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师实践共同体的音乐教育发展探究
2017-07-04许芸
许芸
【关键词】 音乐教学;实践共同体;多元化;人文教学;拓展
【中图分类号】 G633.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2—0082—01
就我省目前中小学音乐现状而言,在校音乐课堂教育教学模式落后、单一,学校兴趣小组的设立与特长培养往往会忽视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过分统一化地进行兴趣培养。此外,校外特长课程也普遍存在忽视孩子个体差异以及对音乐的兴趣确立与培养的问题。因此,在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体系科学化的建设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是要解决教师个人能力的平衡;学生个体差异、学生兴趣与音乐艺术之间的平衡;教学方法与音乐艺术普及之间的平衡,而教师实践共同体与音乐教学法的共同融入恰是解决这三个棘手问题的出口。
一、以实践共同体的形式解决教育者的问题
音乐教师个人能力目前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如何将个人能力转化为适合学生接受的教学内容也是很多音乐教师急于解决的问题。教师实践共同体综合了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理论层面是教育者之间教学思想与内容的交流;实践层面是打破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的界限,通过实践教学的形式将各层次的教师聚集在一起,形成相互沟通交流、学习促进的平台,教师不再是孤立存在于学校体系中的从属教学地位,在这个体系中打破了地位高低的差异,每个人从自身存在的環境与实际情况为出发,分享个人经验。中小学教师能够从专家、名师的经验分享中去总结与学习,弥补个人的缺陷,大学教师与专家能够在实际的基础教育中寻找新的课题与研究方向。
教师实践共同体以共同的发展意愿为初衷,以教师之间的自然合作文化为导向,以教学实践为机制的共同发展体系,通过对内部结构具化为新手、名师、专家顾问的模式,以名师公开课和专题培训的引领示范,开展相关教学研讨并以以赛促教的形式来激活音乐教育者对于个人能力与教学方式的提升。名师与专家顾问的专题培训为整个教师体系提供了纵向的专业引领发展模式,教师之间的交流研讨与赛制促进了教师体系横向的交流与学习。此外,结合网络技术与区域联动带动整个地区教师整体能力的提升与创新,在共享、开放的状态里实现有效互动,实现教师个人能力的提升与平衡。
二、推广学校音乐教学新体系,音乐应当属于每一个孩子
学校音乐教学新体系是在融合柯达伊、奥尔夫、达尔克罗兹三大世界音乐教育体系之精华,在结合我国音乐教育现状与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形成的。教师可以基础的音乐情感体验为普及新音乐教育的根本途径,培养并维护每一个孩子的音乐兴趣,以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让每一个孩子去自发地接触音乐、感受音乐,在基础与普及的前提下挖掘不同学生间的个体差异。
教师实践共同体是推动与促进学校音乐教学新体系的必由之路,教师实践共同的整合不仅仅打破了原本教师个体之间相对孤立、教师存在高低职称之间的分别,在不断的讨论与分享经验的过程中也打破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传统的教与学的模式。在以实践为共同出发点的前提下,教师引导学生以音乐活动去感受音乐美感的同时也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实践进一步了解学生的过程。这种以实践为基础,老师与学生一对一近距离接触的共同体模式形成了每个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独立性双向组别,在新音乐教学法的配合下,打破了陈旧的“拼盘式”大班授课模式,不再依靠单一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去死板教学。在保护学生个性的同时,有选择、有针对地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
三、多元立体性教学模式,实现对每一个孩子的人文教育拓展
基于教师实践共同体的音乐教育发展是综合教师实践共同体与学校音乐教学新体系的全新音乐发展。教师能够以全新的教学模式,生动、自发地引导学生,通过师生之间的平等实践交流充分表现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通过教师之间的平等交流更好地讨论各位教师面对不同差异个体的多元教学方式,教师实践共同体的师生平等、教师平等开启了全面重视学生人格与个性的立体性教学视角,教师之间的相互平等交流平台打破了以往教师教学行为单一、孤立、片面的陈旧格局,整合教学内容,实现多元化教学形式。而全新的音乐教学模式不再仅仅将音乐基础教育局限于传统的音乐课程上,新体系音乐教学法所提倡的音乐情感体验与生动、快乐的教学氛围实现了学生参与性与创造性的持续开发,也是对学生艺术情感的深化培养,通过音乐艺术的激发,也是对每一个孩子人文情怀与艺术能力的启迪与拓展。
编辑: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