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听力测试特点分析及教学策略探究
2017-07-01肖江波
肖江波
摘要:听力是言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是获得语言感受最主要的途径。“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听是提高说、读、写能力的基础,是学习英语和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必备条件。笔者从高考英语听力测试特点和影响听力的因素入手,探讨提高学生听力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测试特点;影响因素;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5-0011
一、2016年高考全国卷英语听力测试特点
2016年高考全国卷的听力部分共分为两节:第一节共有5段短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每段录音材料播放一遍。第二节设置了5段较长的对白(独白),共15个小题。两节共20小题,每题1.5分,满分30分。
听力试题要求学生听懂有关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话题,其中独白为一段热点话题,讨论美国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话题都源自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支持生活化,做到生活情景化、情景应用化、应用有效化。听力材料无生词,第一段到第九段以简单句为主,短句居多。第十段独白中复合句较多,如定语从句、表语从句,句式较为复杂。试题设置面向全体学生,话题考查内容为学生所熟悉,语料素材触及真实生活。话题覆盖面广,对话内容逻辑清楚,话语流畅,所考查的听力微技能有:理解主旨要义题,获取具体信息题,对所听的内容作出简单推断题,理解谈话人的意图、观点和态度题。设问涉及多个方面和多个角度,采用what, where, how, why, when, who等多种疑问句式。
听力录音的朗读者还是Kris Chung和Laura Estelles,语速是147词/分,比2015年每分钟慢7词,录音稿总词数为816词,比2015年多130词。
二、影响听力的因素
听力理解既是最难学习和掌握的一种语言技能,也是高中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最“无助”的一个方面。听力理解的实质是听力理解是人脑有意识地、积极主动地对所听到的语言进行加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听话人根据一定情景中的信息所提供的线索和己掌握的社会、文化与语言知识,采取多种策略达到理解的目的。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有些因素制约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
1. 辨别单词的能力差。辨别单词音节、单词的连读、单词的重读与弱读等读音的能力差。听力中有些词,尤其是虚词,读得很轻;有些词,读音相同或相近,很容易产生歧义,如同音的:bye, buy, by; be, bee; father, farther; right, write; too, two, to; meat, meet; their, there; where, wear; hear, here; 所以在听的同时,大脑要快速对这些词做出反应。
2. 母语的干扰。许多学生在听英语材料时,常受母语的干扰,习惯用中文逐词逐句心译,不能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其次,由于汉语的句子结构和语序与英语存在很大差异,所以依赖汉语来理解句子不仅速度慢而且容易造成理解错误,不能做到听音会意。而且听的时候精力集中于心译,无暇顾及联系上下文,对于一些较长的与汉语表达方式不同的句子,心译就犯难了。
3. 缺乏必要的听力技巧。在听的过程中遇到生词时,一直想回忆或猜测其意思,不懂得跳过去,以至于影响整篇语篇的理解。又如,不懂在听力过程中灵活做记录,无暇兼顾,所以未能抓住主要信息。
4. 背景知识狭窄。听力材料内容广泛,涉及天文、地理、人物、历史、科技、军事、文艺、教育、医学、体育等诸多领域。学生缺乏对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历史背景、文化差异的了解就影响了听力理解。另外,在英美国家,人们的风俗习惯与中国有很大的区别,中国以一日三餐作为见面打招呼的主要方式,而英美国家则以谈论天气为主。文化差异很容易造成听力理解的障碍。
