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17-06-30夏春涛
[摘要]中华民族从沉沦走向复兴,是一个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历程,其最核心的问题是由谁来领导、走什么路。95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探索、奋斗、创造、积累,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党的领导与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体的:在党的领导下,必然会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走中国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民族复兴;中国革命;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作者简介]夏春涛,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道路与世界社会主义研究”(项目批准号:14@ZH006)的阶段性成果。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华民族从沉沦走向复兴,是一个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历程,其最核心的问题是由谁来领导、走什么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坚持不懈地带领人民探索奋斗,一次次在历史紧要关头将中国领上正确道路,当之无愧地成为民族复兴伟业的领导核心和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成立95年的历史,与中华民族从黑暗迷茫走向光明辉煌的历史相重叠,是一部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历史。这段峥嵘岁月和光辉历程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一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在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带来的民族危机中生成的。随着西方海外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的兴起,以农业文明为主要形态的中华文明渐显颓势。闭关锁国、吏治腐败使中国社会停滞不前,国力孱弱,民生凋敝。鸦片战争战败,是中华民族百年屈辱史的开端,同时也是中国人民致力于民族复兴的起点。尽管魏源等有识之士睁眼看世界,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但当时的清政府昧于世界大势,并没有从战败中警醒积极应对危机与挑战,而是继续浑浑噩噩地以“天朝上国”自居,疲玩泄沓,导致中国积弱积弊的状况没有得到应有改变。另一方面,清政府又在西方列强炮舰威胁下被迫割地赔款、五口通商、设立租界、领事裁判权,从而加深了社会矛盾和危机。20余年后,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被迫签订更加苛刻的屈辱和约。旧梦破碎,新梦兴起。于是,无数仁人志士和广大民众投袂而起,苦苦探索拯救危机、实现民族复兴的途径。
作为太平天国后期的总理大臣,洪仁玕基于流亡香港期间的见闻与感受,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较为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他承认中国落伍,主张效法西方修铁路、用汽轮、开矿山、设银行等,倡言“与番人并雄”,呼吁“乘此有为之日,奋为中地倡”。统治阶级阵营中的一些洋务派官僚为应对危局,以“自强”“求富”为主旨发起洋务运动,主要在军事、经济领域推行新政,相继兴办一批军事工业、民用企业,并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等,使落后保守的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些新气象新因素。但洋务运动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不触动腐朽的专制制度和颓废的官场风气,因而走进了死胡同。中日甲午战争的惨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随后,帝国主义国家争相瓜分中国,救亡图存到了危急关头。维新思想家谭嗣同悲愤地发出“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的感喟。在时势和舆论推动下,光绪帝与维新派人士酝酿变法,试图在政治、文化等层面实施新政。戊戌变法起到了思想动员和启蒙的作用,但由于顽固派势力发动政变,仅历时103天就告夭折。作为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于1894年创立兴中会,最早明确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他领导辛亥革命,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所撰《建国方略》描绘了一幅宏伟的发展蓝图,包括修建十万多公里铁路、建设三大世界级港口等实业计划。直至弥留之际,他仍在念叨“和平,奋斗,救中国”。以上各种呐喊与奋争,代表了人心所向,昭示了历史发展大势,可惜最终均遭挫败。长夜漫漫,前途迷茫,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究竟在哪里?
