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0例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分析

2017-07-01吴巧珠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17期
关键词:临床分析剖宫产

吴巧珠

【摘要】 目的 探究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原因以及临床表现。方法 选取50例分娩方式为剖宫产且在术中出血的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详细分析了造成患者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形成原因, 同时分析解决出血问题的方法, 并以此为本次临床研究依据, 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 50例术中出血产妇中, 有21例产妇是宫缩乏力造成的, 占总产妇的42.0%, 19例产妇是胎盘因素造成的, 2例产妇是凝血障碍造成的, 8例是切口撕裂造成的, 所有剖宫产产妇通过术中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生命体征均正常, 无死亡情况。结论 不同产妇个体差异性不同, 造成产妇术中出血的原因也存在着差异, 根据研究发现宫缩乏力、切口撕裂、胎盘因素等是造成剖宫产产妇术中出血的主要原因, 在预防时, 医院应该结合产妇身体实际情况, 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方案。

【关键词】 剖宫产;术中出血;临床分析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7.046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 在产妇分娩方式上出现了剖宫产, 由于剖宫产能够缩短生产时间, 减小产妇在生产过程中的疼痛, 也能够解决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难产问题, 因此越来越多的产妇选择了剖宫产这一分娩方式, 但是剖宫产在手术过程中还存在着较大的风险, 特别出现了术中出血这一常见并发症, 如果不对术中出血产妇进行及时处理, 会严重威胁到产妇生命安全, 基于此, 本文详细分析了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剖宫产术中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 并有针对性的提出预防对策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在本次临床研究中, 选取了本院2015年12月~

2016年12月的50例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产妇。产妇年龄21~40岁, 平均年龄(32.1±2.5)岁, 在50例产妇中, 初产妇38例, 占总产妇的76%, 经产妇12例, 占总产妇例数的24%。产妇孕周38~40周, 平均孕周(39.2±0.8)周, 50例产妇在剖宫产术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情况, 24 h内的出血量≥1000 ml。纳入标准:产妇分娩方式为剖宫产, 且在手术过程中出现了出血现象(在剖宫产手术中出血量≥500 ml, 将产妇作为术中出血产妇对待;按照剖宫产手术中洗净产妇羊水后使用负压瓶计算的量为产妇出血量)。

1. 2 方法 通过回顾50例产妇的详细资料, 以50例产妇在剖宫产阶段中出现的实际情况为本次临床研究的主要依据, 判断手术过程中采取的药物治疗、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子宫切除、缝扎止血等治疗措施的有效性, 详细分析造成50例产妇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主要影响因素, 从而有针对性的找出适应、有效的预防对策。

2 结果

50例术中出血产妇中, 有21例产妇是宫缩乏力造成的, 占总产妇的42.0%, 19例产妇是胎盘因素造成的, 2例产妇是凝血障碍造成的, 8例是切口撕裂造成的, 所有剖宫产产妇通过术中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生命体征均正常, 无死亡情况。见表1。

3 讨论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 人们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对医疗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剖宫产这一分娩方式, 由于大部分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承受着较大的压力, 且害怕在自然分娩过程中遭受的疼痛, 因此很多产妇选择了剖宫产分娩方式, 根据有关数据统计,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 选择剖宫产这一分娩方式的产妇越来越多, 虽然当产妇在自然分娩出现难产时可以选择剖宫产分娩进行解决, 但是采用剖宫产分娩方式也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1]。当前在剖宫产术中出现几率最大、次数最多的问题就是剖宫产产妇术中出血问题, 如果不对产妇进行及时的处理, 不仅会影响新生儿的生命健康, 还会威胁到产妇生命安全。本次深入分析了造成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剖宫产产妇术中出血的原因。

通过本次临床分析发现, 在50例剖宮产术中出血产妇中, 有21例产妇的出血是由宫缩乏力造成的, 占据本次临床研究总产妇的42.0%;有19例产妇的出血是由胎盘因素造成的, 占据本次临床研究总产妇的38.0%;有2例产妇的出血是由产妇凝血障碍导致的, 占据本次临床研究总产妇的4.0%;还有8例产妇的出血是由切口撕裂造成的, 占据本次临床研究总产妇的16.0%[2]。由此可见, 虽然造成不同剖宫产产妇术中出血的原因是不同的, 但是总体上有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凝血障碍以及切口撕裂四种因素, 基于此, 为了降低剖宫产产妇在术中出血的几率, 相关医生及护理人员在产妇手术前就应该做好有针对性的预防工作。