5. 心理障碍的因素。听力理解的过程也是较复杂的心理,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学生在听音时的情感因素和听力理解的有效程度有直接的联系。当人的情绪处于紧张、焦虑状态时,就容易产生恐惧心理,从而对原本可以听懂的内容在理解上也大打折扣。如果不善于调节心理变化,就会造成听力理解上的困难。另外,学生听力的动机是影响其听力效果的又一重要因素。学生听音目的明确并有强烈的听音欲望,其效果就好;反之,学生对听力活动不感兴趣,就会产生抵触心理和厌倦情绪。
三、英语听力教学策略
从2016年高考听力题分析来看,测试方向上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真实听力水平以及交际能力的考查。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听力水平,英语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重视针对性训练。选择题目比较灵活、选项干扰性强、材料题材与长度符合高考要求的资料进行训练。并尽可能采用普通语速和稍快语速的听力材料交叉训练,让学生适应不同语速、不同语音(如美国英语、英国英语)风格的听力材料。
2. 重视听力技巧的指导与训练。要研究听力的命题方式与题目设问特点,培养学生听力答题思维,并重视听力讲评。听力重在听力策略、语音知识、话题知识、文化背景的指导。
首先,指导学生答卷时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做好听前的心理准备工作,学生在听力试音期间务必调整好心态,自然放松使自己进入兴奋状态,这样就能提高思维敏捷性和快速反应能力。
其次,训练学生掌握最佳的答题步骤。抢先看题,适当记题,听之有标,做之有本,词词逼近,句句跟上,化单为整,这些都是听力成功之关键原则。
(1)抢先看题,适当记题。利用听录音前的时间和题与题之间的停顿,快速浏览问题和选择项,凭借问题和选项中的关键词,预测对话可能涉及的关键内容,如地址、年、月、日、价格、数字、年龄等。听力测试的对话或短文的测试点一般都集中在一些主要信息上, 如when,where,who,what,why how,which,direction,career, profession and purpose etc.這样,听录音材料时就有的放矢,有所侧重,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2)初听全文时,重视理解全文大意,速记重要信息。关注和题干问题相关的内容。还要注意听短文的首句和首段,文章的首句和首段往往是对短文内容的概括,如讲话目的、主要内容、作者、论点、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事由等。
(3)复听时侧重难点或第一遍没听清楚的疑点。在了解整篇内容和把握重要细节的基础上,特别注意第一遍没听懂或有疑问的地方,力争做到准确无误。
3. 通过朗读与阅读提高听力水平。平时多朗读,模仿录音课本录音或听力录音,从而提高自身的语音、语言水平;注意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在语调、连读、重读、弱读以及用词方面的差异。
提高阅读能力也能促进听力的提高。增加课外阅读,积累词汇和语法知识,了解文化背景知识。如果缺乏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历史知识、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礼仪等的了解,就会对听力理解产生一定的障碍。例如:假如学生不了解复活节的知识,那么在听一篇关于复活节的文章时,对日期、风俗(如彩蛋、复活兔和吃火腿)等细节的理解就会发生偏差。
4. 注重精听和泛听相结合
精听是训练听力的基本功,可以反复听,逐句逐句听,直至听懂,有助于增加词汇量,追求“少而精”,是泛听的基础,但缺乏交际的真实性。泛听则在于通过大量的听力实践来提高听的能力。泛听就是多听英语歌曲,看看英语电影及听其他一些听力材料如电台广播VOA和BBC,观看原版英美电影和电视上的英语节目,在地道纯正的语音中感受英语的乐趣。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要把精泛听有机结合起来。可以第一遍先听懂大意,理解故事或对话的主题,然后把语篇细化成语段、语句和意群,反复多遍,逐个击破,培养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5. 重视错误及难点分析
在听力教学中,教师应提前精心准备、做好问题分析,并结合《考试说明》对听力能力考查要求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有效指导听力讲评。要注意常错题类型的分析、总结和反思,注意不同话题的分类点评并寻找相应材料有针对性的训练。此外,对听力中把握不准或听不清的词汇要进行语音训練,攻破语音关;让学生听后再总结每道题的设问方式,熟悉提问方式,养成听后思考的好习惯;指导学生将听力文本中复现频率较高的词汇和短语句式划出来,进行积累。
总之,在高中阶段,有诸多因素影响学生听力理解水平的提高。教师要抓住听力教学的特点,关注语言的实践性和交际性,以实践原则统领高考复习,促进能力转化,通过科学系统的训练,全面提高高考听力水平和成绩。
(作者单位:福建省安溪第一中学 36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