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春市智慧旅游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与模式构建

2017-07-01魏凤云长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吉林长春130032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长春市顶层长春

魏凤云(长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吉林长春 130032)

长春市智慧旅游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与模式构建

魏凤云
(长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吉林长春 130032)

我国的智慧旅游城市建设还处在萌芽阶段,正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智慧旅游城市发展初期,自上而下系统规划的顶层设计对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现在,长春市的智慧旅游发展已经步入正轨。加大对长春市建设智慧旅游城市的顶层设计与模式构建的研究,可使长春市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设有更明确的发展方向,更能有序地整合社会资源、加快长春市智慧旅游城市建设的脚步。

长春市;智慧旅游城市;顶层设计;模式

随着旅游行业的发展,更大的游客量正在考验着旅游城市的承载能力,更加需要通过利用智慧旅游、信息化技术将游客资源和旅游资源加以整合。镇江市、常熟市、大连市等旅游城市较早提出“智慧旅游”的理念,并开展智慧旅游项目建设。镇江市的智慧旅游产品“感动芯”成功研发,并且应用于北京奥运会和世博会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长春市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随着本地旅游业的发展,智慧旅游也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1 相关概念解析

1.1 智慧旅游城市概述

1.1.1 智慧旅游城市产生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趋于成熟,2009年3G进入我们的生活,移动网络更加快捷方便,使我们在出行时可以使用快捷的移动网络。与此同时,智能手机和各种移动电子设备已经普及,功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些都给智慧旅游提供了超强的硬件支持。在旅游业迅速发展的时代,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加入将会使旅游业形成全新的局面。2009年,国家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第五条指出“建立健全旅游信息服务平台,促进旅游信息资源共享。”第十条提出“以信息化为主要途径,提高旅游服务效率。”在国家政策上也大大支持旅游与科技相结合,推动旅游信息化的发展。在国家政策越来越优化、信息技术越来越成熟的情况下,智慧旅游悄然兴起,江苏省镇江市、南京市等先进旅游城市率先启动智慧旅游建设,并取得初步成效,为其他城市的智慧旅游建设做示范。2014年,长春市也作为智慧旅游城市全面展开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设。

1.1.2 智慧旅游城市的概念

智慧旅游来源于“智慧地球”和“智慧城市”[1]。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支持,智慧旅游迅速发展起来。从城市角度看,智慧旅游可作为智慧城市信息网络和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子系统。为实现智慧旅游的某些功能,可借助或共享智慧城市已有成果。当然,“智慧旅游”和“智慧城市”还是有区别的。“智慧城市”是在城市实现的,而“智慧旅游”不局限在城市,旅游的范围很广,在地域上分布广泛。

“智慧城市”是在新的技术支撑下建设的与以往不同的、全新的城市形态,通过利用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将政府、个人、企业等多个单位联系在一起,实现一种更智慧的运行模式。“智慧旅游城市”是指在“智慧城市”的大环境下,利用智慧应用,例如云信息平台和物联网技术,共享旅游信息,通过“智慧城市”的运营模式,结合旅游业的运营,建立协调统一的信息平台,为旅游者在旅途中带来更好的体验。

1.2 顶层设计

1.2.1 顶层设计的概念界定

“顶层设计”最早是一个工程问题,本意是统筹和考虑各个项目和工程之间的层次和各要素,自上而下地解决问题。如今“顶层设计”已经成为各行业都可以使用的名词,是指运用系统的方法,从全局的角度,对某个项目的各方面和各个层次统筹规划,以集中有效资源、高效实现目标。“顶层设计”强调自上而下,注重结合整体的政策,而非局部规划。

1.2.2 “顶层设计”的特点

(1)顶层决定性。“顶层设计”顾名思义就是自顶层开始、自上而下、从高端到低端的设计方法,高层决定低层。(2)整体全局性。顶层设计强调统筹兼顾,内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协调。(3)实际可操作性。顶层设计要求简洁明了,目标清晰,可操作性强。

