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睡虎地秦简《日书》词语补释

2017-07-03张国艳

殷都学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简文秦简生子

张国艳

(济南大学 文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2)

睡虎地秦简《日书》词语补释

张国艳

(济南大学 文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2)

《日书》;衣污;必赏毄囚;鬼;不正

《日书》是古代民间通行的选择时日、占断吉凶的便捷实用手册。“日书”篇题和“日书”文献始见于1975年底发掘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简,为考古新发现。睡虎地秦简《日书》有甲乙两种,甲种《日书》有166枚简,正反面书写,乙种《日书》有257枚简,单面书写,“日书”标题位于乙种《日书》最后一枚简的简背。睡虎地秦简《日书》材料公布晚于同墓出土的法律类文献,首见于1981年出版的《云梦睡虎地秦墓》,虽当时被定性为“唯心主义的天命论的产物”[1],但仍引起学界关注。事实上在睡虎地秦简材料发布之初,季勋先生已指出《日书》类文献的价值:“这类书籍的存在,证明了秦不禁卜筮书。从其内容曲折反映了一些社会状况,以及从古文字研究角度来看,这一部分竹简也还有一定的价值。”[2]此后河北定县、甘肃放马滩、湖北印台等地出土的相近内容的简牍多参照睡虎地秦简《日书》得以命名,目前《日书》出土已有近30批。

睡虎地秦简《日书》发布时间早,研究成果多,文字隶定、释文解读已然成熟。我们在研读《日书》的过程中,发现睡虎地秦简《日书》中有的文意解读尚有讨论的余地,现对《日书》中《生子》和《生》篇中的四则字词略作补释。

《生子》篇和《生》篇内容基本一致。《生子》见于甲种《日书》,由10枚简构成,简文分栏,每简六栏,形式整齐,以六十甲子记日,占断每日出生的婴儿的命运;“生子”是自有标题,位于简140简首。《生》篇见于乙种《日书》,由11枚简构成,简文连写,贯通一体,从甲子日开始,至癸亥日结束,中间脱庚子、乙巳、甲寅三日占辞,载有五十七个干支日出生的婴儿命运。

1.衣污

(1)甲子生子,少孤,衣污。(睡甲140正陆)

该简见于甲种《生子》篇。《生》篇“甲子”条占辞作:

(2)甲子生,少孤。(睡乙238)

《生》篇未有与《生子》篇“衣污”对应之词。

吴小强先生将“衣污”译为“穿肮脏的衣服”[3]。

睡虎地秦简《生子》篇还有命运为“污”的占辞。

(3)庚子生子,少孤,污。(睡甲146正叁)

吴小强先生将“少孤,污”译为“小时候是个孤儿,身体肮脏。”[4]王子今先生认为“‘污’,指身为下层劳动者。……所谓‘污’,又指生存于社会底层者所承担的劳作。”[5]新近出版的《秦简牍合集释文注释修订本(贰)》注释引用王子今先生的训读意见,未作断语[6]。

