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国债市场发展的分析研究曾艳
2017-07-01乔彦鑫
乔彦鑫
摘要:我国的国债市场始终与我国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是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自从八十年代我国恢复国债发行以来,一直在不断的完善和优化国债的发行方式,且不断取得成效。但这个不断更新发行方式的国债市场仍不十分完善和健全,所以本文通过对当前国债市场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的建议,以促进总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国债市场;流动性;宏观调控;财政融资
从1981年我国恢复发行国债至今,国债市场的发展基本已经形成,对不同的行业和企业采取不同的发行方式,形成了多种分配方式搭配使用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适应我国当前经济社会的方式。国债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在总体上占很大比重,所以对于国债政策如何促进经济政策是我国必须在促进发展的过程中应该解决的问题。目前,只有明确认识到国债和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和影响,才能真正的将二者相互联系起来,在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的同时也能突现出国债市场发展的意义。
一、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现状
国债是国家为了促进财政分配而采用的一种手段,它是以信用为基础,通过让渡资金的使用权,给予适当的利息,来调整整个财政结构的一种措施。在建设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国债市场在其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仅能够促进国家财政资金的循环还能使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有机的结合。
国际的金融危机不断的冲击是我国在2008年底实施了新一波的经济政策的改革,虽然整体的经济化和现代化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加大了财政赤字和国债的规模,财政方面的风险也逐渐明显,与经济成熟的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很多问题还需要加紧解决。
今后我国国债政策的发展应该是: 积极发挥国债在提高经济增长和调节经结构中的作用,使市场像国债市场化不断发展;同时,还要大量吸取欧债危机的经验和教训,严格控制财政赤字和国债的规模,合理规划国债市场的规模,优化国债市场的结构,从而减轻各级的财政负担;对于当前市场中存在的债务问题还要进行有效地管理。
二、我国国债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国债市场的监督管理方面薄弱
一方面,国债市场的法律基础较弱。像美国、日本等国的国债市场的法律体系都较为完善,有很多部法律进行规范和调整;而在我国,比如在税收方面,有专门的税法进行规范,而国债市场却缺乏一部完整的法律法规来对市场进行系统和综合的整合。其实我国在二十一世纪初修订了相关法律法规,但因为部分客观原因,未能出台施行。
另一方面,在监督管理方面还要更加完善。成熟的国债市场需要明确的财政部或者是银行对国债相关部门今明严格的监督和管理;但是我国的国债市场是处于分头管理的模式,财政部、证监会、中央银行等部门共同参与管理,这样会使各部门的职责和分工不明确,在工作的活动中会出现重复监管的现象,而且大部分管理部门处于平级的状态,难以相互管理和协调。
(二)一级市场存在的问题
首先,一级市场中国债的发行规模较小。国债是一个拥有高信用等级的债券,是当前经济市场的一个重要投资方式。我国是一个储蓄率较高的国家,所以对于投资的需求量较高,但是目前我国国债的发行量较小,难以与投资需求相匹配。这种供求不平衡的现象不仅使一级市场的发行效率下降,还会影响二级市场交易的活跃度下降。
其次,发行的频率较低。我国一直发行的是定期的国债,但是这些国债的发行频率较低,平均每年几乎仅发行三次;甚至一些长期的国债种类,一年仅会发行一次。而成熟的国债市场每年公债的发行次数都在百次以上,可见我国与成熟国家之间的差距相当之大。
最后,继续完善国债发行定价机制。在二十一世纪初,我国一直采用的是招标的方式来发行国债,而目前我国采用的是混合的价格招标方式,混合了荷兰和美国的发行方式,但仍然会产生一些外部人员操纵市场、垄断市场的现象,使整个一级市场的秩序变得混乱。
(三)二级市场的存在问题
首先,国债市场存在一种分割的状态。从我国国债市场产生的时候就存在两个市场:银行间国债市场和交易所国债市场,而且二种一直处于分割的状态。国家通过各种实施各种措施来推动二者的统一,但因为两个市场的性质、规模等因素的差别,使二者很难做到有机的统一,市场的分割导致二者发展不均衡,不利于国债市场的综合发展。
其次,市场的流动性较低。市场的流动性较低会使整个市场的积极性下降,导致市场的价格不够真实。导致市场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未能充分发挥做市商在整个国债市场中的作用,目前,做市商除了拥有较好的声誉,并不能为市场带来实质性的利益,甚至还会给市场带来更大的风险。
再次,市场存在风险,但是规避工具较少。所有風险中最主要的就是利率风险,在一个成熟的市场中,投资者会通过各种金融衍生工具来管理市场中产生的利率风险,所以衍生工具也会有效地控制国债的市场,避免市场出现较大的波动。但是目前我国的金融衍生品较为匮乏,一旦市场中出现大幅下跌的趋势,市场很难通过采取措施来调整市场的情况。
