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满百合的梯田
2017-07-05
◇ 文 | 见习记者 胡 婷 图 | 苏 思
开满百合的梯田
The Bench Terrace Fully Covered with Lilium Brownii
◇ 文 | 见习记者 胡 婷 图 | 苏 思
春耕时节,龙坪村形状各异的梯田盛满了水,农民犁田、砌埂、削壁、灌水或牛拉,或人牵,点缀在如镜般的水面,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田园风光,真实地记录着山区人民古朴的生产、生活方式。
只有当你站在制高点一睹梯田全貌时,才会体会到双手能够创造出多么壮观的神奇。
没有小桥流水人家,在这四月的清晨,惟有明亮温暖的阳光,透过山腰的白雾,洒向梯田。
贫穷曾让这片蕴藏山区人民世代智慧的梯田荒废了。现在,这片梯田开始续写关于幸福的故事。在石柱,这个“太阳出来喜洋洋”的地方,阳光赓续着脱贫致富的希望。
种一片百合
雨后,四月的龙坪村,从高处远眺,一片绿意,种满百合的梯田,高低错落,一直蔓延到山谷,对面的山峰,层层叠叠,肩靠着肩,模糊在一片云雾中。
龙坪村人世代靠山吃山,先辈们用一把锄头,一把镰刀开辟了这片让后代赖以为生的梯田。
“今年的百合长得好。”望着自家百合地,谭庭华满意地笑着。谭庭华,今年55岁,这个在龙坪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妇人,个子瘦瘦的,穿着一件棕色的毛呢西装外套,扎一个马尾,头发绾成一团,精精神神的。她有三个孩子,大一点的两个孩子在外打工,最小的在读初中。早年间,抚养孩子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陷入困境,仅靠丈夫在外做零工,她自己则在家务农。
“我家有六亩地,以前都种了辣椒和玉米,玉米8毛钱一斤,一亩地收入才四百到五百元,辣椒的利润比玉米高一些,可因为天气和虫害等原因,产量很不稳定,一年下来,赚不了什么钱。后来我试种了两亩百合,可以卖到两块钱一斤,净利润就赚了三千元。”对谭庭华来说,这笔经济账再明白不过了。此后,她开始在所有的土地里种百合、前胡、大黄,还有其他中草药。
说起百合,谭庭华打心眼里高兴——不只是收入更好,比起种玉米和辣椒,种百合要轻松得多。
荒废的土地
现在,全村人都种起了百合,这山间田野,顺着山势,极目望去,壮观极了。只是,这片百合梯田也曾历经荒芜废弃的命运。
上世纪九十年代,外出打工的收入明显比在家务农的收入高,村里人纷纷往外走。渐渐地,田间少了许多忙碌的身影,还守候着这片梯田的,只有老人和漫山遍野疯玩的孩子。老祖宗留给龙坪人温饱的梯田慢慢被废弃了,杂草丛生。地里边,只偶尔看见老人种的小白菜和蒜苗。
如今,好些在外务工的龙坪人回到了家乡。
“我在外打工二十多年了,去年回来的,流转了四百五十亩土地,准备种百合。”谭兴贵,这位中年男人,信心满满地准备在家乡大干一场。
说起回来的原因时,他只有简单的一句:“最想的还是能回到家里啊。”
种植百合,不仅为龙坪人回家提供了一个契机,也为龙坪人提供了一个致富的平台。在片红色土地上,带着革命老区人民对未来对家乡的美好愿景。
然而,要种植好百合,获得高收益,却也是件技术活。
地头上的学校
谭庭华走在田埂上,穿着防水胶鞋,前天下过雨,路上还是泥泞一片,胶鞋上沾满了泥。谭庭华仔细打量着百合,嘴里不时地碎碎念:“前几天,百合刚刚喷过药,农药不能接触百合的根,还要离百合的根三寸,不然百合要坏。”谭庭华说,前几天,当地合作社的技术人员来给村民们开会,讲打农药的具体事项。
每个乡都有一个专业合作社,每个合作社里都有一个专业的技术人员指导农民技术,什么时候该施肥,什么时候该防虫,什么时候该收割,收割时有哪些注意事项,这些都有讲究,还要统一管理田间的百合。比如打农药,技术人员就会根据百合的长势来决定喷药的时间。
其实这些方法,村民们也都在“农民田间学校”上课学过的。
授课的老师,正是当地合作社的技术人员。2008年,“农民田间学校”成立,学校里有技术人员指导。他们不仅会在正儿八经的学校里授课,还会在田间地头上课,指导农民如何科学种植中草药。村民们还能在学校里交流种植中草药的心得体会。这所学校提供了一个村民种植中草药的交流平台,通过政策讲解、技术传授、经验分享,解决了村民种植中草药的技术盲点,又保证了产出的中草药有较高品质。
到目前为止,通过种植中草药,石柱县30个乡镇中,有2158户贫困户收入增加。
百合茎下的产业链
上午,被云遮蔽的天空还是灰蒙蒙的。阳光穿破云层,射出金色的光束。整个世界亮起来了。
去年,凭借着种植百合及其他中草药,谭庭华个人年收入一万元。
她习惯性地在田边杂草上,擦拭防水胶鞋上的泥,“六月份,今年的百合又该收获了,我们村通往镇山的路马上要硬化了。以后,到了下雨天走路,鞋都不会弄脏。而且,到时候,合作社来收购百合也很方便。”在这之前,这里的货物都是用马驮运。
龙坪村采用“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每年六月份,到了百合收获季节,合作社会直接到村民家中收购中药材。载满百合和其他中草药的车从这里出发,只要一个小时,就能运到位于大歇镇龙王村的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初加工基地。百合、前胡、大黄等中草药在那里被粗加工为含片。今年六月,北京中医药大学研制的百合饮品就要投产了,龙坪的百合产业链又要延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