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那普利拉注射液对高血压亚急症病人内皮素-1、Ang-Ⅱ、胱抑素C水平的影响
2017-07-05李娜,王菲,徐敏
李 娜,王 菲,徐 敏
依那普利拉注射液对高血压亚急症病人内皮素-1、Ang-Ⅱ、胱抑素C水平的影响
李 娜,王 菲,徐 敏
目的 探讨依那普利拉注射液治疗高血压亚急症的疗效及对内皮素-1(ET-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胱抑素C(Cys-tain C)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68例高血压亚急症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硝普钠5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 mL,以0.3 μg/(kg·min)微量泵泵入。治疗组给予依那普利拉注射液1.25 mg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20 mL静脉输注,观察病人10 min、2 h、6 h、8 h、12 h降压效果、呼吸、心率变化情况。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Cys-tain C、ET-1、Ang-Ⅱ水平。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同时间点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分别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且SBP随用药后时间延长,下降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用药后10 min SBP和DBP即开始下降,血压在用药后2 h降低2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ET-1、Ang-Ⅱ、Cys-tain C均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那普利拉注射液降压平稳、安全,持续时间长,并能降低ET-1、Ang-Ⅱ、Cys-tain C水平。
高血压;亚急症;依那普利拉注射液;胱抑素C;内皮素-1;血管紧张素Ⅱ
高血压亚急症是高血压危象中的一种情况,是指血压明显升高(超过180/120 mmHg),可伴有显著临床症状,如头痛、头晕、胸闷、心悸及烦躁等,但无或仅有轻微急性靶器官损害[1]。临床通过及时有效控制血压,显著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口服依那普利经过肝脏代谢成为有活性的二价酸依那普利拉而起作用。前者属中效口服转换酶抑制剂,起效较慢,不能用于急症降压,但依那普利拉注射液可直接静脉注射迅速降压,治疗高血压具有降压平稳、安全、持续时间长的特点[2]。本研究评估依那普利注射液对高血压亚急症的疗效及对内皮素-1(ET-1)、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胱抑素C(Cys-tain C)水平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7月—2016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168例高血压亚急症病人,男82例,女86例,年龄64.74岁±5.31岁。入选病人均符合《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亚急症的诊断标准[3]。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84例)和治疗组(84例)。排除严重脑血管疾病,严重心、肾损害,继发性高血压及肝功能明显异常病人。两组病人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硝普钠(华润双鹤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521H04240)5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 mL,以0.3 μg/(kg·min)的速度微量泵泵入,根据病人血压变化情况调整泵入速度。治疗组:依那普利拉注射液(常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498)1.25 mg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20 mL静脉输注,根据病人血压值变化6 h可重复注射一次。以自动生理监护仪记录病人治疗前及治疗后10 min、2 h、6 h、8 h、12 h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变化,并观察有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心悸、抽搐、反射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所有入选病人均被告知研究目的和治疗方案,且自愿参加。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符合伦理学相关要求,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观察指标 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采病人空腹肘静脉血,离心3 000 r/min,分离血浆于-70 ℃冰箱中保存待测,检测Cys-tain C水平(日立公司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ET-1(试剂盒由解放军总医院东亚免疫技术研究所提供),Ang Ⅱ(试剂盒由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
1.4 疗效判断标准[4]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Hg以上,或下降≥20 mmHg时,达到正常血压标准;有效:舒张压有所下降,但未达到10 mmHg,但满足正常血压标准,或治疗后病人的舒张压下降10 mmHg~20 mmHg,但未达到正常血压标准;无效:治疗后舒张压下降未达到上述标准,或血压未下降。
2 结 果
2.1 两组病人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病人生命体征比较 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SBP、DBP、心率(HR)、呼吸(R)分别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且SBP随用药后时间延长,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用药后10 min SBP和DBP开始下降,血压在用药后2 h降低最高值的20%,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6 h、8 h、12 h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生命体征比较(±s)
2.3 两组病人ET-1、Ang-Ⅱ和Cys-tain C水平比较 两组病人治疗前ET-1、Ang-Ⅱ、Cys-tain 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正常范围。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ET-1、Ang-Ⅱ、Cys-tain C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ET-1、Ang-Ⅱ和Cys-tain C水平比较(±s)
2.4 不良反应 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尿常规检查无明显变化。
3 讨 论
