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2017-07-01胡琦
胡琦
【摘要】 目的 观察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方法 88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 将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44例。观察组给予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 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7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9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7%,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7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应用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具有明显的效果, 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 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临床上值得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 兰索拉唑;莫沙必利;胃食管反流病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7.080
在临床上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 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工作质量, 它的病程比较长, 并且临床表现不典型, 若不及时进行治疗或者治疗不当均会诱发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现象[1]。本院为了研究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 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分为两组进行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本院2016年1~12月住院部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88例, 将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44例。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2∶22;年龄35~60岁, 平均年龄(52.10±7.41)岁;疾病程度:轻度15例、中度12例、重度17例;文化程度:小学毕业11例、初中毕业12例、高中毕业10例、本科毕业11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1∶23;年龄34~59岁, 平均年齡(51.10±7.31)岁;疾病程度:轻度14例、中度15例、重度15例;文化程度:小学毕业12例、初中毕业11例、高中毕业11例、本科毕业10例。88例患者均符合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标准, 并同意参加研究, 签署知情同意书,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程度、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观察组:给予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 兰索拉唑清晨空腹口服30 mg, 1次/d;莫沙必利餐前口服5 mg, 3次/d, 疗程为8周。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治疗, 清晨空腹口服30 mg, 1次/d, 疗程为8周。
1. 3 观察指标以及疗效判断标准
1. 3. 1 观察指标 根据临床资料,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并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记录。
1. 3. 2 疗效评定标准 以患者的麻醉效果作为本次研究当中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临床总有效率的评价范围:显效:用药治疗后, 患者的反酸、烧心样疼痛缓解, 能正常进食;有效:用药治疗后, 患者的疼痛、吞咽不适、反酸等临床表现逐渐缓解;无效:经治疗后, 患者反酸、烧心样疼痛等临床表现未缓解, 并且有加重的现象。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7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9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7%,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7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胃食管反流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是由以下几种因素诱发:①食管功能出现衰竭现象;②食管括约肌松弛;③血流减少;④黏膜修复能力减退;⑤胃食管动力不足;以上几种现象均会导致患者出现胃食管反流病[2];它的临床表现为反酸、恶心、烧心样疼痛以及刺激性咳嗽[3]。
兰索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 可以抑制患者体内的胃酸分泌, 从而有效的减轻食管黏膜的损伤, 它具有较强的亲脂性和生物利用度, 能迅速的在酸碱环境下将细胞膜转换成次磺酸, 并且还可以抑制胃蛋白酶分泌[4, 5];莫沙必利是一种选择性兴奋受体, 一般作用于平滑肌, 可以释放乙酰胆碱以及加强对食管的蠕动和排出;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以有效的控制疾病的病因, 并减少对食管的损害[6]。
本研究结果中,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7.73%)明显高于对照组(65.9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27%)明显低于对照组(22.7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表明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的临床效果优于兰索拉唑的临床效果。
总之,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采用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具有明显的效果, 能有效改善的临床表现, 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临床上值得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昊. 兰索拉唑联合莫沙比利对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评价. 安徽医药, 2013, 17(4):659-661.
[2] 蔡彦. 兰索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 中国老年学, 2012, 32(10):2068-2069.
[3] 于清喜, 门莉. 兰索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中国民康医学, 2015, 27(16):8-9.
[4] 余锁霖. 兰索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效果观察. 河南医学研究, 2014, 23(11):54-55.
[5] 赵红, 宋晓华, 薛莉, 等. 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 中国医药, 2012, 7(8):979-980.
[6] 陈建平. 小柴胡汤合平胃散治疗胃食管反流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 28(11):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