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学通识课程特色研究
2017-07-04吴坚彭虹斌
吴坚++彭虹斌
[摘 要]斯坦福大学的通识课程体系包括思维训练、思维及行动方式、写作与修辞以及外国语四大板块。斯坦福大学通识课程构建的哲学基础是在融合理性主义、工具主义以及新人文主义三种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斯坦福大学通识课程的特色就是“创新性、变革性和多元化”。培养具有创新潜质、探究能力以及多方面素养的高科技人才是斯坦福大学的通识课程的重要目标。通识课程的实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了有效思考。由此,我国的研究型大学在通识课程改革方面,应借鉴斯坦福大学通识课程的特色,开设思维训练和研究入门课程,开发与通识课程配套的各类研讨课程,让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等。
[关键词]通识教育;创新;人文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7)02-0068-06
斯坦福大学创办于1891年10月1日[1],比哈佛大学(1636)和耶鲁大学(1701)的创办要晚两百年。斯坦福大学自诞生之日起,通识教育课程就成为其本科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斯坦福大学通识课程的演变
斯坦福大学创立后,模仿哈佛和耶鲁等大学推行了通识课程以及选修制,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其通识课程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自由制定计划阶段(1891—1920年)
哈佛大学的校长查尔斯·艾略特在1869年倡导了选修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灵活地安排学习计划[2],斯坦福大学创立之时正值美国大学选课制盛行之际,不久后其校长伍德路·威尔逊批评了当时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分离的弊端,认为知识唯有处于平衡与整体中才是有价值的,把技术或者职业教育与理论分离是最严重的错误,就像原理没有被消化理解就加以运用一样[3]。因此,在1891—1920年,除了“新生写作”课外,斯坦福大学对通识课程没有特定的要求,对每个学生予以充分信任,让他们和各自的专业教授商定并制定一个合适的学习方案。此期间的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几乎整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相互依存的课程体系。
(二)初级分类办公室管理阶段(1921—1957年)
伍德路·威尔逊校长卸任后,校方决定成立“初级分类”(lower Division )办公室,专门负责通识课程方面的工作。学生在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大部分时间学习通识课程,然后进入高年级的专业阶段学习。通识课程由一系列的跨学科的课程组成。此期间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在形式上出现了分离,通识课程管理一度步入了规范化的道路,但在后期,校级层面的通识课程管理走向分散化。
(三)各学院自行管理阶段(1958—1994年)
1957年“初级分类”办公室解散,在大学层面不再有专门的机构来负责通识教育的管理工作,而是由各个学院自行管理。尽管1957年的《斯坦福本科教育研究》(Stanford Study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SSUE),以及1968年的《斯坦福教育研究》(Study of Educatin at Stanford,SES)两份报告都推荐成立一个本科教育中心办公室,作为大学最高级别的教学管理机构,但是这一建议没有被采纳。此期间的通识课程由一系列的科际宽广的课程体系组成,课程的数量和特定的内容经过多次调整。这也是目前斯坦福大学所采用的大致课程框架。
斯坦福大学本科教育委员会1994年的报告指出,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广度”要求是,让学生掌握不同的研究方法来分析材料、组织知识和建构世界。这不仅意味着要引进不同学科的知识, 还要学习不同学科如何界定问题、收集证据、验证假说、得出研究结论。报告由此提出了两点改革建议:(1)再定义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范围,促进学生聚焦于他们选择的方案的整合性;(2)为没有分专业(non-specialist)的一年级学生开发一套3个学期的“科学、数学和工程”的核心课程,类似于当时正在使用的3个学期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要求”课程。
第一项意见没有被系务会(the Faculty Senate )采纳,第二项意见得到了实施,但是效果很令人失望,由跨学科的教授会精心设计的“SME”核心课程(S代表科学,M代表数学,E代表工程)由于选修的学生人数太少,几年后就废止了。
(四)规范化管理阶段(1995—2012年)
1994年的本科教育委员会还提议成立一个部门专门负责本科生的通识教育管理工作。于是斯坦福大学在1995年成立了本科教育副院长办公室(the office of the Vice Provost for Undergraduate Education,VPUE),承担通识课程的管理任务。VPUE自成立后,引领了通识课程改革。2010年斯坦福大学成立了由教務长领衔的本科教育改革研究小组,启动了新一轮本科教育研究工作。改革研究小组出台了具有重要影响的《斯坦福大学本科教育研究报告》,奠定了2012—2013 学年通识教育的领域必修课框架[4]。