睡虎地秦简《生》篇、《生子》篇对婴儿命运的占断涉及生活状况、身体状况、社会地位、喜乐爱好、人品德行等,而未有与穿着有关的占辞。

睡虎地秦简出土于楚地,《生》篇、《生子》篇的词语使用有楚地特点,当为楚系《日书》的内容*如《生子》《生》篇占辞中的“媚、宠”具有楚系用语特点。也有学者据两篇占辞的此类词语,将两篇与楚地地域特征、民俗信仰系联,如《生子》篇简146正贰有“庚寅生子,女为贾,男好衣佩而贵。”刘信芳《秦简〈日书〉与〈楚辞〉类征》认为“贾”当释作巫。《九歌·云中君》王逸注“灵,巫也。楚人名巫为灵子。”可知屈原之父给屈原取名,字灵均,当以楚国《日书》为根据。屈原好衣佩,亦见之于《离骚》,屈原之名与字,主要决定于宗教方面的因素,并因对生辰吉日之祟拜,影响到屈原一生性格的形成。《江汉考古》1990年第1期,第62—63页。王志《屈赋文献中的服饰问题》指出所谓“好衣佩而贵”是预言此日生男子有适合从事政治的天赋,容易达于富贵。从历史看,楚国的大贵族、大官僚也都很注重衣佩之美。所谓“贵”显然是指政治上的发迹。《长江学术》2013年第2期,第149—154页。再如《生子》篇简144正贰有“戊子生子,去其邦北。”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指出“‘去其邦,北’,是说离乡向北方远行。这与云梦所处地理方位有关。当时楚地之人‘去其邦’,当然以为北方中原地方最富有文化吸引力。”第279页。,《日书》甲种的抄写者是楚人[7]。楚简中“衣”“卒”二字形体意义之间存在关联,李守奎先生指出“楚简之卒,大多读为衣,当是衣字异体。”[8]黄文杰先生指出“‘衣’与‘卒’字形混同的现象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战国文字中楚简‘衣’写作‘卒’字的现象比较突出,有的在衣上加一点,有的加一小横,作为饰笔”[9]。陈斯鹏先生指出“楚系文字‘卒’字形通常是被当做‘衣’字使用的,习读作﹛衣﹜。”[10]刘信芳先生认为“卒”“衣”之间有意义的关联:“卒”之本义源于“染衣题识”,与衣之本义有联系,则“卒”之歧读为“衣”应属义近歧读[11]。

我们认为《生子》篇“衣污”之“衣”可作“卒”字解,“衣污”即“卒污”,“污”之义即王子今先生所说“身为下层劳动者”,也就是地位低贱的意思,“卒污”即终生地位低贱。

终生地位低贱的占辞,睡虎地秦简《日书》其他篇章也有出现:

(4)危,百事凶。生子,老为人治也,有(又)数诣风雨。(睡甲79正壹)

《孟子·滕文公上》有“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说法,“老为人治”的意思是终老受治于人,也即终生地位低贱之意。

综上,简文“甲子生子,少孤,衣污”的意思是甲子日生子,少时孤苦,终生低贱。

2.必赏系囚

(1)丁未生子,不吉,毋(无)母,必赏毄(系)囚。(睡甲143正肆)

该简见于甲种《生子》篇。《生》篇“丁未”条占辞作:

(2)丁未生,不吉,贫,为人臣。(睡乙243)

两条简文均言丁未生子不吉,从书写布局看,“必赏毄(系)囚”与“为人臣”对应。

整理者“赏”后括注“尝”,无注;刘乐贤先生从之[12],吴小强先生亦从之,将“必赏毄囚”译作“一定曾被关进监狱。”[13]王子今先生指出“‘生子’预言即言‘曾被’,于理不通。当读作‘必赏(常)毄(系)囚’,……此外,‘赏’又与‘当’通。必‘赏(当)毄(系)囚’的理解,亦优于‘赏(尝)毄(系)囚’。”[14]新近出版的《秦简牍合集释文注释修订本(贰)》“赏”后括注“尝”,注释引王子今先生论及此条简文所谓“生子,不吉”,可能是兼言“母”与“子”的观点[15]。

古书中“赏”读为“尝”常见,简文“赏”如果作此训读,则“尝系囚”这一行为的语义指向当为生子之“母”,简文语义完整表述便为“丁未生子,不吉,毋(无)母,(如有母),必赏系囚。”睡虎地秦简《日书》中这种假设复句的简略表达方式并不罕见,如“曲门:前富后贫;五岁更,凶。(睡甲125正贰)”“五岁更,凶”的意思是五年要改建,如果不改建,凶;再如“六月己未,不可以襑新衣,必死。(睡乙115背)”“不可以襑新衣,必死”的意思是不可襑新衣,如果襑新衣,必死。但是,如此理解,则确如王子今先生所言,简文“丁未生子,不吉,毋(无)母,必赏毄(系)囚”包含了母子命运。这与同篇其他占辞仅占断婴儿命运不同;而且,与乙种《日书》“为人臣”的差异也较大。

综合来看,我们认为王子今先生所言“‘赏’又与‘当’通。必‘赏(当)毄(系)囚’的理解,亦优于‘赏(尝)毄(系)囚’”的解释应更为合理;这种训读使得占辞皆述婴儿命运,与全篇占辞和谐,且囚徒是奴仆来源的一种,与《日书》乙种“为人臣”也有语义关联。

