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九宫格”分类研究
2017-06-30赖明谷郭齐徐和清
赖明谷+郭齐+徐和清
摘 要:高校“九宫格”分类法是基于高校“金字塔”及“十二宫格”分类法的不足基础上提出,其横向分类凸显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及人才培养平等性,纵向上的社会服务定位和科学研究定位凸显其服务人才培养类型的根本目的,纵向上的高校层次划分具有相似性和动态性。“九宫格”分类法要求高校进行结构性改革,包括高校自主选择办学类型,建立类型稳定层次动态发展的资源优化配置机制;建立高考分类平等竞争的招生制度,保障各类高校有均等的生源质量;建立高校分类评估指标体系,引导高校分类发展;政府要加强分类服务,促进高校分类协调发展。
关键词:高校分类;九宫格;十二宫格;金字塔
国外高等教育分类发展较早。美国加州高等教育分类体系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把加州高等教育机构按高校不同的功能定位,分为加州大学、州立学院和社区学院三类。加州大学的首要使命是学术研究,提供从本科到硕士、博士的教育服务;州立学院的首要使命是由本科到硕士研究生层次的教育服务,允许与其他学校联合授予博士学位;加州社区学院的主要职能是为社区提供服务及开展职业教育。美国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体系将高校分为博士学位授予院校、综合型院校、文理院校、两年制学院或机构、专业学院与其他专门机构五大类。德国将高等教育机构分类为:综合大学、应用技术大学、高等艺术与音乐学院、职业学院。在分类发展指导上,国外一流大学具有多样化特点,如美国有一流的综合研究型大学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德国有一流的职业技术大学,如德国慕尼黑应用科技大学、亚琛应用科技大学、科隆应用科学技术大学等。
我国高度重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问题,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到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等文件,均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出“分类管理、办出特色”要求,从“211工程”、“985工程”到“双一流建设”,都是为使我国高等教育尽快实现从大国走向强国。不过,我国高等教育是个庞大体系,虽然经过30多年努力,长期形成的高校“金字塔”分类发展,导致极少部分高校已经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但一流大学的差异化、特色化不明显。我国高校分类管理、特色办学还在探索中。上海市2015年底颁布《上海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发展规划(2015-2030)》,提出“十二宫格”发展思路,这是对高校传统“金字塔”分类法的创新与发展。笔者在上海“十二宫格”分类法及我国古代“九宫格”思想启迪下,创造性提出“九宫格”高校分类思想,旨在改进我国高校分类方法,促进高校分类发展,促进各类型高校均有机会创建一流大学。
一、上海高校“十二宫格”分类法注重类型划分创新及其局限性分析
1.高校傳统“金字塔”分类法的局限性是“以层次代替类型”
我国高校分类主要借鉴国外分类方法,突出分类层次性,主要有:根据高考录取分数线分为一本、二本、高职院校;根据高校学科专业覆盖面分为综合性、多科性、单科性大学;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类型分为研究型、应用型、高职院校;根据教学研究在高校发展中的比例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高校等。陈厚丰研究发现,学者们一般认为,我国高校分类主要问题是突出分类层次性。[1]低层次高校数量众多,人才培养层次低,承担大众化人才培养使命;而高层次高校数量少,人才培养层次高,承担精英教育使命,使高校结构布局呈现金字塔形状,可称为“金字塔”分类法。这种分类法的局限性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低层次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难以保障,一方面低层次高校招生入校时的学生知识基础差,难以培养高质量人才;另一方面学生追求高层次学历的发展路径会扭曲,学生要发展到高层次高校的学历教育,人才类型就要发生变化,技能型人才就要转变为应用型人才或学术型人才,原有学习方式、内容及目标定位都要发生变化,原有学习优势无法传承,难以保证高学历人才培养质量。二是高校竞争关系扭曲,资源利用效率低。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重点在纵向等级层次提升上竞争,低层次高校向高层次高校看齐,普遍出现盲目向一本、研究型、综合型高校发展,加剧高校同质化竞争,使低层次高校资源投入、发展方向、发展路径被扭曲,如寻求博士点,发表更多学术研究论文,竞争科研经费等,以此提高学校排名及声誉。同时,低层次高校向高层次高校发展,其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定位要发生转移,其原有的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优势难以积淀、传承和发挥,这些都使低层次高校人才培养中心地位难以得到保障,高校资源配置效率低。另一种情况是一些低层次高校固守教学型高校层次,竞争意识弱化,只强调教学忽视科研,忽视人才培养的动态发展,只强调静态的知识应用而忽视动态的未来知识应用需求及趋势,忽视社会需求多变性和复杂性,导致学生所学知识毕业后的应用价值低甚至束缚学生发展,导致人才培养质量无法提升。
