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沁水煤田固县井田主要可采煤层及煤质特征分析

2017-07-01

山西建筑 2017年15期
关键词:硫分沁水含煤

张 瑞 胜

(山西省煤炭地质114勘查院,山西 长治 046011)



山西省沁水煤田固县井田主要可采煤层及煤质特征分析

张 瑞 胜

(山西省煤炭地质114勘查院,山西 长治 046011)

以大量钻孔成果数据为基础,通过钻探取芯、数字测井等手段对井田范围内主要可采的3号、15号煤层在横向平面上的厚度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利用煤质化验数据及测井曲线相对比的方式对15号煤层在垂向上的煤质特征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号煤层全区稳定可采,为低灰、特低硫、高发热量之无烟煤,15号煤层全区稳定可采,为低灰、高硫、高发热量之无烟煤。

煤田,井田,可采煤层,煤质特征

1 井田概况

固县井田位于山西省南部沁水县境内的固县乡一带,行政隶属分别归柿庄镇、固县乡、端氏镇、胡底乡所辖。井田总体形态近一正方形,面积约120 km2。

山西省地处华北古板块内部,属于典型的板内构造。华北断块区吕梁—太行断块沁水坳陷东与太行山隆起相接,西以霍山隆起为界,其北为五台山隆起带,南与中条山隆起带毗邻。晋城矿区位于沁水坳陷东部次级构造单元沁水复式向斜南段,主体在晋(城)—获(鹿)断裂带的西侧。固县井田位于晋城矿区的中部(见图1)。

2 地质工作

1991年—2015年,井田内先后进行了煤炭普查、详查、勘探地质工作,井田内及边界外围总计施工探煤钻孔96个,累计钻探进尺79 000余米,测井实测米78 500余米。按照MT/T 1042—2007煤炭地质勘查钻孔质量标准验收,钻探全孔质量评级甲级孔63个,乙级孔26个,丙级孔7个;测井全孔质量评级甲级孔95个,乙级孔1个;全孔综合评级甲级孔60个,乙级孔29个,丙级孔7个,甲级孔率63%,甲、乙级孔率达93%。

在煤层质量方面:勘查施工的96个钻孔共见可采煤层220层,其中钻探优质层165层,合格层50层,不合格层5层;测井优质层220层。综合评级优质层165层,合格层50层,不合格层5层。其中,3号煤层优质层61层,合格层13层;15号煤层优质层72层,合格层20层;15下煤层优质层6层,合格层3层。

综上所述,井田内及周边钻孔及煤层质量可靠。

3 含煤地层

本井田含煤地层主要为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煤层主要分布于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和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含煤地层总厚平均145.79 m。共含煤层10层~19层,一般15层,煤层总厚平均为11.96 m,含煤系数为8.20%;其中含全区可采煤层2层(3号,15号),可采煤层总厚平均为9.37 m,可采含煤系数6.43%。

3.1 山西组(P1s)

地层总厚度41.52 m~65.85 m,平均51.06 m。一般含煤3层,自上而下编号为1号,2号,3号,煤层平均总厚6.58 m,含煤系数12.89%,可采含煤系数12.34%。其中3号煤层位于本组下部,厚度大且稳定,全区可采;1号,2号煤层分别位于本组的中部和顶部,均不可采。

3.2 太原组(C3t)

地层总厚度78.62 m~116.80 m,平均94.74 m。含煤11层,自上而下编号的有5号,7号,8-1号,8-2上号,8-2号,9号,11号,12号,13号,15号,16号,煤层总厚平均5.21 m,含煤系数为5.50%,可采含煤系数3.56%。其中位于本组一段顶部的15号煤层,煤层稳定,全区可采;15号煤层的分叉煤层15下及16号煤层分别在井田的中部及中东部零星可采,其余煤层均不可采。

4 可采煤层特征

4.1 3号煤层

位于山西组的下部,上距K8砂岩平均40.01 m;下距K7砂岩平均8.91 m。下距15号煤层平均89.80 m。煤层厚平均6.30 m,一般含1层距底板1.24 m左右较稳定的平均0.28 m厚的泥岩夹矸。纯煤厚平均6.02 m。煤层结构简单,其煤厚变异系数Cr=11,为全区稳定可采煤层。煤层总体为自西北至东南相对较厚,西南、东北及东部边界处相对较薄。