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在五四爱国运动推动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给风雨如晦的中国带来光明和希望。关于如何改造中国社会,当时的知识界和各种政治力量提出了许多方案。个别方案完全脱离中国实际,如源自西方、空洞苍白的无政府主义。有些方案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诸如严复、张謇等人在清末就已倡议的教育救国说和实业救国说,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晏阳初的平民教育理论,等等。1930年4月,胡适在《新月》月刊第2卷第10期发表《我们走哪条路》一文,提出“五鬼闹中华”说,认为“要铲除打倒的是贫穷、疾病、愚昧、贪污、扰乱五大仇敌”,惟有用教育才能将之消灭。此说当时就遭人诟病。陶行知揶揄胡适将帝国主义之侵略武断地一笔勾销,“捉着五个小鬼,放走了一个大妖精”。总之,这些社会改良方案虽有进步意义,但只看到病象、不触及病根,属于补苴罅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社会所面临的紧迫问题。历史一再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首先必须争取国家统一、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也就是反帝反封建。当时只有中国共产党看清这一历史逻辑,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纲领。国民党起初顺应这一大势,借助国共两党合作,以“打倒列强,除军阀”相号召,发起讨伐北洋军阀的北伐战争。在国共两党共同努力下,北伐军一路奏凯,各地工农运动迅速高涨,将大革命推向高潮。不料蒋介石集团却背弃孙中山先生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在帝国主义势力和江浙财阀支持下,悍然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血腥镇压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致使形势急转直下。通过思考大革命失败的原因,中国共产党认识更加深化,信念更加坚定。{1}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纠正党内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将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经过艰辛探索与实践,创立毛泽东思想,实现马克思主義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引导中国革命走上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路。毛泽东在抗战烽火中撰写《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文,条分缕析,详细解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包括中国社会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前途。关于中国革命的性质,毛泽东指出,中国目前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敌人依然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现时的中国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是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标志是无产阶级(通过共产党)的领导权。毛泽东自信地说:“领导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这样两个伟大的革命到达彻底的完成,除了中国共产党之外,是没有任何一个别的政党(不论是资产阶级的政党或小资产阶级的政党)能够担负的。”{2} 谈到中国向何处去,毛泽东断然表示:“我们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这就是说,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一句话,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3}。endprint
“雄關漫道真如铁。” 旧中国风雨如磐一盘散沙,中外反动势力十分强大,而中国共产党1927年春在武汉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时,全党党员总数还不到6万人。为了建立新中国,党百折不挠一往无前,无数革命先烈前仆后继慷慨捐躯。经过28年浴血奋战,历经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党带领人民终于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新中国的诞生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国面目一新,开辟了一个新时代。从国家层面看,近代以来,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西方列强肆意侵犯,金瓯残缺,山河破碎。新中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饱受屈辱的历史和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主权独立和高度统一。从民族层面看,中华民族在近代被西方人视为“劣等民族”,备受欺凌;尤其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彻底终结了仰人鼻息的局面,实现了独立和内部空前团结,以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人民层面看,正如谭嗣同在《仁学》中所说:“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辛亥革命虽然摧毁了专制政体,但“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人民在“民国”依旧没有地位,民不聊生,被西方人诬称为“东亚病夫”。在为新华社撰写的1949年新年献词中,毛泽东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使中华民族来一个大翻身”,“使中国人民来一个大解放”,“造成由人剥削人的社会向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可能性”。④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彻底改变任人宰割的悲惨命运,从此当家作主站了起来。
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成功地走出中国革命的新路,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国家统一、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从而开创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新纪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必要前提。
二
旧中国留下的是副烂摊子,一穷二白,满目疮痍,失业、通货膨胀、灾荒、匪患等问题堆积如山,秩序亟待重建,且国民党残部在中国大陆尚未被完全肃清,可谓千头万绪百废待兴,新生的人民政权面临严峻考验。毛泽东早有预见,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指出,“资产阶级怀疑我们的建设能力。帝国主义者估计我们终究会要向他们讨乞才能活下去”,“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⑤ 沿着什么道路搞建设?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
幅员辽阔,人口多,底子薄,民生问题突出,是近代以来中国的基本国情。倘若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势必会引发严重的两极分化,酿成剧烈的社会对抗和动荡。当年孙中山先生流亡欧洲,通过亲身观察,既羡慕西方国家的强盛,同时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深表忧虑。在1906年《民报》发刊词中,他慨叹“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认为中国不能走欧美国家老路,设想另辟新途,吸收社会主义元素来遏制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这是他后来提出新三民主义的一个着眼点。中国共产党受俄国十月革命影响,憧憬用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并随着认识深化,拟定了切合国情的路线图,认为中国革命应分两步走,先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然后再向社会主义过渡。毛泽东在抗战时期阐述新民主主义理论时明确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以此作为迈入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新中国成立后,随即进入这个过渡阶段。