2.上海高校“十二宫格”分类法注重类型划分的创新
上海市教委联合相关部门制定《上海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发展规划(2015-2030年)》(简称《上海高教规划》),按照人才培养主体功能和承担科学研究类型等差异性,将高校划分为“学术研究、应用研究、应用技术和应用技能”四种类型;按照主干学科门类(本科与研究生)或主干专业大类(专科)建设情况,将高校划分为“综合性、多科性、特色性”三个类别。其目的是引导高校凝练办学特色,聚焦发展重点,避免过度分散资源、过多设置缺乏相互联系和支撑的学科专业,立足学校定位在各自领域追求一流。其中,“学术研究型”高校以培养学术研究人才为引领,可授予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学校以“综合性”、“多科性”为主。“应用研究型”高校以培养应用研究与开发的人才为重点,可授予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学校以“多科性”、“特色性”为主。“应用技术型”高校以培养专门知识和技术应用人才为主体,一般可授予专业研究生和学士学位,学校布局面向行业以“特色性”或“多科性”为主。“应用技能型”高校主要培养专科层次的操作性专业技能人才,学校面向行业、职业以“特色性”为主。构建以“二维”分类为主的上海高等教育分类管理体系,实现上海高校从“一列纵队”向“多列纵队”发展。按照“二维”分类管理体系,重点引导并鼓励一批市属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在招生考试、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社会科技服务、产学研协同创新等方面全面推进改革。确立不同类型高校的分类评价指标导向,对学术研究型高校、应用研究型高校、应用技术型高校和应用技能型高校给予不同侧重的评价导向,明确每一类别高校的发展要求和评价指标,并以此建立和逐步完善高校办学科学评价体系,引导和激励各类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上海高教规划》在高校类型划分上的创新发展获得社会较大肯定和反响。上海大学党委书记罗宏杰认为,《上海高教规划》提出构建普通高校分类发展和分类管理体系,通过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价引导上海高校自主明确发展定位,聚焦发展重点,明晰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建立错位竞争秩序;鼓励特色办学和多样化发展;鼓励高校在各自领域内追求卓越、争创一流,形成协同共生、有机动态的一流高等教育体系,为上海大学未来发展明确可操作性路径。[2]一些学者将其概括为构建二维“十二宫格”高校分类发展体系。如董少校认为,该规划将高校分为“学术研究、应用研究、应用技术和应用技能”四种类型;按照主干学科门类(本科与研究生)或主干专业大类(专科)建设情况,将高校分为“综合性、多科性、特色性”三个类别,由此形成二维“十二宫格”分类发展体系。[3]赵英梓、林露认为,《上海高教规划》形成上海高校二维分类管理体系,横向维度上,按照学科门类及一级学科发展情况,把高校划分为综合性、多科性、特色性三类;纵向维度上,按照承担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功能,划分为学术研究、应用研究、应用技术、应用技能四类,形成“十二宫格”。[4]
3.上海高校“十二宫格”分类法的局限性分析
笔者认为,《上海高教规划》在类型划分上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在横向上通过综合性、多科性、特色性只反映人才培养的数量差异,难以反映人才培养类型的差异性;在纵向上通过学术研究、应用研究、应用技术、应用技能反映人才培养的层次等级关系,但实践中这四种类型的人才培养,是社会需求多样化的要求,并不应该有层次等级关系,而是并列关系。二是片面以规模大小框定学术研究型、应用研究型、应用技术型、应用技能型高校发展路径,这容易误导政府投资偏好,即对学术研究型大学加大投资,对应用技术型、应用技能型大学投资比例降低。三是学术研究型、应用研究型、应用技术型、应用技能型高校各自内部的层次性特点无法反映出来。实际上,各类型高校内部发展具有层次动态发展变化规律,才能促进内部竞争发展。各类型高校之间不是竞争关系,而是并列互补发展关系。
二、高校“九宫格”分类法的特点分析
九宫格,起源于河图洛书。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中华文明的源头,被誉为“宇宙魔方”。九宫格纵横图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纵横排列的数阵具有可变性规律,二是纵横排列的数阵又具有不变性规律,即纵向、横向、斜向三条线上的数字之和皆等于15。九宫格纵横排列的可变性和不变性规律特征在科学、设计、研究中常常给人以启迪,既考验人们数字推理能力,又考验人们思维逻辑能力。笔者在分析当前高校“金字塔”及“十二宫格”分类法中存在的不足时,受其启发,构想出高校“九宫格”分类图(图1),把高校类型、办学层次、科研定位、社会服务定位及其纵横关系均合理展示出来,体现大学分类不是大学“身份”象征,而是大学责任和使命,以促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协调发展,并确保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具体呈现以下特点:
1.不变性规律一:横向分类凸显高校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且人才培养具有平等性
