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探讨

2017-07-01罗绒

科技视界 2017年6期
关键词:学科馆员学科服务高校图书馆

罗绒

【摘 要】高校图书馆结合本身的状况,在寻求高效管理方式和策划设计的方向上,以“融入学院、走进专业、深入科研”为基础,让嵌入式服务方式为奋斗目标,经过小而精的专业服务基础特色发展多层次的学科服务。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学科服务

近些年,学科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在服务方面发展的一大特色。好多普通高等院校都渐渐地发展了学科服务的这项工作,然而学科服务是一种全新的图书馆服务方式,并且每个馆实际情况不同,那么发展的学科服务也各具有特色化特征。而作为普通高等院校其各个方面前提所制,在发展学科服务时条件缺少与目标实现之间的不协调成尤为突现,并且能够借鉴的行之有效的案例更为缺少。所以,探求普通高等院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特效發展图径,就能有主要的参照价值,并于实施学科服务执行也拥有重大意义。

1 学科服务考虑、筹办和相关制度的建立

在我国,普通高校学科服务模式尚没有达到成熟的程度,所以本人认为学科服务如想获得成效首先必须要确定其服务方式、工作责任和管理模式,来寻求合理化管理和设计。因此按管理学方向而论,改进管理有助于达成不浪费资源和达成高效目标。本着高效果和高效率为根本点,通过学习和总结,根据自己馆的实际状况,来确立我馆的“融入学院、走进专业、深入科研”的学科服务目标,接着利用在内珍选与在外招收委托学科馆员发展服务。

1.1 学科服务管理方式的确定

根据上面树立的目标,来确定我馆学科服务采用“挂靠模式”管理方式,由馆长直接领导、负责信息参考咨询服务的副馆长主管业务方面工作(一个学科馆员又任学科服务助理)。学科服务依靠于参考信息咨询部,特点是业务工作比较集中,能够比较有用的摆拖部门制约、岗位离散的弱点。在明确管理方式架构下确定《学科馆员职位责任》,以确定学科馆员的工作水平、业务责任、范筹与内容。还有,我馆凭借所依托院部的师生人数明确了“多对一”与“一对一”两种学科服务管理方式,前一种是多名学科馆员对一个院部服务,后一种是一名学科馆员对一个院部服务。另外,我馆还开展了学科馆员联合服务方式(招集院部资料员,学生等可作为连系员和信息专职人员)和“特邀馆员”方式。这样不仅能够快速获得院部的最新要求,而且能够广泛联系各院部的师生,并相互配合来确保服务水平和提升效果。综上,确立岗位责任有助于对学科馆员的成果进行标准化评测,明确工作方式并更具有操控性和指引意义。

1.2 学科服务基础和学科服务成员的建立

我馆确立于“小而精”的开展方式,专致于服务的专业化和深度化,来开展学科服务。但由于学科馆员的人数和专业水平不够等因素,刚开始的学科馆员只有当作学科联络员,因此我馆学科服务的开始阶段具有先明的摸索特性。2012年,我馆依据学校以“学科建设”为蓝图的发展目标,来准备学科服务工作,招收有专业背景的人员筹办学科服务队伍。随之确立了院部学科服务基础、凭着“学科服务基础”品牌的模式,来促进学科服务施行,专致于特性化、深度化的学科服务。

2 学科服务工作具体的施行和成效

2.1 走进院部:构建服务纽带、确立和改进反馈体制

提升学科服务现状的基础是“号准脉”,号脉不好就不能走进院部,进不去院部就不可能并入主干,那更不能融入中间,直至容易引起弯路走了不少。因此构建通畅的信息沟通渠道、确立和完备信息反馈体制,是“走进院部”的起步。因此,我馆着重注重宣传、交流和调查需求这几方面,以“电话一微信—QQ群一短信—当面咨询”为重要交流手段。为缩短距离感,首先让馆长率领学科馆员走访服务学科、院部的师生且开展交流座谈会,与此同时,发送学科服务宣传页、名片等材料。确立在学科建立、专业现状发展和动态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问答方式、走访等沟通了解读者的学科要求,了解用户对信息资源的个性化需求,来迅速组成特色报告、制定针对性服务方法、上门走访等多种方式积极应对,争取师生的好感和信用。

2.2 走进学科:明确要求发展个性化服务

学科服务并不是一项全新的服务形式,仅是对固有图书馆服务的巩固与提高。因为我馆学科服务主体依靠参考咨询部,因此,我馆就一些原有的服务信息内容组合后,用学科服务方式推送,例如就拿数据库管理方面来说,以发展学科服务以前的2~3人的专属整合式管理转换成依照学科专属性分别给参考咨询部所分担的学科馆员所管。因此学科馆员更能很好地掌握对应学科信息资源状况和利用情况。与此同时,也依据用户的要求采纳多层次的服务方式,并将学科参考咨询和服务、信息资源建设和管理、师生培训、建立学科服务平台形成学科服务的日常性常态;把融入式的信息教育与科研服务工作,作为学科服务的发展和探索。因此,我馆学科服务重要在于满足用户多层化要求的根基上,供应多内容齐发式服务,形成了一个多维式的交互式网络。

3 存在的问题

我馆学科服务的虽取得一定成果,但我馆施行学科服务也存在一些毛病。例如:学科服务计划设计要进一步完备;学科馆员的职责定位不准确;学科馆员人员建备支柱不够;成绩考查和奖励机制欠缺。

4 结语

学科服务现已成为图书馆在信息环境下发展的主要业务方式。学科服务还具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学科馆员任务重大,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初景利.我国图书馆学科服务的难点与突破.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2(4):l-4.

[2]修薇薇等.基于网络平台的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调查——以211工程院校为例.图书馆杂志,2008(8):41-44.

[3]柯平,唐承秀.新世纪十年我国学科馆员与学科服务的发展(上).高校图书馆工作,2011(2):3—10,

[4]蔚海燕,卫军朝.研究型图书馆学科服务的转变:从学科馆员到学科服务平台[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06).

[5]陆莉.“211工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现状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 2013(04).

[责任编辑:张涛]

猜你喜欢

学科馆员学科服务高校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中的“马太效应”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