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
——以湖北省黄冈师范学院为例
2017-07-05孔芳芳
孔芳芳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
——以湖北省黄冈师范学院为例
孔芳芳
采用不同研究方法,以黄冈师范学院为例,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校一年发生运动损伤的比率较高,占被调查对象的81.82%;易导致学生运动损伤的项目具有对抗性强且运动节奏较快的特点;损伤的部位以踝关节、膝关节、腿部为主;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是准备活动不足、技术不当等。运动损伤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运动参与等方面造成严重影响;提出预防运动损伤的合理化建议,比如增强学生防止运动损伤的意识、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以及完善各部门的管理等。
黄冈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运动损伤;影响
1 前言
目前高校开设了各式各样的体育课程和运动项目,体育学院的学生是这些课程和项目的重要参与者,由于这类学生活泼好动、争强好胜、运动负荷强度大及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等原因,易引发运动损伤。运动损伤会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干扰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并留下心理障碍,甚至可能会造成残疾或死亡。
运动损伤是指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损伤[1]。运动损伤在祖国医学中属于骨伤科的范畴,是运动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2]。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为了在毕业后胜任中小学的体育教育工作,他们就需要不断学习和加强运动技能,因而在练习过程中易产生运动损伤。运动损伤对他们会产生很多不良影响,这些影响表现在多方面,程度也有轻重之分。本文以黄冈师范学院为例,调查研究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现状、原因等,提出预防学生运动损伤的合理化建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黄冈师范学院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1—3年级学生。此次调查人数为105人,男生55人,女生50人,共发放调查问卷105份,回收率100%,回收有效问卷99份,有效回收率为94.29%。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阅读有关书籍以及网上查阅关于运动损伤方面的文献,收集相关的资料,为本论文的撰写提供理论基础。
2.2.2 问卷调查法
遵循调查问卷的设计原则,制定《黄冈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1—3年级运动损伤》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体育教育1—3年级运动损伤现状;二是运动损伤对这些学生带来的影响调查。
2.2.3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将数据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运动损伤的现状
3.1.1 运动损伤的患病率
运动损伤患病率:计算公式由儿童少年患病率公式演变而来[3]。
在99份问卷中,共有81人在校一年内发生了运动损伤,根据运动损伤患病率的计算公式,可知运动损伤的总人次数为184次,运动损伤的患病率为81.82%。说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的患病率比较高,学生应该具有预防运动损伤的意识,学校各部门也应重视。
3.1.2 运动损伤的类型
轻度伤:受伤后仍能进行体育活动或训练[4]。
中度伤:受伤后需要进行门诊治疗,不能按训练计划进行训练,需减少患部活动或停止患部训练[4]。
重度伤:完全不能训练,往往需要住院治疗[4]。
据调查,在81位同学一年内患有运动损伤中,其中有49人患有轻度损伤,占总受伤人数的60.49%,患有中度和重度运动损伤人数分别占总受伤人数的37.04%和2.47%,另一方面,男生患运动损伤的人数比女生多,占总受伤人数的59.26%,重度运动损伤患者都来自男生,原因是男生进行的都是节奏快、强度大的运动项目,运动负荷和运动量都比女生大,所以运动损伤的人数较女生多,调查表明运动损伤存在性别差异。
3.1.3 运动损伤的部位分布
表1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的部位分布
学生发生运动损伤的部位集中在踝关节、膝关节和腰部,这些部位运动损伤次数占损伤总次数的比率分别是31.58%、19.55%、14,.29%,其次是手腕,说明常见的运动损伤主要发生在踝、膝、腕、肘等关节;手和足部、腰部等部位(见表1)。此研究结果与凌波、吴远方等人在《我院体育系大学生运动损伤情况调查分析》[5]和余梁、宋旭等人在《某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分析》[6]中得出的运动损伤类型结果基本一致。
3.1.4 运动损伤的项目分布特征
根据表2得知,田径、足球、篮球的运动损伤发生率比较高,排名前三位,损伤次数分别是26次、19次、18次,其次是排球和健美操(见表2)。
表2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的项目分布
田径运动为体能项目,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随着季节的变化,由于低温和高温对人体刺激,会使人体在活动中对自己的活动能力控制不够,从而出现超越运动,造成扭伤、拉伤等[7]。篮球运动因为其参与性广、对抗性强、运动节奏快、易于开展等原因,深受学生的喜爱,是目前高校中普及率最高、开展最广的体育运动之一。由于篮球运动中动作变化快、对抗激烈,因此运动损伤患病率较高,给运动参与者带来较大伤痛[8]。足球运动节奏快,需要运动员反应灵敏,在运动过程中的快跑、起跳使运动员的脚踝、腿部、腰部等易发生运动损伤。学生在进行这些项目时要提高注意力,以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3.1.5 运动损伤的原因调查
