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姓党”论
2017-06-30王久高
[摘要]“党校姓党”有其历史基因和传统,把其确立为党校的根本原则既是对党校办学传统和经验的政治升华,也是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战略考量的。习近平关于“党校姓党”的论述,从政治层面、纪律层面和道德层面丰富和发展了“党校姓党”的内涵。“党校姓党”的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在于党校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此,牢固树立“四种意识”政治坐标,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突出主业主课,构建科学的教学体系和内容;健全管理制度,加强纪律要求,落实严以治校;加强教师队伍道德建设和纪律要求,落实严以治教;根治学员不良学风,落实严以治学。
[关键词]党校姓党;党性;党纪;制度;学风
[作者简介]王久高,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党校姓党”是中国共产党各级党校开展教学、科研、办学活动和日常管理的根本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凝练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时期党校办学经验的高度概括。2015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第一次在中央文件中明确把“党校姓党”作为党校办学的根本原则。本文在考察“党校姓党”的历史基因和重要意义的基础上,结合习近平的相关论述,重点阐释了“党校姓党”的丰富内涵,提出了坚持“党校姓党”的根本要求和主要途径。
一、“党校姓党”的历史考察和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党校自诞生以来就具有“党校姓党”的基因和传统。把“党校姓党”确立为党校的根本原则,既是对党校办学传统和经验的政治升华,也是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战略考量的。
(一)“党校姓党”是党校与生俱来的基因
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中央及地方组织就举办过各种形式的党校,如党训班、中央训练班、政治军事学校等。1931年4月21日,中共中央发出的《中央关于苏区宣传鼓动工作会议》要求各苏区中央分局“必须设立一个以上的党校,培养党、苏维埃与职工会的干部”{1}。7月,苏区中央局就举办了一期党训班,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苏区中央局党校,任弼时任校长。1933年3月13日,苏区党校改称为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并在瑞金举行了盛大的开学典礼。1935年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改称为中央党校,并于1937年迁入延安。抗日战争发展的新形势和实践的新需要使中共中央清醒认识到急需提高全党干部学习和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水平,于1938年5月5日(即马克思诞辰120周年纪念日)创办了延安马列学院(全称“马克思列宁学院”),张闻天担任院长。馬列学院的教育方针,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来教育干部,注重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的学习,特别要求学员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中的实际问题。可以说,延安马列学院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日臻成熟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对提高全党的理论水平、培养具有马列主义基础知识的干部起到了重要作用。1941年5月,马列学院改组为马列研究院;7月,改组为中共中央研究院。1941年底至1943年3月,毛泽东先后对中央党校进行了三次改组,中央党校的地位不断提升。{2}1943年5月,中共中央研究院并入中共中央党校,成为该校的第三部。1947年3月,中共中央党校随战事变化撤离延安。随着解放战争的顺利推进,1948年7月,中共中央决定在西柏坡创办高级党校,时称马列学院,刘少奇兼任院长。当时马列学院的教学方针是“学习理论,提高认识,联系实际,改造思想”。1949年北平解放后,马列学院即迁往北平。1955年改称中共中央直属高级党校(即现在中共中央党校的前身),其办学方针是“学习理论,提高认识,联系实际,增强党性”。从中国共产党早期党校(或干部学习培训机构)成立、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党校和诸类机构的基本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就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宣传党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培养忠诚于党的干部。党校诞生、发展的历史有力地证明了“党校姓党”是党校与生俱来的基因,党校因党而立,为党而存。
(二)“党校姓党”是党校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和办学经验的政治升华