在横向分类上,高校分为技能型高校、应用型高校和学术型高校,三类高校分别培养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三类人才都是社会不同行业、不同岗位所需要的人才,學生根据自身基础、兴趣爱好及就业倾向选择不同类型高校学习,体现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要求高校提供多样性人才。虽然不同类型高校人才培养数量不同,多数高校承担大众化人才培养的重任,培养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少数高校承担精英化人才培养的重任,培养学术型人才,但类型的划分始终是并列平等竞争关系。潘懋元认为,学术型人才主要从事基础理论研究为主,追求高深学问,以认识世界为主要任务,是“家”字号高级专门人才,如科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数学家等;应用型人才不是以认识世界为主要任务,而是以改造世界为主要任务,是行业的“师”字号高级专门人才,如工程师、经济师、律师、教师、临床医师等高级专门人才,其专业口径较宽,适应面较广,理论水平较强,实践能力更强。[5]杨兴林认为,技能型院校的主要特征是要在技术研发、技术人才培养上下功夫,为社会生产、经济建设提供在第一线从事生产、服务和管理的大量操作型、实用型技术人才。[6]技能型、应用型和学术型人才都是社会需要服务不同领域的结果,各类人才之间没有层次差别,这就要求这些不同类型高校之间没有高低层次之分,在类型上开展平等竞争关系。
在纵向层次上,各类型高校均可划分为教学型、教学研究型、研究教学型、研究型。技能型高校、应用型高校和学术型高校内部均有这些层次以保障类型划分的平等性,保障技能型高校、应用型高校和学术型高校内部知识的积淀、传承、创新和发展,保障横向不同类型高校发展优势和特色的持续性,保障不同类型高校人才培养的持续深化,打通不同类型高层次人才培养通道,保障不同类型高校均能创造一流高校、一流人才、一流科研和一流服务,体现一流的多样性,与社会需要多样性的一流相吻合,体现不同类型高校层次划分的相似性。不同类型高校均有教学型、教学研究型、研究教学型及研究型等多层次人才培养,为不同类型高校吸引人才创造条件,为不同类型高校稳定发展创造条件,使不同类型高校均有社会吸引力。当然,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还可根据自身资金实力和人才队伍建设水平,选择单科型、多科型或综合型高校并列发展,资金实力弱、师资队伍专业单一化时,可选择单科型高校发展,资金实力强、师资队伍专业多样化时,可选择多科型或综合型高校发展,但单科型、多科型或综合型高校也非层次划分,而是并列的类型细分,避免高校盲目扩大规模的雷同发展。
2.不变性规律二:纵向上的社会服务定位和科学研究定位凸显其服务人才培养类型的根本目的
人才培养是高校核心职能,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科学研究增强教师知识发现与技术创新能力,服务社会增强教师知识应用能力,使知识与特定环境融合,并提升特定环境下的知识发现与技术创新能力,而知识传承与知识创造及技术创新都是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目标,因此,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职能是以人才培养为基点进行,大学根据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要求,通过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为国家培养多样化人才,支持国家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学术型高校的科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基础理论的应用研究,驱动国家基础科学传承、创新、开发与研究,以服务于培养国家未来发展战略需要的拔尖创新学术型人才。学术型高校以国际化对接为手段,基础研究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具有国际前沿性,师资来源国际化,以掌握国际经济社会及世界高校学科专业的发展前沿,更好地培养国家发展战略所需人才。当然,教学型学术型高校以基础科学的传承为重心,教学研究型和研究教学型学术型高校以基础科学创新为重心,研究型学术型高校以基础科学开发与研究为重心,使不同层次的学术研究适应不同层次学术型高校人才培养需要。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坚持开放化,定位应该是区域性,学科专业以应用性为主,科研以应用为中心,驱动区域与行业发展创新。其服务途径是与区域经济社会对接,实现开放式教学与科研,师生通过区域经济社会服务,强化从事应用型研究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及研究基础等优势,更好地掌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要求,为区域、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大量应用型研究成果和大批高级应用型人才。同样,教学型应用型高校以应用科学的传承为重心,教学研究型和研究教学型应用型高校以应用科学的创新为重心,研究型应用型高校以应用科学的开发与研究为重心,使不同层次的应用研究适应不同层次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需要。技能型高校的科研以技术为中心,其服务途径是与企业对接,通过师生产业化服务,为学生提供技术实战场所,提升教师专业技能,以培养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教学型技能型高校以技术引进消化为重心,教学研究型及研究教学型技能型高校以技术创新为重心,研究型技能型高校以新技术开发与研究为重心,使不同层次的技术创新与研究适应不同层次技能型高校人才培养需要。