高血压亚急症是临床常见急重症。高血压亚急症是血压严重升高但不伴靶器官损害。由于其不伴有新的心、脑、肾等器官功能损害,一般24 h内血压降到160/90 mmHg,可缓解病人症状。再经口服降压药物在2 d~3 d逐渐降低到目标血压,防止演变为高血压急症,导致重要脏器功能受损[5]。虽然无证据说明高血压亚急症紧急降压治疗可改善预后,但由于情绪激动、过度劳累、未规范用药等诱因引起血压骤升,体内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使血浆儿茶酚胺增多。高血压亚急症也会引起头痛、眩晕、呕吐、胸闷等症状。在一般治疗基础上,若及时持续监测血压,持续静脉降压药使用,采用静脉降压至一定范围在转为口服维持也是较安全的临床治疗方法[6]。
高血压急症及亚急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神经体液因子激活,Ang Ⅱ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与高血压密切相关的神经体液因子之一[7]。急性起病导致交感神经和儿茶酚胺类等神经递质释放增加,使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被激活,造成Ang Ⅱ分泌增加;ET是迄今所知的体内最强的缩血管物质,具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样作用,促进Ang转化成Ang Ⅱ,同时促进Ang Ⅱ释放并增加周围血管平滑肌对Ang Ⅱ的反应性,最终导致血管收缩、外周血管阻力增高及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导致血压急剧升高。Ang Ⅱ也是内源性ET表达和释放的激动剂。通过促进血管内皮释放ET,继而刺激平滑肌释放大量Ang Ⅱ,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加重ET的进展[8]。血清胱抑素C水平可评估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靶器官损害程度,对高血压的预后评估及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有研究显示,高血压病人血清胱抑素C水平增高,可预测高血压病人的心血管事件[9]。
依那普利拉作为第二代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注射剂,通过增强副交感神经系统和抑制交感神经系统发挥作用,能抑制转换酶(ACE)而使Ang Ⅱ生成减少,抑制血管收缩;还有抑制缓激肽酶Ⅱ的作用,使缓激肽降解灭活受阻,并使前列腺素E的代谢产物增加,起到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的作用,对心率及心输出量无明显影响[10],反而增加冠脉流量,使心肌耗氧量减少,逆转肥厚的心肌。同时减少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和髓质释放肾上腺素,改善动脉顺应性,达到降压目的。Hirschl等[11]报道,依那普利拉急症降压的疗效与治疗前血浆Ang Ⅱ水平密切相关,即治疗前Ang Ⅱ浓度越高,其疗效就越好。重症高血压RAAS的活性较高,选择依那普利拉治疗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其降压作用持续时间较长与其局部RAAS有关。因此与一般降压药不同,依那普利所致神经内分泌反应改变是持续治疗作用的基础。依那普利拉半衰期8 h~12 h,但降压作用持续时间较长,用于静脉注射可迅速降压。
本研究采用静脉注射的方法,比较容易操作,在注射后10 min收缩压及舒张压即开始下降,使血压在1 h~2 h内降低最高值的20%,2 h~4 h降幅度最大,使12 h血压持续平稳下降。硝普钠能直接扩张动静脉,舒张血管平滑肌,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但在降压同时易引起继发性心脑缺血现象,其作用时间短,停止输注后仅维持3 min~5 min,其药效在停药后数分钟内即消失,降压的维持时间难以把握;且硝普钠需要应用微量泵持续泵入,对于急救治疗剂量不易控制,在制订后续治疗方案时须考虑到这一点,以避免血压大起大落而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12]。
本研究结果亦表明,高血压亚急症病人降压治疗后血浆Ang Ⅱ、ET-1浓度明显降低,但依那普利拉注射液治疗组与硝普钠对照组比较,降低更显著。临床中遇到一些血压突然显著升高的病人,均应紧急降压。有些病例无法立即明确是否是高血压急症或亚急症,容易造成初始治疗的延迟,从而引起靶器官损害。
依那普利拉治疗高血压急症具有降压疗效好、持续时间长、保护靶器官特点,病人症状明显改善,同时缓解病人的焦虑情绪,临床症状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善,血压初步控制后,再序贯口服同类降压药物,使血压逐渐达到目标靶值。
[1] 付研,王大为.高血压急症与亚急症的血压控制策略[J].中国医刊,2014,49(6):1-5.
[2] 杜俭,孔燕,初少莉,等.依那普利拉治疗重症高血压动态血压监测[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1,21(6):527-529.
[3] 孙根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更新内容解读[J].天津医药,2011,39(8):673-675.
[4] 章健.中西药合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研究[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4,30(9):830.
[5] 武孟田,李斌.高血压亚急症含服硝苯地平片对心脑血管系统的影响[J].中国社区师,2015,31(7):84-85.
[6] 沈应杰,朱子观,郑军.急诊治疗高血压亚急症26例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8):2777-2778.
[7] 刘英,罗兴林,陈睦虎,等.高血压急症心脑血管事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5(11):73-76.
[8] 陈冬梅,李洋,于小风.等.注射用苦碟子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7,11(11):1432-1435.
[9] 鲍东来,黄伟剑,单培仁,等.血浆CysC及BNP水平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预后的评估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6):4516-4518.
[10] 张红飞,龙伟东,宁观林.美托洛尔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1,17(8):1047-1050.
[11] Hirsmhl MM,Binder M,Bur A,et al.Impact of the renin-angiolensin-aldoslerone system on blood presure response to intravenous enalaprilat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crises[J].J Hum Hypertens,1999,11(3):177-183.
[12] 吴冬梅.高血压危象的治疗进展[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7):7-8.
(本文编辑薛妮)
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河北衡水 053000),E-mail:zhiyeyishi007@sina.com.cn
信息:李娜,王菲,徐敏.依那普利拉注射液对高血压亚急症病人内皮素、Ang-Ⅱ、胱抑素C水平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11):1353-1356.
R544.1 R255.3
B
10.3969/j.issn.1672-1349.2017.11.019
1672-1349(2017)11-1353-04
2016-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