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跳远课中助跑、起跳教法初探

2017-06-29高维程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年13期
关键词:初探小学生

高维程

【摘 要】 跳远运动员的最佳成绩是,快速助跑速度、积极合理的起跳、空中身体的平衡、完整的落地等主要因素素决定。本文根据现在小学生跳远的特点,采用新的教学法,对晓望小学六年级两个班的男生共30人进行了跳远课的助跑起跳教法进行实验。30人分为两组,实验组、对照组各15人,实验组采用新教法,既“距间”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教科书上所讲的传统教学方法。经过三个月的实验,经过T检验,实验组的技术成功率和运动成绩的提高幅度均优于对照组,并呈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新的教学方法是可行的,它的实用性较强,便于学生掌握且容易提高运动成绩。

【关键词】 小学生;跳远课;助跑教法;起跳教法;初探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3-0-02

1 前言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跳远是一个技术复杂的项目。学生在练是最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是:助跑与起跳的技术脱节、踏板的准确性差,而教师又往往把学习跳远的空中动作放在首位,这样用在练习全程助跑、起跳技术的时间就更少了,这样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跳远成绩,因此,我们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运用“距间”的方法,对跳远的助跑、起跳教学进行了初步探讨。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晓望小学六年级一班15人和六年级二班15人(均为男生)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查阅资料,请教专业体育教师,根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出这一套适宜于小学生特点、合理的教学方法。

2.2.2实验法

对照组六、二班采用传统的“常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验组六一班采新的教学法,教学时数均为8课时。教师采用同样的方法对两组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跳远教学,但进入半程式助跑跳远练习时两组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实验前对学生进行专项成绩测试,并做了统计处理,进行T检验,表<1>可以看出试验前各项指标不存在差异。

2.2.3观察实验法

在实验前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学生跳远及其他相关数据进行测验具体测量数据如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实验组的各项成绩均优于对照组,这充分说明新教学法的优越性。

3 研究结果

在完成规定课时的跳远教学后,对两成绩进行了比较并做了统计学处理,如表(4)从表中可以看出实验组成绩高于对照组。经T检验表明P<0.05: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这一差异也表明了新教学法的优越性。

4 分析与讨论

4.1传统教法存在的不足

从跳远技术的特点和要求来看,助跑与起跳的衔接是影响成绩的主要因素,整个技术的好坏与成绩有直接关系。传统教学往往忽略助跑的重要性,只是片面地强调速度和踏板的准确性。但是由于学生的基础较差为了能踏上板或著不犯规,根本不敢放开跑,感到有劲是不出来,从而影响了助跑速度。如果采用标准物的方法也很方便:一是由于助跑的步幅还不稳定,无节奏感,放标志物意义不;二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人数较多,如果每个人都有一个标志物;易造成混乱

4.2根据学生助跑、起跳存在的普遍特点,根据以往教学经验,学生跳远助跑阶段有如下特点:

1.全程助跑距离较短,一般都在21米左右:

2.标志点和起跳点较集中在一定范围(相差在0.5米以内,个别除外)

根据上述特点,采用新的教学法,由于实验组20人中全程助跑距离在20.50—21.0米公17人占85%,起跑至第二标志点距离在11.8—12.3米的有16人占80%,第二标志点到起点距离在9.2米—9.7米有17人占85%,其他同学各段的助跑距离也基本接近这个范围,因此在助跑道上长0.5米、宽1.2米的起跳区加速区(用石灰划线)如图《1》

这是学生按照自己的习惯姿势在起跳区由慢到快跑8步,将起跳脚踏如加速区接着再快跑6步,在起跳区内起跳进行练习,当练习较熟练并基本找到自己的助跑规律时,再逐渐缩小起跳区直到与踏板一样大。学生即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将起跑点和加速点前移或后移。

4.3讨论

4.3.1采用“距间”助跑接起跳法练习,强化了快速助跑接起跳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快速上板能力。

4.3.2在“距间”助跑练习中学生容易建立自己的速度感和节奏感,对助跑节奏的稳定性起到积极作用。有利于发挥助跑的最大速度及有力的弹跳,反复练习使动作更加流畅,提高了助跑速度的利用率。从实验组实验后跳远测试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助跑速度明显加快,特别是最后阶段极少出现减速等情况,助跑和起跳动作衔接更加流畅,从而提高了跳远成绩。

4.3.3在学习助跑、起跳时每位学生只要在“区域”内或附近适当调整即可,这样使学生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练习中,确保在较短的教学过程中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4.4采用这种教法应注意以下问题:

4.4.1跳远的技术性较强,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如:助跑、起跳、腾空及落地技术的教学不可任意分割,亦不可随意增减教学时数,否则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完整技术的掌握,因此,要保证教学的系统性的各技术动作之间的合理衔接。

4.4.2对于学生在助跑、起跳中出现的偏差现象,应及时纠正,确保动作的正确性。

5 结论

5.1通过实验及对学生成绩的比较,证明此种方法在体育教学中是可行的,而且效果优于传统的教学法。

5.2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及时反馈信息,巩固正确动作,可在有限时间内达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国学校体育》、北京出版社

2、《体育科研》、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出版

猜你喜欢

初探小学生
多元整合,加强小学生写话练习
如果,我能再做一次小学生
学生管理法制化及其权利保护思路初探
烟基项目管护模式初探
分层、过滤、循环教学法初探*