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教师评语模式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2017-07-01朱文渊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13期

朱文渊

摘要:传统的作文评改,教师批改——评语——讲评,劳心劳力;学生没有发挥主体意识,被动接受,对于教师的批改意图漠不关心或一窍不通,结果劳而无功。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学校“自主互进”课堂实践活动中,笔者尝试采用“一评一改一交流”模式,让学生自主参与作文的全过程,能提高批改效率,培养作文的自主探究精神。

关键词:传统评价;写作讲评;“一评一改一交流”;自主互进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5-0087

传统作文教学在教师“作文批改”这一环节中也给教师带来许多“吃力不讨好”的无效劳动。那些传统作文教学基本是按“作前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阅”三步曲进行,往往教师在课下花费很大的精力精心批改之后,还要在课堂上讲评45分钟,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自始至终在“唱主角”,而学生则当观众——被动的接受者。这种讲评方式,耗时长、强度大,但遗憾的是收效甚微。学生在取回自己的习作,看到教师模式化的评语时,更是一头雾水,不知道应该如何修改自己的文章,更不知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所以,传统的作文批改模式割裂了作文教学过程中写与改、导与学的互动性。

有鉴于此,我们在保证作文教学有效性的基础上,以作文评改作为切入点,希望以此找到一条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针对目前这种作文教学与评改的现状及时代的要求,结合笔者所在学校作文评改的现状和笔者所在学校科研课题《自主互进——农村中学课堂教学的研究》,希望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亲自参与到作文评改中来,把作文评改的主动权完全交给了学生,实现作文的“少教多学”,提高学生的作文修改能力,并全面提高其作文能力。

一、转变作文评改观念与方式

叶圣陶先生说:“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养成自己改的习惯,这是终身受用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可见,二者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是强调学生作文要让学生自己改。

让学生参与作文的评改,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做作文评改的主人,同时也让学生表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让学生主动参与整个评改过程,可以获得写作的过程体验,也给学生创设表达、对话、合作的机会,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内化提高。另外,在学生互相交流过程中也可以培养学生反思质疑的精神,让学生勇于发表独特见解,乐于参与语文活动。

二、作文自主评改的实践操作模式

1. 一评

学生学习修改作文,前提是要“眼高”,即解决认识问题,明白什么作文是好作文。在学生自评前,笔者会告诉学生本次作文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比如,审题上有哪些立意方向或陷阱(每课必讲);在内容上,中学生普遍存在专注自己的小圈子而忽视大社会的狭隘,存在着亲近历史名人而疏远现实热点的偏颇;在表达上,中学生普遍存在着记叙文多叙述少描写的习惯,存在着议论文喜举例怕说理的毛病,普遍存在就事论或隔靴搔痒的现象;在语言上,中学生普遍存在口语化习惯,缺少典雅或精彩的书面表达追求。对这些现象心中有数,就便于学生在修改作文时及时发现问题。

2. 一改

对于学生作文化整为零,抓大放小,根据不同的作文要求和作文存在的共性问题,选择有代表性的作文或片段进行评改,这样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更方便指导评改方法。

将高考作文的内容20分、表达20分、发展等级20分的评分原则细化,化整为零,可操作性更强。英语教学专家杰里米·哈默在其所着的《怎样教英语》一书中也强烈反对精批细改,他认为,勾勾划划过多,不仅增加评改的负担,也使学生觉得习作很糟糕,无法集中精力在紧要处修改,从大的方面自我完善。

针对2016年广州一测卷作文——某报为了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开设了《暖闻》专栏。编辑部收到三则新闻:油条哥”多年坚持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给顾客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一位老父亲从外地来医院看望正在坐诊的儿子,等了两个多小时后挂了个号,和儿子见了一面;某地举办珍品画展,一位男孩在探身观赏时不慎跌倒,损害一副珍贵名画,主办方仅备案而未报案,希望男孩的心理不要受到影响。(有删改)