表3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分析
见表3,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是准备活动不足,其次是技术不当和身体不适等主观因素,客观因素有他人的干扰、天气状况、器材不适等。造成这些学生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是自身主观因素,客观因素造成的运动损伤次数较少,学生首先应该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在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掌握正确的运动技术。调查结果显示教学不当和器材问题也是损伤发生的因素,因此学校应改进器材设施,做好管理和教学工作,保证学生的安全。
3.1.6 学生采取的处理方法调查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学生采取的运动损伤处理方法中,自我康复运用的最多,共48人次,占总人次数的26.67%;其次是冷敷和按摩推拿,分别占总人次数的20%和18.35%,也有学生采用药物治疗方法。使用自我康复的处理方法的人数最多,原因是一方面大多数学生对运动损伤的处理意识还不是很强,另一方面因为轻度损伤的人数占大多数。有些学生采取了积极的措施,例如冷敷、热敷或者按摩推拿,这些方法简单方便,花费少且有效果,所以学生采取措施时优先考虑这些方法。此外,中度损伤的人数仅次轻度损伤,所以有15%的学生采取了药物治疗的处理方法,可以肯定少数学生比较重视运动损伤并及时采取科学的处理方法,但这只是一小部分学生。
3.2 运动损伤产生的不良影响分析
3.2.1 对自身健康和心理的影响
表4 运动损伤对身心影响的调查分析
结果显示,81人中只有9人表现为不严重,一般占大多数,说明运动损伤对身体健康是有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程度相对来说比较低,原因是大多数学生是轻度损伤和中度损伤,通过恰当的处理,可以使损伤康复。在心理健康方面,有21个人表现为不明显,大多数表现为一般,与自身健康的影响程度相似,这种影响不大,原因之一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相对其他专业学生比较强,但有的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表现得很明显。
3.2.2 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运动损伤对学习的影响包括理论学习、专业技术学习。据统计,认为运动损伤对理论学习的影响表现明显及明显以上的学生共25人,人数比较少。理论的学习一般在室内,身体的受伤不会对理论的学习产生严重的影响。运动损伤在专业技术学习上影响就比较明显,它会阻碍专业技术的练习,并且这种影响是比较严重的,对于学生生活也是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特别严重。
3.2.3 对运动参与的影响
运动参与包括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完成运动技能、参与休闲娱乐活动、参与运动竞赛四个方面。在这四个方面,运动损伤对于参与运动竞赛和运动技能锻炼的影响是最明显的,对于学生参与学校组织活动和休闲娱乐活动的影响程度比较低(见表5)对于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运动技能锻炼和运动竞赛的意义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他们会经常参加运动锻炼和竞赛来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所以一旦发生运动损伤,他们就不能正常进行锻炼和训练,这种影响是比较严重的。
表5 对运动参与的影响
3.2.4 对日常开销、家庭经济和完成学业的影响
运动损伤对于他们的日常开销、家庭经济和完成学业的影响不大,以一般为峰值,呈现不规则正态分布。说明运动损伤的发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他们的开支,从而增加他们家庭的经济负担,但不是很严重,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3.2.5 对其他方面的影响
问卷整理后得出因运动损伤缺过一次课和两次课的分别都是12人,2人因为运动损伤缺课大于四次和缓考,更严重的是,有1人因为运动损伤休过学。
当发生运动损伤,学生会向学校请假来处理损伤,所以会有不同层次的缺课。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运动损伤不会影响他们的学业,但是也有同学曾因运动损伤缓考甚至休学,所以学生要高度重视运动损伤所带来的危害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尽量避免损伤的发生。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运动损伤的患病率是比较高的,占81.12%,轻度伤为多数,其次是中度伤;运动损伤的项目多发生于田径、足球、篮球,其次是排球和健美操,这些运动项目对抗性强且运动节奏较快,容易使学生发生运动损伤。
(2)运动损伤的部位集中分布在踝关节、膝关节和腰部的位置,损伤的部位与运动项目的特征相关联,造成这些学生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自身主观因素,如准备活动不足、技术不当等。
(3)当运动损伤发生后,学生采取的处理方法中自我康复占大多数,也有部分学生采取热敷、冷敷和按摩推拿的处理方法,这些方法花费少,简单方便且有效果。
(4)运动损伤对学生理论学习的影响不太明显,但是对于专业技术学习,运动技能锻炼和运动竞赛参与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因为身体的受伤会影响学生体育锻炼从而影响学生提高技术水平,体育专业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强,因此运动损伤对他们的心理影响比较小,他们会因运动损伤请假或者缓考,更为严重的是有学生因为运动损伤休学。
