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之我见

2017-07-03段中斌

企业文化·下旬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政治工作者基层政治

段中斌

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在思想观念、内容载体、教育方式、管理方式、实效以及企业文化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只有在继承中创新,在开拓中前进,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为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思想保证。

一、在思想观念上的创新

要从全局上、战略上谋划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观念,以适应变化了的形势,跟上时代的步伐。当前,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职工的价值观念和取向发生位移。针对此,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做到心中有数,采取积极正确的方式与方法,有针对性地做好员工的心态调整,增强其荣辱意识、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从而引导员工敬业爱岗,无私奉献,使员工真正做到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

二、在内容与载体上的创新

要从单纯的思想道德教育转变为与科学文化教育相结合的方法上来,以转变员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虚无”认识。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内外部环境以及生产力、生产关系等都在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对于企业基层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与外延、形式与载体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老一套的说教及旧有形式已明显落后。作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从实际出发,深入其中,克服并脱离空洞说教,掌握职工思想活动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在内容及载体上充分创新,采取积极倡导基层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开展学习心得评比、知识竞赛等,或增加组织学习、宣传、教育的趣味性和融合性,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员工群众的需求,有的放矢地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三、在教育方式上的创新

受越来越崇尚个性化主义思潮的影响,导致有的员工理想不明确;而在诱惑与权钱面前,态度不坚定。面对日益复杂化与矛盾渐趋突出化的员工思想状况,对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课题。新的形势下,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在教育方式上应首先研究、了解工作对象的认知结构,力求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寻求工作突破口,克服脱离实际的空洞说教,摆脱单纯依赖就事论事的说教式、注解式,进而转为诱导式与解惑式,努力创造出丰富多彩和为员工所广泛接受的新形式与新方法,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四、在管理方式上的创新

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并渗透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思想政治工作已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避免思想政治工作游离于经济建设之外,成为“口号”或“虚设”,需以分公司各部门为落脚点,建立可操作性强和可量化考核的工作制度,变“虚”为实,“虚”事真抓,激发职工的参与热情,从中提高管理意识和思想政治工作效能,从而使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涵盖企业管理工作,使思想教育与行政管理、思想引导与行为规范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教育中有管理,管理中有教育,教育落实到管理中,管理上升为教育。

五、在实效上的创新

针对当前基层部门的工作特点,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正确把握好方向,努力追求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建设互为促进的效果与效用。作为企业的基层部门,职工在年龄、文化、性格、爱好、思想水准、道德观等方面都不一致。因受工作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在思想政治工作上应本着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和爱护人的原则,平衡心理,缓解矛盾,使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落到实处。通过有情操作和物质化相结合,真正发挥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明理知情的疏导功能、稳定人心的凝聚功能以及团结鼓励的激励功能。

六、在企业文化上的创新

思想政治工作虽从属于企业文化范畴,但要防止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代替思想政治工作的偏见。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不尽相同,员工的奋斗目标也会存有差异。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者应着力把规范员工工作行为作为企业文化培育的立足点,一方面努力形成民主、团结、和谐、宽松的工作氛围,使员工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另一方面要形成一種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员工处处感受到关心、理解和信任,进而产生主人翁责任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从而折射和塑造出良好的员工整体精神风貌,达到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两者互为促进,用文化合力推动企业生产力的健康发展。

企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只有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注重实效,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把握住以上环节,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少做应景文章,努力开辟和探索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与良方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机与活力,才能为企业改革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及思想保证。

猜你喜欢

政治工作者基层政治
基层巡览
办公室政治
水泥处理的基层和亚基层再生沥青性能研究
政治工作者的选拔与培养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政工人员综合素质的调查及对策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走基层
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素质探析
基层治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