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需求本位视域下公益慈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索

2017-07-03杨奇维

青年时代 2017年17期

杨奇维

摘 要:当前,公益慈善领域专业人才培养才刚刚起步,尤其是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需要与行业需求接轨,同时也需要满足学生自身价值需求。笔者所在学校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作为一所民办本科院校,一直致力于打造产学研与职业发展一体化通道,构建完整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率先开展了公益慈善四年制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本文从“需求本位”角度出发,对其在公益慈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介绍梳理,以期为公益慈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相关参考。

关键词:公益慈善;需求本位;本科人才培养

近年来,我国公益慈善组织在数量、规模、实力方面都发生显著变化,而人才匮乏是公益行业的普遍性“痛点”。专门人才的缺乏归根到底还是教育的培养方式没有达到行业的需求,就目前的现状来说,慈善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专业人才十分紧缺。1从长远来看,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一个行业的人才供给问题,在大学开设相关课程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是最为有效、长远的方法之一。尽管教育部尚未批准设立“公益慈善”相关专业,但已经有少量高校进入这块拓荒领域,开始了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探索。以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为例,作为一所独立本科学院,学院坚持校企合作、特色定位、以学生为主的办学理念,率先开设公益慈善四年制专业方向,在公益慈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大胆探索和创新,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内容等方面逐步确立起“需求本位”的公益慈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从而力求避免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结构化的供需矛盾,希望能够对我国高校未来开展公益慈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起到借鉴作用。

一、公益慈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产品设计的起点和依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亦是如此。当前,公益慈善组织和慈善事业快速发展,人才需求存在很大缺口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培养出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专业人才才是关键,对公益慈善本科教育来说,通过对行业、学生、学科需求分析,有助于了解公益慈善行业需要什么能力素质的人才、学生对公益慈善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以及从公益慈善专学科建设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帮助高校厘清“应培养怎样的人”,“怎么培养人”,从而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由“供给者本位”向“需求者本位”转变。

(一)行业需求

人才培养首先要回答“到哪里去”的问题,即社会对公益慈善领域的人才需求是什么?据《中国公益慈善行业专业人才现状调查报告》披露,基金会员工中工作经验在3年以下的占了近70%比例。80.3%的公益机构管理者认为招募到满意员工的难度很大。项目管理、筹资劝募和公关传播被认为是最紧缺的三类专业人员。在与一些公益慈善组织负责人、HR交流中,笔者也发现用人机构更期待小本们招到即用,能够快速胜任岗位,并具有较高的公益人格。简言之,业界对公益慈善专业人才的期待是“一专多能”的管理通才。即擅长某一管理技能(筹款、项目开发、公關传播等)同时通晓公益慈善一般政策法规和运作特色。以上分析表明,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及其规模化、专业化程度的提升,要求社会能够稳定地提供专业化、职业化的人才,然而在“供给侧”——国内高等教育的现有专业目录体系中,并没有与公益慈善有关的专业设置,因此,高校从需求出发,开设公益慈善专业势在必行。因为,用规范化、规模化的方式培养人才,可以为行业提供专业化、职业化的一线管理和操作人员,推动公益慈善行业从业队伍年轻化、专业化建设,促进我国公益慈善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学生需求

近来,中山大学社工本科专业停招引来舆论一片哗然,但停招的背后恰恰需要高校反思人才培养体制是否适应当前市场,是否满足学生自身的需求。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因此要客观分析公益慈善专业学生的专业选择动机和他们的发展需求,从而更好的激发他们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职业认同感。

按照马丁·特罗的指标,我国在 2002 年就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在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高校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应由“供给者本位”转变为“需求者本位”。也就是说,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其实施过程中,校方不能再如以往那样忽略受教育者的期望、偏好和需求等,只从教育者的角度一厢情愿地设计和操作,而应尊重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围绕学生的成长需要重新分配学校的资源,引导学生自我成长。2南工大浦江学院公益慈善专业方向的学生大部分在刚入学时候对公益慈善专业的概念是模糊或未知的,学生不知道这个专业是要学什么,将来工作去向哪里?这些疑问学校会在第一学期通过专业导论课、讲座、实地参观等形式给予一一解答,从而真实反映公益行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现状并充分调动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

学校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自主权,开通了学生转专业的便利渠道,并结合学生自身兴趣开设相关课程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力求毕业生不仅有较好的专业实操能力,还有较好的通用性。同时,专业价值观的培养和塑造贯穿整个大学四年,这也是从学生需求出发,降低公益人才高流失率的风险。总之,高校学生群体的多元化趋势应受到教育者的高度重视并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中。