4.2 建议
(1)运动损伤的发生对学生的影响是严重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毕业后还要担负中小学体育的教学工作,因此,在大学期间,这类学生更应加强预防运动损伤的意识,从我做起,应多学习和了解预防运动损伤的知识以及掌握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除了要避免自己发生运动损伤外,还要利用自己已学的预防知识和措施来引导和帮助其他的学生。
(2)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主要是主观原因,所以学生应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并且达到熟练程度,在运动前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课中要注意力集中。此外,坚持每节室外课穿运动服,避免因服装不当而发生运动损伤。
(3)教师首先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尤其是对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其次教师应增强学生易伤部位的练习,锻炼身体的对抗性,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关节、腰部等易伤部位进行专业辅导。学校也应该完善体育器材设施,建设安全的运动场所;更重要的是学校对运动损伤的学生要及时进行康复治疗。
[1] 姚红恩.体育保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52.
[2] 石作砺,于葆.运动解剖学、运动医学大辞典[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52.
[3] 季成叶.儿童少年卫生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9.
[4] 赵斌,姚红恩.体育保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75.
[5] 凌波,吴远方,刘中兵.我院体育系大学生运动损伤情况调查分析[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6,19(3):24.
[6] 余梁,宋旭等.某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分析[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69.
[7] 谢玉琴.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田径运动损伤特点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报),2011,27(1):144.
[8] 董少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篮球运动损伤与预防研究[J].运动人体科学,2014,4(20):10.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Sport Injuries of PE Majors——Take 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 an An Example
Kong Fangfang
Based on different research methods, and taking 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sports injury of college students in physical educa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ate of sports injury of college students in physical education is high, 81.82% of surveyed subjects are involved; student’s participated in competitive and fast sports are easier to get hurt; ankles, knees and legs are the most fragile parts; sports damage is mainly due to lack of warm-ups as well as correct skills.Sports injury affects students’ study, life and sport participation a lot.So the paper also puts forward proper suggestion for the prevention of sports injury, such as to enhance students’ sports injuries prevention awareness, to strengthen the learning of relevant knowledge and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different departments.
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sports injury; influence
孔芳芳(1994-),女, 湖北襄阳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体育)。
中南民族大学 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Sport College of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Wuhan 430070, Hubei, China.
G804.53
A
1005-0256(2017)07-0100-3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7.07.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