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教育歧视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

2017-07-03路明洁

青年时代 2017年17期
关键词:身心发展危害

路明洁

摘 要:在我国的许多中小学校都存在着教育歧视现象,学生的身心健康由此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教育歧视侵犯了学生接受公平义务教育的权利。本文在对教育歧视的概念进行澄清,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以及不良影响,从而呼吁中小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应该清醒的认识教育歧视带来的危害,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从源头上扼制教育歧视的发生,从而使学生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使我国教育事业得以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教育歧视;身心发展;危害

目前,在中小学校园,部分学生尤其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常常受到不公平对待,突出表现为教育歧视。虽然在《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中对不公平对待学生的行为都做了明确规定,但在实际的实施中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

例如,2011年10月中旬,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搞教育“创新”,把学生按领巾的颜色分成两类:学习好的学生戴红领巾,学习不好或者调皮的学生戴绿领巾。无独有偶,“绿领巾”事件发生后,内蒙古自治区著名中学的包头市二十四中,将130件背后印有“包24中优秀生,翔锐房地产”字样的红色运动服,发放给初二、初三年级成绩前50名的学生和学年成绩进步特别快的学生。教育不平等现象比比皆是,上述教育歧视事件虽然只是目前教育领域里教育不平等表现的冰山一角,却深深地刺痛社会的神经。

一、教育歧视的概念

教育歧视是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后天努力无关的个人特征的评价。[1]根据这个定义,对一个学生的评价要看他后天的努力程度,而不是他的天赋,家庭出身,民族,性别,身体上的先天特征,国籍或所在地区等因素。如果这些与后天努力无关的因素在教育过程中得到了正的或负的价值,就可以说发生了教育歧视。贾婀娜在《教育歧视现象的审视与反思》中提到所谓教育歧视,指教师凭借制度赋予的权力和自身的优势地位,通过语言、动作、情感上的排斥、蔑视或者无视的态度,对学生进行精神和心理伤害的行为。教育歧视的主体是指发出教育歧视行为的相应责任承担者。在学校,最主要的教育歧视是教师对学生的歧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师在自我身份的心理认同上有一种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凌驾于道德准则之上,并盲目放大职业身份职责,而由此造成一起又一起教育歧视事件。不良的心理状态和不准确的自我心理定位是教师实行教育歧视的内因,也是当前中国教育歧视事件屡禁不止的根源所在[2]。

二、教育歧视产生的原因

1.偏见与刻板印象

所谓“偏见”(prejudice)指的是对于根据错误或不完全的信息概括而成的可辨识团体的敌对或负面态度。偏见的一个典型的表现是“刻板化”(stereotype),即把同一个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一个人,而不管团体成员的实际差异。教育在偏见心理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导向作用:有些偏见可以通过教育过程得到呈递和延续,而良好教育理念的贯彻则可以起到消除人与人之间偏见和盲从心理的作用。

2.应试教育模式

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核心的应试教育模式,由于单纯以学生考分和学校升学率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不仅加大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压抑了学生的兴趣爱好,而且无形中在学校、学生、家长和教师当中形成了“歧视差生、拒绝弱校”等恶性循环。评判教育和受教育结果的唯一标准变成了能否在考试中获胜,这是对以“育人”为导向的教育理念的严重歪曲,片面强调教育的工具理性,忽视了教育的价值理性、道德要求和审美要求。由此引发的诸多人性扭曲现象、歧视心理和变态心理是比较多见的。

3.教育体制转型期的制度不规范

随着社会变迁,我国当前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型加速期,教育体制改革的也在发生改变,当前的首要问题是寻求新时期教育发展制度创新,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建立着眼于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教育体制框架,逐渐形成全社会公认的教育理念,确定规范化的教育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制度转型过程中所出现的诸多由制度不规范引发的各种教育问题也是导致教育歧视出现的重要因素,如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城市失业人员的再教育问题、民办教育等。这就需要从根本上调整政府、学校、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强化政府宏观管理、培植教育市场体系。

4.教育产业化倾向引发的利益碰撞

教育的产业化倾向是另一个引发我国教育歧视现象出现的较重要原因。教育的产业化某种程度上揭露了教育的公益性和工具性之间存在矛盾。当下产业化倾向的教育观引发诸多社会问题,教育歧视就是其中之一。在教育产业化的趋势下教育机会的获取越来越功利化,教育的门槛越来越高,对一些家境贫寒的学生形成歧视,许多学生不堪承受高额学费不得不中途退学,教育不在作为一种公共的福利,处于弱势的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受到歧视,并未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3]。