1.写作科目。每个学生要求完成三个一组的写作科目:写作与修辞1(Writing and Rhetoric 1),写作与修辞2(Writing and Rhetoric 2),各个系所规定的或者是学位要求的1门写作课,称为专业课写作(a Writing in the Major ,WIM)。
2.外语。修习三个学期,需要达到熟练的程度(相当于3门课)。
3.人文导论。学生在一年级还要完成1门长达三个学期的人文导论(Introduction to the Humanities)(相当于3门课)。
4.跨学科的范围课程,包括5门课程,学生必须在以下5个领域各选1门课:工程和应用科学、人文、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
5.公民教育课程。需要学生从以下指定领域中选择2门:理性思维、美国文学、全球一体化、性别研究。
2012—2013年,在斯坦福大学拿到学士学位通常需要修满180个学分/单元(unit)。每个本科生要求完成16门通识教育课程,约60学分。不过在实践中很难准确地计算斯坦福每个大学本科生通识课程所选的比例。例如,如果一个学生仅仅想减少通识教育学分的比例,他可以通过外语的测试,或者一箭双雕注册跨学科的课程或公民要求课程,完成专业内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他只选择了专业之外的 34个学分的课程,合计通识课程占总课程的比例为19%;如果他决定将通识课程的比例最大化,这个数据就会翻翻,即可以修习180个学分中的68个学分的通识课程。在实践中,多数学生在专业领域之外所选的通识课程约占总课程25%的比例。
二、斯坦福大学通识课程的哲学基础与框架
斯坦福大学通识课程作为本科教育的一部分,其宗旨是将学生融入大学的知识文化生活,接触重要的前沿问题,并从不同的视角进行解释,无论学生从事哪个领域的学习,都需要获得宽广的基本知识和具有持久价值的社会能力。在此宗旨的指引下,斯坦福大学确定了目前的通识课程框架,在2012年五大板块(写作科目、外语、人文导论、跨学科的范围课程、公民教育课程)的基础上,将课程删减为四大板块:思维训练、思维及行动方式、写作与修辞以及外国语。所有学生本科阶段需完成最少180学分(或单元)的学习,其中通识课程60学分,每个学生须修完15门课程。
(一)课程构建的哲学基础
在后现代哲学背景下,斯坦福大学通识课程构建的哲学基础是在融合理性主义、工具主义以及新人文主义三种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理性主义倡导人的逻辑思维的价值,强调人的理性功能。工具主义则强调课程要根据学生个体的兴趣需要以及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做出调试和变化,课程应该不断适应形势的变化。新人文主义提倡文学、哲学、科学与艺术四种学科领域的知识内容。斯坦福大学的通识课程理念融合了这三种哲学思想,希望学生在通识课程的四大领域既能培养学生个人兴趣,发展多元思维能力,构建科技创新思维,又能掌握西方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和精髓。
1.注重人的创新能力培养。斯坦福大学在通识课程设置方面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除了开设大量的思维创新方面的课程外,校内还大力支持本科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实践。如本科教育副院长办公室在创新教育方面做了如下工作:(1)开设大量的本科生研究性项目,出资500万美元资助本科生的科学研究。(2)支持200多门“小课”(introSem),“小课”课程通常以某一学术研究领域为主题,对该领域感兴趣的学生可以提出申请,表明个人对某种研讨课的想法,然后任課教师从中遴选出12~15名学生。“小课”鼓励学生在修读某门课程时,能够从跨学科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树立多元文化观。(3)承担“海外教育项目”(资助学生读书期间出国考察和学习)、“九月研究项目”(一种资助以本科生通识课程为主题的研究性项目)的经费,使这些领头羊项目让斯坦福大学所有本科学生共享。
2.培养全面且个性发展的博雅人才。斯坦福大学的通识课程涉及多个学科领域,满足学生兴趣发展的需要,培养个性发展的人才。例如,仅思维训练和思维及行动方式两个板块中的课程就涉及了自然、社会与人文三大领域。一年级的思维训练板块中的“整合学习环境”主题包括“融入艺术:生活在文化中”“制造中的科学:整合化的学习环境”“结构化的自由教育”等等,这些主题不仅继承了传统自由教育的精髓,让学生享受人文文化的熏陶,而且还融合了自然科学的一些内容。
3.培养强烈的多元文化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斯坦福大学不仅希望每个学生在毕业后获得成功,持久地拥有活力,而且要求他们学以致用,富有创造性、责任感和反思能力。因而,通识课程培养道德理解能力、对文化差异以及人类共性的欣赏能力、与不同特征的团队合作的能力、待人接物的宽容慷慨能力等[5]。
(二)课程框架
哈佛前校长博克对美国大学的通识课程进行了研究,总结了四种模式:分布模式(自助餐模式),经典名著模式(要求阅读核心文字),探究模式(向学生介绍主要的思维方式),概况课程模式(特点是涉及多学科主题,如西方文明课程)[6]。从斯坦福大学的通识课程设置来看,课程模式兼有探究模式和概况模式的特点。首先,从目前四大板块的课程体系来看,关于思维和行动板块就占据了半壁江山,且写作与修辞板块的部分内容也涵盖了思维训练,通过思维和行动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再通过校内的各种研究经费的资助,促进学生完成相关的研究计划,达到提升学生探究问题能力的目标;其次,课程体系涉及多个学科,除了外语学习以外,其他三个板块的课程涉及伦理学、艺术以及诸多科技前沿问题(见表1)。通过多学科主题的学习,让学生具备宽广的知识面。