文献中有“必当”连用而表示对将来必然发生事件预判的语句:

(3)今子且致我,我且言子之夺我珠而吞之,燕王必当杀子,刳子腹及子之肠矣。(《战国策·燕策三》)

(4)公曰:“得晋侯将以为乐,今乃如此。且吾闻箕子见唐叔之初封,曰‘其后必当大矣’,晋庸可灭乎!”(《史记·晋世家》)

综上,简文“丁未生子,不吉,毋(无)母,必赏(当)毄(系)囚”的意思是丁未生子,不吉利,婴儿失去母亲,将来一定会被羁囚。

3.鬼

(1)己巳生子,鬼,必为人臣妾。(睡甲145正陆)

该简见于甲种《生子》篇。《生》篇“己巳”条占辞作:

(2)己巳生,兇(凶),为臣妾。(睡乙238)

两条简文均言己巳生子为臣妾,从书写布局看,“鬼”与“兇(凶)”对应。

整理者注释曰:“鬼,疑读为猥,鄙贱。”诸家多从之。吴小强先生释文“鬼”后括注“丑”,即繁体“醜”字,将“鬼”译作“长得丑陋猥亵”[16]。

“猥”之卑贱义,中古汉语才有用例。《汉语大词典》“鄙陋;卑劣”义项,首证为晋姚嵩《重上后秦主姚兴表》;《汉语大字典》“猥”之“鄙陋”义项,首证为《抱朴子·外篇·百里》。以语素义为“鄙陋;卑劣”构成的词,也出现于晋之后,如“猥人、猥拙、猥酒”等。整理者将“猥”释作“鄙贱”与“猥”词义发展历程不太协和。

《生子》篇有简文:

(3)丙寅生子,武以圣。(睡甲142正陆)

“圣”即聪明,可见所生婴儿的智力水平是《生子》篇占辞的关注内容。

4.不正

(1)丁卯,不正,不然,必有疵于前。(睡乙238)

(2)丁卯生子,不正,乃有疵前。(睡甲143正陆)

《生》篇、《生子》篇两处简文文字相近。

不正,诸家均无注。吴小强先生将例(1)译作“在丁卯日生产孩子,孩子出生体位不正。不是这样的话,肯定是产妇的阴户有疾病。”将例(2)译作“丁卯日生孩子,出生体位不正,产妇阴道口受损伤。”[17]可见,吴小强先生认为“不正”是婴儿出生时的体位不正,并把后文“有疵于前”“有疵前”处理成因婴儿出生体位不正对产妇造成的身体的伤害,使得占辞归结于某日生子对婴儿母亲发生影响的占断,这与《生》篇、《生子》篇其他简文占断婴儿的命运不同。

刘乐贤先生指出“本篇及‘盗者篇’习见‘有疵于某’的句子,‘于’后一字为‘腰’、‘臂’、‘足’等人体部位。本条‘前’当训为人体部位。在中医古籍中,‘前’可以表示前阴与寸部两个部位。‘有疵前’,是有病于前部的意思。”[18]“前”指身体部位,非但指“妇女阴户”,还可指寸口处。所以,“有疵于前”“有疵前”可作为对所生婴儿身体状况的占断。《生》篇、《生子》篇有简文:

(3)丙辰生,必有疵于体。(睡乙245—246)

(4)丙辰生子,有疵于体而恿(勇)。(睡甲142正伍)

这两例简文中的“有疵于体”皆指婴儿自身有“疵”,吴小强先生将例(3)译作“在丙辰日出生的孩子,身体肯定有疾病。”将例(4)译作“丙辰日出生的孩子,身体有病,但十分勇敢。”[19]

既然“有疵于前”可以是对婴儿身体状况的判断,那么“不正”当非指使产妇阴道口受损的“出生时体位不正”,其所关联对象同样也应是婴儿本身。此外,刘钊先生指出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癃,痛于脬及衷……日壹【饮】,三日,病已。病已,类石如沙从前出”中“前”所指阴部,是男女皆包括的泛指,进而指出“‘前’在出土文献中并不专指女子的阴部,男子阴部也可以称‘前’。”[20]由此可见,将“前”解作阴部,“有疵于前”“有疵前”也可以是对婴儿身体状况的描写。