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大力开展各项民主改革和政治、思想文化等建设,通过没收官僚资本、组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努力恢复国民经济,实施以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为重点的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特别是通过基本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因素迅速增长并占据主导地位,新中国由此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1956年9月,党的八大郑重宣布: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上结束,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新中国由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了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征程,即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时下的表述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种“复兴”对传统有所继承,但更多的是发展和创新,是对历史、对中国古代文明的超越,是一种更高形态的辉煌。这正是“伟大”一词的寓意所在。在中国这样一个跨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极为艰巨复杂的崭新实践。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所以新中国起初一边倒地学苏联,但随后就意识到不能照搬苏联经验。毛泽东1956年在《论十大关系》这篇讲话中强调,对苏联最近暴露出的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要引以为戒,避免走弯路。谈到中国和外国的关系,他指出,“向外国学习”的口号是提得对的,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包括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东西,但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一概照搬;强调“要把民族自信心提高起来”。这说明党在积极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同时又有开放的胸怀。⑥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正式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党带领人民筚路蓝缕、发愤图强,掀起社会主义建设热潮。这是一个火红的年代,《社会主义好》等歌曲唱响中华大地。雷锋、焦裕禄等优秀党员干部的涌现;“铁人”王进喜“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迈誓言;以大寨和红旗渠为代表的改造山河的壮举;周恩来总理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集中体现了党和人民的精神风貌与凌云壮志。不过,我们在探索中也经历了严重曲折。继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后,随即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反映了举国上下尽快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但急于求成,违背客观经济规律,脱离我国基本国情,结果给社会生产力造成极大破坏,给国家和人民带来重大损失,导致国民经济陷入严重困难。此后,由于对阶级斗争形势和党内出现修正主义的危险作出误判,这种“左”倾错误未能得到有效纠正,反而更加泛滥,乃至发动“文化大革命”,致使我国陷入十年内乱,造成灾难性后果。尽管如此,我国仍然取得巨大的建设成就,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理论方面,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一些独创性理论成果。外交方面,我国于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次年实现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和中日邦交正常化。所有这一切,为随后的新探索提供了宝贵经验、物质基础和理论准备,创造了有利条件。endprint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踏上民族复兴新征程。1982年,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指出这是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走出这条新路很不易,承受很大的压力和风险,不时受到来自“左”的、右的干扰。对内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是在摸索中前进,几乎每走一步都会遇到阻力。废除人民公社、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在沿海设立经济特区,都曾经引发姓“社”姓“资”之争。有人把改革开放说成是“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认为我国和平演变的危险主要来自经济领域。对外开放是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进行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我们来往,除了看中我国的庞大市场和丰富资源,还希望借此对我国实施西化;国内也有人附和西方的声音。这就带来一个棘手问题:一方面,要缩小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就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不能再搞“以阶级斗争为纲”那套“左”的东西,不能思想僵化,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另一方面,搞改革开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能把改革变成“改向”、把对外开放变成搞全盘西化。党中央敏锐地注意到這个问题。在邓小平等人提议下,四项基本原则被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1982年由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确定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坚持改革开放是积极求变,是为了抵御“左”的干扰,避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以不变应万变,是为了抵御右的干扰,避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变与不变,既有灵活性,又有原则性,体现了辩证法。倘若以僵化的观点看待四项基本原则,就会怀疑以至否定改革开放;倘若以西化的观点看待改革开放,就会偏离社会主义轨道。有了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的这两个基本点,就可以支撑起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我们沿着正确方向探索新路提供根本遵循,有助于消除思想上的混乱与困惑、行动上的迟疑与观望,可谓意义非凡。
发展是第一要务,所以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发展要有全面性、整体性,所以必须协调推进其他领域的建设。新时期的改革首先从经济领域入手、在农村展开,随后转入城市,转为涉及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综合性改革,并不断向前推进。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从三位一体,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又将总体布局扩展为五位一体,即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拓展与完善,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的深化,适应了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党带领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搞建设、谋发展,目的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对此念兹在兹,一再加以阐述,其内涵相互衔接并得到丰富和发展。
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提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具体的规划和部署。他表示,“这就是我们的雄心壮志”,“我们就是要有这个雄心壮志”。⑦ 1990年会见外宾时,他又明确表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集中力量搞四个现代化,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⑧。