表1 斯坦福大学现行的通识课程框架
领域 课程举例 学分
思维训练 流言终结者(The Science of MythBusters)、破译密码 (Breaking Codes)、 发现模型(Finding Patterns)、公正与制度 (Justice and the Constitution)、新科技的生物伦理挑战(Bioethical Challenges of New Technology)、整合学习环境(Integrated Learning Environment”)等 学生从所列的8门课程中选1门,约4学分
思维及行动方式 以下领域中必选至少2门:美学与解释性探究、社会探究、科学方法与分析
必须从如下5个领域各选一门: 形式推理、应用定量推理、驾驭多样性、伦理推理、创造性表达 选择11门课程,约44学分
写作与修辞 思维、高级写作、专业写作 选修3门(每门4学分)
外国语 完成一年外语学习或者具有以下条件之一:(1)高中阶段预修过外语高级课程(advanced placement),成绩为 4 或 5分 ;(2)SAT成绩II 630分以上;(3)“国际学士学位”(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得5分;(4)与斯坦福大学的语言考试同等级别的水平 完成一年外语学习者需要修3门课(每门课2~4学分)
三、斯坦福大学通识课程的主要特色
(一)课程类型属于“分类必修型”
此种模式是指“对学生必修修习的学科领域(一般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以及在各个领域内至少应修习的课程门数(或最低学分数)做出规定的通识教育课程计划”。这样设置的通识课程为学生挑选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提供了导向,也避免了学生随意选课带来的弊端。
(二)课程设置试图超越专业课程的学习
美国很多大学的通识课程是在整合与分裂之间摇摆,整合也就是与专业课程相整合,分裂就是与专业课程各自为政[7]。斯坦福大学的通识课程也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与专业课程整合与分离的磨合后,趋向于将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进行整合。斯坦福大学的办学宗旨在于:不仅致力于个人的成功,为人生提供有益指导,而且让人人富有创意生活,并肩负社会责任感[4]。以办学宗旨为依托,斯坦福大学的通识教育试图超越专业领域的学习,学生能发展不同于他们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这些知识和技能对于专业领域是有益的补充。随着学生的眼界变得开阔,思想变得深入,他们可以创造性地利用他们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超越传统的领域,用批判的眼光看待思考的问题以及老师传授的知识。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多方面素养
通识教育被认为是为本科生的专业教育作准备的部分[8]。在某种意义上,通识教育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要求学生具备广博的知识,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斯坦福大学自开办以来,在通识课程的设置上,注重课程的“广度”,目前施行的通识课程包含4个模块,对外语、写作,以及跨学科的学习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中跨学科的课程范围涵盖了工程和应用科学、人文、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5大领域,充分体现了时代的需要。“关注大学生的人格、智力和社会能力培养是通识课程改革的重点”[9]。斯坦福大学的通识课程强调多元化培养学生的能力,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四)对通识课程全程监控
目前斯坦福大学有3个机构直接或间接地对通识课程进行监控,起到了一定的效果。1.1995年成立的本科专业检查委员会本科教育副院长办公室(the office of the Vice Provost for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VPUE),其职责是在全校范围内监控本科生教育,负责设计、管理和资助通识教育项目;2.2000年建立的“本科专业检查委员会”(the Committee for the Review of Undergraduate Majors,C-RUP),该机构负责本科教学部门的检查和评估,检查“跨学科扩充项目”(the proliferation of interdisciplinary programs (IDPs);3.“本科教育标准与政策办公室”Committee on Undergraduate Standards and Policies(C-USP),承担部分通识课程的监控工作。该机构内设一个常务委员会,委员会拥有表决权的组成成员有11个(其中7个来自学术委员会(the Academic Council Faculty),担负监督本科教育的本质和过程的重要使命,负责制定本科通识教育要求,受理并评估“为本科一年级新生讲授重要课程的有关项目或机构”的年度报告。有关项目包括:人文导论、写作与修辞项目(Program in Writing and Rhetoric,PWR)等,有关机构包括:語言中心、Bing海外研究、本科咨询与研究(Undergraduate Advising and Research,UAR),以及罗德岛-马歇尔-丘吉尔委员会(the Rhodes-Marshall-Churchill Committee)。“本科教育副院长办公室”与“本科专业检查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斯坦福大学有效的通识教育管理制度的开始。
