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数学如何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2017-06-30张瑾

博览群书·教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估算能力能力培养小学数学

张瑾

摘 要:目前在小学数学课程的编排设计上,估算内容逐渐受到重视,并在内容安排上有了相应的调整。但是由于精算内容在小学数学课程设置中的存在时间较长,使学生无法培养估算能力。本文通过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实际情况,对学生估算能力、估算技巧等方式的培养进行分析,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学习成绩。

关键词:小学数学;能力培养;估算能力

目前估算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数学教学课程中,对学生进行估算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在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也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上能灵活运用。虽然估算在小学数学内容上设置时间较晚。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在数学教学上对学生的估算能力方面进行培养,使学生的估算能力能引起重视。

一、估算的重要性

估算主要在数学教学应用上,根据问题所列出的内容进行可能结果的大致估算,让学生基于问题的条件来对可能的数字答案进行合理的推断与预测。一般在合理答案的范围内来寻求相应的数值,估算主要是对题目进行准确值数字进行估计的计算。估算最大的优点是学生对相应的题目进行大致范围的计算,与准确值进行比较,并及时发现计算的错误进行改正。对学生的推测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对学生的猜测、运算等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养成仔细认真的学习习惯。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有些问题的解决不需要进行精确计算,大约的估算就可以。

二、估算的方法

估算同一般的数学题完全不同。因为在日常生活当中,虽然很多方面需要数学的计算,但是生活很多方面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因此,对日常生活面临的复杂问题,需要进行思考,学生因此要掌握估算方法。基于教学的实际情况,除了对学生的估算意识进行培养外,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要进行积极探索,选择多种多样的估算方法。

1.生活经验估算法

在应用题的解答上,通过对题目设定的条件与日常生活实际相结合,来得出大概的答案。例题:我国传统数学题“鸡兔同笼”,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94只脚,鸡和兔分别为多少只?根据生活常识,鸡有两只脚,兔有四只脚。通过相应的估算来得出最后的答案。再如:有20本书放进抽屉里,每个抽屉最多只能放7本书,因此需要准备几个抽屉,通过估算可以得出,需要准备3个抽屉。

2.取整估算法

取整估算一般把相应的数值保留到整十、整百、整千,采用四舍五入的方式对相应数值进行计算得出大概的数值。例如,例如某小学捐赠衣物,一年级捐赠213件,二年级捐赠201件,三年级捐赠198件,在估算上,可以把213、201、198当做200来估算。但是整数值最大的缺陷就是容易产生误差偏大的问题。要根据题目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估算,例如学校对两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体能测试,在肺活量的测试上需要一次性肺活量吹嘴,大概要准备多少个一次性肺活量吹嘴。其中三年级343人,四年级337人。如果采用整数值来进行估算容易造成数值出现严重的误差,所以把343、337两个数值看成340来进行估算,再例如妈妈去买衣服,裙子496元,羽绒服621元,妈妈至少要准备多少钱才能把两件衣服都买来?如果把496看成500,把621看成600,那么两件衣服就无法一起买来,因此针对部分生活类的应用题的估算上的数值要多估计。

3.参照物估算法

参照物估算法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初步的几何空间知识。例如在部分以图片为题目条件的应用题上,学生的答案最开始出现五花八门的情况,甚至对题目进行盲目解答。只有学生找到正确的参照物,才能使学生的解题思路有理论的依据,使学生在解题中由迷茫走向了清晰,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热情。数学有很多关于计量方面的内容,对物体的长宽高度、容量、重量进行估算。通过几何空间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空间观念之后,通过测量生活上的几何物体的长度与重量,以这些物体作为计算的参照物,能进行准确的估算。

针对估算的使用方法上,要灵活的采用相应方法与策略,估算得出大概结果后,要同实际数值进行比较,学生估算得出错误答案的情况下,根据题目条件来查找原因,并进行及时的改正。在估算的教学上,允许学生对估算用不同的计算方法,用不同角度来看问题,来鼓励多样化的解题思路,除了保证每一位学生学习上得到充分发展之外,也对学生发散思維能力的培养有很大帮助。

三、加强学生估算习惯的培养

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时间的训练与积累,教师在对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上要注重日常生活的观察以及对教材内容进行挖掘。由于小学数学的算数基本上以口算和笔算为主要内容,因此估算与算数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1.注重教材内容的挖掘

虽然现行小学数学教材估算题目内容较少,但是仔细对书中的原题进行分析,可以将题目条件进行转化,将精确数值的应用题改为估算应用题。所以在对教材的挖掘上,要有目的性的对学生渗透估算意识,使学生养成估算的习惯。虽然教材上没有直接的估算计算题,但是在实际教学上可以对学生列举估算题,通过估算来得出答案,对计算的准确率有所提高,并提升学生的估算能力。

2.注重观察生活的细节

数学的内容与日常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估算例题的题材上,可以采用生活中的例子。例如估计一个学校总共有多少名师生?例如在学校的运动会上需要准备多少把椅子以及多少张凳子?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文艺演出,需要在会堂上准备多少个座位?学校的午餐的估算上,每个人午餐一天花费五元,一个班级一天的午餐花费是多少?一个班级一个月的午餐花费是多少?那一年的总花费是多少?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所提高,对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上,对估算的教学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布置,通过发掘教材内容和对日常生活的观察,让学生在学习估算的过程中使自身的数学素养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鲁学俊.小学数学如何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6年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6:2.

[2]袁小军.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0,09:68.

[3]叶利平.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J].现代交际,2012,02:164-165.

猜你喜欢

估算能力能力培养小学数学
小学生估算能力培养初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估算能力的实践研究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