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

2017-07-01王书华

新课程·中旬 2017年5期
关键词:教学现状微课初中语文

王书华

摘 要:针对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较深入研究,同时结合微课教学的基本思路与经验总结出可行性较强的应用措施,其中包括利用微课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利用微课来向学生展示课文结构、利用微课来引导学生感受教学意境以及利用微课来组织反馈评价等等。

关键词:微课;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在我国的中小学课程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其不仅可以将课程知识更加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同时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氛围变得更加轻松有趣。基于此,为了将微课的教学价值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教育者应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来制定出科学化的微课教学方案。

一、微课教学的基本思路

简单解释,微课所指即教育者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来设计出时长在五至十分钟左右的教学视频,以供学生自行下载学习。此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学资源的实际作用,而且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系统化地完成学习任务。如今,伴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微课教学方式也出现了明显变化,在之前的教学视频基础上额外增加教学课件、课后习题以及教学反思等多项内容,进一步完善初中语文课程的资源数据库。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与学习能力精准地查找课程信息,全面降低语文课程难度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

二、微课教学的具体应用

1.利用微课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初中语文课程教材中包括很多经典的文章,其中蕴含非常丰富的思想情感。然而,由于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认知水平比较有限,因此他们很难凭借自己的能力来准确理解文章中所蕴含的情感内容,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语文课程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教育者可以运用微课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出真实的学习情景,将课程教学内容直观生动地展示给学生。例如,教授《黄河颂》这一课程时,由于很多学生都没有看到过黄河美景,因此他们无法准确理解作者想要通过文章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内涵。为此,教育者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来为学生播放一段黄河美景的视频片段,让学生直观看到黄河的壮丽,在强烈的视觉刺激下,学生会对文章内容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从而加深他们的印象,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2.利用微课来向学生展示课文结构

教授《穷人》这一课时,对于初中生来说,此篇文章的结构过于复杂,如果仅凭课堂中的有限时间就想让学生完全理解掌握文章内容,是具有较大难度的。为此,教育者可以科学利用微课教学模式,将课文中的某个内容作为教学切入点,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在《穷人》这篇文章中,最独特的即结尾部分:丈夫终于作出了收留两个孤儿的决定,当桑娜拉开帐篷,丈夫看到并排而坐的四个孩子时,他的心中是怎样想的呢?他是否会埋怨妻子没有事先和他商量呢?他是不是会夸赞妻子的这一举动呢?作者并没有给我们准确的答案,教育者可以借此机会来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作者为什么没有写出准确的结局呢?你觉得是写出来好还是不写出来好呢?通过这一问题,学生的探讨积极性被充分激发出来,托尔斯泰并没有将文中主人公的美好心灵用文字加以展示,而是通过留白的方式让读者自行判断。由于“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教育者可以通过这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文学艺术效果来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

3.利用微课来引导学生感受教學意境

在初中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利用微课教学模式的影音演示功能,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让他们对于文章内容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更加深刻的认知。例如,教授《赤壁》这一课程时,教育者可以通过微课在课堂中创设真实的教学情景,让学生观看一段《赤壁之战》的视频,在课堂中营造出真实意境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充分利用语文课堂中的每分每秒。

4.利用微课来组织反馈评价

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在初中语文课程中应用微课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变得更加高涨,从而主动参与到由教育者所设计的各类教学活动中。为了能够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微课教学模式的教学价值,教育者应当从如下方面着手来组织反馈评价活动:首先,教育者要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动态化表现,例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能力、求知欲望以及学习自信等;其次,教育者要通过课后测评的成绩来观察学生的学习效率是否有所提高。此外,教育者还要合理调整评价模式,例如观察评价、交流评价、座谈评价以及书面评价等等,从多个角度入手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

参考文献:

[1]赵世博.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

[2]陈宇.浅谈初中语文借助“微课”教学的“攻势”与“守势”[J].七彩语文,2015.

编辑 孙玲娟

猜你喜欢

教学现状微课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