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人驾驶汽车发展现状及建议

2017-07-01孙健全兴

科技视界 2017年6期
关键词:无人驾驶法律法规现状

孙健 全兴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也进入了快车道。本文主要介绍无人驾驶汽车的现状,分析了无人汽车行业当前的缺点,并提供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无人驾驶;现状;法律法规

0 引言

随着技术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汽车行业正在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而无人驾驶就是汽车智能化发展方向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无人驾驶汽车是一种智能汽车,也可以称之为轮式移动机器人,主要依靠车内的以计算机系统为主的智能驾驶仪来实现无人驾驶。无人驾驶汽车是计算机科学、 模式识别和 智能控制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科研实力和工业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国防和国民经济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 无人驾驶汽车发展现状

1.1 国外无人驾驶汽车发展现状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开始进行无人驾驶汽车的研究,在可行性和实用化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过去的2016年中,互联网企业与汽车制造商在无人驾驶领域开始了大规模的合作,通用汽车、Uber、高通等企业纷纷收购无人驾驶相关领域公司,希望能在智能汽车时代分一杯羹。

谷歌作为无人驾驶领域先驱,其无人驾驶项目实际上是从2009年就已开始。2012年5月8日,美国内华达州机动车辆管理部门(DMV)为谷歌的自动驾驶车颁发了首例驾驶许可证,这意味着谷歌自动驾驶车将很快在内达华州上路。2014年4月28日,谷歌无人驾驶汽车项目的负责人表示,谷歌无人驾驶汽车的软件系统,可以同时“紧盯”街上的“数百个”目标,包括行人、车辆,做到万无一失。谷歌无人驾驶汽车曾经在谷歌总部所在的加州山景城长期行驶,已经记录到了数千英里的数据。

1.2 国内无人驾驶汽车发展现状

我国无人驾驶汽车研究开始较晚,1992年,国防科技大学研制出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汽车。2011年,国防科技大学研制出的红旗HQ3无人驾驶汽车完成了从长沙到武汉的无人驾驶实验,实验全长286KM,平均时速87KM。国内如一汽、上汽、奇瑞等传统汽车制造商和百度等互联网巨头也纷纷开始了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制造。

为在2021年之前实现高度或完全自动驾驶,中国发布了无人驾驶技术路线图。该报告指出:“我们要尽快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上达成共识。”报告制定了无人驾驶汽车发展的三个五年阶段需要达成的目标,力求高度或完全自动驾驶汽车在2021到2025年能够上市。

2 无人驾驶面临的挑战

2.1 技术尚未成熟

2016年5月,特斯拉无人驾驶造成了全世界第一宗自动驾驶系统致人死亡的车祸。美国一辆特斯拉Model S电动汽车在途径十字路口的时候,撞上了一辆正在左转的卡车。Model S的前挡风玻璃撞进了卡车底部,驾驶人也因此死亡。特斯拉表示,在强烈的日照条件下,驾驶员和自动驾驶系统都未能注意到拖挂车的白色车身,因此未能及时启动刹车系统。而由于拖挂车正在横穿公路,且车身较高,这一特殊情况导致ModelS从挂车底部通过时,其前挡风玻璃与挂车底部发生撞击,导致驾驶员不幸遇难。

去年1月,一位23岁男青年驾驶着自己的特斯拉轿车在京港澳高速河北邯郸段公路行驶,未能及时躲避前方的道路清扫车而发生追尾,事故导致该名车主身亡。事故接连发生,特斯拉不得不在最新的系统升级中对自动驾驶功能采取了限制措施。

当下的无人驾驶汽车更像是一种辅助驾驶汽车,要想要完全解放驾驶人的双手,无人驾驶汽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2 法律困境

无人驾驶汽车在今天似乎已经触手可及,但一系列伦理问题尚未解决。例如,当车祸无法避免时应如何取舍,是优先保护马路上的儿童、还是宁愿撞人也要保护车内人员呢?当无人驾驶汽车发生交通事故时,智能系统必将面临人伦与法律的双重挑战。到时不仅仅要解决人伦道德方面的问题,还要修改相关交通法律条文以适应无人驾驶汽车时代。

2.3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随着传统汽车制造商与互联网巨头纷纷加入无人驾驶汽车俱乐部,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无人驾驶汽车部门Waymo起诉Uber窃取无人驾驶汽车机密技术有了新的进展, Waymo提交给法院的新文件显示,公司寻求通过禁令方式封杀Uber的无人驾驶汽车。起诉书显示,Otto创始人安东尼·莱万多斯基在2015年12月之前,拷贝了1.4万份高度机密和专有的文件。现在,Waymo现在希望法院发布临时禁令,禁止Uber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测试无人驾驶汽车,并附上一位司法保障工程师加里·布朗的证词。目前,Uber已经否认Waymo的指控,称他们是“毫无根据的指控,只为拖延竞争对手的步伐”。

3 对于无人驾驶汽车发展的建议

3.1 广泛深入发展应用车联网技术

广义上,车联网就是车与一切事物联系的网络,通过车辆自组网及多种异构网络之间的互联,实现车与车、车与其运行的道路设施、车与云端以及车与家之间的互通互联,从而实现交通管理的智能化和车辆智能化,并能为驾驶者提供动态信息服务的泛在网络。

车联网技术是真正实现解放驾驶员双手与双脚的关键性技术,这种快捷有效的信息交换将会大大减少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危险性,让我们可以迎来真正的无人驾驶时代。

3.2 完善无人驾驶法律体系

由于国内并没有一个与无人驾驶汽车相关的标准来监管,在无人驾驶法律法规方面存在严重漏洞,所以,国内现阶段根本无法生产出一款符合上路标准的无人驾驶汽車。2011年,美国内华达州通过”511”法案,该立法进程已成为无人驾驶汽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国内可以借鉴外国制定的无人驾驶相关法律来初步制定国内相关法规,在给无人驾驶汽车逐渐松绑的同时也要注意尺寸,实行有限行驶制度来保护人员与财产的安全。

4 结语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必将逐渐进入真正的智能交通时代,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会面临种种困难与挑战。在当下阶段,我们不能完全依赖无人驾驶,但是也不能因为暂时的技术不成熟而带来的风险而去拒绝它,不能因噎废食。我们应当学会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无人驾驶进入我们的生活这件事,让它在不远的将来给人类带来无尽的好处。

【参考文献】

[1]乔维高,徐学进.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现状及方向[J].上海汽车,2007(7).

[2]杨帆.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现状和展望.技术经济.2014(3).

[3]潘福全,亓荣杰,张璇,张丽霞. 无人驾驶汽车研究综述与发展展望.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2).

[4]陈晓林.无人驾驶汽车对现行法律的挑战及应对.理论学刊.2016(1).

[责任编辑:张涛]

猜你喜欢

无人驾驶法律法规现状
我们村的无人驾驶公交
7月起将施行新的法律法规
无人驾驶车辆
无人驾驶公园
法律法规与民生新闻
海外房屋出租市场法律法规
沪将建600-800km有轨电车 未来或“无人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