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2017-06-30仇诗军方小娟

博览群书·教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生活

仇诗军+方小娟

摘 要:随着现代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小学教育的发展。小学数学生活情境教学方法的应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现阶段对小学数学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在小学数学中运用生活情境的方法来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情境创设的过程中,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灵活应用,并且结合实践让学生对数学学习进行感悟。使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让小学数学走进生活,贴近生活。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情境创设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曾经说过“生活就是教育”。教育中的很多素材在生活中都有很重要的体现,我们要让学生去不断观察生活,这样可以把学到的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小学生正处在对知识进行探究的年龄,也是喜欢进行探索的年龄,因而运用生活情境来开展数学教学,可以让数学教学更加生动。

一、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实践意义

1.提高课堂趣味性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小学生的认识理解能力有限,对于小学生来说若只是单纯的教学可能很难理解,不能很快地让学生掌握知识。 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因而作为数学教师,应在教学中运用生活情境,在课堂当中多创设一些学生在生活当中遇到的数学问题,让他们把生活与数学结合在一起,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具体的生活实例融合在一起,化抽象为具体,提高课堂趣味性,这样便于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和生活密不可分,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提高学生合作探究和实践能力

在当今的社会,实践已经是一个人必须拥有和不可或缺的生存能力,而这种能力并不是在短时间之内就可以培养出来的。这就需要我们从小培养一个人的实践操作能力。在教学当中引入生活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合作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在课堂当中敢说、敢做,在生活当中敢运用。

二、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1.教学情境源于生活

数学知识起源于生活。只要我们留意日常生活,就不难发现,生活中处处蕴涵着数学,许多新鲜事例可供我们教学使用。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了实际。”因此,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创设教学情境,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接触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要将知识传授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放飞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把自己平时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参与到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充分理解掌握知识,成为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探索者、发现者、创造者。 例如:在教学《小数大小比较》一课时,可以为学生展示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比赛情境,出示2号选手的比赛成绩:9.78、9.90、9.96、9.85、9.85。 然后先让学生根据比赛成绩,充分谈自己的想法。在学生兴趣盎然的时候,提出评分要求:根据比赛规定,选手的最后得分应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当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实际经验,说出要去掉的最高分和最低分时,可以继续追问学生:“你们凭什么判断出9.96是最高分,9.78是最低分呢?”使学生投入到热烈的讨论中,课堂教学自然充满欢快、自由的气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与体验的热情,使他们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带着浓厚兴趣主动参与新知识的研究。

2.教学情境高于生活

为了提升学生数学化水平,要使情境高于生活。数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较大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存在于数学中。详细的来讲,数学是在不断的升华和提炼生话,就小学生们来讲,学习数学是他们的一大障碍。所以,在创设生活情境的时候,在学生们已有知识的前提下,将一些比生活高的情境创设出来,能够将学生们的潜能很好的挖掘出来,协助学生们战性困难。将学生们的数学水平提升上来。

例如,在对169+99这样题目的便捷运算中,学生们掌握起来会比较困难,困难主要在于在169+99=169+100-1,之前是加法,怎么又变为减法了?教师在对这样的计算题进行讲解的时候,可以将一个非常适宜的生活情境创设出来,付整找零的现象在现实生活收入钱的时候会经常的出现。这样一个比生活高的情境,逐渐的用数学的模式来取代生活问题,令学生们对问题在生活情境中给予解决,对学生知识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理解的过程顺利的给予了完成。

3.教学情境归于生活

大部分人认为,生活情境和数学教学的运用就是把生活情境引入数学教学当中,其实不然,这只是一种片面的、不健全的理解方式。在生活当中引入一些数学教学也能巩固学生在课堂当中学到的知识,做到温故知新。而在生活当中学到的知识比在课堂上学到的让人更加深刻。在学习中学到知识,在生活中运用知识,这是我们学习知识的最初意愿和最终目的。在生活中让学生体验到所学的知识可以得以运用,这样更加能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激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教师带领学生去春游,走到一条河流旁边,看见上面写着平均水深1.5米,这时教师就可以问同学们:“同学们,咱们去游泳有没有危险啊?”这样可以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危险,也可以让学生重新温故平均数的概念。当学生饿了的时候带领学生去买吃的,这时就可以问他们:“一个面包3块钱,教师付了100块钱,买了15个面包,现在应该给我找多少钱啊?”在生活情境当中穿插数学教学,这让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也让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总之,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来源与生活的认识,能使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达到《数学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在现實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总之,让我们认真耕耘生活这片沃土吧,让多姿多彩的生活成为数学知识的源头,使学习数学真正成为生活的需要,成为孩子们乐于活动的游戏。

参考文献:

[1]李本芳 《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 下旬刊 2013(09)151,153.

[2]李清水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 科技创新导报 2015(03)143,145.

[3]连琼华 《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 文理导航 下旬 2015(02) 35.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生活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