江泽民作党的十五大报告,在进行世纪之交的回顾与展望时,首先谈到一种共识,即“我们党对中华民族的命运担负着崇高的历史责任”。报告郑重指出:“百年巨变得出的结论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这段话完整提出了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并指出其实现途径是走中国道路。⑨2000年6月,江泽民又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考虑到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时间跨度长达半个世纪,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一个承上启下的发展目标——在新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会对党的性质作了进一步阐述:“中国共产党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之中。党从成立那一天起,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十六大报告共9次提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概念。
胡锦涛作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回顾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时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这段话涵盖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振兴三层含义。报告在结语部分强调,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继续承担好自己的历史使命,即“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回首历史、展望未来,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会明确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会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即标志着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喻为“中国梦”,对此作了系统阐述:中国梦的缘起及中国人民感天动地的奋斗历程;中国梦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实现路径、动力源泉;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中国和世界的重大意义;等等。关于其科学内涵,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关于其实现路径,习近平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三个“必须”,诠释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怎样一种精神状态、朝着什么目标迈进以及依靠谁来实现等重大问题。习近平还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和平,不是动荡;是机遇,不是威胁”;“中国梦既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想相通”。展望未来,习近平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从积贫积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发展繁荣,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顽强拼搏,靠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⑩endprint
的确,要奋斗就会有困难有风险。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涉险滩、克难关,一路风雨兼程、披荆斩棘。从外部环境讲,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陷入低谷,难免对我国形成冲击。美国等西方国家不愿意看到中国强大起来,不甘心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被打破,所以一直处心积虑地遏制中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动辄对中国内政横加干涉,借台湾问题、西藏和新疆问题以及所谓“人权”问题施压,甚至进行武力恫吓和挑衅——美国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事件、中美撞机事件,以及近年实施重返亚太战略,在钓鱼岛、南海问题上故意搅局,都说明了这一点。从国内来看,有来自“左”的、右的干扰,有接踵而至的各种事件的冲击,等等。所有这一切,没有挡住也不可能挡住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奋然前进的脚步。党坚持理论创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相继创立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不丢老祖宗,又讲出新话,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继毛泽东思想之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30多年来,党带领人民攻坚克难,不断把事业推向前进: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地推向21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世纪新阶段成功地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积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认识新战略,着力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启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新的伟大实践。“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30多年来,我国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改善。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从未像今天这样赢得世界的关注和重视,中华民族从未像今天这样意气风发傲然屹立,中国人从未像今天这样有底气和自信。
概言之,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带领人民经过接力探索与奋斗,成功地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正如习近平所说:“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11}
三
按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线索回顾党的光辉历史,令人感喟不已,可以从许多方面进行总结、得出结论,最根本的结论和最深的体会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95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人民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始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孜孜探求、不懈奋斗。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三件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和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大事,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完成的。历史充分证明,党不愧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民族兴盛的希望、社会进步的象征。没有党的领导,也就谈不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现实看,中国共产党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领导者;党执政60多年,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汇聚了当今中国各方面最优秀的人才;重视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最重要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永恒理念;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这种地位和作用,这种境界和襟怀,是别的党派或政治力量无法达到或做到的。因此,继续推进民族复兴伟业,须臾离不开党的领导。