斯坦福大学的通识课程的特色就是“创新性、变革性和多元化”。新世纪是一个基于“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创新时代,培养具有创新潜质、具备探究能力以及多方面素养的高科技人才是斯坦福大学的通识课程的重要目标。从斯坦福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历史来看,不断改革,与时俱进,及时调整课程体系,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是不二选择。
四、斯坦福大学通识课程的实施效果
(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斯坦福大学的通识课程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拜访知名学者、参观实验室、考察历史文化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如思维及行动方式板块的高新科技所带来的生物伦理挑战课程,教师引领学生参观洛基干细胞研究实验室,让学生查看该领域最新的第一手资料,引导学生思考高科技革命带来的伦理学问题。另外,为了配合思维训练板块的改革,斯坦福大学开发的200多门“小课”己覆盖全校7个学院的60个系(和项目),学生可以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内自由选择。“小课”的开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的自主性得到极大提高,很多学生表示,他们喜欢“小课”主题的独特性、实践性以及实用性。“小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投入课堂讨论之中,同时,“小课”也培养了师生之间的感情,98%的任课教师说,在课堂外至少与一名学生保持联系[10]13。
(二)培养了多元思维能力
2011年秋季,为了配合通识课程的推进,斯坦福大学共开设了20门二年级学生的大学研讨课(Sophomore College,SoCo),参与学生达到241人。研讨课是为学生选择专业而开设的专业课程,通过师生研讨交流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调查显示,学生通过参加这些研讨项目,认为自己的批判思维能力,包括理论运用能力、解决深层次问题的能力、观点整合能力等有所提高,同时学习归属感大大增强,也进一步明确了自己未来发展的规划[10]16。
(三)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斯坦福大学为了配合通识课程的实施,组织了本科生暑期科研项目。2010年暑期科研项目数量增加到975个,通过研究性项目,导师给学生提供研究指导,遴选并培养后继研究人才。另一方面,本科生的加入也为研究队伍注入新生力量,45%的学生认为,“单独和导师沟通”收获最大,大约50%的参与调查的学生表示会就研究、课程作业以及专业进度与导师交流意见。80%的学生对导师对自己的关注表示“有些满意”或者“非常满意”,75%的学生愿意并打算继续与导师合作。调查显示,90%以上的学生已经确定了研究选题;80%以上的学生认为论文选题已经得到同意,且正在进行资料收集;25%的人已经完成了论文框架[10]18。由此可知,通识课程引导下的科研项目充分培养了学生的研究能力。
(四)学生学会了有效思考
通识课程思维训练项目主任罗素·伯曼(Russell Berman)说:“每一门课程都会引导学生讨论一些重要问题,激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这些难题。本校鼓励学生明确自己的首要任务,希望大一学年选修更多思维训练课程。学生可以自由选课,这表明学生有责任自己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11]因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教会学生思考问题是斯坦福通识课程的一大重要任务,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斯坦福大学通过通识课程改革,以及与之配套的海外留学项目、本科科研项目以及寄宿制,成为美国最受欢迎的大学之一[12]。
五、对中国研究型大学通识课程改革的启示
(一)开设思维训练和研究入门课程
斯坦福大学的通识课程从曾经的五大板块缩小到今天的四大板块,而且思维训练、思维及行动方式就占了两大板块,足以见得该校重视培养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并让他们进行研究的尝试。我国目前尚无高校如此重视思维和研究训练。由于培养大学生多元思维能力、科研能力是我国研究型高校通识课程改革一大重要任务,开设思维训练、研究入门课程显得格外重要。这类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多元思维,培养他们初步研究问题的能力。
(二)开发与通识课程配套的各类研讨课程
斯坦福大学的“小课”和研讨课有力地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我国的研究型大学在配合通识课程改革时候,可以大量开设形式多样的“研讨课”,通过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批判思维,以及灵活应对社会的能力。