三、教育歧视对学生的危害

1.教育歧视侵犯了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不管是优生还是差生都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学校和教师对差生的歧视与这一要求背道而驰,是一种违法行为。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差生”需要学校、老师和同学更多的帮助、支持和理解。然而,现实学校生活中,一些“差生”却遭遇着种种歧视,使他们的自尊心一次次地受到挫伤,长期在这样的氛围中,他们的身心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表现在:在学习方面,对学生的歧视态度或行为,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厌师、厌学的心理,导致成绩下降,形成恶性循环:越差越歧视,越歧视越差。

2.教育歧视阻碍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学生的心理尚处于发展阶段,还未成型,对学生的歧视态度或行为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发育,形成心理障碍。对差生的歧视是精神上的体罚,它将伤害学生的自尊和自信。长期的嘲讽、恐吓、侮辱等语言或对学生不闻不问,会使得学生产生强烈的自卑和抗拒心理,严重的歧视使得学生走向两个极端:或是极度自卑,产生封闭心理,將来无法适应社会,生存艰难,成为社会的包袱;或是桀骜不驯,产生逆反、报复心理,将来成为社会的潜在危险。[4]另外,学生在教育链条中处于弱势地位,教育歧视势必造成学生内心的恐慌,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严重伤害。严重的教育歧视还会导致学生出现一些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社交和场所恐怖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等,对学生的人格发展造成极大的障碍,甚至对学生长大成人后的发展埋下祸根,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教育歧视造成的影响可能会持续终生。

3.教育歧视影响学生正确思想的形成

尽管大力提倡师生平等,但有些教师仍然过分维护自身的教师权威,这种潜在的师生地位的不平等,会使学生产生“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意识,形成逃避和虚伪的风气,学生的主体意识被抹杀,其个性思考以及创新能力并未得到良好的发展。教师对学生地位的歧视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学生处于不安之中,因此无法集中精力投入学习,造成学生学业成绩下滑,此外,教育歧视下,教师很容易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及评价过程和方式的人文性,没有去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从未造成学生带来较大心理压力,使其自卑,厌学甚至逃学,这些无形中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带来负面影响。

四、教育歧视的防止措施

一是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歧视的对象一般是差生,因此全面彻底推行素质教育,除了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还要增加社会知识的教育,更要加强学生深造的能力培养、心理训练,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训练和培养,这样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教育能够在同一学校里得以实施,就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空间,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多选择,学校才真正有能力来实施因材施教,使学生各有所长。差生有特长――差生也就不差了。

二是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他们,正确看待他们,遵循“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原则,善待每一个学生,为学生创设一个平等和谐的学习和发展的空间。这些做法无疑将会对消除教育歧视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消除教育歧视,必须对教师的素质进行培养。

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教师应该追求轻松愉快的心境、昂扬振奋的精神、平静幽默的情绪、豁达的心胸、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更良好的心理素质,使自身的人格丰满。如果教师自身心理素质不健全,人格有偏移将会给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带来直接的负面影响。其次,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教师是教育的中坚,教育的目的是育人,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政府、社会和学校也应当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大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增长教师知识和提高教师能力的力度,为教师职业素养和各方面综合能力的提高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是制定完备的教育法律规范是消除教育歧视的法律保障。消除教育歧视需要法律来捍卫,要使人们遵循教育规律办教育,仅靠人们的自觉性还远远不够,必须采取一定的强制措施,即制定完备的教育法律规范,用法治取代人治,来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

因此,教師工作者必须更加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用更加端正的态度、更加健康的教学方法关注与教育学生。国家也应该用更明确的法律法规来确保教育歧视现象的少发生,加强法律对教育事业的保障和促进作用,确保教师职业的纯洁性。同时,就教师自身而言,必须不断加深对国家法律法规的理解,树立法律观念,用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指导本职工作,坚持依法执教。

参考文献:

[1]崔卫国.论教育歧视[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2005(1).

[2]贾婀娜.教育歧视现象的审视与反思[J].教学与管理,2016(24).

[3]冯跃.教育歧视之文化谈[J].教育科学研究,2010(3).

[4]康慧敏.浅谈我国中小学校园歧视现象的危害、成因及对策[J].社会研究,2014(03).

猜你喜欢

身心发展危害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药+酒 危害大
酗酒的危害
尊重幼儿发展规律,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