“党校姓党”是党校与生俱来的基因,但这并不意味着党校的发展因此而一帆风顺。中国共产党的各级党校作为党的事业的组成部分,它们的发展和办学成效与党的指导思想的正确与否,以及党校是否真正坚持“姓党”紧密相联。早在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以中央党校为整风运动的“大本营”,开创了用党校统一全党思想与行动的办学模式和干部培训模式{3},从而促进了全党思想的高度统一和革命事业的胜利。但是,1957年党的整风运动发展到反右派扩大化后,党校工作也开始受“左”倾错误影响,“党校姓党”开始变成“党校姓‘左”,党校的教学活动、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等开始遭遇挫折,一些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教员遭到批判。“文化大革命”爆发后,一些党校出现了“党校无党”的现象,学校整个工作停顿,造成巨大的损失。“文革”结束后,1977年10月5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办好各级党校的决定》,要求彻底清除“四人帮”在党的建设和党校工作方面造成的危害,切实办好党校。1979年12月25日至1980年1月17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宣传部和中央党校联合召开了全国党校工作座谈会(即第一次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党校担负的任务就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干部,保证党在思想路线上、政治路线上的统一,切实加强党委对党校的领导。党校工作开始回归到“党校姓党”的正常轨道。此后,中共中央先后在1983年、1985年、1994年、2000年、2008年、2015年召开了第二、三、四、五、六、七次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在1990年发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校工作的通知》;1995年颁布实施《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2000年印发《中共中央关于面向21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2008年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2015年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这些会议、通知、条例、决定、意见等总的精神,就是根据党所面临的形势、任务的变化以及党校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推动党校的改革创新和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建设,不断提高党校教育科学化水平,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确立了“党校姓党”的根本原则。党校发展和建设的历史说明,党校因党而立,也因党而兴、因党而强。党校只要正确地坚持和贯彻了姓“党”的原则,就会为党所领导的事业提供理论支持和干部保障,从而促进党和国家的事业健康蓬勃发展。因此,“党校姓党”是党校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和办学经验的政治升华。endprint
(三)“党校姓党”是新形势下从严治党、从严治校的内在要求
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是其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成功的重要法宝之一。21世纪以来,国情、世情、党情发生的深刻变化对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产生了新的挑战和考验,各级党校也面临着新的问题。作为党校培训轮训对象的干部队伍,出现了理想信念不坚定、理论学习风气不足、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不强、服务意识下降、不守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等问题。此外,各级党校本身也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一是学风校风不正问题。党校成为一些干部镀金、搞关系、养身心的场所。一些党校由以学员为中心变成以官员、权力为中心。学员之间、学员与教员、学员与本地官员和社会人员之间存在着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有的直接滑向利益输送和交换。二是少数教员的政治立场和学术研究方向出现偏差。主要表现为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不足;学术研究西方化,热衷于用西方的一些理论和方法来“批判”“反思”党的理论与实践。三是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不科学、不完善。不少党校主业主课不突出,存在重知识技能培训、轻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现象,党校特色没有凸显。有的党校理论学习和党性教育侧重于教学手段和形式的新花样,演变成满足于少数干部个人的偏好和需求。四是党校应有的地位、作用和保障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和支持。一些地方党委对党校重视不够,投入不足、保障不力。党校作为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学习、研究的主要阵地,一旦学风校风不正,对党造成的伤害和不良影响尤其恶劣。因此,确立“党校姓党”的根本原则,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是新形势下从严治党、从严治校的内在要求。
二、准确地理解“党校姓党”的丰富内涵
2015年12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第一次系统阐释了“党校姓党”的科学内涵。他指出:“党校姓党,就是要坚持一切教学活动、一切科研活动、一切办学活动都坚持党性原则、遵循党的政治路线,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归根到底一句话,就是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4}习近平关于“党校姓党”的论述,主要从政治层面、纪律层面和道德层面界定和阐释了“党校姓党”的科学内涵,指明了它的精神实质。
(一)“党校姓党”是党校恪守党性的一种政治自觉