宫缩乏力这一影响因素主要出现在产程时间延长、甚至滞产的产妇, 同时双胎、胎儿过大、产妇羊水过多也是造成产妇会出现宫缩乏力的主要原因, 在该因素的预防上应该做好工作如下:①当胎儿胎头娩出后, 立刻向产妇子宫壁处注入催产素, 通常在催产素注射后的3~5 min内会产生效果, 催产素作用时间为30 min;②对产妇子宫切口外部使用热盐水进行湿敷处理, 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按摩, 通常情况下湿敷与按摩需进行5~15 min, 方能够解决产妇小量出血问题;③结扎产妇双侧子宫上行支, 是解决在术中产妇由于宫缩乏力而造成出血的最有效手段, 在结扎后, 产妇自动会呈现出淡红的颜色, 子宫收缩会变硬, 从而起到止血的效果。

在本次50例剖宫产术中出血产妇中, 有19例产妇正是胎盘因素造成的, 由此可见胎盘因素的影响力。胎盘因素主要包含前置胎盘、胎盘粘连、胎盘早剥、胎盘植入等几方面, 因此在处理胎盘因素造成的产妇术中出血情况时, 医生还应该详细分析产妇的胎盘具体因素, 当发现产妇为胎盘粘连时, 应该及时为产妇注射宫缩剂;当产妇出现胎盘剥落时, 应该及时结扎产妇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当徒手剥离胎盘具有一定的难度时, 应该考虑胎盘植入因素, 并停止当前操作, 采用切除子宫的方法及时为产妇止血, 保证产妇健康。

虽然在本次临床中由于凝血障碍而造成的术中出血产妇只有2例, 但是该因素仍然不容忽视。常见的凝血功能障碍产妇会出现HELLP综合症、重度胎盘早剥、羊水栓晒以及重度妊高症等现象, 凝血功能障碍直接的临床表现为产妇血块凝固性差或术中出血不易凝固, 对于产妇的这一问题, 医疗人员应该在止血的基础上, 为产妇输入新鲜的血浆, 及时补充产妇体内凝血因子、血小板以及纤维蛋白, 以使其能够提高产妇自身的凝血能力;医疗人员还应该根据产妇实际情况, 采用恰当的血管结扎、按摩子宫、使用宫缩剂等方法, 当以上措施均无法控制产妇术中出血量时, 应该及时切除产妇子宫, 切不可耽误抢救时机, 从而保证产妇术中出血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

在本次临床分析的50例产妇中, 就有8例产妇是由于切口撕裂因素造成的术中出血, 根据对切口撕裂的深入分析, 发现造成其产生的原因如下:①产妇子宫下段横切口较小, 且相对过低;②胎儿抬头位置异常, 难以取出;③产妇滞产:体内局部受到压迫造成组织出现水肿而出现裂伤[3]。基于此, 在进行剖宫产时, 尽量将切口部位选在产妇子宫下段与子宫体部交接部位下方3 cm处, 当遇到胎儿抬头位置异常时, 应该使用短柄产钳协助抬头娩出, 避免由于暴力而造成产妇出现切口撕裂的问题, 同时当产妇由于切口撕裂而造成术中出血时, 医生应该及时将撕裂出进行缝合, 保证产妇生命安全[4]。

总之, 造成产妇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原因是多发的, 具体来说有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凝血障碍以及切口撕裂四种因素, 要想保证剖宫产产妇生命安全, 医生及护理人员在产妇生产过程中还应该及时根据产妇实际情况, 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 为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希望本次临床分析能够为更多的医生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张凯霞. 剖腹产术中出血的临床分析与预防措施. 人人健康, 2016, 11(16):113.

[2] 程长秀, 李丽明, 傅羽龙. 二次剖宫产与首次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对比和预防. 中国处方药, 2014, 12(2):124-126.

[3] 朱丽萍, 张金娥, 杨红. 米索前列醇防治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出血的研究.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23(5):508-510.

[4] 蔡力红. 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中出血原因分析及止血操作.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4, 24(11):102-104.

猜你喜欢

临床分析剖宫产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放弃不必要的剖宫产
老年糖尿病患者抑郁与治疗依从性分析
厦门市5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病例临床分析
389例住院肺结核患者临床分析
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38例回顾分析
剖宫产指征1603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