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义相与析
2017-07-01孙启祥
孙启祥
【摘 要】 阅读文言版的《鹬蚌相争》,不仅让学生接受文言熏陶,还可以让学生了解这个故事背后的故事,真正明白《鹬蚌相争》的寓意和作用。
【关 键 词】 鹬蚌相争;听课;评析
近日听课,课题是苏教版教材三年级的《鹬蚌相争》。我的听课记录上记下了两个教学片断:
教学片断(一)
学生甲:老师,蚌夹住鹬的嘴,它们怎么能说话呢?要是说话,它们不就分开了吗?
众学生:(一石击起千层浪,好多同学大声附和。)对呀!
老师:(显然没有料到,稍稍停顿)这个同学提的问题很好!要知道,鹬、蚌不是人,它们说话不像我们人一样要用嘴。
学生甲:(点头。)
教学片断(二)
学生乙:老师,既然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书上却用“渔夫”,为什么不写“渔翁”呢?
老师:渔翁就是渔夫。你明白了吗?
学生乙:明白了。
古代大诗人陶渊明在他的《移居》诗里有这样两句“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说的是有好文章大家一同欣赏,遇到疑难处大家一同钻研。面对这样的两个教学片断,虽不是什么疑难处,但却有必要同老师们进行一番审视与思考。
“要知道,鹬、蚌不是人,它们说话不像我们人一样要用嘴。”和“渔翁就是渔夫。”的回答看似回答了学生的疑问,但却是经不住推敲的。
《鹬蚌相争》是一则寓言,寓言中的形象是拟人化的,文学作品早已赋予了“鹬”“蚌”人的思维和表達。在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眼中,他们的潜意识里就认为“鹬”要张嘴说话,“蚌”也要张开它的壳方能讲话。
再者,对于《鹬蚌相争》的寓意,存在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鹬蚌相争渔夫得利”两种说法。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当我们面对着处在学习语文基础阶段的孩子时,我们就应该给学生讲清楚、说明白。
面对出现的问题,我们可不可以这样处理:
一、让学生试着讨论问题
课堂上,学生会提出一些教师始料不及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不妨引领学生一起讨论一番,既可以给教师自己一个思考问题的缓冲时间,又可以利用这样的课堂生成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从生疑到析疑,最终到释疑,可谓一举两得。
我想,如果教师引领学生能这样处理,“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们讨论一下吧!”“你觉得应该用‘渔翁还是‘渔夫呢?”师生一定会碰撞出思维的火花,面对本来棘手的问题,也会在讨论中“愈辩愈明”。
寓言是通过一个短小的故事寄托一个道理的。故事中,鹬和蚌本来不能说话,作者把他们当作人来写,这样他们就能说话了。虽然“鹬”的嘴被“蚌”夹住了,为了说明道理,作者让他们通过说话表达它们的心中所想,关键是让人们明白深刻的道理。
因为存在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和“鹬蚌相争渔夫得利”两种说法,所以课文用了“渔夫”。但是要知道“渔翁”是捕鱼的老人。“渔夫”是捕鱼为业的人,虽然“渔翁”是“渔夫”的一种,但这两者不是一个概念,不能画等号。
二、让学生试着修改教材
既然孩子对课文中的“说”和“渔夫”产生异议,这是一种对文本的质疑,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是我们应予以保护的品质。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一精辟透脱的读书法,要求我们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如果学生不能接受“鹬”“蚌”开口说话的话,我觉得面对文本,不妨让学生尝试修改一下教材。比如把课文中的“说”改为“心里想”,把“渔夫”改成“渔翁”。在学生修改文本的过程中,我想学生的收获不仅仅是几个字词的改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了什么是敢于质疑的精神,什么是探究的快乐。
三、让学生试着读读原文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在学习白话文的基础上,可以尝试让学生读一读文言版的《鹬蚌相争》。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战国策·燕策二》
有些老师可能担心,让学生读文言文,学生读不懂。实际上,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在教师介绍相关的历史背景并帮助学生理解像“曝”“拑”等字词的基础上,学生结合翻译的课文,是能够读懂的。
阅读文言版的《鹬蚌相争》,不仅让学生接受一点文言熏陶,还可以让学生了解这个故事背后的故事,真正明白《鹬蚌相争》的寓意和作用,一则《鹬蚌相争》的故事制止了一场战争!
【参考文献】
[1] 张学伟. 《鹬蚌相争》教学[J]. 小学语文教学,2016(28).
[2] 范颖琼. 激趣 授法 明理——《鹬蚌相争》教学[J]. 小学教学设计,20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