马克思主义认为,党性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质属性,是一个政党的性质、宗旨、目标和任务的本质体现。无产阶级政党的党性,是在科学世界观指导下,无产阶级高度自觉的阶级性,是阶级性最高和最集中的表现。刘少奇指出:“共产党员的党性就是无产者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就是无产者本质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利益最高而集中的表现。”{5}作为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旗帜鲜明地提出党的各级机构及其成员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并对此有着严格的、鲜明的党性要求。中国共产党的党性最本质的体现,就在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的党校,作为党委的一个重要部门,是履行党委决策、实现党的意志和任务的不可缺少的一个机构。各级党委都对其党校有着坚持党性原则的至高要求。因为,中国共产党的党校不同于一般的国民教育的高等院校,它是中国共产党内生性的专门培训轮训骨干成员(领导干部)和开展理论学习、宣传、研究的机构,带有鲜明的无产阶级政党意识和阶级属性等,丝毫不应该有违反党性的言论和举措。当前,中国对外开放和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坚持党性原则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胜利。党校作为培养党的干部和理论宣传、学习和研究的主要阵地,必须将“党校姓党”作为恪守党性的一种政治自觉,要求一切教学活动、科研活动和办学活动,都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定党的政治方向,坚守党的政治大局,强化党的政治意识,遵循党的政治路线,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
(二)“党校姓党”是党校服从党的统一意志和行动的纪律要求
当前,全国共有省级党校34所、副省级党校15所、市(地)级党校360多所、县级党校2500多所,拥有近10万教职工。{6}另外,一些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业、高等学校、部队等也都办有自己的党校。由于党校体系的多样性以及教员、学员的差异性,党校在服从党的统一意志和行动方面存在着四个方面挑战。一是不同层次的党校服从党的统一意志和行动的态度和行动有差异。一般而言,级别越高的党校,它的政治敏锐性和行动力越强,而一些基层党校却出现了党性淡薄、工作不力的现象。二是学员干部的政治觉悟、党性修养和言行自律客观上存在差异。毛泽东同志曾明确指出:“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7} 如何努力缩小这种差异,培训培养出忠诚于党、擅于执行党的政治路线的各级高素质干部是党校面临的重要任务。三是教员与学员之间可能会产生教学矛盾。党校学员不仅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社会阅历,而且在党的相关理论、路线、政策的觀察和理解方面有其固有的视角和思维,因此,党校教员与学员经常会出现一些教学矛盾。四是一些教员、学员沾染上了社会不良风气。少数学员干部、党校教员无视党纪校规,相互利用和彼此“关照”,有的甚至在思想上政治上形成自己的小圈子。党校作为党直接兴办的学校,面对以上四种直接妨碍服从党的统一意志和行动的挑战,必须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以严格的规章制度和铁的纪律杜绝其学员、教员和管理人员存在与党中央不一致和与党纪校规相违背的言行举止。党校的一切教学、科研和办学活动,必须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以党的纪律为纪律。党校必须成为遵守党章党纪校规、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典范。因此,“党校姓党”不仅是党校一切工作的根本原则,而且是党校服从党的统一意志和行动的纪律要求。endprint
(三)“党校姓党”是党校忠诚于党的一种道德规范和价值追求
任何一所学校都有自身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追求,并通过人的主体性表现出来;同时,学校中的每一个主体人,在自己的价值追求中都会潜移默化地接受一种道德规范。中国共产党党校的价值追求与党的价值追求是内在一致的。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奋斗目标决定着她的价值追求远远高于其他政党的价值追求。这种崇高的价值追求又促使其成员志愿为之忠诚和奋斗,并甘愿接受共产主义的道德规范。同时,党章对党员也有着“对党忠诚”“永不叛党”等纪律要求和道德规范。党校作为党直接领导和兴办的学校,有着更为鲜明的党的意识、纪律要求和道德规范。因此,各级党校都理应内在地秉承着党的价值追求,并自觉地接受共产主义的道德规范。对于每一所具体的党校而言,坚持党校姓党、忠诚于党,就是秉承党的最高价值追求的具体表现。作为党校人,每一位教员、学员和管理工作人员,都应该把“党校姓党”、忠诚于党作为自己的一种价值追求和道德规范,坚持爱党爱校,坚持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党校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直接并完全服务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因此,党校的主流价值和道德规范绝对不允许出现有损于党的形象和利益的言行举止。 “党校姓党”作为党校的“灵魂”和“根本原则”,本质上不仅体现着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宗旨、使命、价值追求和道德规范,而且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诉求。
三、坚持“党校姓党”的根本要求和主要途径
习近平从政治层面、纪律层面和道德层面系统阐释了“党校姓党”的丰富内涵,其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希冀各级党校能够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始终保持与党中央的高度一致。“党校姓党”,归根到底一句话,就是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正是“党校姓党”根本原则的精神实质,也是各级党校贯彻这个原则的根本要求和检验标准。面对当前新的形势和任务,各级党校务必将从严治党要求和从严治校方针结合起来,积极探索贯彻、落实“党校姓党”的有效途径。