《生子》篇对于婴儿命运的占断内容主要涉及生活状况如“饮食急”“后富”“贫而疾”“少孤”“去父母”“毋(无)冬(终)”,身体状况如“长大”“美”“生(眚)于目”“有疵于体”“有疾”,社会地位如“为吏”“事君”“肉食”“为人臣妾”“污”,喜乐爱好如“好水”“好乐”“好女子”“好言语”“好家室”“耆(嗜)酒”“好衣佩”“好衣剑”,人品德行如“武”“谷”“恿(勇)”“孝”“闻”;另有笼统的“吉”“凶”和少数其他占断内容。其中全篇涉及人品德行的简文有19条,占全部占辞的1/3。《生》篇的占辞状况基本相同。

睡虎地秦简《日书》中有:

(5)宇东方高,西方下,女子为正。(睡甲21背壹)

例(5)中的“正”,整理者训为“主”,古书中或作“政”。学者多从之。晏昌贵先生认为在古代“正”也是一种品行,与“邪”“奇”相对。“女子为正”,似指妇人恪守妇道[21]。新近出版的《秦简牍合集释文注释修订本(贰)》注释引整理者、晏昌贵先生的说法,未作断语[22]。

我们认为《生》篇、《生子》篇中的“正”解释为品行不端*当然,睡虎地秦简《日书》中“女子为正”的“正”或如整理者所言,训为主,“女子为正”也即女子为家主。放马滩秦简《日书》乙种简290“□胃(谓)登于上而望于下,吾心且忧,吾肠且□,□□□□若□□□,室毋大正,必有□者。”简文中的“大正”或可为大家长之意。,符合两篇占辞注重对婴儿命运品行进行占断的篇章格局。

综上,简文“丁卯,不正,不然必有疵于前”的意思是丁未生子,孩子品行不端,如果不这样,寸口处也一定有疾病。“丁卯生子,不正,乃有疵前”意思基本相同,只是弱化了“有疵于前”的语气。

[1]《云梦睡虎地秦墓》编写组.云梦睡虎地秦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22.

[2]季勋.云梦睡虎地秦简概述[J].文物,1976,(5).1-6.

[3]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M].长沙:岳麓书社,2000.106.

[4]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M].长沙:岳麓书社,2000.105.

[5]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280.

[6]彭浩,刘乐贤等.秦简牍合集释文注释修订本(贰)[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395.

[7]大西克也.从方言的角度看时间副词“将”“且”在战国秦汉出土文献中的分布[A].纪念王力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论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52-158.

[8]李守奎.楚文字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12.

[9]黄文杰.秦至汉初简帛文字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123-124.

[10]陈斯鹏.楚系简帛中字形与音义关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260.

[11]刘信芳.古文字歧读释例[J].安徽大学学报,2008,(5).79-86.

[12]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181.

[13]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M].长沙:岳麓书社,2000.105.

[14]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282.

[15]彭浩,刘乐贤等.秦简牍合集释文注释修订本(贰)[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393,396.

[16]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M].长沙:岳麓书社,2000.103,106.

[17]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M].长沙:岳麓书社,2000.205,106.

[18]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183.

[19]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M].长沙:岳麓书社,2000.250,106.

[20]刘钊.读《吕氏春秋》札记一则[A].上古汉语研究(第一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21]晏昌贵.《日书》札记十则[A].楚地出土简帛文献思想研究(一)[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304-341.

[22]彭浩,刘乐贤等.秦简牍合集释文注释修订本(贰)[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411.

[责任编辑:邦显]

2017-01-10

张国艳,女,山东德州人,济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汉语词汇语法研究。

H131

A

1001-0238(2017)02-0105-05

猜你喜欢

简文秦简生子
玉 佩
在“简文深教”中提升阅读教学效率
云梦睡虎地秦简,让秦史“活”起来
简文深教,让阅读更加有效
处暑
90后空巢老人
清明
秦简“识劫 案”发微
送你一片风景
秦简《吏道》、《为吏》所见格言疏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