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

2017-07-03甄伟

青年时代 2017年17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大学生

甄伟

摘 要:随着国际化的快速发展,多元化文化对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带来一定的冲击。面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当代大学生,要做好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迎接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发展。通过对目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现状的研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提高我国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有效性。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党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加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十分重要。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现状

(一)观课程的开设不完善

目前我国高校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设计上不够完善,学校和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教学也不够重视,目前来看无法满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的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要课程的一般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类专业上,例如河北美术学院只有在公共课部才有完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影响因素

根据目前我国高校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设计情况来看,很多因素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的因素,其中包括学校不重视、与职业发展无关、学生自身不喜欢等因素。

绝大部分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无关,不能够给学生提供专业的技能,无法满足就业的需要。其次是很多学生不喜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程,可以从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中看出来,目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内容单一,不具有吸引力,教学模式比较传统,没有新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然不会喜欢一门较为枯燥的理论课程。

当然,从另一方面也同样能反映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的因素,大部分学生觉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是没有太大作用。既不会影响就业,也不会提升修养、磨砺性格。显然,大部分学生的思想是错误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经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几十年发展形成的具有鲜明特点的核心价值观,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价值诉求,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实践理论。

二、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非专业教学不够重视

目前我国高校非思政专业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程设置上普遍存在不够重视,一般是将党中央的文件为中心,传递给学生文件精神,没有合理完善的课程设计既教学规划。其次在结业考核上也不够重视,一般教师圈出重点,学生临时复习基本都能合格。结果就是难以引起学生的重视。

(二)教学模式单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教学教师一般是思政辅导员,辅导员一般是非专业的师范学校毕业,教学形式及教学理念不够先进,甚至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念书似的将教材知识和党中央文件信息在课堂上念一遍,既不管学生是否接受,也不管学生学习情况。

(三)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不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较为枯燥的理论知识,但是它具有丰富的历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几十年的历史经验总结出来的。教师在教学过程忽略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历史、内涵、作用的深入认识,导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不够。

三、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紧密相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国人的美好愿望,也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及中国进步的重要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梦的具体体现及基本要素,其内在是统一的,社会主義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奋斗的核心力量与支撑精神。当代大学是“中国梦”实现的主力军,必须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认清中国梦实现的重要任务,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让学生认清国家精神、民族精神,让当代大学生具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积极培育和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策略

(一)学校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

据调查,河北各大高校基本上都设置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院系。各大高校要充分利用本校的资源,利用本校的思政院系的教学经验和教学体系促进非思政专业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教学体系的设立。学校思政教学的教授经常举行座谈会,讨论如何进行非思政专业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办法。其次,各大高校可以借鉴兄弟院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体系,改善本校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的进步与发展。

(二)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也是学生学习成败的关键。根据对河北省各大到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情况的调查了解,教学教师一般是各院系的辅导员,缺乏专业的教学培养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因此,各大高校要从教学教师出发,积极地培养教师的专业技能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教师可以参与学校教职工的党中央文件精神学习,并要求积极发言,教师可以参与到市级省级等各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会议及学术研讨会,拓宽教师的视野及思维,增强学生的业务能力。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深入认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积累的宝贵财富,要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意义。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是十分有意义的。教师可以从中国近代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入手,让学生清醒的认识中国近代社会主义发展历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爱国情绪。其次,通过艰苦卓绝的历史来告诉学生人生是一样的,需要奋斗,经历千辛万苦,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在丰富的经验中走向成功,积极地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刻苦耐劳的优良品质。

五、结束语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十分重要。各大高校要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有序有目标的进行。教师要积极地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入创新的教学模式及创新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的投身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中。从而做到对大学生有效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黄修文.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J].红河学院学报,2016, 14(5):123-125.

[2]郝丹丹,王婉玲.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综述[J].山西青年,2016(10).

[3]陈静静,周贤群.抗战精神与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人力资源管理,2016(9):139-139.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