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企业销售与收款的内部控制研究

2017-07-01李倚天陆梦园崔晓翔郝雨辰

科技视界 2017年6期

李倚天 陆梦园 崔晓翔 郝雨辰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的业务模式和管理模式不断地创新发展。企业要实现其经营活动的预期效果,应从实际出发,按照自身管理的要求,量身定做一套合理的、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并根据市场外部情况、内部发展战略的变化,与时俱进做出调整,来满足内部管理的需要,完成战略目标。

【关键词】商业企业;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

1 内部控制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的业务模式和管理模式不断地创新发展,随之而来的是高风险。2008年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旨在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结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美国COSO委员会发布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认为:内部控制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要素构成,控制环境是指员工的职业道德、个人能力;管理方式方法、人事政策;董事会的经营重点和目标等;风险评估是指识别、分析相关风险以实现既定目标;控制活动是指有助于管理層决策顺利实施的政策和程序;信息与沟通是指能够将适当的信息通过迅速有效的传递系统进行传递;内部监督是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销售与收款循环

在实践中往往会因为企业所在的行业不同、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不同、企业的战略目标不同,因而每个企业的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的程序都不尽相同。本文将从销售与收款循环入手,对商业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分析。销售与收款循环主要是指企业向客户销售商品并收取货款的业务活动。企业存在的根本是盈利,需要不断将股东权益最大化,正是销售与收款循环为企业提供健康持续的现金流。美国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价值链分析理论,企业价值链的基本活动包括企业生产、销售、进料后勤、发货后勤和售后服务五项,其中的销售、发货后勤、售后服务都同销售与收款循环息息相关。这也证明了销售与收款循环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3 ABC公司在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ABC公司为一家商贸企业,主要业务为批发、零售、分销;其销售收款分四个环节:订单处理、签订合同、发货、财务结算。因为公司规模和人员配置等问题,内部控制的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

3.1 没有设置相应的岗位分离制度

ABC公司销售人员身兼数职,从负责开拓市场寻找客户,到签订销售合同、再到回款,一系列的流程由同一人负责,这容易导致业务员利用职务之便进行暗箱操作,私下协商价格,抽拿回扣等。财务部审批销售合同的人员同时兼任填制发票、复核发票、办理发货及退货销售收款记账、销售收入记账、应收账款处理、应收账款对账、坏账核销、销售人员的费用报销等职务。如果发生违规操作,把后来收到的、已作为坏账注销的应收账款挪为己用是极有可能的。

3.2 缺乏客户信用审核系统

ABC公司把销售信用额度的审批授权给了销售部,没有单独设立客户信用审核部, 但销售部没有建立对客户资信调查的系统方法,只是凭客户订单大小、自己和客户的私下关系来评估客户的信用程度,决定客户的赊销额度,没有一套完整的信用评价体系来衡量, 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公司回笼货款埋下财务风险。

3.3 应收账款管理薄弱

ABC公司销售部由于缺乏对客户信用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调查,给客户的赊销额度较随意;财务部也只是形式化的制作账龄表,交由销售部门进行催收,并没有相应的后续跟踪措施,因此账面上应收账款余额很大。应收账款管理信用期控制在90天以内,而ABC公司有些应收账款账龄超过了一年甚至更长。 而另一方面货款不能及时收回,影响了公司现金流。

3.4 发货管理不规范

ABC公司仓储部门根据销售合同编制发货通知单而不是由销售部门编制发货通知单;仓储部装运人员装运货物时没有和出库单上列明的商品名称、数量、规格进行再次核对;发运人和清点人经常在出库单上遗漏签名;没有将其中出库单(财务联)及时交财务部登账;取得对方签收的收货回执后没有及时交给财务部。

通过ABC公司的剖析我们可以发现,仅仅是在销售与收款循环就暴露出诸多风险,而ABC公司的问题在我国中小型商贸企业比比皆是,究其原因主要为:1、内部控制具有固有的限制,存在控制风险。因为在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时,一般企业都会考虑到成本与效益原则,所以即便是“完美”的内部控制,也有可能因为一些情况的出现而导致失控,如企业员工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内外人员勾结等。2、内部控制的责任主体不断扩大。在内部控制产生的初期,会计系统是其控制核心,其责任主体是会计人员、审计人员,这样设定是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现在随着内部控制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发展,企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都是责任主体,都对本企业内部控制负有责任,这样设定是为了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4 风险导向内部控制在我国建立的必要性

上述案例揭示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设计的缺陷或执行中的不足,而我国大部分企业目前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基于政策监管的压力而执行,这并不是内部控制的初始目标, 而基于内部环境的特点进行风险评估是一系列活动的起点也是风险导向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那么根据不同的行业性质、不同的企业管理架构以及不同的盈利模式设计出一套完善、高效的内部控制流程,就需要将企业各环节的风险进行由高到低的排序,针对风险等级的高低设计控制活动的等级和控制活动的频率。

5 结论

企业要实现其经营活动的预期效果,应从实际出发,按照自身管理的要求,量身定做一套合理的、有效的的内部控制体系,并根据市场外部情况、内部发展战略的变化,与时俱进做出调整,来满足内部管理的需要,完成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企业内部控制编审委员会.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案例讲解(2014版)[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4.

[2]企业内部控制编审委员会.企业内部控制主要风险点、关键控制点及案例解析(2013年修订版)[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3.

[3]许国才.企业内部控制流程手册(第2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4]王德敏.企业内控精细化管理全案[C].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5]许江波.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理论·实务·案例[M].大连:大连出版社,2011.

[6]叶陈刚,郑君彦.企业风险评估与控制(第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7]王荣.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12).

[8]陈志斌.信息化生态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研究[J].会计研究,2007(1).

[9]彭君翔.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

[10]楼德华,傅黎瑛.中小企业内部控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11]陈少勇.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新会计,2011(8).

[12]黎民,刘婷.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商业经济,2013(19).

[13]陆珏,蒋薇薇.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研究[D].企业导报,2012(13).

[14]曹惠民,柴庆孚.网络环境下销售循环的内部控制制度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3).

[15]周沛静.A贸易公司销售与收款循环内部控制研究[J].时代金融,2014(2).

[16]杨丽.浅谈销售与收款的内部控制——以西宁特钢为例[J].冶金财会,2014(5).

[责任编辑: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