如何正确评价党风状况和党员干部的主流?事实胜于雄辩。可以用两个标尺来衡量:一看我国是否在不断向前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是否在不断提高——这主要衡量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二看党能否积极有效地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能否经受住各种风险挑战的考验——这主要衡量党的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事实证明,党在这两方面的表现是合格的,执政成绩是出色的。党从来不回避自身存在的问题,一直在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认识清醒,态度坚决,措施有力,成效显著。我们要全面地辩证地看问题。
坚持党的领导,就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目前,全党党员总数达8700多万人,在新形势下治理这样一个大党,其难度不亚于治国。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更加复杂严峻,精神懈怠的危險、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须严加提防。因此,全党同志必须警醒起来。要牢固树立“四种意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切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大力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使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保持青春活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习近平指出:“从严治党,重在从严管理干部。……我们国家要出问题主要出在共产党内,我们党要出问题主要出在干部身上。”{12}作为党内“关键少数”,领导干部更要身体力行,努力践行“三严三实”,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做到以上率下。
(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可概括为“三个一”,即一条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总体布局(五位一体),一个发展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道路、理论与制度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endprint
道路决定命运。饱受磨难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命运,根源就在于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民族复兴之路。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是优于资本主义的一种社会形态。所谓“中国特色”,是指具有中国特点、适合中国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本质和落脚点是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95年的光辉历程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历经探索、奋斗、创造、积累,带领人民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不愧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不愧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经过长期探索与实践,关于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和深入。不过,随着国内出现四个“多样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形式多样化),人们在认识上难免会有分歧。有人因官员腐败现象以及贫富差距拉大、生态环境恶化而产生疑惑,认为我们只是名义上的社会主义,实际上搞的是资本主义。国内外一些人胡乱贴标签,说中国是“资本社会主义”,甚至说成是“国家资本主义”“新官僚资本主义”“中国特色资本主义”。这就把水搅浑了,增加了人们的困惑。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大胆学习借鉴包括西方在内的一切有益文明成果,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千变万化的同时,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和方向始终没有变,党的根本宗旨和最高理想始终没有变,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始终没有变,人民在国家的主人翁地位始终没有变。我国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经济制度仍以公有制为主体,分配制度仍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国有经济依然控制着国家经济命脉。党中央反复强调,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必然会守住底线,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党的领导与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体的:在党的领导下,必然会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走中国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习近平一再强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说的就是这层意思。这么大一个国家和政党,在发展中出现问题在所难免,不能因为问题解决得不够快、不尽如人意,就不分主次地怀疑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
另有人鼓噪所谓“普世价值”、宪政民主、新自由主义等,公然诋毁四项基本原则。美国前劳工部长罗伯特·赖克认为,事实上,美国在过去30多年一直在倒退。他指出:“今天,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想要变成中产阶级或者有钱人要难多了。甚至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想要变得有钱也比以前难了。主要原因就是不断扩大的不平等状况。梯子越长,爬起来就越难。美国不平等了80多年甚至更长时间,现在更加不平等了。在所有发达国家里,美国的收入和财富分配是最不均等的。平等的机遇已经成了一个白日梦。……2009年经济复苏以来,95%的经济收入被那1%的最富有的人攫取,经济怎么可能好转?”{13}说到底,资本主义是种剥削制度,必然导致两极分化,不可能提出更无法实现共同富裕。而我国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西方国家一二百年才走完的发展历程,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封闭僵化的老路,改旗易帜的邪路,都是死路。这是党带领人民历经95年探索奋斗得出的结论。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走中国路,圆中国梦,我们将走得更加自信,更加从容,更有底气。
注释:
①在狱中撰写的散文《可爱的中国》中,方志敏表达了为民族解放慷慨赴死的决心,谴责了帝国主义践踏中国主权、欺侮中国人民的种种罪行,把祖国喻为“生育我们的母亲”,指出挽救祖国的“唯一出路”就是进行武装斗争,坚信中华民族必能从战斗中获救、有个光明的前途,坚信“中国的面貌将会被我们改造一新”.
②{3}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52,663页.
④{5}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75,1438、1439.
⑥不过,冷战背景下的国际形势很紧张,新中国一开始就遭到西方国家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以致在工业布局上不得不考虑备战;中苏关系破裂后,又骤然面临苏联施加的各种巨大压力,包括核讹诈。在与美苏两大国关系对抗的情形下,我国总体上是在险恶的外部环境下搞建设,客观上也不具备对外开放的条件.
⑦{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51、377,357.
⑨十六大報告的标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采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一新表述,略去了“有”字。而三天前公布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公报》仍采用旧表述,称“这十三年积累的宝贵经验,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615.)
⑩{1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39-40、52、57、64,50.
{12}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09.
{13}[美]罗伯特·赖克.正派社会的含义[N].赫芬顿邮报,2013-12-19.
责任编辑:李瑞山
(本文发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杂志2016年第3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