煤层顶板为砂质泥岩、细粒砂岩,底板为泥岩、砂质泥岩。

该煤层属稳定型,为本井田主要可采煤层之一。控制及研究程度均较高。

4.2 15号煤层

位于太原组下段的顶部,上距可采3号煤层平均89.80 m。K2石灰岩为其直接顶板。煤层厚平均3.03 m,局部含1层~2层泥岩夹矸,夹矸厚平均0.25 m。纯煤厚平均2.78 m。煤层结构简单,为全区稳定可采煤层。煤层总体为东北部和西南部厚,东南部较薄,分部呈北西、南东向条带,该带煤层变薄,分叉出15下煤层。15下煤层上距15号煤层平均1.80 m,煤层厚平均0.74 m,结构简单,11个钻孔见可采点,可采系数约50%,属零星可采煤层。

15号煤层顶板为石灰岩,局部含泥岩伪顶;底板为铝质泥岩、泥岩、砂质泥岩。

该煤层属稳定型,是本区内主要可采煤层之一。控制及研究程度均较高。

5 煤质特征

5.1 3号煤层

原煤水分(Mad)平均为1.84%,浮煤水分(Mad)平均为1.05%。原煤灰分(Ad)平均为16.12%,为低灰煤;总体以低灰煤为主,中灰及中高灰煤在井田内零星分布。原煤挥发分(Vdaf)平均为8.63%,浮煤挥发分(Vdaf)平均为6.86%,为特低挥发分煤。原煤硫分(St,d)平均为0.40%,为特低硫煤,以特低硫煤为主,低硫及中硫煤在井田内零星;浮煤硫分(St,d)平均为0.38%。原煤干基高位发热量(Qgr,d)平均为29.320 MJ/kg,属高发热量煤;浮煤干基高位发热量(Qgr,d)平均为32.419 MJ/kg。

3号煤层为低灰、特低硫、高发热量之无烟煤。可作为动力用煤、气化用煤、合成氨用煤和民用煤;经浮选后平均灰分降为7.49%,全硫含量平均为0.38%,也可作为高炉喷吹用煤;用途广泛。

5.2 15号煤层

5.2.1 总体特征

原煤水分(Mad)平均为1.84%,浮煤水分(Mad)平均为0.98%。原煤灰分(Ad)平均为19.89%,为低灰煤;以低灰煤为主,中灰煤分布在井田中、西部附近,中高灰煤分布在井田中西部零星分布;浮煤灰分(Ad)平均为5.87%。原煤挥发分(Vdaf)平均为9.14%;浮煤挥发分(Vdaf)平均为6.20%,为特低挥发分之无烟煤。原煤硫分(St,d)平均为3.65%,为高硫煤。以高硫煤为主,中硫煤、中高硫煤在井田内零散分布;浮煤硫分(St,d)平均为2.79%。根据各种硫测试结果,15号煤层以硫化物硫为主,其次为有机硫。洗选后煤中硫分含量大幅度降低。原煤干基高位发热量(Qgr,d)平均为27.259 MJ/kg,属高发热量煤;浮煤干基高位发热量(Qgr,d)平均为32.447 MJ/kg。

15号煤层为低灰、高硫、高发热量之无烟煤。经洗选后可作为动力用煤、民用煤。

5.2.2 垂向变化分析

井田内15号煤层因平均厚度为3.03 m,其中只有22个钻孔进行了上下分层采送样化验,因此,本次对这22个钻孔上下分煤层煤质化验成果进行了详细统计,统计项目主要有:原浮煤灰分、原浮煤硫分、原浮煤低位发热量、原浮煤固定碳、夹矸及底板硫分等(见表1)。

表1 15号煤层煤质特征分层统计表

上分层:原煤灰分(Ad)为10.64%~35.26%,平均为19.01%;浮煤灰分(Ad)为4.16%~8.94%,平均为5.90%。原煤硫分(St,d)为2.48%~7.12%,平均为3.94%;浮煤硫分(St,d)为1.96%~4.39%,平均为3.21%。原煤干基低位发热量(Qnet,d)为21.16 MJ/kg~31.21 MJ/kg,平均为27.26 MJ/kg;浮煤干基低位发热量(Qnet,d)为31.44 MJ/kg~33.36 MJ/kg,平均为32.43 MJ/kg。原煤固定碳(FCd)含量为54.46%~83.20%,平均为73.03%;浮煤固定碳(FCd)含量为84.70%~90.20%,平均为88.53%。夹矸全硫(St,d)含量为0.65%~7.61%,平均为3.40%。

下分层:原煤灰分(Ad)为11.11%~38.69%,平均为21.68%;浮煤灰分(Ad)为4.01%~10.50%,平均为6.86%。原煤硫分(St,d)为1.72%~9.76%,平均为4.07%;浮煤硫分(St,d)为1.87%~4.69%,平均为3.32%。原煤干基低位发热量(Qnet,d)为19.64 MJ/kg~30.12 MJ/kg,平均为26.44 MJ/kg;浮煤干基低位发热量(Qnet,d)为30.73 MJ/kg~32.57 MJ/kg,平均为31.79 MJ/kg。原煤固定碳(FCd)含量为50.75%~82.80%,平均为71.68%;浮煤固定碳(FCd)含量为81.84%~90.29%,平均为87.44%。夹矸全硫(St,d)含量为1.05%~12.16%,平均为3.87%。