1.2.3 智慧旅游城市的“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作为一种统筹兼顾的整体理念,可以说在经济建设中意义非凡,在建设智慧旅游城市的过程中必不可少。在建设“智慧旅游城市”的过程中需运用顶层设计的思想统筹规划、合理利用资源。智慧旅游城市的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努力协调、政府与企业的相互配合。智慧旅游的发展需要政策的支持、企业的努力、游客的认知和接受及开发设计人员的努力,只有各界力量相互支持,才能最有效地发展长春市的智慧旅游。在智慧旅游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政府作为顶层设计的主导者,要做好总设计师。

2 顶层设计对长春建设智慧旅游城市的意义

2.1 有利于实现政府对旅游业的统筹兼顾、合理规划

顶层设计是全方位的设计,不是单一的纵向,也不是单一的横向。在政府主导之下,顶层设计的理念可以跨越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领域,这些不同的领域和行业又能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对于城市建设来说,政府可以说是建设的主体,肩负着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在智慧旅游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中,政府主导的顶层设计有利于实现长春旅游业的统筹兼顾,促进长春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设。

2.2 有利于促进长春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顶层设计可以帮助企业找到智慧化发展的方向,使企业在营销、服务以及自身管理方面可以更快地实现智慧化。政府主导下的顶层设计不仅可以为长春几百家旅游企业指出发展的方向,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旅游企业盲目追求技术上的智慧化。对此,旅游局可以及时下达相关文件,对旅游企业的工作进行指导和建议,也可以制定规范,使旅游企业的发展保持在健康发展的水平。政府作为主导者能整合各种资源优势、协调各方关系,从而节约资源、提高效率[2]。

3 建设长春智慧旅游城市的顶层设计探索

3.1 政府做好顶层设计的总工程师

3.1.1 政府创建完善的管理机制

完善的管理机制是长春建设智慧旅游城市的必要条件,有利于保障建设智慧旅游的各种其他顶层设计方案的有效实施。完善的管理机制需要由政府首先制定能够协调政府、企业和其他组织的资源,对建设智慧旅游体系的各个项目进行合理部署,使每个部门的任务都得到具体落实,避免各个部门的工作无法相互协调配合而造成的资源闲置、无法长期利用。

在长春市政府引导完善管理机制的过程中针对单位众多、规范制度推广慢的问题,可以先向镇江市学习,建立“设立”“规范”“协调”“推广”——四合一全面推进的发展模式。在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建立规范制度,并且不断推广。也应建立模范试验单位,如“智慧景点”“智慧酒店”“智慧旅游路线”等智慧旅游试点单位,对其他智慧单位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例如伪满皇宫就可以作为一个“智慧景点”起到示范作用,通过对“伪满皇宫智慧景区”的试点,从多个方面规范伪满皇宫智慧景区的量化规范和标准评定。在试点单位进行试点后再向全市推广,在推广的过程中不断协调。

3.1.2 政府引导企业逐步实现智慧化

长春从2014年开始进入智慧旅游全面建设时期,但技术支持有待提高,技术开发和应用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没有经验的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很容易被技术“绑架”。在这方面政府应该及时发挥向导作用。

2014年,长春以“美丽中国之旅——2014智慧旅游年”为主题,结合全市旅游资源和产品现状,为宣传长春市独具特色的警示性文化、生态文化及新景观,先期开发完成了“伪满遗迹”“长春生态游”“长春新十五景”3款手机APP应用系统及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多数旅游企业一味追求技术化,例如做网络平台,做微信公众号以及做APP,但是在实际效果中很多还不如传统的方法能解决问题。例如针对长春老年人群,他们对智慧应用的接受能力差,在服务此类人群的时候就更适合采用传统的方法。

政府作为顶层设计的主体,要将开发智慧旅游技术系统的工作纳入整体规划之中,并且制定相关政策以鼓励技术的开发和更新。目前长春市的智慧旅游系统还处在发展阶段,应该在发展的同时逐步引进先进的智慧旅游技术系统,不能操之过急。