(三)让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
为配合通识课程的实施,斯坦福大学特别重视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本科教育副院长办公室(VPUE)每年出资500万美元资助本科生的科学研究,使上千名学生可以直接参与知识的创新。我国研究型大学也逐步意识到本科生参与科研的重要性,但是资助的力度不够。应该加大本科生研究的资助力度,开发多种研究性项目供本科生申报,并配给相应的导师进行指导。本科生通过研究入门方法的学习,然后参与科研项目,学习独立研究和论文写作方面的知识,不仅可以提升学生从事研究的信心,还可以提高学生论文写作能力。
(四)引导学生自由选课
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由选修通识课程已经成为一个成功的案例。目前,我国的研究型大学在培养方案上必修课程过于庞杂,选修课数量相对较少,学生自由选课的余地很窄,这在无形之中限制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抑制了学生的特色发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型大学可以先删掉部分必修课,然后调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根据学生的需要大量增设选修课,把更多的选择权交给学生,以此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The Office of University Communications.Stanford facts 2014[R]. Standford: Stanford University,2014.
Rudolph F.The American College and University: A History[M].New York:Knoph,1990:12.
Wilson Wood.Should an Antecedent Liberal Education be required in Law,Medicine,and Theology?[M]// Link A S.(Ed.)The Papers of Woodrow Wilson,Vol,8.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6.
The Office of the Vice Provost for Undergraduate Education.The study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t Stanford University[R]. Standford: Stanford University,2014:35.
劉海燕,常桐善.能力、整合、自由:斯坦福大学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4):30-35.
德里克·博克.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木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M].侯定凯,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53-168.
Kenneth Boning.Coherence in general education:a history book[J].The Journal of General Education,2007,56(1):1-5.
Packard A S.The substance of two reports of the faculty of Amherst College to the board of trustees,with the doings of the board thereon[J].North American Review,1929(28):294-311.
Ratcliff J L.Quality and coherence in genenral education[M]// Gaff J G, Ratcliff J L. Handbook of the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Purposes, Structures, Practices, and Change, :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1997: 141-169.
Stanford University Educational Effectiveness Review. Report for the Reaffirmation of Accreditation by the Western Association of Schools and Colleges[R].2012.
Stanford University.About thinking matters courses[EB/OL].(2014-02-25)[2017—02—25].https://undergrad.stanford.edu/programs/thinking-matters/courses.
美国顶尖学府录取率创新低[EB/OL].(2015-04-04)[2017—03—01].http://edu.163.com/14/0410/15/9PFTGLFN00294MA8.html.
[责任编辑 张桂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