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价分析早期运动护理对预防偏瘫脑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2017-06-29程志芸江慧王志斌叶慧琴

当代医学 2017年17期
关键词:偏瘫神经功能下肢

程志芸,江慧,王志斌,叶慧琴

(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西景德镇333000)

评价分析早期运动护理对预防偏瘫脑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程志芸,江慧,王志斌,叶慧琴

(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西景德镇333000)

目的探析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对偏瘫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运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接收治疗的偏瘫脑梗死110例患者为研究资料,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先后分两组,各55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早期运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神经功能评分和股静脉血流情况对比(P<0.05);关于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情况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运动护理的实施,能使偏瘫脑梗死患者的病症得到改善,提高其运动功能,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产生。

偏瘫;脑梗死;早期运动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

脑梗死是内科常见病症,它是指患者脑供血出现障碍,造成脑组织发生缺血氧性病变坏死,从而产生梗塞[1]。在脑卒中中,偏瘫为常见障碍,通常脑出血和脑梗塞患者易发生偏瘫,而且,大部分偏瘫患者均为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早期运动护理,其疗效显著。为探究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对偏瘫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运动护理的临床效果,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以本院2012年4月~2015年7月接收治疗的偏瘫脑梗死110例患者为本次研究资料,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先后对其分组。对照组55例,其中男30例,女25例;年龄41~76岁,平均(56.3±2.4)岁。观察组55例,其中男31例,女24例;年龄42~77岁,平均(57.4±2.6)岁。在所有患者中,左侧肢偏瘫61例,右侧肢偏瘫49例。根据上述所述,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组间数据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因大部分患者都缺乏对偏瘫脑梗死病症的认识,使其患者易发生紧张、焦虑等心理不良情绪。针对此现象,医护人员可通过与患者交流沟通,向患者介绍病症的相关知识与治疗方法,从而能加深患者的病症的认识。在与患者交流期间,让患者感受到尊重,能降低对后期治疗的排斥感。此外,医护人员还要时常鼓励安抚患者,予以患者适当心理支持,对于患者的担忧与疑虑,医护人员要耐心解答,这样能缓解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协助患者翻身、拍背,每次需要间隔两小时,抬高床头高度,并叮嘱患者3 d后方可活动肢体,取得家属帮助和支持。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观察组早期运动护理,具体内容如下:首先,专业医护人员要建立护理小组,按照患者的病症状况实施早期运动护理方案,设置咨询电话,利于家属与患者咨询,血管超声检测要做到完善。其次,用小枕垫垫高患者脚后跟,使床面与小腿呈30°,指导患者深呼吸,屈伸踝关节和膝关节,背伸内外翻与被动拓屈运动,每分钟20次,每项运动反复练习二十次;对患者的按摩要予以强化,以远端向近端的方式,按摩患者股二头肌和股四头肌,每侧五分钟。然后,指导患者收缩练习股四头肌、股二头肌和臀大肌,在练习期间,要先收进行五秒收缩,然后放松五秒,每项动作持续练习24次,患者家属可在一旁协助患者。

1.3 评价标准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和NIHSS(卒中量表)[2]评价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前者20分为满分,得分与改善神经功能成反比;后者100分为满分,得分与运动功能成正比。

2 结果

2.1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和神经功能评分对比经护理,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情况与对照组相比(P<0.05);关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情况比较,组间差异同样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和神经功能评分对比(

表1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和神经功能评分对比(

P值<0.05<0.05项目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对照组(n=55)38.79±12.71 10.24±3.41观察组(n=55)68.85±23.81 9.04±2.11 t值8.26 2.219

2.2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股静脉血流情况对比经护理,对照组患者的血流平均速度与观察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峰速度情况(P<0.05)。见表1。

表2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股静脉血流情况对比(

表2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股静脉血流情况对比(

P值<0.05>0.05项目血流峰速度血流平均速度对照组(n=55)23.81±4.21 16.77±3.21观察组(n=55)25.97±4.51 16.84±3.16 t值2.596…

2.3 在对照组55例患者中,有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占其比例16.36%;在观察组55例患者中,有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占其比例3.64%。经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c2= 4.950,P<0.05)。

3 讨论

在脑血管病症中,脑梗死属于临床常见病症,其发病人群多以老年患者为主,其临床病症表现为:偏瘫、肢体麻木和说话不清等[3]。在临床治疗期间,多数患者因治疗费用高和治疗时间长等因素,使其多伴有紧张、焦虑等心理心理情绪,对社会和家庭都能构成巨大负担。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实施早期运动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成立护理小组,根据患者的病症状况,医护人员可对其制定针对性的早期运动护理方案,设置专门人员接听患者家属与患者的电话,针对性训练患者的股二头肌和关节,这样能促进患者病症恢复,不但能使神经功能得到改善,而且还能使运动功能得到提高[4]。从本研究结果中可看出,早期运动护理的实施对偏瘫脑梗死患者的具有明显效果,能加快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使其运动功能和机体血流速度提高。本研究结果与金晓琼[5]等研究报道结果相符,由此可看出,把早期运动护理应用到偏瘫脑梗死患者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能使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

运动下肢为患者机体静脉血流能起到推动作用,使其能避免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产生;医护人员应当对患者的踝关节和膝关节的训练进行加强,运动频次要予以注意,家属作用要做到充分发挥,对患者患侧予以强化按摩,这样能对患者机体下肢血液流动起到推动作用,避免下肢静脉血栓的产生[6]。医护人员应以超声的方式,检测患者下肢血管,这样能避免问题扩大,其次,根据患者的病症状况予以针对性护理措施,时常指导患者家属监督患者练习,这样可使护理效果提高,降低下肢静脉血栓的产生[7-8]。除此之外,早期运动护理还能使肿胀和疼痛病症得到缓解,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产生。由于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能使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所以,医护人员要先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通过交流沟通、疏导等方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在交流过程中保持亲切的态度,这样能拉近与患者间的距离,帮助患者调整心态,这样可使临床治疗的依从性有所提高。

由此可见,将早期运动护理应用到偏瘫脑梗死患者中,其护理效果显著,既能使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改善,而且还能加快提高机体运动功能和血流速度,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产生,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1]马萍.早期运动护理对偏瘫脑梗塞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J].中外医疗,2016,35(16):162-164.

[2]李智,戴文君,孟盈,等.早期运动护理对预防偏瘫脑梗塞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价值[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5,10(9):869-870.

[3]谢鸿,李春霞,蔡淑珍,等.早期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中国临床护理,2013,5(6):481-483.

[4]毛志琴.预防性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0):174-175.

[5]金晓琼,陈新琼,林斯.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功能灰度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4):373-375.

[6]蒋玉琴,赵俊杰.早期运动护理在预防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J].慢性病学杂志,2014,15(8):642-643.

[7]易泽辉.早期运动护理对预防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J].今日健康,2014,13(7):250.

[8]袁红梅,胡玮琳,李保兰,等.早期运动联合物理疗法对预防76例脑梗死患者DVT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4,43(28):3834-3835.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7.084

猜你喜欢

偏瘫神经功能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