(一)牢固树立“四种意识”,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对于无产阶级政党而言,政治方向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政治路线的制定和奋斗目标的实现。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成功的重要经验。中国共产党的各级党校,是党直接兴办和领导的学校,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是党校办学第一位的要求,是“党校姓党”最重要的标志。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又面临着异常复杂的国际形势,不同级别的党校以及学员干部对国际国内形势、中央战略布局、当前核心任务等方面的认识可能存在不重视、不到位、不准确甚至不认同等现象。面对这些现象,作为培养党员干部和思想理论宣传主要阵地的党校,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构建“四种意识”政治坐标,即牢固树立和践行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正确政治方向,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具体而言,就是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按照“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逐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实,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的基本指导思想、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等在政治方向上始终受到内外一定因素的干扰和冲击。这种干扰和冲击直接影响到党中央的思想统一和党的执政绩效,甚至威胁到党的执政地位。因此,各级党校应积极参照“四种意识”的政治新坐标,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作为贯彻“党校姓党”的根本政治前提和第一位的要求,作为考验党校是否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政治准则。
(二)突出主业主课,构建科学的教学体系和内容
构建一套科学、丰富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是坚持“党校姓党”的重要保证。党校的教学体系和内容在围绕提升学员“理论基础”“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党性修养”框架下,应突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这个主业主课。一段时期以来,各级党校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明显偏低。一些党校尤其基层党校在每个主体班次的学习内容安排上,通常只设置一个理论专题和党性专题,然后要求学员自学。据中央纪委的一项调查,各级党校授课内容中开设的党章党规党纪课程只占总课程的2.5%。{8} 党的理论和党性教育,是每一个党员干部坚持对真理的追求和坚定对党的信仰的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党校只要在思想上、理论上和党性上为教员和学员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促使他们对党的理论和党性要求有了系统的掌握和透彻的理解,他们对党的信仰和忠诚就有了内在的、持久的动力和保障,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自觉性就会大大提高。
坚持和贯彻“党校姓党”的根本原则,首要的就是要抓好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这个主业。一是思想上和实践上坚决纠正轻理论、重能力的倾向。严格按照《意见》中的规定,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这两类课在中央党校、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党校、市(地)委党校教学安排中不低于总课时的70%。要设置专门的“党性教育单元”,确保党性教育课不低于总课时的20%。二是理论教学内容抓住学理论经典著作、学最新理论成果和培养学员理论创新能力三大核心板块。理论教学首先必须注重对马克思主義经典著作的讲授和导读,引导学员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增强理论思维和理论素养,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三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作为理论教育中心内容,尤其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中之重,做好讲话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员头脑工作。四是培养学员运用理论、创新理论的能力。鼓励学员在工作实践中及时积极总结经验,勤于读书和思考,勇于将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除了突出主业主课外,党校教学体系和内容还要注重培养学员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当前,各级党校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不断提高干部领导、谋划、推动、落实改革的能力和水平的要求,积极探索和完善培养学员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等,促使他们不断提高统筹兼顾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知人善任的能力、应对风险的能力、维护稳定的能力等。endprint
(三)健全管理制度,加强纪律要求,真正落实严以治校