(三)学科需求

公益慈善管理是一门以公共管理为主干,与社会学、工商管理等学科有交叉的学科。在学科基础课程设置上,应以公共管理类课程为主,兼顾社会学、工商管理等相关课程。3而当前我国公益慈善管理在学科专著教材和师资力量方面都存在短板问题。深圳大学社会管理创新研究所执行主任罗文恩通过亚马逊中国网站搜索发现,非营利与公益慈善领域的中文书籍极其缺乏。同时,国内高校从事公益慈善领域研究与教育的教师主要来自社会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学与法学等学科背景,少数教师具有商科经历,而真正慈善或者非营利专业出身的博士可谓凤毛麟角。4因此,在现有条件下创新培育新学科,既不可急功近利,也不能墨守成规。公益慈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创新应在充分了解了学科需求的基础上进行。

二、“以需求为本”构建公益慈善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

公益慈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应主动适应行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又要从学生自身需求出发,因材施教,正确引导,而不是单向传授,同时积极应对解决公益慈善管理的学科发展问题。南工大浦江学院分别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实践教学内容等几个维度做出回应,积极构建“需求本位”的公益慈善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设计模块课程体系,满足社会对公益人才的专业性需要

首先是根据在学界和业界的需求调研,根据市场思维导向设计对应行业岗位需求的重点课程模块。学院组织专业教师到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开科技大学、台湾佛光大学等高校进行学习调研,了解这些学校公益慈善类课程教学情况。2014年11月,学院还派出三名教师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慈善学院考查,详细了解该院公益慈善专业课程设置、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经验和做法。此外,学院还召开了由南京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的专家学者和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基金会中心网、上海宋庆龄基金会等公益慈善组织的负责人参加的公益慈善管理专业建设研讨会,听取专家对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了解行业对公益慈善专业人才在素质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等方面的需求。在进行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几易其稿,拟定了公益慈善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以需求导向为基本思路,突出“工本位”的教学理念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色。按照行业对人才素质、知识和能力结构的需求,学院瞄准公益慈善行业对项目管理人员、劝募人员和公关传播人员的需求,聚焦打造“项目管理和评估”、“筹资原理和技巧”、“公益公关和传播”等重点课程模块。

其次学院突破单纯的“专业视域”和单纯的“知识视域”,从培养“又博又专”的管理通才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能够帮助其形成基本的人文修养、职业素养、思想视野和精神感悟的课程。构建了包括社会创业、咖啡红酒、音乐鉴赏等第二课堂拓展模块来满足学生多样化和个性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正如学院所说“我们所做的不只是考虑学生在校的四年,我们更多的考虑对学生四年以后的影响。”

第三构建进阶培训模块。学生在大一大二完成基础通识课程和提升专项能力的重点课程模块后,进入大三后,学院根据学生自身兴趣和特长,开发进阶式训练营课程模块。该课程模块采取自主报名,面试筛选的程序,启用精英化小班培训。除了讲授,课程还采用工作坊、实地参访、实战演练、学员分享等多种教学形式,学生与行业内公益专家可以面对面进行交流学习,获得公益导师教练式指导和帮助。在整个课程设置中体现了融合、实践、凝聚和高强度四大特色。融合即公益慈善专业能力与职场素养相结合;实践即模拟工作环境,培养学生实战经验;凝聚即自我管理,分享总结,互帮互助,团体活动;高强度即演练汇报,反思总结,高强度锻炼成长。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解决职场就业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二)开展校社合作,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

與特色重点课程模块相匹配的是配备一支高质量的实践教师队伍。学院通过“社企介入”校社合作育人模式,实行“双师教学”,包括一门专业核心课安排全职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共同上课,满足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习需求,所聘请的B角教师均来自公益机构第一线的资深专家或在相关领域有着多年丰富经验的实务派,可以把鲜活的实战经验和行业动态发展带到课堂上。

这种产学合作模式不仅停留在AB角授课形式上,还进一步延伸至筹资、传播、项目等核心课程开发、教材编写等合作项目上,以及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和就业方面的指导及资源对接的合作上。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不断推进公益慈善本科教育的学科建设。

此外,学院还安排专业年轻教师在假期到公益机构、企业相关部门探访调研实习实践,打通高校和行业企业人才流通渠道。这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构有效地解决了青年教师“从学校门到学校门”缺乏实践背景的问题。

