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策划】高考,“四十不惑”?
2017-06-30郭小寒
郭小寒
2017-06-08 走向世界杂志
“天之骄子”走下神坛
“1977年的一次科教座谈会上,著名电化学家查全性用大约15分钟时间讲了恢复高考问题,包括邓小平插话表态直到最后的拍板,整个过程也就是20分钟。”1977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刘道玉的描述显得颇为简单,但这短短20分钟改变了当时数百万计青年的命运。
1977年12月10日,关闭了11年之久的中国高考大门再次打开,570万考生走进考场。这是迄今唯一的一次冬季高考。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考试之一,它镌刻着国家发展、时代变迁的印记,也记录下那些年关于青春、汗水、理想的故事。
1977年,时年20歲的戴建业迎来人生转折点,幸运地成为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教授的他,谈起高考感慨万千,“是高考,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家急需人才,大学生非常稀缺。与此同时,参加高考的人数众多,录取人数少,“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是当时最为形象的比喻。尽管如此,成千上万的有志青年,仍然选择通过高考来实现人生梦想。
从上世纪90年代起,高考招生以及高校人才培养方式开始变得多元,同时,在市场大潮冲击下,读大学由公费变成自费,学生毕业由包分配变成自主择业,学生的成才之路更加多元。而后来的“少年班”、自主招生、“免费师范生”等的出现,让高考这一座独木桥变成了立交桥。
1977年,全国的高考平均录取率不到5%;39年后的2016年,山东的高考录取率达到了82.15%。数字变化表明,越来越多的人能接受高等教育,体现了时代的飞速进步。当然,录取率的大幅提高,也意味着“一考定终身”的历史悄然远去。虽然高考成功并不等于人生赢家,但无论如何,这场历练对于年轻人来说依然重要。
人才与公平的“取舍”
39年前,历史专家许纪霖只是一个农场工人,在经历了高考后,他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于此,许纪霖是感激高考的。但几十年的高校工作中,始终有一个问题困扰着他。在一次讲座中,他提出疑问:一个有争议、存在种种问题的制度,为什么能顽强存在至今,并且日益受到重视?
究其原因,除了高等教育学历文凭对个人的前途命运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以及高考竞争由以往的“上大学”上移到“上名牌大学、读热门专业”等原因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人们对公平的关注与追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许纪霖分析,中国是考试的“故乡”,自古便是一个极度甚至过度重视考试选才的国度,从科举制度便可见一斑。而历史之所以选择考试,正是因为它作为一种崇高的、具有可信性的正义程序的执行过程,在各种选拔人才的途径中最为公平和有效。
眼下,以往在高考前就结束招生的海外院校,正依据高考成绩对中国学生进行紧锣密鼓的面试。从去年开始,中国学生可以用高考成绩申请至少6所美国大学,截至目前,高考成绩已获20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认可,其中不乏国外的知名高校。
中国高考何以国际化?有专家认为,中国高考由中国政府管理和组织,本身带有权威性。又经过了30多年的标准化过程,在命题、组织、评估等环节都十分专业和严谨。对高考成绩的肯定,反映了国外大学对中国基础教育培养方式的肯定。越来越多的海外知名大学承认中国的高考成绩,为中国学生迈出国门、全球求学和就业提供了更多可能。
“我们要看到制度的另外一面,也就是说今天中国的高考制度,不仅仅是按照知识的标准为选拔各类人才服务,更重要的一个使命,就是通过这样的一个刚性的考试制度,让底层的精英有可能往上流动,特别是给底层、内地的农村这些人一个希望,也就是知识能够改变命运的希望。”许继霖说。
改革与梦想,在路上
自1977年恢复高考起,高考改革也随之走过了40年的历程。高考制度改革关系到人才的选拔、国家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千家万户的利益,这也使得山东在探索高考改革的道路上从未停止步伐。
有人质疑高考改革是“换汤不换药的折腾”,但也同样应该看到,提倡了多年的素质教育改革终于将重心移到了最难动摇的高考上面。2017年山东高考改革再有新动作,为2020年实现“新高考”,向学生“有选择的教育”迈出新的一步。
“应释放山东学生对兴趣专业的刚性需求”,山东省教育厅巡视员宋承祥介绍说,学习的动力来源于兴趣,擅长“高分大战”的山东考生应在基础教育阶段发掘稳定的兴趣爱好,做出成熟的人生规划。“我们知道高考这个制度,它取的不仅仅是大学人才,更重要的是社会精英按照什么样的标准来选拔。”
所谓社会精英,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标准。陈春声、刘震云、陈平原等77、78级大学生,这些今日的成功者都无比看重求学时的梦想。尽管他们那一代人由于时代的原因,大多怀着国之梦想进入大学校园,却在有意无意之间实现了个人的成功之梦,成为时代骄子。尽管他们的成功有着当时人才匮乏的因素,但大浪淘沙,这些人能够脱颖而出,无疑与他们执著于梦想有关。
说到梦,华东师大教授童世骏认为,中国人总有一个伟大的梦想,而要实现这样一个“中国梦”,大学应培养更高层次的“中国人”。“培养这种品性的人,不能说是今天大学教育的唯一使命,但至少是重要的使命。”
高考的意义,不言而喻。它是一场关乎青春与梦想的考试,更是一场自我成长的博弈;而改革则承载着人才筛选的平衡把握,也关乎教育对于中国人梦想的重塑。改革与梦想,永远在路上。多给一点宽容,才能让改革从容前行。
编辑/刁艳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