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探讨
2017-07-01李娜
李娜
【摘 要】 初中数学作为整个中学阶段甚至是大学阶段数学知识的基础,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中的数据统计、几何、代数等知识和能力完全是建立在初中数学知识体系上的融合与进阶,因此老师在这个阶段应发挥好引路人的角色,这就需要在教案和教学设计方面提出改革和創新。
【关 键 词】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创新方法
数学学习的基础特别重要,只有在初中阶段把学习的基础打牢了,才能在高中甚至大学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更加顺畅,在数学学习的基础中,就包括数学习惯和数学思维的养成,如果没有一个好的习惯和思维方式,进入到高阶的数学学习中,瓶颈就会逐渐凸显,届时再希望有所补救,就为时已晚了。
一、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凸显的普遍问题
当下初中数学的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如下的问题:
首先,在对题目进行解析时候,始终不能运用数学思维掌握其中关键的解题技巧,孤立地看待每一道题目,触类旁通的能力乏善可陈。学生在进行答题时,只是按照自己天马行空的逻辑想问题,想到哪里就是哪里,一个问题能够想出来就想出来,想不出来就只能作罢,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养成和具备一种科学的数学思维,难以运用数学思维对题目拆分解答,因此在初中数学的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当务之急。
其次,在解题的时候,始终不能完整地解决问题,不是在这个部分出现一点小马虎,就是在那个地方出现一点小差错。这个问题应该归结于初中的学生正在处于青春发育期,思想经常不能集中,同时,也没有一个好的解题习惯是另外一个原因所在。他们没有一个系统的对于题目的宏观把控,把题目切割成了碎片,这就需要老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引导来完成一种潜移默化的思想,才能让学生养成好的解题习惯。
最后,是解题思路混乱,难以理解数学的表达方式的意义,突出表现在答题过程不规范。尽管答题过程不规范是一个细节问题,但是在小问题背后隐藏着大的隐患,那就是数学表达方式是否具备的问题。作为一种方法论,是可以指导解题实践的,如果只是会做这一道题目,而没有掌握解题的原理和方法,那么下次试卷把同样的考题换一种形式,学生有可能还是会做错。
二、优化课堂教学设计,转换教学培养理念
相比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如今的数学教育更重视重现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大多是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来的,因而在进行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的教学中,我们不应当只是单纯地向学生讲授这些数学知识,而忽视对其原型的分析。我们应从实际事例或学生已有知识出发,逐步引导学生对原型加以抽象、概括,弄清知识的抽象过程,了解它们的用途和适用范围,从而使学生形成对学数学、用数学所必须遵循的途径的认识。
在过去的应试教育大环境下,分数就是教育的指挥棒,能够培养出拿高分的学生,这种教育模式就是成功的,因此应运而生的数学教学的理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应试技巧才是教学中的核心,殊不知这种理念是舍本逐末的,这种应试理念大大地破坏了学生对于数学思维的理解,因此,现代的初中数学课堂,需要与时俱进的数学教学设计理念来摆脱纯粹灌输知识的窠臼,走出一条创新设计的新教学路子。
我举一个日常教学中的例子来进行分享,比如若E、F、G、H分别是四边形ABCD各边的中点,说明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的理由。这是一道很容易的初中数学题,在大多数学生看来,连接AC,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很容易证明。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么?我们为何不继续思考,适当地替换它的条件,再进一步留意它的结论的变化情况。
在上一题中,如果把条件中的四边形ABCD依次改变为矩形、菱形、正方形或梯形、等腰梯形,其他条件不变,那么所得的四边形EFGH是怎样的四边形呢?又或者,把条件中一组对边的中点改为两条对角线的中点,其他条件不变,则四边形EFGH是怎样的四边形呢?
通过将一道题目的已知条件进行变化,从而全方位地考察学生对于此类题型的掌握能力,数学题目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是解题的方法是殊途同归的,这便是掌握科学的数学方法的重要意义。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的教材编排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良好的培养。这就需要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入手,解放孩子们被应试教育禁锢的思维模式,这种数学思维的运用
有学者表示,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偏重依据教材、自身教学经验、教学参考资料以及现场的教案,而研究课程标准的意识,研究能力匮乏,对教学设计缺乏有效的定位与深度的研究,学校对教师教案的例行检查流于形式,实效性较差,而开展基于教学设计专题性项目的校本教研的氛围还未普遍形成 ,这都进一步阻碍着教学设计以及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因此,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提升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 李茂福.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 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
[2] 左坤. 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研究[J]. 数学教育学报,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