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计算中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

2017-06-30刘翠玲

博览群书·教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低年级学生计算思维能力

刘翠玲

摘 要: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能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使用数学思维进行思考,激发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分析中解决问题。本文主要介绍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在计算中的思维能力,进而提出以下内容。

关键词:计算;低年级学生;思维能力

在计算的过程中,应该不断激发和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由于小学数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计算贯穿整个小学阶段,所以需要小学生掌握计算技能,这是现阶段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對数学语言加强训练

语言属于思维工具,同时也是思维结果,在课堂上,除了用耳朵听、眼睛看和大脑想以外,还要动口把思维运用语言进行表达,从想到说对低年级学生而言是比较困难的,怎样对低年级学生实施数学语言训练,对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运用什么方式教学能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语言发展不是很完善,在语言表达过程中可能会缺乏条理性,同时也习惯使用生活化语言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进行表达,所以在学习的初级阶段,教师在对计算教学中使用生活化语言,会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计算教学的过程中,正确引导学生要说清思路。计算题在教学中的重点是保证学生对算理理解的前提下对计算方法掌握。学生对算理感觉似乎明白,但是否能真正理解还的看他们能不能清楚表达,算理表达应该有条有理,要对逻辑关系符合。低年级计算教学过程中,应该对算理计算加强,对说想过程给于重视,能帮助学生对所学计算方式进行巩固,同时还能提升学生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例如:对20以内进位加法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结合分析,说出9加5的算理:由于9加1等于10,所以可以将5分为1和4,9加1等于10,10加4等于14。学生通过这样说出算理,保证学生条理清晰,思维更加深刻。经常这样训练,让学生对语言信息源合理利用,对自己的思维清楚表达,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二、加强对比以及观察、判断训练

通过进行对比、观察以及判断等方面教学,初步对学生分析能力、比较以及综合能力等培养。例如:对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口算方式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计算出34加2和34加20的结果,其次再对操作过程叙述,对题中数的特点以及归纳综合分析,最终得出口算步骤,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和比较对口算方法总结。这种对比教学模式,能帮助他们熟练掌握算理,培养分析和比较能力,加强计算准确性。对于结合法则教学来说,对学生抽象以及概括能力积极培养。但对比教学过程,应该选择具有一定关联性的题,比如:32加2和34加20看上去比较接近,但计算方法存在明显不同,2和32个位上的2相加,20和32是十位上的3相加,对该类题目进行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计算前应该学会观察和思考,利用有效的计算方式。

通过这些题目能灵活区分算理,对计算的实效性提高,然而在例如七乘九,63除以9,63除以7等,学生不仅要计算,并且在计算过程中体会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对学生思维水平提高的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如何在教会学生两位数加两位数,在出题34加28以及46加24后,总结笔算加法法则,首先让学生自由的说,例如在笔算加法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学生通过讨论,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整理以及总结进位加法规则,这样能更好的对学生抽象概括能力进行培养,而法则的理解能力也会得到不断提高,训练学生思维能力。

再如:数学第三册中第四十七页例1-3时,首先启发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想象,一共有几个人?算式则是3+3+3+3+3=15,6+6+6+6=24,2+2+2+2+2+2+2=14。比较上述三个式子中具有的共同点是什么?学生通过分析后得出这几个题是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教师在词基础上进行引出,在几个相同加数相加时,可以采取另外一种算式表示,那就是乘法,这种教学活动不仅只停留在计算层面上。一是学生通过观察后可以找到几个算式中的相同点,对学生观测能力培养。二是在教师引出几个加数连续相加时,可采取简单的乘法表示,这样学生能更好的理解乘法的用途,其实便是一种特殊加法的简单运算,在计算时,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们意识到乘法是有用的,其实就是一种特殊的加法算式。三是对加法以及乘法有效对比,在次基础上让学生体会乘法以及加法之间的关系,找到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四是明确要想快速计算连续相加的题目,要将这些有规律的式子进行总结,并且编制相应的乘法口诀,更好的帮助学生计算。一个小小的计算活动也蕴含着比较多的过程,这些过程能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带动我国素质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另外在练习计算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出一些错误让学生对其判断和改正,能培养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并且引导学生在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巩固学生计算中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促进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对数学计算的兴趣。

三、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计算教学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可不忽视的作用,尤其是在新课标指导下,教师交给学生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对数学思维积极培养,让学生做计算题,实施对比和观察,激发学生善于思考,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能让思维水平只停留在计算上,应该通过对一道题的计算和思考,提高思维水平,为日后数学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韩英. 怎样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 赤子(上中旬),2015,08(08)123-129.

[2]柯可. 独立学院本科低年级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初探——以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为例[J]. 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06(09)123-125.

[3]李云峰. 如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 学周刊,2011,06(05)134-139.

[4]袁举纲. 低年级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 教师之友,1996,01(02)134-139.

[5]潮州市实验学校 刘丽苗.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N]. 潮州日报,2011,09(08)145-149.

[6]强少风. 计算教学也精彩——浅谈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J]. 海峡科学,2013,06(03)88-89.

猜你喜欢

低年级学生计算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激发低年级学生写话兴趣的几点思考
小学低年级学生养成教育的一些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