3.1.3 政府提高公共服务智能化

政府的顶层设计要统筹现在和将来,做到目光更长远。在大力发展智慧旅游、大力开发科技应用平台服务于旅游业的同时,要注重公共服务资源的有效利用,避免资源的浪费。例如在街道上安装电子向导,滚动宣传旅游景点,并有语音指路功能,再加入其他指路、天气预报、报纸新闻显示、报警等功能的话,就算不是旅游者,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也可以充分感受到它的方便和贴心。大众在享受这些便利的生活服务的同时,也都了解了旅游地信息,间接地起到了宣传的作用,可以推动旅游人数上升,加快旅游发展。

智慧旅游是一项通信技术和旅游产业相结合的项目,要实现物联网技术全面覆盖,有了云平台和数据库组成的信息网络之后,还要有具体服务旅游项目的基础设施,在基础设施上要加入科技元素,使基础设施和云平台相互联动,实现持续发展。

有了顶层设计的思路,长春的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就可以有效避免因为整体规划不足而造成的闲置和重建,从而节省社会资源。

但是对于长春的基础设施必须进行科学的规划,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长春的旅游基础设施相对不足。基础的城市建设,例如公共交通设施、医疗应急通道等设施都应实现信息平台动态共享。

3.1.4 政府解决与智慧旅游建设不相适应的难题

到2015年,长春市旅游业总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72.63亿元,同比增长25.13%。其中,外汇收入3.18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1052.5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20%和25.38%;接待国内外游客5726.04万人次,同比增长15.72%。旅游收入、游客接待人数分别占全省的46.33%和40.61%,旅游收入相当于全市GDP总量的19.39%;实现旅游业增加值约为482.68亿元,约占全市GDP的8.73%,约占服务业增加值的19.98%,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保持前列。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国家A级景区45家,其中5A级景区增至3家。旅游行业就业规模近50万人。先后荣获“影响世界的中国文化旅游名城”“十佳绿色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国十佳智慧旅游城市”“中国避暑旅游城”[3]。由以上信息可见,长春是一个旅游接待量很大的旅游城市。长春处于东北三省的中心地带,称号是东北三省游客的集散地,大量的外来游客在东北过渡,这更加大了长春的交通和住宿方面的压力。长春也是东北地区酒店数量多、交通压力大、公交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城市。按每台公交车100平方米停车场的国家标准计算,目前应有公交停车场45万平方米,而实际仅有8.7万平方米,公交车辆进场(库)率不足20%,远低于全国中心城市60%的公交车辆进场率。民营公交企业基本没有停车场。240条公交线路应设公交首末站480处,目前仅有55条线路有调度亭。综合客运枢纽、港湾式停靠站、公交专用道等设施建设也明显滞后[4]。

针对传统产业与智慧旅游中不相适应的部分,为了长春市智慧旅游城市的健康发展和长远考虑,政府要结合传统产业和大量基础设施智慧化程度低、不能满足长春智慧旅游发展需要的状况,成立专门的研究小组或者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研,制定合理的管理规则,设立旅游景点专线公交,引导酒店网络平台的快速建立,实现景点与周边酒店信息的对接,使传统的酒店和交通逐步与智慧旅游相适应。

智慧的旅游业与传统的旅游业有很大区别,增加了很多方面的内容,如城市协作、管理组织、运营维护、信息安全、规范标准的制定以及智慧应用的考核和更新。这些方面在智慧旅游中都至关重要,每个环节都影响着智慧旅游的运行。长春市在全面建设智慧旅游城市的过程中要将这五个方面体系化、专业化,各司其职,从不同的方面保障智慧旅游的稳定发展。

3.1.5 政府要重视品牌定位和形象树立

智慧旅游城市的发展说到底还是旅游业的发展,所以不管怎么发展都不能脱离旅游业的范畴。在运用智慧系统运营、服务的同时也不能脱离本身的旅游资源和旅游特色。目前长春市以“国际生态度假城”作为城市定位,有滑雪之都和消夏之都的旅游城市标签。信息平台的数据都是建立在实际信息之上的,只有长春本身旅游特色鲜明、定位明确,才能在旅游的运营中大放光彩。

