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嘉兴运河中蕴含的民俗文化

2017-07-01张敏霞汪娟

科技视界 2017年6期
关键词:运河民俗文化内涵

张敏霞 汪娟

【摘 要】京杭大运河对嘉兴地区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政治、经济方面,更为突出的是由此而延伸的民俗文化。嘉兴运河文化孕育出的民俗文化形式多样而丰富,其水性的表现形式和民俗景观已经成为嘉兴文化独有特色的组成部分。嘉兴历史街区中有形和无形的民俗表现形式及其蕴含的民俗文化内涵。最后讲述了嘉兴运河的民俗文化内涵:与水、与运河相关的文化内涵和民俗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运河;民俗文化;内涵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家。京杭大运河是嘉兴的母亲河,运河养育了嘉兴,成就了嘉兴。嘉兴境内湖荡众多,河网密布,素来都被称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运河不仅给嘉兴带来了经济的发展,商业的繁荣,并且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独特的运河文化。嘉兴运河文化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丰富而多样的民俗文化,形式多样的民俗活动中蕴藉着沉厚的文化内涵。

1 京杭大运河概述及文化内涵

京杭大运河的开凿是我国历史上意义重大并且影响深远的一件事。京杭大运河,开凿于隋炀帝初期,完善于元世祖时期,明清时期有着不同程度的延伸和扩展。起于北京,终于杭州,贯通南北,全长1794公里。被称为“运河抱城,八水汇聚”的嘉兴也是运河沿线的重要城市之一,京杭大运河嘉兴段全长共有110千米,其中大运河嘉兴处于江南运河段,南北经济开始互通来往,城市因此繁荣发展。

运河文化是一种区域文化。区域文化的建立是需要时空两个角度,嘉兴段运河修建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发展于隋唐,完善于明清,至今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在时间的维度上不仅积累形成了本土文化,还因为南北互通使得文化进行碰撞交流乃至互相吸收,商业的繁荣推动经济发展,进一步促使人民思想开始改变,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除此之外,南北商人往来,文化进行交流,南北的文化礼仪习俗也在互相传播影响;在空间的维度上,运河的开凿和因漕运使得运河长期畅通形成了以运河为主线,以重要城市为点的主要地理范围,运河文化具有凝聚性,并且相对稳定。

2 民俗文化的水性表现及景观形式

民俗是:“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它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1]嘉兴王江泾镇附近莲泗荡地区的 “网船会”是运河文化和民俗文化相互交融的产物。通过这种民俗活动“人们趋吉避凶、祈福禳灾的心理情感因素、道德伦理观念与技术因素的结合表露无遗。如宅居建筑中的某些风水观念一样,与其说是信仰习俗,倒不如说是表达了民众祈求吉祥美好的心理寄托更为确切。”[2]“网船会”因深厚的文化意蕴现被世人称为“流淌着的运河文化”,已和独具江南特色的三踏白船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戏四大声腔之一的海盐腔源出嘉兴海盐澉浦。

“海盐腔”是一种古老的唱腔,因其形成于海盐而得名。这种柔美婉转的新唱腔由明代开始盛行,并成为南戏的四大声腔之首,逐步取代了在南方流行的北曲杂剧在戏曲舞台上的统治地位,海盐少年“往往得其家法,以能歌名于浙右”而名声大噪。;嘉兴的灶头画非常有特色,并且现在还能在月河历史街区上看到。嘉兴的民间灶画至少出现在明清时期。从形式上看,灶画集实用价值与欣赏价值为一体,它既满足了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也丰富了其精神世界。从本质上看,它有明显的民俗功利目的,即反映出一种独特的民俗信仰内涵和审美意识。

嘉兴与运河密不可分,城市布局具有临水而建、沿水成街、依水而兴。其中以月河历史文化街区、芦席汇历史文化街区、梅湾街历史文化街区、王江泾一里街历史文化街区、长安镇历史街区等历史街区闻名于世。嘉兴月河历史街区形成于宋,兴盛于明,位于嘉兴市区北部,南临京杭大运河。在南宋的时候嘉兴就已经成为了非常繁华的城镇,居民大多居住在这里,于是也形成了众多鳞次栉比的民居,形成了市井。因此嘉兴也有“枕水江南”这一称呼。月河街虽历经百年沧桑,犹存其雅致风骨。除了民居,还有众多店铺,形成了独特的街巷文化。在月河的街道上可以看见许多茶铺,茶文化自古就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街区内所建德勤文化园、金鱼院、大昌当铺、嘉禾水驿、高公升酱园、财神堂等场馆表现历史古街的繁华程度。

嘉兴梅湾街位于市区南部,处于运河之畔。梅湾街由来一说是相传明万历年间,此地曾植梅筑园,此地因梅花而出名,又一说因街道的形状曲折弯曲如梅枝一般;芦席汇历史街区位于嘉兴城北部,处于河流交合处的突出地段。芦席汇南有秀水经过,北有长纤塘及京杭大运河滋润。大部分的民居聚落聚集在秀水河的北侧,因为有三水环绕,明清建筑都依河呈弧形展開。粉墙黛瓦乌檐的明清老屋沿环城河一字排开,观音兜、马头墙两面临水,杨柳依依,自有一番意蕴在其中。

3 与水、运河相关的文化内涵及其价值

嘉兴水资源非常丰富,成就了独特的水文化。它主要是有三个层面的文化要素构成:即物质形态的文化,制度形态的文化,以及精神形态的文化。

精神形态的水文化包括了大量神话传说,诗词歌赋,音乐戏曲等。现存 “钱王射潮”,“六和镇江”,“文潮与武潮”等神话传说,诗词歌赋,音乐戏曲更不用说。“云起有时吟水凅,一时风雨满钱塘”、“还将梦魂去,一夜到江涨”、“终日楼船萧盛,晚来还听棹歌声”,众多诗句满含着浓浓的与水相关的文化内涵,棹歌声更是将诗词与音乐紧密结合在一起。运河带来的不仅是简单的诗词和神话传说,而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力量。

因民俗文化形成的文化历史背景对于嘉兴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视觉文化语境下的民俗的再现机制能够促进文化的再生产,使得嘉兴人民乃至更多地区的人们都能受到文化本身的熏陶。

4 结语

“民俗文化作为民间最广泛的传承文化,以它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内涵和特有的功能,在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始终影响着人类群体的物质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3]运河文化作为江南水乡独特的民间文化;是江南民间文化的瑰宝;是江南水乡文化记忆生生不息的标识。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3.

[2]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00.

[3]蔡志荣.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J].西北民族研究,2012(1):211.

[责任编辑:朱丽娜]

猜你喜欢

运河民俗文化内涵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活出精致内涵
《中国运河志》简介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如泰运河谣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挖掘习题的内涵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