3.可变性规律:纵向上的高校层次划分具有相似性和动态性
高校“九宫格”分类法又具有可变性规律,体现高校分类的开放发展性。随着社会进步,社会越来越复杂,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在工业革命以前,社会非常简单、技术进步缓慢,社会竞争不激烈,高校不必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社会知识最迫切需要的是传承而不是创新,这就要求高校应更多培养学生传承知识的能力。而随着社会发展、市场竞争激烈,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社会知识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时代,它与工业革命以前的时代的最大区别在于“多变性”和“复杂性”。科学技术更新周期越来越短,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的调整越来越频繁,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办学体系适应多元、多变的时代特征,形成特色化、动态化发展格局。这要求高校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无论是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及学术型人才,均需要在相应领域进行创新,在传承中创新和在创新中传承。这决定诞生之初的传统意义上不需要科研的教学型高校已不复存在,固守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型高校已不适时宜,是忽视社会需求的封闭式教学。因此,纵向上教学型、教学研究性、研究教学型和研究型高校之间存在漂移融合趋势,体现纵向层次划分的动态可变性。其可变性体现为同一类型内部不同层次之间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服务社会是在相互“漂移”运动中,且具有内在融合要求与趋势,成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新常态”。另外,不同类型高校之间是否存在或应该存在“漂移规律”,产生了一定争议。随着高科技发展,科学和技术之间的严格界线被打破,科学和技术也呈现融合趋势,要求层次较高的研究型大学的科学研究跨越科学与技术界线,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导致不同类型高校中的高层次高校的基础研究、科技创新存在融合趋势,培养的人才的基础理论水平与科技应用创新能力存在融合趋势,体现高校类型在内外环境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相似性和动态性变化趋势。
三、“九宫格”高校分类法对推动高校分类改革的策略思考
高校“九宫格”分类法的探索既是基于传统“金字塔”及“十二宫格”分类法不足与经验教训总结,也是立足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现实对高校结构性改革的拷问所形成的思考與设想。政府及主管部门要在总结中外高等教育发展经验和教训基础上,立足中国高校当下现实和未来发展,建构一整套有利于类型稳定发展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体制机制,以纠正当前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做法。罗燕认为,生产知识的高等教育机构(以文章的国际发表为主要衡量指标)被置于体系的顶端,并得到资源的倾斜;以应用知识为使命的高等教育机构则大多数被置于体系的底部,无视当代技术革命的趋势和使命。[7]这样的结果是,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但优质教育的供给仍然矛盾重重,造成高校竞争进入一个走不出的“怪圈”。基于高校“九宫格”分类法要求高校进行结构性改革,以克服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服务社会中的无序竞争和无效供给,提升高校供给质量和资源配置效率。
1.高校自主选择办学类型,建立类型稳定层次动态发展的资源优化配置机制
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主要有:招生自主权,学科专业设置和调整的自主权,教学自主权,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的自主权等。笔者认为,高校还应该有办学类型的自主选择权。高校分类,既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也是高校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办学规律自主选择的结果。高校一旦形成自身的办学类型,就不应该“多变”——随波逐流地背离自身所处的层次水平而轻易改变自己的类型。王玉丰认为,高校分类是不能因被国家政策预设或“期望”而实现,它必须在高校公平竞争基础上,通过各高校充分自主发展并达到一定的分化后,才能真正实现。[8]高校通过自主选择类型,决定人才培养类型,决定科学研究定位和服务社会定位,决定学校资源配置。高校根据自身现有发展状态及位置,分析在高校分类体系中的位置及未来优势发展空间,制定出合理发展方向,通过学科专业及人才培养“分化、重组”,实现各高校之间形成类型分明、层次清晰、特色鲜明的有序竞争格局。