在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设中,由于信息共享速度加快,长春应该借此机会树立长春多元化旅游城市的形象。长春不仅有冰雪旅游资源,还有汽车、电影、航空、科教文化以及警示文化、历史民俗等旅游品牌。伪满皇宫博物院、长影世纪城、长春世界雕塑公园、长影旧址博物馆等是长春丰富的科教文化旅游资源。但是外界对长春的文化旅游资源了解程度相对较低。在长春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设中可通过智慧平台大力宣传长春的文化旅游资源,树立多元化的长春市旅游城市形象。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在长春市公路和车站等处设立公益的广告设施,宣传长春文化旅游资源。二是在各个长春旅游网络平台打出长春文化旅游特色的标识性口号,提高长春文化旅游的知名度。三是加强长春文化旅游资源如伪满皇宫的周边基础设施建设。

3.2 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3.2.1 企业积极参与

长春的旅游企业众多,大多数属于中小型的私营企业,在建设智慧旅游的过程中实现升级改造的速度较慢。有些企业没有紧跟智慧旅游的潮流,不利于长春市的智慧旅游城市建设和旅游业的持续发展。针对此类问题,中小企业可以联合建立自己的网络信息平台和智慧的营销方式,提高自身的企业竞争力。政府也可以为中小企业的智慧应用提供一些帮助。2015年长春市的旅游业生产总值占总GDP的19.39%。旅游服务在全市的第三产业中具有带头作用和主要地位。所以,智慧旅游的发展势必带动相关服务业的智慧化。长春市净月旅游区的各个旅游景点附近网上送餐,网上同城代购发展迅速,相对以前传统的服务业更加智能化。

3.2.2 旅游者的认知和接纳

在长春建设智慧旅游城市建设的进程中,设计的主体是政府,享受服务和体验成果的是消费者,游客的体验是最重要的。智慧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游客的接纳和支持,长春的旅游企业应该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及时了解游客的体验反馈,例如在伪满皇宫的旅游结束后给游客在休息的时间发一份调查问卷,了解游客的体验和感受,再进行数据统计,找出长春建设智慧旅游建设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3.2.3 社区的积极参与

长春市具有大量的旅游资源且都距离长春市区生活较近,比如伪满皇宫和净月潭旅游区,都距离居民区很近,游客的数量增多会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影响,如交通压力增加、旅游垃圾增多、噪音产生量大等。当然,游客的增多也会给当地居民带来一定的好处,比如给周边个体经营户带来了商机。所以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设全面展开需要社区居民的认可和积极参与。与传统信息技术应用面向政府、企业与旅游者三大主体不同,智慧旅游将目的地居民纳入应用对象,即智慧旅游在智慧城市外延下,不仅能够为旅游者提供服务,还能够使旅游管理、服务与目的地的整体发展相融合,使旅游者与目的地居民和谐相处[5]。

4 长春市智慧旅游城市的模式构建

4.1 长春市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设思路

为了将长春市打造成一个智慧旅游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应按“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1]的基本原则,大力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整合长春市的旅游优势资源,构建长春市智慧旅游发展平台,加强与其他城市和地区的区域合作,加速完成配套设施建设,最大程度地覆盖无限网络,积极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狠抓质量和售后服务,为消费者尽可能地排除后顾之忧,将长春市打造成为以智慧旅游为中心,集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能交通、智能娱乐为一体的智慧旅游城市。

4.2 长春市智慧旅游城市建设的具体举措

(1)长春市应尽快制定“智慧旅游”的城市建设规划。紧紧围绕“以游客为本”这一出发点,实现各部门(卫生部、旅游局、财务部、交通部,质量监督部、宣传部)之间的配合,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完善旅游产品的质量监督,提供售后保障,实现城市与旅游发展的协调统一。

(2)适时做好“智慧旅游”城市宣传工作。长春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除了伪满洲皇宫、长影世纪城等这些著名的人文旅游资源外,还拥有独特的冰雪旅游资源,这对国内南方地区和一些热带地区的游客吸引力特别大。除此之外,还有汽车、航空、科教文化以及警示文化、历史民俗等旅游品牌,都是长春市的旅游名片。