从以上新闻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中,你认为哪一则更合适?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我们根据学生习作,确定作文病症在于说理条理性不够。我们在讲评时印发了一个作文片段给学生自主修改:

而珍品画展的主办方,我为之鼓掌,为之感动,更感受到一股浓浓的暖流,因为面对那不慎损坏名画的12岁男孩,本可按章处理,报案索赔,追究责任,毕竟那是一幅珍贵名画,虽非无意,但确实造成了严重后果,但是主办方却没有,因为名画再珍贵,也不如人心珍贵,何况那是一位才12岁的男孩的纯真心灵。他才刚开始用他的心灵去感受这个世界的温度,用他的眼睛去仰望这个世界的光明,而这一切,随着那不慎的一跌,都有可能被严苛、惊吓所取代。法规不外乎人情,一个没有温度、没有人情味的严苛处理,虽合规合理,但如果缺乏了对人的关注,对人的呵护,那么其意义、价值便大打折扣。而主办方的处理方式无疑是充满温情和人情味的,面对珍贵名画的被损失,此时此刻,算计的不是自己的损失有多大,而是用滿怀深情的方式呵护孩童那敏感而纯真的心灵,希望男孩的心理不要受到影响。对这个世界抱以足够的善意,对身边的人和事给予必要的理解和宽容,在这个人心冷淡、信任缺失的年代是多么的弥足珍贵。

本应该应做怎样的修改?请把它写出来,100字左右。学生阅读发现,本段能针对中心展开说理,但是说理无条理,修改意见如下:

把第三段分解成不同的方面,表达刊登在《暖闻》上的理由。

(1)宽容孩子,暖在体贴理解。(从情与理的方面表现谈主办方人情味的温馨。)

(2)原谅孩子,暖在人性关怀。(从以人为本方面,表现主办方在画和人之间对人的关怀。)

(3)宽恕孩子,暖在关心未来。(用发展的观点表现主办方为孩子未来着想,保护孩子的心灵,使其能健康成长。)

3. 一交流

有了教师一评的基础、学生一改的过程,学生有针对性的提升就不再是纸上谈兵了,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一交流——合作交流的小组交流,习作水平高的学生,评出自己的习作好在哪儿,新颖在哪儿,鼓励学生在全组同学面前美读自己的习作;习作水平中等的同学,鼓励学生评出自己习作的不足之处;对于习作水平一般的学生,先让学生把习作中的问题找出来,同时允许这些学生仿写习作水平好的同学的优秀习作,从而使自己的习作努力向符合中等作文要求接近。而且修改后的作文文质兼美,学生从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激起了他们作文后多修改的内驱力。

三、实践模式对教师的一些要求

改革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把教师从繁重的批阅作文的苦海中解脱出来,更不是让教师无事可做。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指导学生修改、交流,并使学生从相互评改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到:上课前首先要浏览学生的作文,确定每次作文的“一评”目标;要求教师要熟练驾驭“活”的课堂;要看学生的修改片段,还要及时地向学生反馈“一改”写作情况。

教师在讲评时应灵活多变。平常可采用互评、自评和教师评的方式。即使在教师评的这一大前提下,笔者采用的方式也不一样:有时拿出一篇中等水平的文章,让同学自由发言,评说文章的优缺点,最后说出笔者的看法;有时把文章的题目或作文中出现的问题写到黑板上,引起学生重视的;或干脆来一节作文欣赏课。当然,要想让学生爱听,教师必须首先了解同学作文的全部状况,做到班述有的放矢。

总之,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应当有革新勇气和智慧,有生命情怀和教育远见,灵活机动地开展教学活动,改变教学评价方式,可以尽情享受作文教学的快乐,学生的习作水平也将大幅度提高,作文教学的任务落到了实处。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 苏立康.中学语文教学研究[M].北京:中央廣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

[3] 高彦军.作文批改如何变被动为主动[J].文学教育,2012(1).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新塘中学 51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