2.建立高考分类平等竞争的招生制度,保障各类高校有均等的生源质量
长期以来我国建立学术型、应用型及职业院校等分层次等级的高考招生制度,实质是实行高校类型歧视,导致职业院校的地位和形象不如应用型高校,应用型高校不及学术型高校,导致不同类型高校的并列发展不可能实现。因此,为改变这种局面,高考应逐步取消录取批次,使不同类型高校在同一起跑线上招生,招生中淡化、消除类型歧视,考生心理上也不再有一本、二本及独立院校的界限和障碍,有利于不同类型高校均能招录到优质生源,有利于不同类型高校特色发展。当然,技能型高校、应用型高校、学术型高校可以采取不同的考试科目和考试内容,以更好选择适应本类型发展需要的人才。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要求,合理确定考核内容和形式,规范并公开自主招生办法、考核程序和录取结果,建立和完善分类负责、规范有效的分类高校招生信息公开机制。
3.建立高校分类评估指标体系,引导高校分类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先后开展了合格评估和水平评估,目前进行的是审核评估,审核评估主要看被评估对象是否达到自身设定的目标,国家不设统一评估标准。当然,评估需要建构一套“以类别为原则,以多样性为出路,以发展性为目标,以质量和特色为首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因为不同类型的高校,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服务社会的定位均存在差异,决定不同类型高校之间不具有可比性。因此,不同类型高校应建立各有侧重的评价标准及差异化可操作的评估体系,以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引导高校未来发展方向。对学术型高校的评估,在科研上,以基础研究人员的重大原创性成果为评价重点,成果评价周期较长,兼顾过程评价,注重科研设备的使用率评估。基础研究以同行评价为主,同时大力加强国际同行评价。在人才培养上,突出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原创能力、未来创新发展的潜质。对应用型高校的评估,在科研上,对应用研究人员的评价以聚焦需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技术突破为重点。评价周期较短,注重结果评价,加大社会评价,注重应用性研究基地和服务行业企业基地的建设评价。在人才培养上,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与应用能力,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协同统一。对技能型院校的评估,在科研上,以技术应用、生产工艺开发等方面的技术开发与研究评价为主;建立以技术转移、科技服务的经济社会效益和实际贡献为重点的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鼓励用户、市场和专家等参与评价。在人才培养上,人才培养目标和服务面向对应行业特性,专业布局以面向行业为主,通过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培养等产学合作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顶岗实习、现代学徒制、半工半读制等人才培养特色运作,打造工匠精神。
4.政府要加强分类服务,促进高校分类协调发展
政府要保障学术型、应用型及技能型高校平等协同发展,需要提供适应不同类型高校发展的服务措施。对学术型高校,要创造宽松的科研环境,保障教师有充分的时间完成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要包容不同的科研学术观点,要引导学术型高校教师主动投入更多时间用于人才培养。对应用型高校和技能型高校,要搭建高校与社会、产业、企业合作培养人才、合作科研的桥梁,鼓励社会向应用型和技能型高校投资,建立规章制度保障双方权益,建立投资有偿回报机制,激励高校与社会的双向融合。鼓励企业、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积极参与应用型高校和技能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推动应用型及技能型高校“双师型”教师培育与发展;政府要引导高校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使高校明确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服务社会的目标和方向。
参考文献:
[1]陈厚丰.中国高等教育分类研究现状述评[J].大学教育科学,2010(1):34-38.
[2]罗宏杰.《高教规划》给上海高校带来什么[N].光明日报,2016-09-27.
[3]董少校.上海发布15年高教规划 构建高校分类发展体系[N].中国教育报,2015-12-29.
[4]赵英梓,林露.上海未来15年高等教育将布局“十二宫格”[N].人民网,2015-12-29.
[5]潘懋元,周群英.从高校分类的视角看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9(3):4-7.
[6]杨兴林.“四分法”理论的重新审视与我国高校分类的再思考[J].高教探索,2007(1):55-58.
[7]罗燕.全球化与中国大学的转型[J].复旦大学教育论坛,2016(3):5-10.
[8]王玉丰.对高校分类的理性审思[J].教育发展研究,2010(19):56-60.
(责任编辑 刘第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