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我国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研究综述

2017-06-30陆帆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14期
关键词:意识形态网络

陆帆

摘 要 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意识形态问题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国内学者主要通过对网络意识形态的基础研究等,结合当前新形势,指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并在我国网络意识形态阵营的建设面临的挑战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网络 意识形态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中图分类号: D693.09 文献标识码:A

意识形态这一概念是法国哲学家、思想家特拉西首次提出。在历史的进程过程中,这一概念一版多用于政治,意识形态是关于上层建筑的,是一国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自身利益的一种形而上的哲学理念,并在社会的发展中逐渐形成具有很强阶级性、实践性和理论性的思想体系。意识形态的迫切诉求是基于社会集团或群体组织内成员的价值认同体系,并维护其统治阶级的合法性地位。在不同的社会时期不同的社会集团或群体组织都会拥有一套利于自身统治的思想体系,然而意识形态的异化时刻冲击着社会组织的合法性存在,而这种意识形态方面的斗争已决然威胁到国家安全。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的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因此,借助网络这一媒介而展开的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已经上升到国家安全战略的层面。网络意识形态实则是意识形态领域的衍生品,是意识形态的一种,是在传播媒介上占巨大优势从而传播各种鲜明的思想和观念并能够更好改变社会成员价值取向。网络意识形态的这种属性严重的冲击着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在当今时代,网络意识形态问题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话题,纵观此领域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网络意识形态本身的基础研究、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以及挑战与对策研究等。

1关于网络意识形态本身的基础研究

对于网络意识形态的基础研究主要包括对网络意识形态的基本概念的研究、基本特征研究等。在網络意识形态的基本概念方面,学者姚元军认为:“网络意识形态是意识形态的一种,是在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而产生的意识形态领域的衍生品,是传统意识形态领域的有机拓展,这种网络意识形态会作用于现实社会并对现实世界产生影响”。学者罗成浩认为:“网络意识形态是含有多种意识形态价值的网络生存现象,是意识形态领域发展的一种过程”。学者张宽裕、丁振国认为:“网络意识形态是网络世界给予网络成员的思想认同体系,网络意识形态指导网民行为,通过网络虚拟反作用现实社会”。在网络意识形态特征方面,学者张宽裕、丁振国从十二个层面阐述了网络意识形态的特征,分别是虚拟与现实的统一、数字传播、文化渗透性、舆论导向性、非对称性、信息疆域化、全球化、多元化、绝对自由化、政治资源化、对信息技术的依赖性以及可控与难控性。

2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

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直接冲击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网络意识形态是一种基于网络信息技术而衍生出来了意识形态新形式,由于网络的即时性、隐蔽性、高效性、普及性等特点,使得意识形态领域较传统意识形态更难把控,加上当今时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通过网络媒介向我国社会成员渗透所谓的西方“普世价值”,时刻冲击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严重影响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我国的指导地位,所以这一焦点问题使得国内学者纷纷投入到关于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挑战并给出相应对策的研究。目前为止我国学者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大的方面:

2.1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体系的根基,形成并发展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关乎上层建筑部分的,因此意识形态安全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直接上升到国家安全战略层面的。学者刘欣然从网络技术层面、舆论管理层面、传播艺术层面以及人才培养层面出发,指出应当建立并不断完善我国网络意识形态阵营,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学者姚元军指出:“网络媒体极大程度的冲击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网络意识形态不断消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体系,我们应当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实现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2.2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建议对策研究

当前,国内学者从“挑战”与“机遇”两个方面辩证的阐述了网络意识形态的建设。在“机遇”方面,国内学者主要通过网络媒介本身的各种特点来说明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积极影响。相比之下,国内学者更多的是对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挑战”研究,主要通过分析网络文化和网络意识形态的关系方面、网络新信息技术与网络舆论方面、网络媒体本身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关系方面等,阐述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挑战。在对策建议方面,学者赵惜群、黄蓉分析了维护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长效机制的基本要素和相互关系,从领导监管、预警反馈、信息疏滤等方面构建维护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体制。学者郑殿琪指出:“务必加强网络主权意识和网络占领的顶层设计,改进宣传方法,壮大网络意识形态队伍力量,完善法律法规并建立监管体制”。学者王营先指出:“必须加强网络意识形态的建设并将其放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建立并完善网络自制机制,培养网络意识领域主力军”。

参考文献

[1] 姚元军.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J].汉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0).

[2] 赵惜群,黄蓉.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长效机制的建设[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6).

[3] 黄东霞,吴满意.网络意识形态内涵的新界定[J].社会科学研究,2015(05).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网络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存在合理性解析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探析
刍议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管理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