chinese medicine; medicinal minerals; literatures in the Jin and Tang dynasties; textual research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晋唐文献涉医资料词汇研究”(编号:16YJC740060)
R282.76
A
1006- 4737(2017)03- 0009- 04
2016- 10-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