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军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2017-07-01宋志鑫

科技视界 2017年6期
关键词:大众化军队途径

宋志鑫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军队官兵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在发生着迅速的变化。面对新的形势,军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以更加合理、合适的方式加快步伐。本文主要论述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军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包括了当前军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形势;第二,将军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与当前军队实际、社会实际相结合,对其途径进行了新的探索;第三,通过对当今人们特别是广大基层官兵思想观念的把握,提出了新时期军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关键词】军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途径

军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运用合适的方法、手段在军队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宣传教育,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广大军队官兵所认同和接受,进而自觉运用,指导工作、生活、学习等实践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通俗化和宣传教育的普及化。新时期军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着中国新时期的军队建设、安全建设等各个方面。

1 军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军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时代背景下,面临着新的挑战。加强新时期军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的任务。

1.1 军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育手段单一。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技術的迅速发展,军队官兵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泛,接受信息的选择性越来越大。当前军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理论灌输、空洞说教为主要的单一的方式,已经无法得到教育的目标,甚至会引发官兵的逆反心理。据有关调研资料,基层部队约有66%以上的理论授课都是采取“我讲你听、我说你记”的方式,不少政治干部教育授课时不区分对象,有75%左右的基层官兵认为影响自己理论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是授课空洞无味、晦涩难懂,听了也没有收获。[2]

第二,形式主义存在。有些单位为了突出军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成绩,采取了带有形式主义的措施。有的部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重形式、图省事,专家辅导、领导授课、网络视频、电视电话会议等直接从团里搞到连队,形式上似乎有新招,结果却是领导干部和新兵听的内容相同,教育“上下一般粗”、“一锅煮”的老问题依然存在。也有的部队把相当的精力用在应付上级检查上。

第三,人才队伍建设薄弱。目前军队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素质与现实的需要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如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认真解决现实需求与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军队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队伍,是摆在军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前一个重大而紧迫的现实课题。

1.2 军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形势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的深入发展,我国的社会情况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这也对我国军队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首先在价值观上:当今社会随着形形色色的信息的传递,形成了多元的价值观念。在军队中主要体现在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奉献等单一的价值取更多的转向了功利主义与利己主义。其次表现在兵源结构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军队中80、90后成为主体,其中包括了一大部分独生子女。

第二,科学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态势下,军队武器装备也越来越精良,加上我国不断的裁军政策,让部队官兵形成了武器第一,人能力第二的观点,不利于我国军队建设。同时,互联网技术,也拉近了军队官兵与社会、世界各地的距离,警营单一的文化生活与外界丰富的精神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面对社会上各种形式的诱惑,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增加了新的难度。

第三,国际局势的迅速发展。政治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了当今国际局势不可逆转的潮流,在这个潮流中国家综合实力与国家权力与利益是等价的。面对严峻的国际局势以及当今我国存在诸多的领土纠纷,形成一支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军队是必要的。

2 加强军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

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难免会出现一些理论与现实不对称的情况,那么我们进行军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法途径也要随时代而变化,去解决现存的问题。毛泽东早就说过:“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3]因此,探索新时期军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是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工作。

2.1 加强新时期军队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队伍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是知识分子密集的地方,要把这支队伍关心好、培养好、使用好,让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同样,在军队当中也需要一群优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军队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一支高素质的军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队伍,要求具备以下条件:

第一,对马克思主义具有坚定的信仰。宣传一种理论思想,要想达到宣传的目的,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教育工作者真懂真信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自觉把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和教学的全过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地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

第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优秀的马克思主义工作者必须要对社会现实和部队实际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判断。前文已经论述过,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军队官兵对社会现实也有自己的认识,脱离社会实际的理论灌输,往往会引发其逆反心理。因此,理论与社会事实相结合,一方面使理论通俗化、形象化、生活化,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广大官兵的兴趣,在这一过程中,确立广大官兵对社会实际形成正确的认识,形成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第三,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与方法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发展的理论,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的发展完善,因此优秀的马克思主义工作者要不断的对自己的理论进行批判发展,进而才能正确的引导军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自身理论水平提高的过程中还应该进行教育方法的创新,这样才能让自己的理论更好的被广大官兵所接受。

2.2 互联网+教育“生活化”

互联网发展的态势以及对广大官兵的影响我们无法阻挡,所以我们要利用这一潮流去达成我们军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马克思早就指出,教育必须面向生活、立足于生活,因为正是在生活中,“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4]因此,我们要将两者结合起来。其主要的方式有:

第一,建立军队马克思主义微信公众号。公众号中定时推送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热评,当然正反两个方面都要包括,这才符合社会的实际。同时欢迎广大官兵结合自己的军队实践生活发表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军队中形成一股研究讨论马克思主义的热潮。

第二,充分利用网络,形成全国各个部队的交流对接。我们都知道作为一个军人,祖国的大地哪里都是我们的家,让不同地方的官兵能够交流,互通心灵感受。

第三,将感人的军队生活故事制作成微电影在军队中进行推送,传递正能量。

2.3 分类施教

现代教育理论呼吁在教育过程中选择不同的内容和方法,从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重视因材施教的方法。军队中的官兵结构多样,存在着学历差异、年龄差异、思想差异、兵种差异级別差异等等,因此我们不能对所有的官兵都进行统一的“一锅炖”,对于不同的官兵进行差别的教育。例如,对于社会青年兵种,一般知识水平较低,不适合理论的直接教授,应该把理论与他们的生活小事结合起来,提高其学习的兴趣,降低其理解的难度;对于大学生兵种,他们的理论基础较为雄厚,但是往往实践能力较弱,因此可以引导其学会在实践中运用理论。

3 军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党要牢牢把握军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权

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在军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取得政治传播的话语权十分重要,这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发展和领导地位的体现。在土地革命时期,正是由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正确的掌握了党内的话语权,使军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真正表达了党的意志,为完成党在军队中的历史使命提供了根本保障。当前我们仍要坚持党对军队的领导,保证党对军队的话语权,才能使军队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3.2 加强军队民主建设

毛泽东曾指出,“中国不但人民需要民主主义,军队也需要民主主义”。只有在军队中建立民主的制度,让所有官兵都有说话的自由,才能让普通士兵之间的接触更加频繁直接,干部关心战士,体贴战士,事事率先垂范,在赢得广大官兵爱戴中增加干部的权威和马克思主义对官兵的吸引力,使部队真正成为一个充满阶级友爱和阶级感情的革命大家庭,这些有力地增强了马克思主义在官兵中的传播力,激发了广大官兵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广大官兵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认同与践行。

3.3 避免过犹不及

在进行进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把握好进度,不能停滞不前也不易操之过急。在军队中过度的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宣传,很容易让士兵们产生思想疲劳,这样的宣传反而只会停留于形式。但是也必须要适当前进,否则宣传时间间隔过长,士兵会产生遗忘,浪费时间并且效果有限。因此要分阶段进行,抓住时机进行。

4 小结

军队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需要正确的理论的指导,在中国那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因此当今中国军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军队建设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坚持军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广大官兵中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这是捍卫我国主权和人民利益的中流砥柱,也是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吴爱军,赵自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军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0,01:95-98.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李守超.在我国军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4-6.

[责任编辑:朱丽娜]

猜你喜欢

大众化军队途径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开战!过年也不停火的古代军队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军队的4月1日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军队组织形态解读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
五代后周的军队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