从严治校是全面从严治党在党校工作中的具體体现,是对党校校风、校纪、校规的根本要求。党校作为一个党性要求特强的学校,坚持从严治校是党校自我管理和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党校保持正确政治方向、良好教学质量和纯朴优良作风的根本保证。从当前从严治党的要求和重点看,各级党校应坚持严以治校、严以治教、严以治学,充分依靠规章制度和纪律要求加强从严治校。一是及时将从严治党、从严治校精神规范化、制度化。加强党内法规建设,推动制度建党,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的重大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从严治党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方针和精神。各级党校应及时依据本校实际,制定出本校从严治党、从严治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树立从严治党、从严治校的典范。二是以铁的纪律严禁社会不正之风和不良学风教风浸染校园。各级党校应制定出惩戒各种不正之风和不良学风教风的纪律条例和纪律要求,严禁一少部分学员将工作实践中沾染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请客送礼、经营人脉、相互吹捧、弄虚作假等不正风气带到校园;严禁教学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与学员之间互相输送利益;严禁教学科研人员不安心教学科研,不遵守教学管理的纪律要求。任何一位教学科研、管理人员或学员,一旦违规违纪,党校必须及时作出严肃、公正、公开的查处,并且作为警示教育的典型。
(四)加强教师队伍道德建设和纪律要求,真正落实严以治教
建设一支品德高、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教学科研人才队伍,是贯彻“党校姓党”、促进党校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一是要加强党校教学科研人员的道德教育和要求。党校教师除了要具备一般教师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严守纪律等职业道德外,还应有忠诚于党、奉献于党等更高的无产阶级道德追求,把真心热爱党校教育事业、培养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优秀党员干部作为个人事业追求的至上目标和荣誉。二是加强教师教学科研的政治纪律要求。党校教师的教学科研理应有着严格的党性要求、纪律要求和管理规范。党校教师的教学、科研和办学活动都要坚持党性原则、遵循党的政治路线,遵守党的政治纪律,都要直接服务于党治国理政的目标和要求,讲究针对性和实效性。党校的教学和研究应秉持坚守党性的底线思维和铁的纪律。一切与党性和政治路线相违背的教学、科研和办学活动,都应及时得到教育、调整或禁止。三是加强实事求是的教风,鼓励创新教学模式和手段。党校的教风应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优良作风,坚决反对填鸭式、教条式、书斋式教学,反对夸夸其谈,努力做到深入浅出、大道至简、微言大义。鼓励教师及时掌握最新教学手段,积极探索和完善研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演讲辩论教学、体验式教学、情景模拟式教学和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深入开展领导工作经验交流和党性分析等教学活动,提高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
(五)以铁的纪律根治学员不良学风,真正落实严以治学
党校优良的学风是学员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保证。当前,各级党校必须果断采取实际措施,以铁的纪律根治不正学风。一是学员要端正态度,正确认知自我,珍惜学习机会。所有党校学员要实现角色和身份的转换,充分认识到自己是以平等学员身份来接受学习和教育,必须统一接受严格管理,遵守学习培训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要求,自觉遵守学习纪律、课堂纪律、考试纪律、请销假纪律等,自觉维护教学秩序。二是弘扬和确立实事求是的学风。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党校姓党”的内在要求。学员在学习过程中,要防止、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学习,防止书斋式的空谈、教条式的研究,而是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弘扬求真务实风气、民主讨论风气、创新进取风气。鼓励学员之间、教员之间、学员和教员之间开展平等讨论交流,实现学学相长、教学相长。三是严格规定学习内容、重点和要求。党员干部到党校学习,应有着严格的规定、重点和要求,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党性党章党规党纪;党和国家重大的决策部署、政策方针等;领导水平、提升执政能力;等等。总之,党校学员学习的内容应紧紧围绕党的意志和任务来设置,旨在培养学员战略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同时引导学员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
注释:
{1}谢武军.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的前生——关于中共中央党校校史中一个问题的考证[J].理论视野,2011(4).
{2}谌玉梅、罗平汉.延安时期中央党校[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4:33-39.
{3}谌玉梅、陈碧珍.中央党校——延安整风运动的“大本营”[J].延安大学学报,2013(6).
{4}徐隽.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原则 切实做好新形势下党校工作[N].人民日报,2015-12-13.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校编.刘少奇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1991:225.
{6}{8}新形势下推进党校工作的基本遵循[N].学习时报,2015-12-14.
{7}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6.
责任编辑:李瑞山
(本文发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杂志2016年第2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