底板全硫(St,d)含量为0.22%~12.70%,平均为4.24%。

由以上统计结果可知,15号煤层在纵向上自上而下灰分及硫分逐渐增大,低位发热量及固定碳含量逐渐减小;15号煤层夹矸到底板全硫含量自上而下逐渐增大。

6 结语

本文以井田内所施工钻孔的钻探取芯、数字测井及煤质化验等数据资料为基础,研究分析了主要可采的3号,15号煤层在横向平面上的可采性及煤层厚度变化的规律性;利用煤质化验数据及测井曲线对比成果研究分析了15号煤层在垂向上煤质特征的变化规律。通过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山西组的3号煤层为结构简单的全区稳定可采煤层,为低灰、特低硫、高发热量之无烟煤;可作为动力用煤、气化用煤、合成氨用煤和民用煤,经浮选后可作为高炉喷吹用煤;用途广泛,潜在开发价值巨大。

2)太原组的15号煤层为结构简单的全区稳定可采煤层,为低灰、高硫、高发热量之无烟煤;经洗选后煤中硫分含量大幅度降低,可作为动力用煤、民用煤。

3)15号煤层在纵向上自上而下灰分及硫分逐渐增大,发热量及固定碳含量逐渐减小;15号煤层夹矸到底板全硫含量自上而下逐渐增大。

[1] 杨志华.山西沁水煤田东部煤质特征研究[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3(3):159-160.

[2] 李 霞.沁水煤田永和井田煤层煤质特征分析与评价[J].华北国土资源,2013(6):68-71.DOI:10.

[3] 乔庆峰.山西沁水盆地郑庄井田3#煤层特征分析[J].江西煤炭科技,2016(2):71-74.

[4] 董 红,侯俊胜,李能根,等.煤层煤质和含气量的测井评价方法及其应用[J].物探与化探,2001,25(2):138-143.

[5] 杨东根,范宜仁,邓少贵,等.利用测井资料评价煤层煤质及含气量的方法研究——以和顺地区为例[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10,33(4):262-265.

[6] 刘鑫明,刘树才,姜志海,等.利用测井参数分析煤质灰分[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2(2):132-134.

[7] 高鉴东,傅雪海,刘爱华,等.沁水盆地和顺15#煤层煤质参数的测井响应预测[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5,35(1):50-55.

[8] 刘 贝,黄文辉,刘素平,等.沁水盆地南部煤中黄铁矿赋存特征及成因机制[J].煤炭科学技术,2014(1):226-229,232.

[9] 闫 伟,王水利,杜美利.大峰矿下组煤五煤煤质变化及其分布规律[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6(5):42-45.

[10] 陈中山.自然伽马曲线在地层划分、煤层对比中的应用[J].中国煤炭地质,2016(6):78-82.

Analysis on coal seam and coal quality of the main recoverable coal seam in Guxian mine of Qinshui coal field in Shanxi

Zhang Ruisheng

(ShanxiCoalGeologicalProspectingInstitute114,Changzhi046011,China)

On the basis of a lot of achievements in research and drilling data, by coring drilling, by means of three digital logging, the thickness of 15 # coal seam in horizontal plane change regularity was analyzed, and use of coal quality analysis data and well logging curve comparison results of 15 # coal seam in vertical variety patterns of coal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are analyzed. The result shows: 3 # coal seam in the stable recoverable, as low ash, low sulfur, high calorific value of anthracite coal, 15 # coal seam in the stable recoverable, low ash, high sulfur, high calorific value of anthracite coal.

coal field, mining field, recoverable coal seam, coal quality features

1009-6825(2017)15-0058-03

2017-03-09

张瑞胜(1982- ),男,工程师

P624

A

猜你喜欢

硫分沁水含煤
滕南煤田洗精煤硫分的管控
沁水盆地煤层气采出水防渗处理新工艺推广
浅谈煤焦分析准确度的几个小问题
原烟气SO2浓度与燃煤硫分的关系初探
基于工程实践的火电厂含煤废水集转措施探讨
含煤地层的边坡开挖稳定性分析及防护研究
高低硫煤配洗调控生产实践研究
昭苏盆地含煤地层沉积环境及聚煤规律研究
煤层气AVO响应特征研究在沁水盆地的应用
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井抽油机偏磨防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