(3)有序推进“智慧旅游”城市建设。按照长春市的智慧旅游现状、智慧旅游规划和建设目标,首先,应贯彻“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基本原则。其次,应整合现有的旅游政务、景点、旅行社、酒店、交通、购物等旅游资源的相关信息,完善配套设施,例如在景区最大程度地实现无线网络覆盖、手机扫码购买服务和在线支付功能。最后,应加强长春市与享誉国际的长白山、拥有美轮美奂的雾凇的吉林市等地的合作,形成以“长长”(长春—长白山)、“长吉”(长春—吉林)合作为核心的省内旅游合作[2],以便资源共享为吉林省的智慧旅游发展铺好前进的道路,不断地往规范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笔者将长春市智慧旅游的发展模式以图1的形式展示。

图1 长春市智慧旅游城市建设发展平台构建图

智慧旅游是旅游业的发展趋势,长春的智慧旅游正处在全面建设时期,智慧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智慧城市的“土壤”,更离不开政府的顶层设计。政府作为顶层设计的总设计师,在长春智慧旅游的建设中占有主导地位。政府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引导旅游企业逐步实现智能化,提高公共服务智能化,还要解决与智慧旅游不相适应的难题,并且树立具有长春特色的智慧旅游城市形象。这些顶层设计方面的探索是发展长春智慧旅游的必要途径。当然,长春智慧旅游的建设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参与,企业、旅游从业者以及相关的服务业都要积极参与到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设中。此外,当地社区也要以积极的心态接纳智慧旅游在生活当中所带来的变化,并从行动上推动智慧旅游的建设。

[1]张凌云,黎巎,刘敏.理论与实践:智慧旅游建设的十个问题[N].中国旅游报,2012-03-30(011).

[2]唐洪广.发展智慧旅游需关注的几个问题[N].中国旅游报,2014-01-15(011).

[3]李己平.长春旅游:从“边缘经济”到支柱产业.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EB/OL].(2016-03-21)[2017-01-02]. http://paper.ce.cn/jjrb/html/2016-03/21/content_296113.htm.

[4]长春市地方道路运输管理局.长春市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情况的汇报[EB/OL].(2013-06-28)[2017-01-02].

http://www.ccmbt.com.cn/hygl/gonggongqidianguanli/22.html.

[5]张凌云,黎巎,刘敏.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J].旅游学刊,2012(5):66-73

[6]陈丽军,王庆,汪季石.我国智慧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探讨[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3(2):296-299.

[7]辛本禄.以旅游需求升级引领长吉旅游一体化[N].吉林日报,2016-6-30(011).

On the Top-level Design and Model Construction of Smart Tourism Development for Changchun

WEI Feng-yun

(History College of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32, China)

Now China is still in the embryonic stag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mart Tourism City, constantly exploring in practice.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development of Smart Tourism City, the top level design of top-down system planning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 Tourism City. Now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mart tourism of Changchun has been on the right track. To intensify the research of top-level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mode of Smart Tourism City of Changchun can provide a clearer direc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 tourism. It can make more orderly integration of social resources and speed up the pa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hangchun Smart Tourism City.

Changchun; Smart Tourism City; Top-level Design; mode

2017-03-05

吉林省教育厅2015年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吉林省智慧旅游建设的总体架构研究”(2015280);长春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吉林省智慧旅游建设模式研究”(2014003)。

魏凤云(1981- ),女,讲师,博士研究生,从事旅游管理与教育研究。

G441

A

2095-7602(2017)06-0088-06

猜你喜欢

长春市顶层长春
登泰山
初夏
汽车顶层上的乘客
印语长春
文化九台 幸福绽放
——长春市九台区首届全民艺术节
加快顶层设计
走进长春净月潭
健康卡“卡”在顶层没联网
长春——我热爱的森林城
拾荒助学子 温暖众少年长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