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劳务分包商缠闹访事件的成因表现及应对防范措施

2017-07-03吕传勇

企业文化·下旬刊 2017年6期

吕传勇

摘要:近年,劳务分包商因工作量确认、工程款结算等引发的纠纷层出不穷,其中个别无理分包商为达到个人目的,对企业进行缠闹的现象尤为突出,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形象。有效防范、妥善处置无理分包商缠闹访问题,是施工企业稳定工作的难点。本文结合石油工程建设企业劳务分包工程实际,试探分析了劳务分包商缠闹访的表现、成因及防范、应对措施。

关键词:劳务分包商;缠闹访事件;防范及应对

第一章 前言

工程劳务分包是建设施工企业在施工生产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劳务分包队伍的介入为工程建设施工企业的发展、创效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目前,国有建设施工企业的劳务分包商在分包工程时“能赢不能亏”的思想仍普遍存在,因工作量确认、工程款结算等引发的纠纷层出不穷,其中个别分包商无理诉求过高,为达到个人目的坚持以闹取利,以理说法的现象尤为突出,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形象,干扰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办公秩序,不同程度地牵扯了企业各级党政领导的精力。有效防范、妥善处置无理分包商缠闹访问题,是施工企业稳定工作的难点。对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引起高度重视,有关单位应认真分析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强化管理,以避免类似问题发生。

第二章 分包商缠闹访现象的主要表现

工程劳务分包商缠闹访事件,严重干扰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办公秩序,不同程度地牵扯了企业各级党政领导的精力。其中,因工程量核算、结算方面的争议所引发的缠闹事件尤为突出、处理也相当棘手,其主要表现:分包商分包工程一旦亏损,拒不履行合同约定,想方设法编制各种理由企图调高预算,索要资金,让企业承担亏损;或对客观存在的争议,无故夸大事实,放大诉求,漫天要价,逼迫企业以高昂的代价满足个人利益。因此,即便是典型的涉法涉诉问题,分包商一般不会走正常司法途径或仲裁机构解决问题,而是有组织、有策划的,纠集少则几人、多则几十人的分包队员工或家属,有的甚至是雇傭的社会上闲杂人员,在施工企业或甲方机关、驻地非法聚集,蓄意滋事制造影响,给企业施加压力,逼迫企业无原则让步、妥协,从而获取个人利益最大化。

第三章 分包商缠闹访现象的原因分析

(一)建设施工企业,属高风险行业。近年在市场经济浪潮的推动下,各项管理也越来越精细化、规范化,靠合同说话、依法依规办事,是企业从事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标尺,工程建设领域过去“低风险、高回报”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但个别工程分包商 “能赢不能亏”“一夜暴富”的错误认识从思想上并没有完全消除,认为国有企业家大业大吃点亏没啥,分包商个人不能亏,一旦出现损失,拒不执行合同履约,想方设法让企业承担风险。

(二)一般分包商认为国有企业注重维护自身形象,害怕缠闹事件给企业信誉造成不良影响,导致个别分包商明知诉求不符合客观实际,仍坚持采取先闹再说策略,认为闹得狠了,企业早晚会以妥协换和谐,历史上也曾有过施工企业迫于信访考核和维稳压力,最终为息事宁人,花钱买平安。

第四章 如何有效规避分包商缠闹事件发生

有效预防和减少因分包工程引起的缠闹访事件,施工企业必须要不断加强分包管理,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缠闹访问题发生。

(一)严格劳务分包程序,确保分包行为合法有效

强化分包管理是预防和减少分包商发生缠闹访事件的根本。施工企业要按照“谁引进、谁负责,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严把分包商准入关,严格分包资质审查,建立健全分包商准入档案库,定期开展分包商评级工作。把抗风险能力弱,施工管理经验不足,有不良信誉记录的分包商予以清退。规范招投标、劳务分包合同签订等项工作,杜绝先干活,后签合同现象发生,确保分包行为具有合法性。

(二)精细现场管理,确保实现双赢

要精细施工现场管理,杜绝以包代管的粗放式管理方式,防范风险隐患。首先就要强化现场管理人员责任意识,多帮助、指导分包商加强内部管理,有效规避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可防性风险或因人员机具设备调动不合理,出现窝工、返工现象等使成本费用增加问题,确保实现双赢。工程建设存在复杂性、多变性的特点,一些上访事件,多因口头约定引发,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及时做好现场工作量签认等工作,对劳务分包合同外增加的工作内容,要及时签订补充协议,避免口头约定。另外,合同实施过程中,要做好工程预付款的使用监督工作,采取编制实名工资表等措施,保证农民工按时足额拿到工资。

第五章 分包商疑难缠闹访事件的应对措施

有效平息化解疑难不良闹访行为,是确保企业利益不受损失和拥有良好创效发展环境的保障。

(一)强化沟通协调 形成工作合力

在化解分包商反复缠闹访事件时,应及时层层明确一抓到底的领导包案责任制,定期组织召开情况分析会,建立专门调处台账,积极主动做好证据证明材料的收集工作,确保有理、有力、有节地平息不良事件。对牵扯企业,单位、部门较多,短期内难以化解的疑难闹访事件,运用项目管理,深化协调联动机制,上级部门要及时明确责任,协调所属同级相关单位、部门一揽子调处解决。对涉及“三跨三分离”信访事项,要积极协调,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与帮助,搭建良好沟通平台,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开展化解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不良影响。

(二)教育疏导与法制手段相结合 规范信访人行为

虽然分包商缠闹事件大都与个人重大经济利益息息相关,很难靠单纯的说教解决纠纷、化解矛盾,但强有力的教育、疏导与法律法规的震慑作用相结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注重运用法治方式,积极协调公安、企业治保部门对有过激行为的违法闹访者进行约谈、训诫,对既不接受处理意见、又不走司法程序,仍坚持过高要求,执意以组织缠访、闹访的方式,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挑头人,必要时要协调公安部门依法将带头堵门滋事违法人员予以处理和打击,对其他参与人员给予批评教育。

参考文献:

[1]中原油田预防和处置非正常上访的意见.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意见》.

[3]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的意见》.

[4]《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及《信访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