(三)以“项目带动教学”,注重实践教学的创新

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的重要环节。学院围绕以项目带动教学的思路,实施全过程项目教学和案例教学,将开展中的公益项目纳入教学内容,引入教学过程,实现边学边做,实践中不断修正和提升的目标。同时在校内举办公益项目设计大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省、市、区乃至全国性的公益创投大赛和公益机构的品牌项目活动,提升学生实操的“经验值”。同时,学院还设置了灵活的短学期实习制,为学生的集中实践、实习提供充足的时间。以学生为本,就要真正追寻并满足他们的兴趣、差异,制定有利于个人成长的教学计划,培养他们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学院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分别给大一至大四的学生设计不同形式和专业要求的实习实践活动。大一大二以假期社会调研为主,大三以课程实践和专业实习为主。大四则根据对学生生源地和自身意愿的调研并匹配定点公益机构的需求,统一安排为期6个月的毕业实习。

为此,学院积极拓展校内外实训基地,先后建立了校内的慈善商店实训基地,推行学分制,店长制以及合伙人制,激发学生社会创新的热情。校外则与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江苏华侨公益基金会、凤凰江苏等组织对接成立实训培养基地,安排学生到实训基地训练和到社会组织顶岗实习。

整个教学体系的搭建围绕正在进行的项目开展,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善于思考、敢于创新的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岗位职业能力。

三、建立激励保障机制,确保教学活动持续发展

为了保证和促进需求本位的公益慈善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进行和可持续发展,学院建立了一系列激烈保障机制。

(一)实训基地协议机制

校社双方通过签订实训基地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对于社会组织来说,可以有源源不断稳定的实习人才引入。对于学校而言,可以为学生提供稳定、高质以及有针对性的实习就业平台。提升学生实习的专业性,强化学校和实习单位对学生的督导、反馈和评估实习效果,为构建校社合作长效机制奠定了基础。

(二)专项可持续性合作机制

在校社之间打造由学生主导或者参与的具有传承性的品牌公益项目。诸如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的“一个鸡蛋的暴走”项目、上海真爱梦想基金会的“梦想教练计划”、南京十方缘老人心灵呵护中心的“口述历史”等公益项目,这些项目均由公益组织与学院长期合作开展。例如学院从2014年开始连续3届支持学生团隊参加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主办的“一个鸡蛋的暴走”运动筹款类公益活动。从大三到大一,一届一届传承,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身体力行体验了整个公益项目的流程,并发挥聪明才智将课堂上所学的筹款技巧和方法运用到实践中。运用新媒体手段创新性地在校园组织策划了奔跑吧校园、水果义卖等各种线上线下筹款活动。通过建立这种长期项目合作机制,将项目品牌化可持续运行,确保了项目化教学的长效持续发展。

(三)教学质量评估机制

学院在以需求为本,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基础上设计课程体系的同时,加强对教学运行过程监控和评估体制的建设,会在课程开设前、中期和后期召开学生反馈座谈会,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期待和对课程效果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同时,还组织校督导教授随听课程,给予课程中肯评估。从而促进学院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培养的学生更加符合用人单位需要。

(四)自主项目学分激励机制

建立与完善激励机制,规定学生要修满一定的自主项目学分,学生在大学四年中从事志愿者实践工作、参与任何公益社会实践以及其他社会技能的证书获得均可纳入自主项目学分中,同时在评奖评优中也可以折算成综合绩点。从而有助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以及就业竞争力,激励机制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缩短学生从“社会人”转为“职业人”的时间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结语

公益慈善本科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从行业需求、学生需求、学科需求出发对公益慈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是满足多元化公益慈善行业人才需求、解决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结构化的供需矛盾的一个有效途径和有力探索,对推动公益慈善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有重大意义,当然,最终效果如何,还要接受行业的考核。南工大浦江学院目前还有一年才有毕业生,后期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反馈机制,做好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研反馈、做好用人单位的反馈和毕业生个人的反馈调研评估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叶云峰.试论慈善公益的现状、问题与发展途径[J].《科教文汇》2015.311.

[2]陈亚玲,谢凤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必须转向需求者本位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2.2.

[3]谢家琛. 加快公益慈善的人才培养促进公益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民政》2016.20.

[4]罗文恩.除了欠学科设立的东风,推行公益慈善本科教育还缺什么《公益慈善学园|慈善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