最后,市场的收益率曲线尚不能完全形成。收益率曲线能够反映时间和收益之间的关系,它能够解决国债市场的发行定价问题。在成熟的国债市场上,收益率曲线是每个市场的基石,它在整个市场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一直以来,我国都对建立收益率曲线十分重视,但收益率曲线也是需要大量的数据来支持,而我国国债的一、二级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已经造成了市场价格的失真,所以数据也已经很难支持收益率曲线的形成。
三、如何解决我国国债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监督管理问题
一是要对于相关制度和规范的制定工作要尽快进行调整和完善,并且要尽快推出一部关于国债的基本法律,将国债的发行、交易、监管等过程和环节全部实现有法可依。
二是要使各级明确国家国债市场的主要监管部门,并通过其对整个市场进行统一管理,使各级同步、稳定发展;同时还要知晓各部门的法律地位,形成上级管理下级和内部平级监督管理的监管方式,来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
(二)扩大一级市场的国债发行
首先要将国债发行的规模扩大。发行国债之后,政府的预算和支出不断增多,可以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促进了各地方公民消费需求,带来了就业,也就拉动了内需,可见我国国债的发行规模扩大之后,对我国的经济有很积极的影响。所以进一步扩大国债的发行规模,不仅可以拉动整体的经济内需,还可以提高国债的流动性。
其次要提高国债在市场上发行的频率。比如,短期类型的国债可以每月发行一次;长期类型的国债可以按季度发行;也可以将某种国债数量较大的类型进行拆分,进而多次分别发行,从而扩大国债整体的发行规模,形成逐步上涨的收益
趋势。
最后要将国债发行定价机制进行优化和完善。越早推出国债预发行越能将一级和二级市场进行完美的衔接,也可以将国债的定价发行的愈加合理。目前,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已经开始实行这种国债预发行制度。国际经验告诉我们这种制度下的工作效率大有提高,通过预发行,发行国债的工作人员能够通过以前年度的价格来进行当前的价格预测,从而提高国债定价的准确性。
(三)发挥二级市场内部的优势
首先要将各交易市场之间的联系加强,建立起一个统一国债市场的体系。所谓的统一,一个是要将商业银行重新推入交易市场,使二者的主体结构基本上一致;另一个是指要提高管理的效率,使跨市场的趋势能够真正形成,避免出现不同市场、不同价格的情况,最终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
其次要充分发挥做市商在国债市场中的作用,所以需要对其中问题做出一些改进:可以将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做市商进行有机的联合,将各个机构在其中做市商的成果当做进入国债承销部门的一个重要前提;也可以给予个人或者团体在做市商方面更多的利益资金,从基础上提高工作的动力。
再次可以自主研究一些金融衍生工具,或者是可以讓投资者能够规避商场风险的工具,从而促进国债市场的健康和稳定发展。之前的“327国债期货事件”让我国在金融衍生品方面出现了不小的问题,但是就目前情况看,我国的监管制度与以前相比已有一个质的飞跃,各方面的基础条件也相对完善,也唯有创新发展才能将当前的优势全部发挥出来。
最后要建立起一个完善的收益率曲线。要通过各级政府从基层开始不断推动有关的政策和体制的实施,解决在构建和完善收益率曲线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使整个曲线能够反映的更加准确和完整。在此基础上,国债的市场才能够有一个较为完善的收益标准,而同时也可以促进更多的金融活动不断创新和发展。
(四)促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
一是要将利率双轨制改为利率并轨制。根据国际上部分国家的经验来看,采取了通过二级市场收益率来制定国债发行利率的方法,能够使国家整体的利率水平趋于一致,这样不仅可以使整个市场的更加公平,还可以同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既能保护投资者在市场中的利益,还能够保持国债市场的稳定发展。
二是要促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的相互协调。我国始终认为国债不仅是筹资工具,同时也是金融工具,所以我国政府可以继续加大国债发行的频率。在这种情况下,国债就能够逐步代替其他票据成为公民操作市场的主要使用工具,这样不仅能够将市场的操作完全公开,还能够使整个市场的流动性加大。
四、结束语
整体的市场经济处于不断的调整状态,而国债市场的调整也是势在必行的,我们现在虽然不能使国债市场和经济体制完全的结合和统一,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必须要进行的过程。每一个市场对于经济体系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只能通过一步步的调整,不断完善二者的联系、缩小二者的差距,才能使整个经济社会做到稳步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子基,张鑫,王开国.公债经济学-公债历史现状与理论分析[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365
[2]龚仰树.国内国债经济分析与政策选择[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563~571.
[3]郭平,洪源.我国国债规模稳定发展与积极财政政策可持续性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25(127):84~88.
[4]高培勇,宋永明.国债的规模控制与管理问题研究[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1,17(5):1~8.
(作者单位:大连财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