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及应对机制研究

2017-07-03张涛

青年时代 2017年17期
关键词:应对机制宗教信仰现状

张涛

摘 要: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科学的信仰对大学生健康成人成才至关重要。当前,宗教信仰逐渐渗透到大学校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信仰宗教,对于此现象,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大学生理性看待和正确处理宗教信仰。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及成因,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应对机制,这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信仰及正确三观,也关系到高校的和谐稳定及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對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应对机制

一、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及原因

宗教信仰作为一种社会思想意识,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及各种思潮的出现,特别是随着国内大量宗教场所,团体,网络信息及书籍的出现,社会上信仰宗教的人越来越多,这也逐渐渗透到高校中,被很多大学生所接受,它对大学生思想及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为准确了解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本人在2016年选取南阳师范学院 ,南阳理工学院,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南阳医学高等专业学校,南阳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宗教信仰抽样问卷调查,被调查对象涵盖了文史哲、理工科、艺术、农学、经济学、管理学、医学等多个学科,其中,学历构成以本专科为主,民族结构以汉族为主,每所高校发放问卷表10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表464份,从调研的具体情况来看,当前,大学生宗教信仰呈现出如下现状。

(一)有部分大学生信仰宗教

在464份有效问卷中, 目前信教的学生有28人, 占总数的6.03%,无宗教信仰的学生有436人,占总数的93.97%;其中,有15人信奉佛教,有6人信奉伊斯兰教,有5人信奉基督教,有2人信奉道教,这说明大学生宗教信仰多元化。此外,还出现了一些党员、团员信教现象。另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中宗教信徒所占比例在3%-4%之间”[1],这说明当前高校出现了部分学生信教现象,对此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

(二)大学生了解宗教途径多样化,新媒体成为重要途径

对大学生接触宗教的具体途径进行调查显示,大学生了解宗教的途径主要有:阅读宗教书籍,浏览网络宗教信息,接触教职人员、宣传单及广告,接触家庭宗教聚会,朋友及街坊介绍。特别是新媒体的出现,方便了手机微信,微博等大量宗教信息的传播及扩散,成为大学生了解宗教的重要途径。

(三)大学生参加宗教活动具体情况

调查显示,仅有两成左右的大学生是经常参加宗教活动的,这在基督教表现最为明显,其余的大学生很少或基本不参加过宗教活动,这也说明,大学生参加宗教活动较随意,并没有形成固定仪式或活动规则。

(四)大学生宗教信仰原因多元化

调研显示,大学生信教,多数是由于家庭影响,通过感情上的认同而信仰宗教,并且形成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原因还有:国际国内大环境,社会“宗教热”现象的出现,宗教思想文化,校园环境,大学生自身理想信念弱化、感情受挫、学习压力及经济困难等各种问题。

二、大学生宗教信仰应对机制

(一)高度重视大学生宗教信仰,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大学生信仰宗教对他们的思想及行为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它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因此,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一定要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大学生理性看待和正确处理宗教信仰。一是对于信教学生而言,要加强党的宗教政策教育,它是马克思政党对待宗教的总的态度、原则,对信教学生进行此项教育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引导信教学生处理好信仰自由和依法信教的关系,有助于引导信教学生在国家宗教政策及法律允许范围及场所内活动,有助于引导他们不非法传教及信仰邪教。二是对于“望教者”,他们多半对我国宗教政策及常识一知半解,有的仅是对宗教思想文化感兴趣而已,因此,加强党的宗教政策及常识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就非常有必要,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它全面阐述了宗教的产生,发展,存在的根源及消亡的条件,它深入阐述了宗教的来源及本质,为此,可以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党的宗教政策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如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征文比赛,宣传展板等等,它有助于消除大学生对宗教的神秘认识,有助于大学生辩证理性看待宗教及信仰。三是建立宗教事务快速处理联动机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这有助于及时预防及制止校园内非法传教及聚会活动,为此,要努力构建班级党员及干部→辅导员→院系主管领导→学校网络中心、保卫处等宗教事务快速处理联动机制,依法打击校园内非法传教、聚会、发展宗教徒等现象;依法加强网络监管,及时介入并清理非法宗教言论,维护好校园网络环境。

(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信仰

大学生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强,易受各种前卫思想文化的影响,如“面对突如其来的的多种价值选择是,学生容易接受新鲜、前卫的思想文化,包括宗教”[2]。因此,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对大学生进行各种思潮、价值观及宗教信仰的专门辨析,有助于大学生理性的分辨和看待这些前卫思想文化,有助于他们树立科学信仰。为此,一是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辩证、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方法论、人生观教育,这样有助于大学生正确分辨有神论和无神论的区别,从而树立科学的信仰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它是克服大学生精神空虚,思想迷茫,信仰缺失最有力的武器,为此要加强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并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如邀请专家开展理想信念报告会,举办理想信念专题讲座、开展形式与政策教育等。三是加强宗教知识教育,如开设宗教讲座,宗教选修课,开展宗教知识竞赛,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宗教的辨析,这样有助于引导大学生辩证理性的看待宗教及信仰。

(三)多关注大学生内心需求及心理健康

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学业,情感,就业,生活,交友等各种各样实际困难, 当他们依靠个人力量无法解决而又缺乏社会支持系统时往往会逃避现实,悲观绝望,精神麻痹,甚至于寻求神灵庇护,这是他们信仰宗教的重要原因。 此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良心的沦丧,损人利己现象等随处可见,这些丑恶现象也易使大学生思想迷茫,精神空虚,易产生信任及信仰危机。为此,思政工作者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多关注大学生在生活、学业、就业、情感、交友等方面的实际需要,從而为他们自由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及发展平台。此外, “精神迷茫无所依托、 心理困扰无处疏泄, 是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心理基础和主要原因”[3],为此,思政工作者要多关注大学生内心需求及心理健康,特别是在他们遇到较大挫折或心理困惑时,要采取多种途径对他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如心理辅导和咨询,团体辅导,心理健康讲座、班会等等,这些都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心理调适和适应能力,也有助于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人文关怀,而不至于逃避现实,寻求神灵庇护。

三、结束语

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树立科学正确的信仰对大学生自身健康成人成才至关重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承担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工作,对于当前高校出现的大学生宗教信仰现象一定要足够重视,要不断深入研究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及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大学生理性看待和正确处理宗教信仰。事实证明,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党的宗教政策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及多关注大学生内心需求及心理健康有助于引导大学生辩证理性的看待宗教信仰,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科学正确的信仰思想,对于促进大学生未来发展至关重要,这也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工作的成效,对于促进高校的和谐稳定,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忠瑶,刘才刚.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11):106-107.

[2]赵宗宝,卢亚君,王兆云.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2(6):103-104.

[3]熊英,周行,赵磊.青年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及应对策略[J].青年探索,2011(03):74-75.

猜你喜欢

应对机制宗教信仰现状
分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面临的新问题及其法律应对机制
宗教信仰自由不是宗教信仰神圣
西佛东渐宗教信仰对六朝人面纹瓦当的影响
当代中青年宗教信仰问题一瞥——从上海M佛友QQ群调研谈起
《谷魂》与傣族的宗教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